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異鄉人生根的樹蔭下:靜靜坐落在臺北邊緣的文化點

A型旅客:自然健行者
張哲翰 2024-11-21

臺北,早期仍屬於原住民生活的空間,要有漢人入墾的跡象,雖早在西班牙、荷蘭時期到鄭氏時期就存在,卻也大概只聚集在基隆、淡水一帶,即使是康熙 36 年( 1697 )來臺採集硫磺的郁永河在《裨海記遊》中的描述,他在竹塹社之後到達南嵌,再向北到達八里坌社(約今日八里一帶)之後,就搭乘「莽葛」(原住民語『小船』)渡河至淡水,也不曾進到臺北,要深入到臺北平原,可能要再晚一些。

目前現存的文件顯示,在康熙 48 年( 1709 )公告陳賴章墾號入墾今天萬華一帶的大佳臘地區,自此許多墾號逐漸進入臺北平原開墾,逐步造就我們現今所認識的臺北。

如今,臺北的車水馬龍也許佔據了我們對他的大部分記憶,但城市的縫隙中留下了許多過去開墾的痕跡,它們就靜靜座落在那裡,等待著我們走近、觀察,用它本身述說過往與曾經。

 

一、見證漢人開墾過往:小坑百年土地公與小坑溪文學步道

在這條景美溪上游溪畔清淨悠閒的小坑溪文學步道,潺潺流水、鬱鬱森林、啾啾鳥鳴,溯源而上宛若走在一趟心靈洗滌的路程中,如蝶般的詩語與逆游的小魚伴行,我想探尋的,是一座豎立在居高處,伴隨著那樹冠廣蔭的古朴樹,宛若百年前起它們就庇蔭著開墾這片土地的鄭家族人。
 
小坑溪文學步道。 圖片來源:臺北市文化局,「走—故事的人 臺北文化小旅行」網頁。
小坑溪文學步道
(Source:臺北市文化局,「走—故事的人 臺北文化小旅行」網頁)

清代,政大一帶稱為「新興」,望眼欲穿的是整片水田,而在隘勇駐守、漢人與原住民交易的「番仔公館」更上去的地區,即是指南宮一帶,稱為「石碣頭」,也是景美溪北面支流小坑溪與南面支流大坑溪的分水嶺。
 
臺灣堡圖。「番仔公館」更上去的地區,即是指南宮一帶,稱為「石碣頭」,也是景美溪北面支流小坑溪與南面支流大坑溪的分水嶺。
(Source: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小坑的開墾,要說到雍正年間,廣東大埔的廖姓族人進入了景美地區開墾,開啟了漢人前往文山地區的門戶,乾隆初年泉州人高姓、蘇姓族人開闢埤腹、周姓族人開闢溝子口、張姓族人墾拓了木柵一帶,可以說一路向南前進。乾隆中後期,開墾的腳步沿著景美溪擴展,這才到了小坑,甚至越過山稜線,往大坑開墾。漢人開墾小坑的過程中,在溪邊發現了一顆人形的石頭,為了保護族人出入平安,從道光年間便開始了石頭公的祭祀,隨後才有了石像、木雕的福德正神神像,與石頭公共享香火。從光緒二年( 1876 )的重修紀念碑上,可以發現這座小坑土地公廟福德宮,是張姓、蘇姓、與鄭姓宗族共同經營,直至今日依然如此。

 
小坑土地公廟福德宮石碑
(Source:臺北市文化局,「走—故事的人 臺北文化小旅行」網頁)

相較於臺北平原的其他地方,這片土地開發較晚,也因接近原住民的生活空間,曾經有過衝突,但開拓生活空間的人們,依然溯源而上來到了福德宮一帶,逐漸形成了一片能夠容納得下他們生活的地方!

 

二、運米到健行:糶米古道

相較於景美、木柵、文山一帶,如今臺北醫學大學、四四南村一帶的三張犁,則是漢人較早入墾的地區。先民們當時拿著許可了「三張犁」可耕作面積範圍的墾照來此,留下了「三張犁」的地名,也述說著漢人們由西北向東南的擴展歷程。當漢人們進一步向南往景美、木柵、文山一帶形成聚落時,要將收成的稻米、物產等往來兩地之間買賣,避免耗時的平地路線,因而形成這條翻山越嶺的「糶米古道」,與周圍的土地公嶺古道、拳山古道成為出入三張犁至文山區的重要路徑。
 
臺灣堡圖。三張犁、六張犁,都是漢人開墾時所取得墾照的可耕地大小。
(Source: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道光年間,隨著挑米人長年行經此條路線,會在古道上老楠木下乘涼休息,取岩壁間湧出的泉水飲水解渴,感念於此,因此挑米人相約每挑一擔米過嶺,就留下一碗米作為建廟基金,最終集資雕了一尊石頭土地公像,並且蓋廟供奉,形成了糶米古道上的「糶米公廟」。
 
糶米古道
(Source:臺北市文化局,「走—故事的人 臺北文化小旅行」)

