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什麼是死?」一個從文藝復興到現代,人類不斷試著回答的問題

2020-11-03
We Make Noise! / CC BY-ND 2.0

因著不同的時代和場所,死的型態會有不同的定義。所以,我認為死是構成時代及其宗教文化背景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丁(Dante Alighieri)的《神曲》(La divina commedia)重新定義生死,鉅細靡遺地描述人死後前往天國或前往地獄的痛苦。


波提切利描繪神曲中的地獄。(Source: Wikipedia

在西方歷史的發展中,留下世界上最早文字的古代美索不達米亞人,描寫生命終結後,靈魂會去到無情的黑暗地底世界「Arallu」;古埃及人從尼羅河之神歐西里斯(Osiris)之死,摸索死的形象,相信死亡會帶來永生,猶如尼羅河的氾濫會帶來肥沃的土壤。


另一方面,古希臘羅馬時代的蘇格拉底(Socrates)、柏拉圖(Plato)和愛比克泰德(Epiktētos)論證靈魂不死;伊比鳩魯(Epicouros)和盧克萊修(Titus Lucretius Carus)主張靈魂將滅論;斯多葛學派代表哲學家愛比克泰德則信奉有神論和禁慾主義,相信靈魂不滅,十分關注道德及理性議題。


另外,伊比鳩魯學派認為萬物是由原子構成的,擁護原子唯物論與享樂主義。這也是伊比鳩魯學派的創始人伊比鳩魯的根本命題,他認為靈魂將滅,是主張死後無所畏懼的無神論者。《物性論》(De Rerum Natura)的作者盧克萊修(Lucretius)闡明了伊比鳩魯學派的哲學,宣揚人死魂滅,不必對任何事懷有恐懼。


基督教從古羅馬、中世紀到現代主張的靈魂不滅論遭到嘲笑,大眾開始憂慮死者重回人世,於是在城郊建造墓地,逐漸形成墓祭風俗。古羅馬最早的成文法《十二銅表法》有這樣的內容:

 

不得在市區內埋葬或焚化屍體。

菲利普‧埃里耶斯(Philippe Aries)的作品《死亡的歷史》(Essais sur l’histoire de la mort en Occident)和《死亡面前的人》(L’homme Devant la Mort)中,根據死者的身分、對待死的態度、來世觀,以及死與惡的關係,按時代替中世紀後的死亡分類。


中世紀初期至全盛期,社會結構逐漸邁入共同體社會,個人成為社會共同體的一份子,不再獨立存在。在宗教的復活觀基礎下,人們舉辦祭拜死亡的祭禮儀式,促成共同體的凝聚集結,阻斷共同體弱化。


但是,中世紀全盛期至文藝復興時代,人權意識提高,大眾不再將個人的死視為共同體一份子的死亡,改由個體的角度看待死亡。宗教順應社會觀點,呼籲共同體意識,改提出人死後會接受審判,為共同體犧牲的個人則得永生。


如上述所說,有許多哲學家和思想家探索死亡的本質,談論靈肉分離、魂魄解體。同時間,西方的基督教和回教用天國和地獄;東方的佛教和印度教用涅槃和輪迴來看待死亡。儘管各方說法不同,卻一致認為跨過了生,會在另一個世界繼續下去。比起死亡等同結束,各種文化圈的人更傾向於,死是走向另一個世界的大門。


這種傳統意識流傳至今。最近,韓國突破千萬票房的電影《與神同行》就是描述死後的世界而爆紅。


《與神同行》劇照。(Source: Wikipedia

在文藝復興時期之後,個人終於從共同體中分離出來。大眾對死的恐懼逐漸加深,醫學,尤其是解剖學,則顯得更被關注,人們對死既好奇又恐懼。十八世紀末葉,浪漫主義風潮席捲,有別於過去對個人之死的哀傷,大眾更關注在愛人的死引發的悲傷情緒。

 

當然,在浪漫主義盛行之前,人本即有情,只不過這個年代,情感與藝術相結合,以既存的死亡恐懼及死後將接受審判的觀念為根基,一面回歸到個人的美麗純粹,一面從現實角度描寫地獄面貌。特別的是,當時也因科學的發達,以致自然神論逐漸取代死亡觀及傳統神學觀。


現代社會科學和資本主義的發展,死亡變成醫學所關注的對象。名為醫生的新司祭,帶來了能決定人的最後一刻的科學時代。此外,同時代還有否認神的存在與倡導存在主義者,死後將接受神的審判的新的恐懼,以及享樂主義等各種觀點相互激盪的複雜局面。


而如何準確鑑別出其獨有風貌所營造出的社會風氣,也是法醫的日常。無論大眾對死亡懷抱著何種想像,這個時代的死亡會呈現出這個時代獨有的風貌。


而如何準確鑑別出其獨有風貌所營造出的社會風氣,也是法醫的日常。

 

