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臺灣通史】見證開港通商後的洋行時代:橫跨茶、糖、鴉片產業,甚至差點種起咖啡的德記洋行

林聖峰 2024-08-29

在臺南的安平樹屋旁,有一棟坐北朝南的純白色洋樓,南北長約 23 公尺,東西長約 18 公尺,一、二樓除北側外都有拱廊相通,顯得氣派而奢侈。這是英商德記洋行在臺南的據點,也是現今著名的觀光景點。    

在這棟奢華的建築之中,見證著 19 世紀臺灣開港通商時如何面臨的西力衝擊。雖說開港通商是西方列強入侵的結果,但也在這波侵略風潮之下,改變了臺灣的產業發展,也留下了許多故事。
 

德記洋行現址(Source:wikipedia

西方勢力襲來

臺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從大航海時代就讓西方列強對臺灣抱有高度興趣。當 19 世紀西方各國叩關中國時,臺灣島也再次為世界所注意。對於西方諸國而言,臺灣有兩項優勢,第一是位居重要的航運行道,其次則是臺灣出產之農產品和自然資源擁有高度市場價值,因此臺灣通商口岸的開放也成為西方覬覦的目標。

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面對西方列強屢戰屢敗,中國沿海的通商口岸陸續被迫開放;直至英法聯軍之後,臺灣的港口也在這波西力浪潮下迎來了歷史的轉折,包含基隆、滬尾、安平、打狗等四個港口被迫開啟。

安平港邊也陸續有外國洋行進駐,一時間港口聚滿著金髮碧眼的外國人。這些洋行一開始是租用港邊的民宅,光緒以後有些洋行則開始在碼頭旁填築海灘造地。臺灣最早的電線與電報電纜,也因洋行開埠而設立於安平海邊。當時安平共有五大洋行——德記、怡記、和記、東興與唻記。目前尚能見到德記與東興兩間洋行過去的樣貌,其餘洋行建築皆已拆遷。


德記洋行的進駐

其中,來自英國的德記洋行於 1850 年在廈門由英國人 James Tait 成立,當時就從事著與臺灣商業貿易,主要經營樟腦、砂糖、茶葉的貨物。實際上,開港通商以前,就有不少外商已經在臺灣從事走私活動,許多英國的貿易商船會到如雞籠等港口,帶來鴉片或其他貨物以換取臺灣的樟腦。在《臺灣通史》中,連橫就曾批評當時「奸人牟利,私熬(樟腦)日盛,法令幾不能禁。」而德記洋行則嘗試與臺灣道交涉,於 1855 年時簽訂貿易契約,將臺灣的樟腦銷往歐洲。當時商人往來臺灣之盛,可見西方各國對於臺灣貨物的渴望。
 
自清朝開始,樟腦因具有極高的利用價值,可以做成無煙火藥、賽璐珞等製品,臺灣因此開始大量採伐樟腦,並且延續至日治時期。(Source:開放博物館
隨著安平海關於 1864 年底設立,德記洋行也在 1867 年來臺正式來臺開設據點,並隨即在高雄、臺南兩地設立商館;1872 年則取得茶葉戰局中的地理優勢,德記洋行也將總部設置於當時茶商匯聚的大稻埕,而淡水港口設有也有商館。在臺灣的通商口岸之中,都可以看見德記洋行的員工的身影穿梭其中,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行做著買賣生意。
 
日治時期的安平港稅關入口停泊著許多等待查驗的船隻(Source:開放博物館/臺灣歷史博物館
開港後臺灣的茶葉、樟腦迅速成為出口之大宗。在開港的同時,農業的商品化也換人主導。在乾隆和咸豐年間,臺灣傳統商業組織「郊」支配著市場,牢牢掌握著臺灣和中國大陸間的經濟往來。然而開港後,「郊」的影響力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外國人成立的洋行,以及和洋行關係密切的買辦,兩者成為新興的商業資本,主導著開港通商後臺灣的商業活動。

直至 1895 年日本人統治臺灣後,最重要的進出口產品樟腦和鴉片收歸國家專賣;糖業則由日本會社壟斷,安平的五大洋行紛紛結束營業,1911 年德記洋行結束在安平的據點,只留下此一商館供後人追想。不過此後的德記洋行沒有就此撤出臺灣,而是開始轉型經營其他業務,曾在日治時期及戰後做過船務代理,又在 1980 年代轉型代理進口食品、啤酒,最終在 2008 年由統一集團併購,持續營運至今。


