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機關車的黃金年代
騰雲號是最早在臺灣鐵道上行駛的機關車之一,但是卻不是「車齡」最老的。真要計較誰才是臺灣機關車的「大前輩」,應當屬於日治初期運來臺灣的「九號機車」。
「九號機車」製造於 1871 年,早在騰雲、御風號出廠前,「九號機車」就已經馳騁在橫濱與新橋之間。當它被運來臺灣時,已是擁有二十多年車齡的機關車了。除了跨海運來已在服役的機關車,整個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多次向日本國內,以及英國等國家訂購新機關車。
這些新來的機關車行駛在臺灣的各個鐵道上,比起清治時期,日治時期的臺灣鐵道路網又更加延伸,縱貫線、宜蘭線,以及各糖業、林業鐵路,都可以見到蒸汽機關車辛勞工作的身影。
在蒸汽機關車當中,速度最快的當屬 CT270 型,不過速度最快不代表最有力,若要單論出力大小,則由 DT650 型拔得頭籌,其車身重達 124.46 噸,牽引力更高達 17,000 公斤力(kgw)(騰雲號車重為 16 噸,牽引力為 2,300 kgw、 CT270 型車重 115.25 噸,牽引力為 12,850 kgw)。
此外,2020 年適逢嘉南大圳開工百年,在大圳的興建工程中,也可以看到蒸汽機關車的身影。德國製造的日治時期 A 型機關車即參與其中,戰後則改編為 DK500 型。[1]
日治時期的民眾對機關車又有怎樣的印象?《臺灣日日新報》上不時有機關車的相關新聞,除了機關車引進的新聞之外,最常見的大概是火車事故。日治時期的火車事故,其實和現代大同小異,像是脫軌、火車撞到人或牛等等。
臺灣文化協會成員黃旺成就有搭乘火車發生事故的經驗。1926 年 4 月 4 日,黃旺成在拜訪完林獻堂後,隨即至車站搭車,不料前面牽引的機關車與甘蔗車相撞。事後黃旺成在日記寫下:「在塗城驛(今臺中市大里區)機關車和蔗車衝突…(中略)…一看機關車大破,乘客幸各無事。」黃旺成遇此事故,無法繼續乘車,只能步行至車籠埔。[2]
黃旺成幸運無事,還可以接續遊覽行程,但許多被火車撞上的牛隻就沒這麼幸運了。整個日治時期,光是《臺灣日日新報》就記載了二、三十則相關的新聞,其中比較嚴重的應屬 1925 年 7 月的水牛事故。
1925 年 7 月 2 日下午 2 點 55 分,一列從桃園北上的列車,在距離鶯歌一、兩公里處,迎面撞上一隻突然出現的大水牛。列車與水牛相撞後,因煞車不及仍往前行進約一百五十公尺,將水牛身軀輾成兩半,機關車也因而傾覆,導致兩輛貨車翻車、六輛車脫軌。幸運的是,如此慘烈的事故卻沒有傳出任何人員傷亡。[3]
再會,蒸汽機關車!
戰後,蒸汽機關車雖然仍持續服役了一段不短的時間,1960、70 年代,台鐵先柴油化,接著逐漸走向電氣化。在這段期間內,曾有法國與日本的鐵道專家先後來臺,他們認為比起繼續使用燃煤的蒸汽機關車,若是將鐵路電氣化,整體營運開銷可節省將將近一半。[4]電氣化也有助於列車提升速度,搭乘起來也較清潔、舒適,[5]於是蒸汽火車在電氣化浪潮之下逐步遭到淘汰。
以 1974 年 6 月為例,此時每天經過臺北市的火車有 172 車次,其中蒸汽機關車只剩下 32 車次。該月的《聯合報》甚至指出「臺北市環境清潔處說:火車行經市區冒污染空氣的情形,預計民國六十四年底可完全改善。清潔處說:由於火車中有些是蒸汽機車(機關車),因此常冒污染空氣,經過該處與鐵路局的協調,已在逐漸改善中……(中略)……據鐵路局表示,今後仍在繼續編列預算增購柴油機車,預計六十四年底可淘汰蒸汽機車。」由此可見對現代人來說,蒸汽火車雖然充滿懷舊的美感,但是它的淘汰卻是時代變遷下的必然。1979 年 7 月,蒸汽機關車全面停駛。[6]再以臺糖為例,也就是在這一年決定淘汰所有燃煤的機關車,臺糖 1979 年擁有的柴油機關車多達兩百三十輛,使用柴油的燃料費僅為燃煤的四分之一。[7]
停駛後,蒸汽機關車們面對的是被拍賣、解體的命運。1979 年 8 月 11 日,《民生報》的記者翁台生報導了七部機關車遭解體的消息,內文如下:「幾天前,高雄舊貨商僱工用燒焊機把這些火車頭切割成一片片廢鐵,用大卡車轉運到高雄,以每公斤五元的價格送進唐榮鐵工廠的熔鐵爐裡。」
幸運的是,並非所有機關車都被解體,不過留存下來的機關車也是命運坎坷。即便民間有人願意承接,但經多次轉手,機關車的保存狀況往往每況愈下。國外不少國外廠商對這些淘汰的蒸汽機關車很有興趣,曾有日本、美國人前來商購,但因故沒有談成。[8]翁台生的報導刊出後,也曾引起執政當局的注意,使得後續有幾輛機關車被縣市政府接手,成為公共陳列物,也算是有了一個好的歸宿。
1988 年,知名導演侯孝賢在拍攝電影《悲情城市》時,曾打算找蒸汽機關車來呈現戰後初期基隆碼頭載貨的情景,但臺灣的機關車都不符合需求,不是報廢就是故障。侯孝賢甚至曾考慮自己打造一台應急,最後還是前往廈門取景,才順利獲得理想中的火車場景鏡頭。[9]
昔日馳騁島內的王者,歷經 70、80 年代的轉變後,直至 90 年代後期才又重新復駛。近來每年不時有蒸汽火車出來亮相,像是有「蒸汽火車國王」稱號的 DT650 型,2020 年就曾先後在桃園富岡鐵道藝術節和臺南車站 120 週紀念活動中登場,除了讓民眾可以一賭它們的風采外,更可以實際搭上火車,體驗搭乘蒸汽火車的感動。
[1]蘇昭旭,《臺灣蒸汽火車百科》,頁 22-23、177、238-239。
[2]黃旺成先生日記,1926 年 4 月 4 日。
[3]〈水牛線路に飛入り 火車頭半顚覆 貨車數輛も脫線顚覆 損害約三萬圓〉,《臺灣日日新報》1925 年 7 月 4 日。
[4]本報訊,〈台省鐵路電化計劃 即將逐步付諸實施 有關機關決定盡力支持 鐵路局考選技術人員出國受訓〉《聯合報》1962 年 7 月 27 日 2 版。
[5]本報訊,〈接納法國專家意見 台鐵分期實施 火車動力電化 預計可省費用百分三三〉《聯合報》1961 年 12 月 4 日,2 版。
[6]蘇昭旭,《臺灣蒸汽火車百科》,頁 177。
[7]台北訊,〈台糖機車動力全部改柴油化〉《聯合報》1979 年 11 月 25 日,6 版。
[8]翁台生,〈七部老火車頭的下場〉《民生報》1979 年 8 月 11 日,6 版。
[9]銘宗,〈侯孝賢尋覓蒸汽車頭〉《聯合報》1988 年 5 月 26 日,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