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蒸汽時代:火車頭在臺灣的故事(上)

拉著一列列車廂往前進的火車頭,又稱為機關車。


現今臺灣有些地方會展示退休的蒸汽機關車,讓大家認識這些曾經奔馳在臺灣鐵道,運輸史上重要的大前輩們。在臺南體育公園裡,就陳列了兩輛蒸汽機關車,2015 年 5 月,鐵道專家蘇昭旭提議希望修復 CT259(後正名為 CT251)、DT65 2 兩台蒸汽機關車,這兩台機關車放置在此三十多年,是附近民眾的生活記憶。


可惜的是,這麼多年下來遭遇零件失竊、遮雨棚破損等問題,有民眾曾感慨說,只要下雨天他就很想幫火車頭撐傘。這兩台機關車,都是日治時期由總督府鐵道部引進,CT251 製造於 1935 年,特點是可達 100 公里的高速行駛能力(雖受限於臺灣鐵軌狀態,最高速只能跑到 85 公里左右);DT652 的特點則是噸位大,牽引力高,再沉重的貨物都能順利搬運。他們從日治後期一路服務至 1980 年代初期才正式宣告退役,並被搬運到當前的陳列地點。2019 年,臺南市文資處開始展開修復,並於 2020 年 4 月修復完成。[1]


對年輕一輩的人來說,或許早已習慣列車的冷氣車廂。但是,老一輩人搭乘火車,卻是充滿著煙與灰。每當火車過山洞,車頭冒出的煙,往往讓乘客的臉、鼻孔都留下一層灰,這看似狼狽的模樣,卻有其獨特的浪漫與美感。然而對大部分人來說,對於蒸汽火車的印象,就只有每年少數的相關活動與展覽,或者玩具、卡通這些較為活潑的新興媒介。不管是實際搭乘,或者是觀看《湯馬仕小火車》的等等經驗,其實都顯示了蒸汽火車一直沒有離開我們,依然在用各種方式在人類歷史留下足跡。


修復前的 DT652 與 CT251。(圖片來源:蘇昭旭提供。)

帶領臺灣近代化的蒸汽機關車

其實,蒸汽機關車早在清領時期,就被引進臺灣,以 1887 年臺灣第一部騰雲號最負盛名。


1895 年起,蒸汽機關車吐著白煙的身影貫穿了整個日治時期,甚至是戰後都繼續在鐵軌上奔馳。蒸汽機關車也可以分為好幾種,但是在後續文章深入介紹之前,本文將先以歷史的角度,來談談臺灣鐵道發展史與蒸汽機關車。


臺灣的鐵道發展史,最早可以上溯自清領時期,與巡撫劉銘傳有密切關係。1885 年臺灣建省後,劉銘傳出任臺灣第一任巡撫,劉在臺期間,推動多項建設,而鐵路正是其中之一。1908 年 10 月 24 日,《臺灣日日新報》上出現一則〈領臺前的鐵道〉報導,內容詳細記錄清末修築鐵路的過程。


臺灣的鐵路,從 1887 年開始興建,一直到進入日本時代前夕,總長度約為 106 公里。鐵路主要有兩段,一段是臺北到基隆,另一段是臺北到新竹,聘請德國工程師貝克(Becker)與英國工程師馬禮遜(Matheson),以清帝國在臺的駐防軍隊與人伕作為人力來源。兩段鐵路當中,1891 年基隆臺北段率先完工,直到 1893 年 11 月臺北新竹段才完工。


臺北到基隆每日平均有 500 多人搭車,起先每天早、中、晚三班車,其後增加到四班,而臺北到新竹之間平均每日搭乘人數則為四百多人。如果碰到大稻埕的城隍廟祭典,就會增開臨時列車,每逢節日、過年還會停駛。[2]此時的火車站,稱為火車票房,而站長稱為票房司事。


行駛在基隆與新竹之間的車輛,由蒸汽機關車牽引,這些車輛當中兩台是德國製造,六台是英國製造。德國製造的兩輛機關車,一為「騰雲號」,二為「御風號」。英國製造的車輛,目前僅知其中三台車名,分別為「超塵」、「掣電」、「攝景」。[3]單看這些名字,就能感受到這些機關車在當時承載的期許與願景,在臺灣的土地上破風奔馳。