1980 年代,在地方人士的樂捐之下,古廟翻新,古道也隨之整修。這條座落於熱鬧市區角落的古道,一個轉彎處,彷彿進入小鎮一樣的靜謐,樹林夾道,空氣清新,沿路上更有池塘等讓人驚喜的小景點。如今已是人們休閒運動的好去處,雖然不見往來的挑米人,但是走訪著古道與古廟,好似能夠體會過去人們運送物資往來的辛勞。
 

三、再現黑金的風華:和興炭坑

過去我們熟悉的礦坑,或在新北境內、或在基隆境內,然而在臺北市境內則有幾座礦坑靜靜座落於距離熱鬧市區不遠處,猶如在等待著人們探尋。

就在糶米古道的入口旁,是「德興煤礦」,其實早在清代晚期就有一些私人開採的紀錄,直到 1927 年開始由德興株式會社取得許可進行開採,稱為「德興松山炭礦」,當時開採的煤礦則利用輕便臺車由吳興街運至基隆路,到達松山車站,再透過火車轉往各地。戰後,德興煤礦仍持續運作,曾在戰後初期達到開採高峰,讓吳興街熱鬧不已,隨著煤礦使用逐漸被其他能源所取代,煤礦開採的必須下降,德興煤礦則在 1970 年代收坑停止開採。

位於德興煤礦再北邊一些,與德興煤礦同屬於四獸山南港煤田一部分的「和興炭坑」,其實也是座落於熱鬧的市街旁。和興炭坑於日治晚期才建立的礦坑,在坑口上的匾額則顯示是昭和十五年( 1940 )才掛上。開坑後,隨即遇上了戰爭期對於煤礦大量的需求,和興礦炭坑也曾經人來人往,然而進入 1970 年代仍面臨了收坑停止開採的情況,遭到廢棄。
 
和興炭坑
(Source:臺北市文化局,「走—故事的人 臺北文化小旅行」)

隨著後續的整修,如今則是假日休閒的一個好去處,除了礦坑內重現過去採礦過程的過往之外,一旁的礦坑更規劃呈現內部自然生態的蝙蝠洞,能夠一窺這些吊掛於洞上的原住戶。
 
和興炭坑的蝙蝠洞。
(圖片來源:臺北市文化局,「走—故事的人 臺北文化小旅行」網頁。)



四、遺落灌溉的痕跡:新庄仔埤

南港,約略在雍正至乾隆年間,漢人從基隆沿著基隆河開墾至如今汐止一帶,越過基隆河到達南岸,對應北港則有了「南港」的地名。至今,我們仍可以看到像是列為文化資產的南港「闕家祖厝德成居」,即是當時泉州來到南港拓墾的闕朝聘、闕朝熙兄弟的居所,如今闕姓已成為南港大姓。

為了進行灌溉,開墾的人們會利用天然的埤塘或是人工挖掘埤塘,在南港則有三大埤塘為現存中面積較大者,包括了新庄仔埤、後山埤、三重埔埤,其中新庄仔埤更是自然在雨水長期沖刷之下所形成的天然埤塘,成為早年民生與灌溉用水不可或缺的水源,現在的玉成國小、公賣局瓶蓋工廠當年都是新庄仔埤的一部份。
 
新庄仔埤
(Source:鏡好映像工作室林家賢)

隨著近代都市發展與經濟轉型,新庄仔埤也無可避免地迎來了面積縮減的命運,數十年的土石淤積,導致如今的新庄仔埤的面積早已難復往日,所幸仍有一部分因曾經屬於軍方管制區而保留了下來,維持著相對自然的環境。

如今,新庄仔埤因為未受太多人為破壞,成為鳥類休憩的天堂,成為臺北市賞鳥的重要去處,根據臺北市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所做的生態調查,整片新庄仔埤共棲息著十六種不同的水鳥。
 
新庄仔埤的鳥類裝飾
(Source:鏡好映像工作室林家賢)

在這趟旅程中,我們依循著臺北在過往漢人開墾的腳步,走入了許多靜靜座落於城市邊境的文化景點,它們所經歷的過往,在車水馬龍的喧鬧下,就宛若是呢喃一般,但只要我們走近它們,散步其中,不只能感受到遠離塵囂的靜謐,也能夠慢慢聽著它們想要告訴我們曾經那些故事。
 
 
走—故事的人
臺北文化小旅行
旅行不等於路線,也不只是遊程。在臺北,旅行不被各種既定框架所定義,也許只是脫離日常的軌道,暫時遠離喧囂、轉換心情,可以說是一種風格、方式及生活態度。每個人對於旅行的定義與需求大不相同,有的人習慣依照路線遊程踩點,有的人喜歡沿著街道散步,有的人或許只想找間咖啡店、書店放空;100個人就會有100種以上的風格、100種以上與街道巷弄對話的方式。因而「臺北文化小旅行」是以「 WALK INTO」作為核心精神,串起臺北各種文化面貌及體驗在地生命故事的生活方式,也是就「生活即展場」的概念,期待每個在城市遊走的人都能藉由自己不同的旅行方式重新認識日常卻又非常的臺北。
本文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與故事StoryStudio共同製作
 
文章資訊
作者 張哲翰
攝影 鏡好映像林家賢
刊登日期 2024-11-21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