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故事的人
臺北文化小旅行
對話,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有時也需要沉澱心靈,與自我的內心對話。從這樣的互動中,我們能找到心靈平靜的解答,並窺見那些乍看之下未曾明瞭的自我。除了個人對話外,我們亦可與時代交流,透過閱讀、歷史、文物的探訪,釐清過去與現在的連結,理解昔日人們如何追求理想與心靈的安定。
臺北市擁有悠久的開發歷史,或許追尋前人的足跡,我們也可以發現對話的可能性。
一、與歷史對話的空間:芝山神社遺址(雨農閱覽室)
走進芝山公園,綠意盎然之中,豐富的地質景觀與古老的樹木交織成詩。那棵老樟樹,就像是一座會呼吸的古蹟,訴說著清代與日治時期的往事。樟腦曾經是臺灣重要的外銷品,樟樹隨著需求而逐漸消逝,芝山公園的老樟樹是少數的倖存者,成為臺北古老的樹木。公園內的芝山岩遺址,則是 1896 年由日本教師粟野傳之丞所發現的臺灣考古史上第一個史前文化遺址。在芝山岩探坑展示館,昔日挖掘的痕跡可以見證歷史的片段。
芝山公園不僅是自然生態的寶庫,也是近代漢人移民文化的縮影。因為頻繁的分類械鬥,士林地區漳州人為了對抗泉州人的侵擾,便在芝山岩附近建造隘門防衛。不過,目前僅有西隘門保留下來。公園內的惠濟宮則反應了當地住民的信仰,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752 年,由當時的漳州移民所興建。在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便將臺灣第一所國語傳習所設於此處,然而,日籍教師遭到不滿日本統治的抗日游擊隊斬殺,稱為「芝山岩事件」。 1930 年,臺灣總督府設立了芝山岩神社,紀念六位在衝突中喪失性命的教師。
隨著 1949 年大環境變遷,國防部保密局(「軍事情報局」的前身)座落在士林,雨聲國小、雨聲醫院,皆是為保密局而設立的附屬設施,取名也是為了紀念中華民國情報首領戴笠,附近更形成了一系列以他的字──雨農命名的地名,例如雨農路、雨農國小等,其中,也包括雨農閱覽室,這則是在戰後拆除芝山岩神社,於其遺址之上所建立。
在這個結合自然與人文的空間,我們可以沉浸於歷史的韻味,從閱讀中尋找片刻的寧靜。
二、與水對話的空間:劍潭山(圓山水神社)
離開了芝山神社遺址,或許可以接著去另一個神社遺址,繼續宗教的心靈對話之旅。位在捷運劍潭站旁的圓山水神社或許是個適合的地點。1920 年代末到 1930 年代初期,隨著臺灣經濟成長,臺北市的人口也迅速成長,原先引自新店溪的臺北水道系統已經不敷湧入的人口使用。為了解決公共用水不足的問題,水利課決定另外在草山選擇適合的地方建立水道系統,並另外修築圓山貯水池。水道系統的開鑿並非一帆風順,為了祭祀在水道工程中不幸殉職的人員,水利課興建了水神社來紀念他們。
完工於 1938 年的圓山水神社保存良好,現在還留有當初建造時的石燈籠、社名碑、手水缽以及一對鎮守神社的狛犬。社內祭拜的日本三位水神──「水波能賣命」、「榮井神」與「生井神」,都是與灌溉水利有關的神明。
雖然同樣是神社,不過芝山神社跟圓山水神社卻有著截然不同的背景,然而體驗過了日式風情之後,或許可以體會一下西方宗教的莊嚴肅穆。
三、與信仰對話的空間: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
