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中壢火車站步行只要 5 分鐘,有一棟隱身在天橋下的日式建築,沉睡在樹木、公車亭以及天橋所環繞的中壢市區已久,鮮少為人注意。2019 年末,費時多年重新整修,這座名為「壢景町」的日式宿舍群, 正式揭開神秘面紗。
壢景町原興建於昭和十六(1941)年,前身是「中壢郡役所」警察官舍,經過近 80 年的歲月洗禮,斑駁牆面與屋瓦青苔雖顯得有些蒼涼,所幸外觀及內部空間依然保存完整,經過多年嚴謹研調和漫長的修復工作,終於,宿舍群在今年修復完成,對外開放。獨棟的分局長宿舍,和員警宿舍的雙併建築, 濃濃的日式雅韻,木造窗框、榻榻米和室、黑燻瓦屋瓦……在在重現舊建築的歷史風貌。
從「警察大人」到「人民褓姆」,作為警察宿舍的壢景町,是臺灣警政制度發展演變的見證者,甚至目睹解嚴前夕臺灣民主街頭運動的序幕──中壢事件。這場衝突發生在距離宿舍群僅有一街之隔的中壢分局,是臺灣邁向民主的重要歷史現場,別具時代與教育意義。
在櫻花樹下盛開,政局與家庭交織的歷史樂章
「中壢那個家很好,櫻花樹很漂亮。」
居住在中壢警察局日式宿舍群「壢景町」逾一甲子的鄭奶奶,每當回憶起門前櫻花粉雪紛飛的景象,眼睛仍閃閃發光。
然而,鄭奶奶眼底的歲月再靜好,也隱藏不了背後歷經的時代動盪。
鄭奶奶年輕時曾是傳說中的「特務」,因國共戰爭追隨先生來臺,起初受警官職務升調影響, 四處輾轉遷移,直至丈夫鄭爺爺於桃園市警察局中壢分局服務後,才在中壢安家落戶。
戰後物資匱乏,生活很是辛苦。洗衣取水,需至宿舍周邊的圳溝;生火煮飯,則得用自家搭建的大灶。但在操勞的日常之外,夫妻生活仍別有一番情趣。鄭爺爺的興趣是養花種草,後院豐富的庭園景觀,如今依然是鄭奶奶心中人間最美的景象,那時可不只有櫻花樹,紅淡比、杜鵑花、桂花等花景,隨著四季更迭,綠繡眼也常在枝頭間歇腳。
如今,雖僅剩櫻花樹獨立院中,但當櫻花盛開,蓬勃綻放之景,這棵櫻花樹,還是中壢在地人最美的驕傲。
搬離故居,為的是延續回憶
在警察宿舍住了 50 幾年的鄭奶奶,出於對歷史記憶和文化資產的關切,配合政府發展政策,決定搬離故居,讓宿舍有機會活化再利用,讓它繼續向更多人傳達更多屬於中壢的在地故事。鄭奶奶盼望,在城市現代化的發展之外,這一段記憶過往、這一棟歷史建築能被妥善保存,也能被重新看見。
「當初我們也勸媽媽不要(搬出來),但她很希望中壢(警察宿舍)這邊可以被保留。」鄭奶奶的家人回想起來,對母親還是既敬佩又不捨。老房子承載家人間滿滿回憶,即使已移居外地,鄭家人仍掛心老屋,時常回到附近走走看看,對宿舍群的整體規劃及進程也念茲在茲。翻開鄭先生的手機通訊錄,除了相關通訊群組,裡頭也細心紀錄曾來訪、與談者的聯絡電話,為的就是讓壢景町可以凝聚各方能量。
改建後的宿舍群,由市民網路票選正式命名為「壢景町」,除了靜態的藝文展演,特別安排公民教育空間,重現中壢的市政發展與特色故事,將歷史場域結合在地故事,凝聚公民地方意識,形塑中壢文化精神。並且,壢景町內也會舉辦文創市集、藝文講座及手作體驗等活動,串聯地方產業,織就縝密的地方社區互動網絡。
中壢警察局日式宿舍群作為「中壢城市故事館群三部曲」最後一塊拼圖,串接起城市的歷史文化與居民記憶,將故事轉化為凝聚地方意識、積累地方能量的載體,這也是鄭奶奶一家人心中最深的懇切──期待壢景町能牽起人與土地的情感,將往日的美好時光繼續複寫,輾轉流傳。
這座重獲新生的日式宿舍群,未來也將繼續靜靜地守護中壢的每一天,陪伴這座城市持續成長蛻變,見證不同時代的歷史故事。
中平路故事館、壢小故事森林、壢景町串聯成「中壢城市故事館三部曲」,結合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等場域形成文化聚落,訴說中壢的歷史故事與在地記憶,凝聚家鄉認同感。這些微型的藝文光點,將逐步點亮桃園,讓城市故事持續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