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哈囉桃園】牽起時代記憶的鐵路,桃園車站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專訪桃園車站站長邱邦祺

2020-03-14
(張耀翔 拍攝)
 

「各位旅客,在第 3 號月台 A 側的列車快要開了,還沒上車的旅客,請趕快上車。」熟悉的聲音,陪伴著許多臺灣人的通勤時光,這座被火車枕木環繞的島嶼,用軌道串起一世人的時代記憶。


今天,如果你到桃園火車站,會看到一邊是桃園新站,另一邊則是桃園火車站舊站;一個代表現代城市交通網的演進,另一個則滿載過去 4、50 年來桃園鐵路的記憶。


看著車站的汰舊更新、親身參與這段城市回憶的,是在桃園火車站服務了幾十個年頭的邱邦祺站長。


在鐵路局服務幾十年的邱邦祺站長,他的這一生,幾乎都在鐵道上度過。

新舊站交替,站長與城市的記憶軌道相互交錯

日治時期,西部縱貫鐵路正式開通,鐵道運輸成為臺灣的經濟命脈,各地車站紛紛在附近建起倉庫,調節南來北往的雜貨,穀物瓜果、民生物資、工業用品……匯聚在此,形成重要的交通樞紐,桃園當然也不例外。


於是,桃園車站旁的運輸倉庫也就此誕生──建成時為「桃園農舍肥料配合所」,戰後轉型為「臺灣省通運公司桃園倉」,這座外觀不起眼的倉庫,屹立在車站旁,靜靜見證了縱貫鐵路運輸倉庫的歷史。西式木屋架風格的倉庫,素面磚牆透著古樸韻味,屋頂的三角老虎窗、屋架的木桁架構造,都完整保留日治時期的和洋折衷式建築風格,屬於桃園城市的時代記憶也一併被重新喚起。


從歷史發展拉回到現在,細數鐵路工作生涯,邱邦祺回憶,雖然過去舊站設備老舊造成工作許多不便,但辛苦歸辛苦,舊站也同時承裝了許多屬於這個城市珍貴的回憶和故事。


桃園舊站是從清代就搭建的「桃仔園停車場」,邱邦祺說,日治時期沿用舊址翻修為木造站房,更名為「桃園驛」,戰後 1962 年在原址重建水泥站房,就是陪伴市民整整 53 年的桃園舊站。直到 2015 年桃園新站啟用,舊站才功成身退,正式結束了服務來往旅客的時光。


還記得剛進鐵路局服務時,邱邦祺說,當年鐵路還沒電氣化,「在鐵道上跑的都是蒸汽火車。」車體上也不像現在有 LED 車牌顯示,每一次列車靠站,就必須手動更換車牌,直到 1978 年,臺鐵向英國購買現在的自強號為止。


邱邦祺也從當年的年輕驗票員、站務員、車長、列車長、副站長,一路變成現在大家口中的「邱站長」。


桃園軌道願景館內的「桃園驛」模型,這是以 1:5 比例重現桃園舊火車站。

桃林鐵道全盛時期,一天 20 班煤炭車

關於桃園鐵路的故事話匣子,邱邦祺站長一開就停不下來:早期桃園是南北往來的樞紐之一,當時的「桃林鐵道」,稱為林口線,是專門運輸煤炭到林口發電廠的重要鐵路。那一車車沿著西部幹線、從臺中港站送來的煤炭,會在桃園火車站停下,再轉送往林口發電廠。邱邦祺回憶,那時候啊,運輸量很驚人,最多一天超過 20 班車,「白天跑、晚上也跑!」


後來高速公路通車,逐漸取代了鐵路的貨運功能,桃林鐵道不再如昔日繁榮。但是,曾經的回憶軌跡,還留在這座城市──今天桃林鐵道沿線已規劃為自行車道,讓市民可以騎著腳踏車,吹著風,品味桃園的今昔。


站長變成市民,繼續參與桃園交通的現代化!

時空流轉,興建至今已擁有 83 年歷史的臺鐵舊倉庫,經由適當的規劃與修復,重獲新生蛻變為「桃園軌道願景館」,傳承臺灣的鐵道文化,除了歷史保存與觀光效益,更富有教育意涵。導覽內容詳細除了記錄了桃園鐵路發展的故事,也展示鐵路地下化、捷運系統等未來願景。


願景館內的新科技體驗式導覽,讓你身歷其境。在這裡,你可以成為捷運列車長,駕駛捷運,穿越城市、平原、隧道;或是當一個城市交通規劃師,利用互動裝置,拼湊桃園連結臺北的交通網絡,成為新興的親子共遊場所。


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在桃園軌道願景館都能感受新科技體驗寓教於樂的魅力。

在這座歷史建築,許多全新的體驗正在發生,更多屬於桃園的鐵路記憶也穿越時空而來,再過半年,邱邦祺就要退休離開鐵路局了,他的這一生,幾乎都在鐵道上度過。不僅是工作與鐵路緊緊相連,邱邦祺也在桃園火車站附近生活好幾十個年頭,見證車站周邊,因鐵路而日漸繁盛的路網。退休後,「邱站長」仍然會以「桃園市民」的角色,繼續參與桃園鐵路與城市現代化的未來進程。

 

本期《館藏桃園》,書寫了發生在桃園的各種獨特故事,告訴你開啟桃園的四種方式,希望藉著一趟紙上的出走、實際的旅途,讓每位居住在桃園的「旅人」們重新認識自己生活和這座城市周遭,歡迎透過這四條路線盡情探索桃園! 本刊可在桃園城市故事館群、市立圖書館、獨立書店等處免費索取!
文章資訊
作者 陳亭瑜、邱羽瑄
攝影 張耀翔
刊登日期 2020-03-14

文章分類 故事
收錄專題
哈囉桃園!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