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想賣藝不賣身還得先考試:臺灣藝妲的養成之路

2023-05-15
日本政府將當時風月場所的女子區分為三個等級:「藝妲」(賣藝不賣身);「藝娼」(賣藝也賣身);「酌婦」(陪酒女子)。而成為哪個等級,就要看女子們在審核中的表現了。(首圖來源:臺南市政府文化局上傳至國家文化記憶庫 \ CC BY-NC 3.0)

說起藝妓,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京都的花見小路上,踏著優雅步伐,穿著和服,妝容精緻的藝者、舞妓或花魁。
 
臺灣雖然沒有「藝妓」,但曾有過非常蓬勃的「藝妲」文化。那麼臺灣的「藝妲」,又是個怎麼樣的存在呢?
 

藝妲的興起

在清領初期,臺灣男多女少的「羅漢腳」狀況下,女性常被貧寒的家庭賣為「養女」,更甚者被賣為娼妓,因此一開始在清朝時,藝妲和娼妓的界線並不明顯。
 
藝妲真正被區分開來要到清末時期。隨著各地通商發達,商家開始廣宴賓客,酒樓也越來越多,除了吃喝以外,也需要一些餘興節目。
 
因此風月場所中,便出現了一批「賣藝不賣身」的藝妲。
 
藝妲通常是在宴會中表演戲曲、流行樂曲的女子,因此有好歌喉、懂得詩文、會樂器、能交際,也成了當時藝妲的必備條件。
 

臺灣藝妲老照片(摘自網路)

如何成為藝妲?

通常藝妲的來源,與娼妓一樣,皆是從貧寒人家買來的「養女」。
 
而想要成為「藝妲」,則需要一系列辛苦的培訓與競爭。「養女」們大約從九歲時,就會被送到私塾學習識字,或是到「社館」與酒樓,鴇母會聘「校書先生」來「請先生教曲」。
 
「校書先生」是指精通樂理戲曲的南管或北管老師,準藝妲們則必須要學會「藝妲曲」的所有曲目,並通過「校書先生」的考驗,才有成為藝妲的資格。
 
而到日治時期,藝妲的分級與訓練方法也越來越完整。除了請校書先生來磨練藝妲們的技藝以外,藝妲們十四、五歲時,鴇母會帶她們到中南部的富貴人家遊歷,俗稱「飲墨水」,讓準藝妲們開闊眼界,並訓練臨場反應與交際手段。
 

從小被訓練的藝妲(摘自網路)

藝妲的考試標準

日本政府將當時風月場所的女子區分為三個等級:「藝妲」(賣藝不賣身);「藝娼」(賣藝也賣身);「酌婦」(陪酒女子)。
 
而成為哪個等級,就要看女子們在審核中的表現了。
 
原先的審核標準除了校書先生的鑑定以外,更出現了一套「取鑑札」,就是請往來各地的客人們,評鑑準藝妲的「聲色藝」(歌喉、容貌、琴藝),而酒量交際、猜拳,也在評比的範圍內。
 

日治時期著名藝妲「王香禪」(摘自網路)

「取鑑札」中,最重要的就是「點唱」制度了。
 
準藝妲們必須精通大調小曲,客人們任考不倒,才能成為「藝妲」。若是失敗了,則有可能淪為「藝娼」或「酌婦」。為了能成為有名的藝妲,女伶們經歷著真正的名媛生死鬥。
 
能成為藝妲的女子,交際手腕與才藝絕對都是佼佼者,因此日治時期不少電影、歌手,都是由藝妲擔當。
 

流行尖端的藝妲

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藝妲們也永遠站在流行的第一線,日本或上海的時裝流行,會非常迅速的反應在她們的服裝上,甚至還會高金聘請中國的「外省婆」,來幫她們梳頭化妝。
 
(根據我們看老照片的大致經驗,藝妲們的流行趨勢,會比該服裝在臺灣普及,早個五到十年左右。)
 
而不只在服裝上講究,藝妲的思想也往往前衛新潮,像是1937年時,全臺灣的藝妲們,就曾組織過工會「稻華會」,彼此交流才藝,並給予幫助。
 
在我們的「臺西混搭裙」一文中, 介紹過的蔣渭水革命戀人「陳甜」,也是藝妲出身。她就在風起雲湧的 1920 年代,展現了不凡的見識與氣度。
 

陳甜照片(摘自網路)

藝妲的沒落

藝妲雖然風光且時髦,但卻是一個沒有保障的行業。如果遇人不淑,或是財產遭受蒙騙,甚至是染上毒癮,便有可能在榮華逝去後,窮困潦倒,甚至淪為私娼。
 
而在戰後,隨著時代與政策改變,藝妲也逐漸沒落,有些風塵女子,也開始冒用藝妲之名,招攬客人。這也造成許多人把藝妲與娼妓劃上等號,然而綜觀歷史,要成為藝妲,絕對不是一條簡單的路。
 
雖然如今,臺灣的藝妲已經成為昔日的名詞,然而許多見證過那個時代的人們,偶爾還是會感嘆一聲:
 
「巧早的藝妲,不是一般普通人開得起的,是真高尚的……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作的啊!」
 

介紹當紅藝妲的報紙「風月報」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原文為特輯──臺灣也有藝妓?賣藝不賣身的臺灣藝妲們
參考資料
  1. 邱旭伶《臺灣藝妲風華》
文章資訊
作者 台灣服飾誌
刊登日期 2023-05-15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