洋行時代的開啟

在臺灣開港後進駐的洋行並不在少數。根據統計,打狗先後有 7 家洋行、淡水 6 家、安平 5 家、大稻埕 9 家、基隆 1 家。有的洋行則在大稻埕、安平都有設立商館,以此分別處理臺灣南、北貨物。除了德記洋行如此運作以外,怡和洋行與寶順洋行也選擇同樣的方式加速著貨物的流通。
 
本圖為禮密臣(James.W.Davidson)從淡水河中央往大稻埕拍攝,右側起,第一棟西式建築為德國領事館,第二及第三棟為德記洋行,第三棟為合記洋行,照片最左邊為怡和洋行。(Source:國家文化記憶庫/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不僅是德記商行,怡和洋行也很早就注意到臺灣的重要性。早在鴉片戰爭之前,怡和洋行就曾經連同其餘在華英商向下議院請願,尋找接近中國海岸之島嶼作為商業基地。1858 年開港通商後,作為怡和洋行在臺灣的最大競爭者——甸特洋行率先在打狗和淡水建立據點,並且以經營樟腦與鴉片貿易為主,不久之後怡和也在打狗和淡水買地。兩家洋行在開港之後就長期競逐著臺灣的樟腦與鴉片貿易。後來德記洋行、寶順洋行也陸續進駐臺灣加入戰局,開啟了臺灣的洋行時代,也改變了臺灣的貿易生態。


被改寫的茶葉與咖啡史

其中,寶順洋行的成立,更是改寫往後百年的臺灣茶葉貿易史。成立寶順洋行的英國商人陶德(John Dodd)出生於 1838 年出生,年僅 12 歲的他就在香港甸特洋行下負責售貨、記帳等工作。1861 年來到臺灣擔任甸特洋行船長與代理商,負責樟腦的與鴉片的出口業務,那時的陶德不過才 23 歲。1865 年時,陶德來到淡水調查樟腦種植的可能,偶然間發現淡水一帶的茶樹品質極佳,慧眼獨到的他認定淡水茶葉極具有國際市場價值。在從事樟腦貿易之餘,他少量銷售一些淡水烏龍茶到澳門出售,帶來了意外的豐富獲利。這讓陶德開啟了在淡水經營茶葉生意的念頭。
 
曾被譽為臺灣烏龍茶之父的陶德,自脫離甸特洋行後成立寶順洋行,從安溪引進茶苗在北臺灣栽種,並透過外銷讓臺灣茶飄香全世界(Source:wikipedia
1867 年陶德脫離甸特洋行,成立寶順洋行,雖然也經營樟腦出口、鴉片進口的生意,但茶葉無疑是寶順洋行出口最大、獲利最高之商品。作為第一個首先意識到臺茶潛力的外商,陶德出錢聘請製茶師傅,設立茶業精製場,並導入茶葉分級制度,甚至為了確保品質還有茶葉檢驗技術。在陶德的經營下臺茶開始走向精緻化發展,並近乎獨佔了 1867-1870 年三年間的臺茶出口。
 
日治時期時在外國的報紙上,可以見到「Foromosa Oolong Tea(福爾摩沙烏龍茶)」的廣告
(Source:wikipedia
除了茶葉以外,臺灣種植咖啡的歷史也與洋行有著頗深的淵源。當時臺灣茶葉、鴉片、樟腦的市場群雄割據,德記洋行雖然早已在市場上站穩腳步,不過持續拓展業務、開發產品對於商行來說也非常重要。1880 年代,德記洋行便嘗試引入風行歐洲市場的咖啡豆,為臺灣最早種植咖啡的紀錄。記者禮密臣(James W.Davidson)與總督府殖產局技師田代安定分別記錄著德記洋行在 1881 年、1884 年自舊金山、馬尼拉帶回咖啡植株至三角湧(今三峽)種植的紀錄,不過最終皆以失敗告收。咖啡為臺灣社會所接受,變成為流行商品,則是日治時期以後的事。


洋行裡的漢人

雖說洋行顧名思義就是外國人成立之商號,但這些商號大多只是聘請一、兩名外籍職員監督業務,實際上的業務運作則是交由對於當地十分熟捻的漢人執行。一間洋行內,通常設有通事和買辦,通事主要職責就是翻譯,包括各項官方文件、報稅表單等內容;而買辦一開始則是負責處理外國人在華期間的生活所需,張羅聘僱廚師、奴僕等工作。