大稻埕教會是臺北歷史悠久的教會。教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875 年由馬偕博士創立的大龍峒禮拜堂。 1884 年,清法戰爭期間,大龍峒禮拜堂遭到焚毀,因而於 1885 年,重新在枋隙(今臺北市迪化街三段)建造禮拜堂, 1886 年完工。隨著教會規模擴張,枋隙禮拜堂不敷使用,在 1915 年時,由有臺灣茶葉之父之稱的李春生獨資捐獻,另地興建新的禮拜堂,選址在當時兼具人文薈萃的商業重鎮大稻埕鬧區,稱為「大稻埕教會」。
教會建築樣式,是李春生參考福建廈門一帶,西方傳教士所建的教堂,採用品質良好的清水紅磚砌成。立面採用了西方歌德式對稱窗戶、小尖塔和山牆,再加上希臘柯林斯式挺立、高大、古典柱頭的雙柱,完美的三分切割教堂立面,傳達基督教父、子、聖靈三位一體的教義。
樣式雖然模仿了西方教堂圖樣,不過立面的洗石子藝術裝飾,呈現臺灣傳統圖案,融會東西方的風格。從大稻埕禮拜堂也能夠看見時代的變遷,像是呼應當時的觀念,教堂內座位男女分開,並分別各自從左、右入口進出。另外,大稻埕教會禮拜堂內部還擁有全臺教會內最大的管風琴,別具特色的管風琴也意外成為大稻埕特色景點。
四、與高原文化對話的空間:蒙藏文化館
歷經了神社文化以及教會文化的洗禮,或許可以再來體驗不一樣的異國風情。來到青田街巷弄內的蒙藏文化館,就能夠立刻轉換心情,嘗試新的體驗。原先在 1928 年成立的蒙藏委員會,有著漫長的歷史,不過在 2017 年時,歷經行政院組織調整併入文化部,蒙藏委員會轄下蒙藏文化保存及傳揚業務,改由文化部另行成立蒙藏文化中心接續推動,原本隸屬於蒙藏委員會的蒙藏文化中心,則改為蒙藏文化館,就藏身在青田街 8 巷 3 號。
蒙藏文化館是全臺唯一專業典藏及展示蒙藏文物的公立場館。這裡原來是七世章嘉大師來臺弘法的駐錫地。章嘉大師是藏傳佛教四大領袖之一,出生於中國西北的青海省,信徒遍及蒙藏地區,隨著戰爭由成都遷至臺北,帶來許多藏傳佛教的珍貴文物,在 1957 年圓寂以後,依照他圓寂前的遺願,捐出文物、成立蒙藏文化館展示。其中,最為知名的是宗喀巴大師的牙舍利以及咕嚕卻旺普巴杵等法寶。
樓高 4 層的蒙藏文化館外觀有著傳統藏式特色,在遴選設計時,最後選用了外觀造型較為突出的西藏造型,並融入了些許蒙古風味的設計為定案。完工之後,蒙藏籍人士都認為保留了蒙藏特色,後續來臺受訓及求學的蒙藏學子、專家,也都在蒙藏文化館找到了家鄉的感覺。
蒙藏文化館設立目的主要在推廣蒙藏文化,並作為蒙藏文物典藏、展示及推廣的基地。文化館每年都會舉辦各式蒙藏主題展覽、電影放映、文化教育體驗活動,希望能夠讓更多臺灣人更加認識蒙古與西藏文化。西藏跟蒙古或許與臺灣隔了遙遠的距離,然而來到青田街,就彷彿踏上任意門,即刻感受到蒙古與西藏當地文化。
五、與自由對話的空間:殷海光故居
離蒙藏文化館不遠的街區就是日式宿舍群,日治時期他們作為官員的宿舍使用。到了戰後,他們陸續迎來新的主人,例如馬廷英、梁實秋、俞大維、丁觀海等。其中之一就是戰後時期擁抱自由主義的哲學家「殷海光」。殷海光繼承五四餘緒,致力於鼓吹政治民主與科學理性,努力以筆的力量,對抗政治權力所散布的蒙昧與壓制。 1950 年代,殷海光擔任《自由中國》半月刊的主筆,撰寫大量政論文章,描繪民主憲政的理想。 1960 年,雷震案爆發後,《自由中國》停刊,殷海光也失去了筆耕的園地。而後,他的著作也一一遭到查禁,頓失了版稅收入。雪上加霜的是,國家長期發展科學補助金遭到撤銷。最後,就連臺灣大學的教職也失去了。
由於殷海光曾經提倡自由主義的思想,觸動當時國家的警鈴,不時會有軍警特務監視盯梢,這讓殷海光生活備感壓力。不得志的他,晚年透過在庭園勞動紓解心中的抑鬱,庭院的水池、水溝還有假山都是殷海光親自建成的。
殷海光故居為一層樓的日式木造房屋,基地呈現三角形,與周遭其他宿舍相連接。建築物規模不大,不過庭院頗具規模,建築物部分外觀、室內地板、天花板、部分的門已有改建,但隔牆還保留著。