除了《臺灣日日新報》,連橫的《臺灣通史》亦有關於清領時期的機關車描述:「其火車頭(機關車)十五噸,或二十五噸。列號之外,又錫以名,曰騰雲,曰御風,曰超塵,曰掣電,言其速也。分上下兩等,設備頗簡。」[4]透過這段文字,大致上可以理解清領時期機關車的重量與名稱。


從英國訂製的掣電。(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清領時期的鐵道,在日本接收臺灣所引發的戰爭過程中遭受破壞,但也迅速的在日本人手上修復。1895 年 6 月 10 日,基隆臺北間的鐵道便已恢復運轉,一個月後,臺北至新竹間的鐵道也恢復行駛。同年九月,臺灣總督府針對清領時期的鐵路調查完成,除了機關車八輛(能使用的只有三輛),還有五十六輛左右的各式客貨車廂,但其中只有十七輛的車廂可供使用。不久後從日本引進的機關車運抵臺灣,加上清領時期遺留下來的車輛,靠著這些機關車與車廂,支撐起日治初期臺灣的鐵路營運。[5]


前面提到1887年出廠的騰雲號,其特色在於它的鑽石型煙囪。這類型煙囪的好處在於可以收集火星,以免不必要的散出造成沿線火災。騰雲號並非一開始就採用鑽石型煙囪,而是在 1906 年引發火災事故後才有的改裝。清領時期的機關車,騰雲號與御風號都在 1924 年退役。騰雲號被安放在臺北新公園(今臺北市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期間曾移往臺北機廠修理,目前又回到原處。[6]御風號則遭到解體。


前面所述的清領時期臺灣鐵道,大多是從工程或是機關車的角度切入。那麼身處清領時期的臺灣人來說,對於清領時期鐵道的看法又是如何呢?


《臺灣日日新報》的記者,訪問了曾參與鐵道興築的仕紳蘇樹森,蘇表示:「當時鐵道線路,不似今日之直,且軌條狹小,故恆為脫線,頗險,如浩天嶺路,為多有濕氣,軌條常(打)滑,列車難以上下。」從他的回憶來看,清領時期的鐵路是有許多的問題。那麼,火車的出現,又對當時的社會有何影響?蘇樹森表示:「當時藉汽車(指火車)之便,以為運貨車者絕少,旅客亦無多,為基隆川水甚深,船舶頻頻往復,較汽車尤為便利,且費用亦廉。」顯示在當時,雖然已有鐵道建設,但是就貨運上使用船運還是較為經濟便利,單以載客人數來說,搭乘火車的旅客也不多。[7]


進入日治時期後,隨著臺灣總督府推動諸多建設,臺灣鐵道又進入了另一個新局面。


帶著臺灣產業前進的蒸汽火車爺爺!籃寶插畫。


[1] 鄭維真,〈老火車頭欲復活 市府經費不足 蒸汽火車頭零件被偷 雨棚殘破 鐵路局擬修復兩火車頭 市府僅有十萬經費 「連刷油漆都不夠」〉《聯合報》2015 年 5 月 15 日 B2 版。鄭維真,〈臺南體育公園 2 蒸汽火車頭修復完工 發現不為人知的歷史〉《聯合報》2020 年 4 月 22 日,臺南及時報導。


[2]〈領臺前的鐵道〉《臺灣日日新報》第 3146 號,1908 年 10 月 24 日,5 版。


[3] 蘇昭旭,《臺灣蒸汽火車百科》(台北:人人出版,2018),頁 18-19。


[4]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523。


[5]〈領臺前的鐵道〉《臺灣日日新報》第 3146 號,1908 年 10 月 24 日,6 版。


[6] 蘇昭旭,《臺灣蒸汽火車百科》,頁 22-23。


[7]〈鐵道話舊〉《臺灣日日新報》第 3146 號,1908 年 10 月 24 日,7 版。

 

本特輯與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合作刊登。 

文章資訊
作者 陳力航
刊登日期 2021-06-19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案藏玄機:解鎖蒸汽機關車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