不過這樣的工作性質隨著隨著開港通商而逐漸有所變化,鴉片戰爭後清廷對於涉外事務的控制力逐漸衰退,洋行內的漢人不再專責處理和中國官方的互動或是打雜業務,而是在洋行內負擔更多工作,包括買賣介紹、契約處理、倉庫管理、通關事務,乃至於市場開拓和行情調情,逐漸成為實際上的業務經營者。
 
曾任寶順洋行買辦的李春生,因在洋行任職而發家致富,成為橫跨清朝、日治兩政權的臺灣富商
(Source:wikipedia
臺灣當然免不了這樣的趨勢,不過也正是洋行的進駐,使得漢人社群出現不少新興買辦富賈一方,諸如《臺灣通史》貨殖列傳中的所提及的三位貨殖家中,就有李春生、陳福謙等二位依循著這樣的管道發家致富,也因此有著不少出身貧困的平民藉此翻身的傳說。不過實際上擔任買辦的人,也得負起洋行營運的任務,乃至於洋行的業務開拓,因此在當地必須擁有深厚的人際網絡或是資金支持,能夠如此幸運翻身的人或許不是多數。
 
現今位於大稻埕的基督長老教會,即由曾任寶順洋行買辦的李春生所出資建造,並於1915年落成
(Source:開放博物館
對於這些漢人而言,買辦的身份讓他們在司法和稅率上獲得和洋商一樣的優惠,再加上洋行的產品與本身的人際網絡,不少買辦得以在任職期間快速積累資產。根據估計 19 世紀的中國至少有一萬名以上的買辦。且這些買辦大多收入不斐,較著名的怡和洋行總買辦唐廷樞、英商寶順洋行買辦徐潤的年收入大約有 500 萬兩;倘若生意經營還算平穩,一般的洋行買辦也有年收入至一萬兩或甚至更高,也因此有越來越多的漢人加入買辦的行列。其中,德記洋行的陳福謙便是其中一人。


德記洋行第一買辦陳福謙

陳福謙,1834 年生於鳳山苓雅寮。該地在清末是個以耕田和捕魚為主的小村落,陳福謙透過稻米賣賣獲得創業的第一桶金,其後在臺南府城開設「邦記號」商號,專營米糖買賣的事業。

開港以後,陳福謙在旗後開設「順源棧」,與洋商結盟,建立起商業合作關係一時之間躍升為南臺灣的重要糖商。並在屏東東港、阿里港、臺南鹽水港等地設立分棧穩固當地糖商的供貨網絡;接著又在旗後設置「順和行」,和蔗農訂定契約,逐步掌握臺灣南部的砂糖貿易。鼎盛時期陳福謙掌握了臺灣南部砂糖出口量的一半以上,如此驚人的生意手腕使他獲得德記洋行的賞識,成為德記洋行在南臺灣重要的買辦,負責銷售進口的鴉片,並收購臺灣南部的砂糖交付洋行外銷,也替德記洋行在貿易市場中殺出一片血路。
 
日治初期的鹽水港,可看到商業往來活絡的樣子
(Source:開放博物館/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
多年來在洋行擔任買辦所累積的豐富海外貿易經驗,則成為陳福謙開啟了下一段的事業。1870 年開始,陳福謙仿照洋行將南臺灣的糖經由長崎、神戶等地運送到橫濱出售。憑藉著對西洋事務的經驗,陳福謙放棄了傳統戎克船運輸,而是比照洋行租用西式帆船;再憑藉地緣之便,直接與當地農民交涉,且回程時可以從日本載運各種雜貨回臺灣販賣。其後更是在橫濱、長崎、神戶等地開設支店。連橫更稱:「臺糖之直配日本自福謙始。」德記洋行也就在陳福謙的生意手腕下在臺灣的洋行史上留下重要的位置。

如今,德記洋行仍持續運作,只是經營項目經過好幾度商業轉型,早已與當年不同。有趣的事情是著名的「開喜烏龍茶」與超商可見的瓶裝「星巴克咖啡」,如今也是德記洋行的旗下代理品牌。當然這兩項產品與皆是較晚近的產物,與洋行時代並沒有太大的關聯性,不過這也意外牽起德記洋行長達 170 年的發展史。下次若有經過超商看到開喜烏龍茶時,是不是也會想起那段德記洋行的風光年代?
 
延伸閱讀:
1.《臺灣通史─原文 +白話文注譯》
      
連橫著,蔡振豐 、 張崑將等譯,點此購買
2.《臺灣通史》
      連橫著,點此購買
文章資訊
作者 林聖峰
刊登日期 2024-08-29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