走—故事的人
臺北文化小旅行
自然,並非只是安靜地座落於城市的郊區,並非與城市格格不入,自然更多時候是城市發展的縫隙,是人們在車水馬龍之後,走入另一種水聲、鳥鳴、樹葉颯颯聲、喘息吁吁聲的喧鬧中,但心裡總是特別平靜。
臺北屬於盆地地形,周圍的山脈將低窪地區團團圍住,河流以淡水河水系散佈於臺北平原上,北有基隆河貫穿,下游於社子島、關渡一帶流入淡水河;西邊則是新店溪連接淡水河,成為臺北市與新北市的分界河。其實,自然環境中的水與山,與我們的距離如此之近,只是等待著我們參與進入它們的世界裡。
一、找尋碾米的聲音:水車寮步道
陽明山,對臺北人而言並不陌生,位處於山上的文化大學,以及周邊美式聚落、擎天崗以及竹子湖,都是週末休閒的好去出。竹子湖,除為人熟知的三、四月海芋季以及五、六月繡球花季時期的海芋步道之外,約 500 公尺長的水車寮步道則是一條遊程耗時不長,相對高度落差不大,適合孩童與老人家同遊,也能夠同時飽覽山景、野溪與森林的親民步道。
清代,竹子湖一帶已經有漢人進駐開墾,最初是甘藷、玉米等旱作,隨著梯田與灌溉的水圳逐漸建造,種植的作物也改為中國引進的秈稻,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在來米」;日治時期,因 1921 年臺灣總督府的研究所技師發現竹子湖一帶氣候類似九州,故於此開闢了種植日本引進稻作的原種田,成功培育日本稻型「中村種」,並開啟一連串受日本人喜愛的稻種在臺灣廣泛種植的研究,而研究成功的米則稱為「蓬萊米」。
於是水車寮步道成為農民們運米、碾米必走的路,步道上的「米間遺址」則是竹子湖一帶唯一的碾米廠,雖然碾米廠已不復見,但留下的遺址與 3D 繪製的碾米廠意象,嘗試帶領我們回到那充滿碾米機聲響的那一刻。
二、聽流水潺潺的聲音:草山水道系統(藍寶石泉)
從竹子湖往山下走,在紗帽山大埔登山口旁邊,往步道走去,鑽入祕密小徑中,越過石拱橋之後出現的安山岩石屋,上頭寫著「湧泉台」,似乎告訴著旅人目的地就在眼前。石屋的門一打開,映入眼簾藍色粼粼的美景,直讓人讚嘆。這裡俗稱「藍寶石泉」,是草山水道的第三個山泉水源。其實臺灣總督府在 1909 年即因應臺灣的衛生問題,從臺北水道水源地輸送乾淨的用水至臺北地區,只是隨著遷入臺北的人口逐漸增加, 1924 年起便開始進行新水源的水質測試,在 1932 年完成並啟用了草山水道,做為臺北地區第二座水源供應系統。
草山水道的設計者,是臺北水道設計者巴爾頓的學生佐野藤次郎,在整座水道系統中,則不時透露出許多巧思,像是來時路的石拱橋「第三水管橋」,則是以中線一分為二,一半採用完整石板做為橋面,另一半則是一塊塊石板鋪成,對應的則分別是無需檢修的溝渠以及需要定期檢修的水管路,因此一塊塊石板的設計,則是便於移開石板進行檢修。
至於石屋內的藍寶石泉,是透過安山岩天然過濾的泉水,富含礦物質,與石屋相映,造成泉水如藍寶石般的光澤。要一訪這般美景,只需要至臺北市自來水事業處網站登記,便能走進這陽明山上的祕密景點。
三、慢慢隱沒的打石聲:唭哩岸打石文化展示牆
唭哩岸石,是指在唭哩岸一帶採集、打石加工的石材。唭哩岸,是凱達格蘭族語「 KI-IRIGAN 」的音譯,意指海灣之意。可見得這片凱達格蘭人曾經生活的場域在過去應是海灣,經過造山運動而讓原本的海底浮出海面,讓富含礦物堆積、浮游生物痕跡的唭哩岸石得以被看見進而使用。這些有著芥黃、珊瑚紅、鼠灰、茶色等色彩且耐火的唭哩岸石不僅被一般住家所使用,包括水圳、清代的臺北城牆、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今日臺灣大學)校門和臺灣總督府臺北醫院(今臺大醫院)圍牆,甚至是 20 世紀中期廣泛的煉鋼和燒玻璃、燒陶的爐材,也都是選用唭哩岸石。
18 世紀中期,即有漢人移居於此,就地取材蓋房舍,隨著遷入人口越來越多,形成半農半打石的聚落。直到 1970 年代禁採,打石產業才逐漸沒落。面對唭哩岸石建築逐漸被拆除,在地團體因而興起打石文化的記錄,以及「唭哩岸石銀行」的永續石循環。不過在 2019 年,隨著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啟動,仍有過去的打石聚落受到威脅,甚至夷為平地。
在捷運唭哩岸站旁的「唭哩岸打石文化展示牆」不僅保存過去的石牆,也展示打石產業的過往點滴,期待為大眾提供唭哩岸打石文化的痕跡。
四、城市裡的鳥鳴與稻浪聲:舊雙溪河步道(五分港溪)
追逐著水聲,再向河邊去,來到的會是不遠處的五分港溪。其實,五分港溪曾經是雙溪川的下游,向下流入基隆河,基隆河與雙溪川所切割出的沙洲沃土,稱為洲尾(今「洲美」),有著廣大的稻田。只是雙溪川水道蜿蜒,一遇雨便容易造成淹水災情,因此在 1965 年進行了截彎取直工程,讓雙溪川從現在的雙溪濕地公園一帶進入基隆河,這條雙溪川下游的河道,便成了「五分港溪」,也保持著河道原始的風貌。
但少了上游流動的水源,反而造成污水、垃圾的累積。在地方人士的努力下,不僅定期巡守清潔環境,更透過導覽、走讀和推廣活動,期望讓大家認識這條遺世獨立的溪水以及它周圍的美麗景色。
走在五分港溪畔的木棧步道,隨水道前行,聽著水聲、鳥鳴,回頭望著整片的稻田,抬頭看著適才才離開的大屯山群,以及振翅飛過的白鷺鷥,心情也跟著開闊了起來。
從臺北的角度,看到的自然,未必只是與世隔絕,有時候也能夠看到許多人們參與的痕跡,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動,讓這些自然雖然落在城市發展之間的縫隙中,卻顯得格外有趣,有趣的是,它帶領我們去看到人們過去走過的路,有趣的是,它熱鬧非凡,卻讓參觀者心情特別平靜,有趣的是,它形成了我們認識臺北的一種角度。
旅行不等於路線,也不只是遊程。在臺北,旅行不被各種既定框架所定義,也許只是脫離日常的軌道,暫時遠離喧囂、轉換心情,可以說是一種風格、方式及生活態度。每個人對於旅行的定義與需求大不相同,有的人習慣依照路線遊程踩點,有的人喜歡沿著街道散步,有的人或許只想找間咖啡店、書店放空;100個人就會有100種以上的風格、100種以上與街道巷弄對話的方式。因而「臺北文化小旅行」是以「 WALK INTO」作為核心精神,串起臺北各種文化面貌及體驗在地生命故事的生活方式,也是就「生活即展場」的概念,期待每個在城市遊走的人都能藉由自己不同的旅行方式重新認識日常卻又非常的臺北。
本文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與故事StoryStudio共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