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臺灣通史】溫暖多雨的季風海島,是頂級茶葉的故鄉:臺灣的「茶金」時代

席名彥 2024-08-18

人類喝茶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來自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們,幾乎都難以抗拒這款清香迷人的飲料,並在世界各地衍生出花樣繁多的品茶文化。為了滿足日益蓬勃的茶葉需求,商人們不惜上山下海、遠渡重洋,只為找尋最能夠征服市場味蕾的絕品好茶,而位在季風東亞航線上溫暖多雨的臺灣,作為一處得天獨厚的茶葉產地,也就此進入由茶葉貿易所帶來的「茶金」時代。
 

茶壺及茶杯(Source:pchow98/CC BY-NC-ND 2.0)

臺茶起源:臺灣從何時開始種茶?

早在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熱蘭遮城日記》中,就已出現荷蘭人以大員(今臺南)為基地,將來自中國福建的茶葉轉口到爪哇、印度及歐洲的紀錄,但論其規模,還遠遠稱不上是主要商品,況且這些茶葉也不是臺灣所產。

臺灣本土有著原生的山茶,首見於 1717 年成書的《諸羅縣志》:「水沙連內山茶甚夥,味別色綠如松蘿,山谷深峻,性嚴冷,能卻暑消脹。」不過,由於產地僻處深山,漢人畏懼原住民而不敢入採,且製茶技術也尚未成熟,產量十分有限,只能作為福州省城中人口耳相傳、能夠療癒痢病的的夢幻逸品。

那麼,臺灣是什麼時候開始商業化地種茶、產茶的呢?《臺灣通史》〈農業志〉主張是在十九世紀初期的嘉慶年間,有一名叫做「柯朝」的茶農,將福建武夷山的茶樹移植到「(魚桀)魚坑」(今暖暖、瑞芳一帶),發現茶樹適應良好,且收成頗豐,遂廣為流行。

此一說法,有一段時間被視為是北臺灣植茶之濫觴,但根據近代研究,「柯朝起源說」可能是引用自 1915 年臺灣總督府茶樹栽培試驗場主任山田秀雄的一份調查報告。事實上,同樣在嘉慶年間,北臺灣的新店、深坑、南港、大屯山區皆有居民從福建引進茶樹開始種植的紀錄,若根據契約文獻的記載,更是早在乾隆中末年間,就已有「茶欉、茶園」等物件出現在龜山、木柵等地的土地交易文書中。
  
綜上或可推論,茶樹之所以能在北臺灣各地開枝散葉,並非源自一時、一地、一人,而是從十八世紀中期開始,越來越多福建移民從原鄉帶來他們日常生活必需的茶樹、茶籽,恰好十分適合臺灣的地理環境,遂在北臺灣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流域的丘陵地帶,形成了種茶、製茶的普遍風氣。


從島內走入世界:臺茶如何外銷?

1834 年的《淡水廳志稿》曾提到:「茶出太平山、大屯山、南港仔山最盛,年約出十萬餘觔,每觔價銀一錢至三四錢不等,挑運彰、嘉、臺、鳳發售甚多焉。」可見北臺灣所生產的茶葉,起初以內銷為主,販售至中南部,或是以未加工的「毛茶」之姿銷往福建,精製成茶後再另行轉賣。

使臺灣茶業走向大規模外銷的契機,乃是眾所周知的歷史事件——「開港通商」。

如《臺灣通史》〈商務志〉所述:「天津之約,許開臺灣互市。英、美、法、德相繼而來,派領事、劃租界、設商行、建棧房。輪船出入,次第漸興,而交涉亦愈繁。」在臺灣港口向廣大商業世界全面開放的時刻,英國商人約翰.陶德(John Dodd)嗅出臺灣茶葉的潛在商機,開始積極佈局。

陶德一方面從福建知名茶鄉安溪引進茶樹,透過提供產茶貸款並保障收購茶葉的契作模式,鼓勵茶農努力種茶來增進產量,一方面也敦聘製茶師傅、在大稻埕開設製茶工廠,將臺灣茶打造為「福爾摩沙烏龍茶」(Formosa Oolong Tea)品牌,銷往美國紐約市場,成功開拓出臺灣茶的外銷熱潮。
 
福爾摩沙烏龍茶的廣告(Source:wikipedia
而漢人茶商的經商實力亦不容小覷,在淡水開港通商後,經驗老到的同安茶商與安溪茶農也迅速來到臺北插旗,開設商行、茶館不下數十家,各領風騷。當外銷烏龍茶面臨國際市價不振時,漢人茶商還聰明地改變製程,將臺灣茶葉加工為花香馥郁的「包種茶」,販售至福建、爪哇及南洋各地,大大增添臺灣茶的市場靈活度。烏龍茶與包種茶,也就此成為臺灣茶葉最暢銷的兩款必殺單品。