由於殷海光勇於對抗威權、批評時政,啟迪學術與社會良知,作為知識分子參與民主運動的重要人物,殷海光故居在 2003 年 5 月指定為市定古蹟。目前由財團法人紀念殷海光先生學術基金會管理。
踏入殷海光故居,可以參觀館內陳列,了解殷海光的事蹟;也可以踏入庭院,懷想當年他如何在政治壓力下修葺庭園,在庭院時,四周又可能會有什麼樣的目光默默觀察他的一舉一動。數十年過去了,在自由的今天,我們已經可以隨心所欲的討論時政,紀念這位不被當權者威嚇的民主推手。
六、與職人對話的空間:臺大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
紀念完引領我們走向民主的人物以後,或許可以來了解更貼近我們生活的人物。從日式宿舍群離開,穿越臺大校園,就能夠抵達臺大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也就是磯永吉紀念室,又被稱為磯小屋。1922 年,磯永吉和末永仁埋首於此研究,最終採用日本米「龜治」和「神力」雜交,培育出「臺中六十五號」。 1926 年,臺灣總督伊澤多喜男在臺北鐵道飯店招開日本米穀大會之際,會中正式命名「臺中六十五號」為蓬萊米,磯永吉就被譽為蓬萊米之父。
臺大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以前是臺北高等農林學校實習農場的建物,也是磯永吉當初培育蓬萊米、從事農作物改良的原始基地。他曾經在這裡從事稻米相關研究,並留下了大量圖書手稿。戰後,由臺灣大學繼續用於研究。
由於作業室見證了臺灣農業科技發展的重要歷史,在臺灣農業史上有著一定的角色,因此在 2009 年指定為市定古蹟。
磯小屋是日治時期木造平房樣式,主要色系為外牆的湖水綠。主結構的木料為總督府營林局採伐的臺灣杉,貯藏室局部為磚造。建築內部隔間陳設因應農業試驗及教學需求,包含了作業室、農具室、實習準備室、農夫室、湯沸室、農作物貯藏室、閣樓儲物空間、攝影暗房、燻蒸室及廁所等,建築前設置有水稻種植槽及育苗平臺。
現在每週三、週六與週日開放民眾參觀,踏進這個接近百年的建築,想像當年磯永吉及其他研究者孜孜矻矻的在這裡研究蓬萊米,前人們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
透過一系列多元的景點,我們走過不同歷史與信仰所構築的建築,沉浸於文化的洗禮之中,深刻感受到「對話」這一主題的重要性。在這段探索之旅中,我們不斷反思自己對歷史的理解,以及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藉由與歷史的對話,與前人的智慧交融,以及與古蹟的靜默交流,我們得以滋養心靈,使其愈加平靜祥和。每一次對話都是一扇窗,讓我們窺見過去的軌跡,進而找到那份久違的恬靜,並以更深的視野迎接嶄新的明天。
旅行不等於路線,也不只是遊程。在臺北,旅行不被各種既定框架所定義,也許只是脫離日常的軌道,暫時遠離喧囂、轉換心情,可以說是一種風格、方式及生活態度。每個人對於旅行的定義與需求大不相同,有的人習慣依照路線遊程踩點,有的人喜歡沿著街道散步,有的人或許只想找間咖啡店、書店放空;100個人就會有100種以上的風格、100種以上與街道巷弄對話的方式。因而「臺北文化小旅行」是以「 WALK INTO」作為核心精神,串起臺北各種文化面貌及體驗在地生命故事的生活方式,也是就「生活即展場」的概念,期待每個在城市遊走的人都能藉由自己不同的旅行方式重新認識日常卻又非常的臺北。
本文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與故事StoryStudio共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