一心二葉到精緻臺茶:臺茶產業鏈

從茶欉上摘下鮮嫩欲滴的一心二葉,還得經過一連串遞運、加工的層層關卡,才得以享受到茶杯中綻放清香的品茗瞬間,相當不容易。

由於臺灣茶葉產地往往遠離港口,當新鮮茶葉採收之後,需要由茶農先行粗製,或者經由俗稱「茶猴」的仲介茶販,把茶葉集中到產地附近的中盤茶棧進行粗製,讓茶葉初步萎凋、殺菁、揉捻、乾燥,成為毛茶。毛茶要再運送到淡水、艋舺、大稻埕等商業市街的茶館,依照市場需求精製成包種茶及烏龍茶等主要商品,最後才交貨給負責外銷的茶行或洋行,販售到市場上。

根據清末《海關報告》的統計,1868 年至 1895 年之間,茶葉的出口總值佔全臺灣出口總值的半數以上,茶葉外銷創造的貿易出超,不僅為臺灣帶來巨額財富,也令「臺北市況為之一振」,帶動了北臺灣的經濟繁榮與社會發展。

這條臺茶產業鏈,從產地茶農到外銷茶商,以及負責中間加工過程的茶販、茶師、箱工、畫手等工作,都需要密集的勞動力,也因此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包含傳統社會中較無謀職能力的婦女,也憑藉眼明手快的揀茶功夫,在製茶產業中扮演重要角色,每年有超過二十萬名採茶女工,親手摘下每一片茶葉,來撐起臺茶產業的熱銷。就連鄰近大稻埕茶廠外郊的大龍峒、三重埔及板橋等沿岸地帶,都種滿了專供包種茶薰香所用的素馨、茉莉、梔子等香花,足見製茶產業利潤之豐厚,造福無數家戶的生計。
 
日治時期茶農正在採茶的畫面(Source:開放博物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為了便利從丘陵產地到市街茶館的茶葉運送,不少茶商願意出資協助造橋鋪路,改善交通;買辦、商人雲集的大稻埕,也陸續出現餐飲、旅宿、娛樂,以及販售各種南北雜貨舶來品的店家;茶葉釐金貢獻的高額稅收,也促使官方願意擴大鐵路、電報等基礎建設。臺茶產業的龐大利益,可說是讓民間到官方都賺得盆滿缽滿,臺灣的政治與經濟重心,也因此逐漸從出產米糖的南部平原地帶,轉而傾向茶香四溢的北臺灣。


不斷改良的臺灣茶葉

到了二十世紀以後,日本殖民政府亦相當看重臺灣的製茶產業,並引入新穎的機械化製茶、先進的農業技術,以及更大規模的企業化栽植,讓臺茶產業更上層樓。

傳統製茶仰賴純手工製作,相當考驗茶師的技術與手感,也較難實現工業產茶需要的一致規格。臺灣總督府的「製茶試驗場」,便以科學精神研究製茶工藝,實驗數據顯示,機械化製茶能夠節省將近六成的時間與成本,茶葉品質也比手工製茶更加穩定,藉此證明機械化製茶的優勢,到了 1920 年代,幾乎每一戶茶農都已配備有揉捻機、浪菁機、炒菁機等新式製茶工具,讓茶業製程大幅優化。
 
日治時期安平鎮製茶試驗場(Source:開放博物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茶樹品種亦對茶葉品質影響甚鉅,傳統茶園雜生的「蒔茶」太多,導致整體產量往往在種植超過五年後便迅速下降。總督府則根據試驗場的研究成果,選出四大優良品種:青心烏龍、大葉烏龍、青心大冇、硬枝紅心,在臺灣各地茶園加以推廣。現代臺灣知名的「翠玉」、「金萱」、「碧玉」等臺茶品種,便是源自這四大優良品種。

除了烏龍茶與包種茶,總督府更積極在臺灣開發「紅茶」產品,除了要與日本本土主打的綠茶做出市場區隔,也能夠拓寬臺灣茶的外銷管道。1926 年,茶葉試驗所選在南投日月潭、魚池一帶試種來自印度的阿薩姆茶種,成功製成臺灣紅茶,遂由日本三井財團投資生產,以「日東紅茶」品牌行銷到英國、美國,獲得國際茶葉市場青睞,使得紅茶產量與產值迅速超越烏龍茶與包種茶,一躍而成臺灣最重要的外銷茶種。

時至今日,「日月潭紅茶」的產地名號,依然是臺灣優質紅茶的代表,而歷經百年發展之後,臺灣茶業也從大宗外銷轉為少量、精緻、高單價,以內銷為主的經營模式,尤其以臺灣高海拔茶園出產的茶葉,仍舊以其獨特的茶湯風味,在世界茶品之中佔有一席之地。
 
參考資料
  1. 陳志豪,《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業發展史1830-1990》,衛城出版,2021。
  2. 何志峰、林浩鉅、何青儒,〈臺灣茶葉產業結構與經營模式的轉變〉,《北商學報》第37期,2021年1月,頁1-25。
  3.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聯經出版,1997。
 
延伸閱讀:
1.《臺灣通史─原文 +白話文注譯》
      
連橫著,蔡振豐 、 張崑將等譯,點此購買
2.《臺灣通史》
      連橫著,點此購買
文章資訊
作者 席名彥
刊登日期 2024-08-18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