現在才醒悟,人生如此短暫。

直面有死亡的人生

「人生只有一次!」好像是最理所當然的一句話,但也是最有問題的表達。誰也不能確定人生究竟只有一次,還是像猶太教、基督教和回教等一神信仰中所說的永生,或是像印度教和佛教信奉的輪迴,死後會繼續另一段人生,又或者是哲學家尼采道破的永恆輪迴(Ewige Wiederkunft)。


到了今時今日,科學仍舊給不出答案,不過,所有人都同意一生只有一次的真理。因為只有一次,因為無法重來,每個人生都無與倫比地珍貴。


擁抱著這個真理,我們得深思熟慮要怎麼度過這個珍貴的人生,迎來臨終一刻。我們如何省察生,就該如何省察死,這才是誠心誠意地對待人生的姿態。我的年紀說老不老,說不上看透人生種種,但是既然我是一名法醫,無論如何都比一般人更常接觸到死亡,對社會大眾揭示死亡,似乎責無旁貸。


被稱為印度版的希臘羅馬神話大敘事詩《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的同名圖畫中,有一個主角和反派較量的有名決鬥畫面。反派「加爾納」(Karna)是一名武士,與主角是兄弟。不僅是現代的狗血八點檔連續劇,久遠的大敘事詩中的主要登場人物之間也少不了複雜糾葛的關係。總之,反派加爾納在展開最後的決鬥之前,預感到自己的失敗,說出以下的話:

 

I see it now. This world is swiftly passing! (我現在懂了,人生如此短暫!)

描繪《摩訶婆羅多》的插圖。(Source: Wikipedia

以前我讀的是英文版的《摩訶婆羅多》,當時這段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雖然加爾納是反派人物,但是他直面命運所發出的悲嘆,令我感受到其悲壯美及崇高美。


死是涼爽的夏夜

過去學生們愛玩一個叫「命運」的遊戲。雖然是個消遣時間的遊戲,但是透過遊戲中登場的角色,能學到各種生死觀。要像遊戲角色一樣從事建立文明、敗壞文明的偉大功業,必然要經歷巨大的煩惱。


除了遊戲之外,中國經典名著《三國志》中描繪出形形色色、性格鮮明的三國英雄。其中,「曹操」去世前的畫面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小時候,我第一次讀《三國志》的時候,對曹操很反感。因為我所認知的曹操是一個很狡詐的謀士,被定位為壞人。


後來,我讀過各種不同的《三國志》譯本,慢慢地發現曹操與眾不同的魅力,尤其是曹操的臨終畫面。在《三國志》繕本中,曹操見到關羽的魂魄,嚇得魂飛魄散,纏綿病榻至死。中國電視劇《新三國志》中的曹操臨終囑咐如下:

 

「死是涼爽的夏夜。世人昨日看錯我曹操,今日又看錯了。也許明日還會看錯,可是我從來不怕別人看錯我。」

其實,我先前說的武士加爾納和曹操的處境相仿,分別是印度和中國經典名著裡的反派人物,只不過,兩者的人生臨終醒悟略有不同。


類似加爾納和曹操的人物還有日本的豐臣秀吉(とよとみ ひでよし)。日本武將在死前一定會留下臨終遺言,豐臣秀吉也不例外。他的辭世詩流傳千古,但是,與其說是遺言,豐臣秀吉的辭世詩更像是回顧一生經歷的種種的警世名言。

 

身如朝露,縹緲隨夢,大阪叱吒風雲,繁華如夢一場。

以大阪難波為首都的豐臣秀吉,在彌留之際留下一首令人聯想起莊周夢蝶的辭世詩。詩意大致是:肉身出自朝露,也如同朝露般逝去。一生享受的榮華富貴也如同夢一般。


死亡不需要預感嗎?

死到臨頭,每個人都會有自己面對死亡的模樣。死六臣之一的成三問慷慨赴死前這麼說:

 

「擊鼓催人命,回頭日欲斜。黃泉無一店,今夜宿誰家?」

在國君實錄記載中,太宗的遺言透露著對兒女非同一般的愛,讓人印象深刻。

 

「世子身體孱弱,服喪期間也一定要吃肉。」

為了寫論文,我看過數百人的遺書。當然這樣說是以偏概全,不過有很多人,包括自殺者的遺書都出現了類似的話:

 

「OO啊,我的存摺放在大房間書桌的第二個抽屜。」
「很抱歉,先走一步,絕對不要繼承我的債務。」

人們一般以為遺書會像諸葛亮的出師表,花了相當的篇幅回顧漫長的一生,實則並非如此,大多數的遺書出乎意外地短。近來,高齡族群也會利用訊息或臉書之類的社群網站,留下遺言。


韓國人的遺書特徵是為子女擔憂。相信大家都看過一些關於名門望族的家訓和遺言的書,縱使遺書千百種,本質上都是想在死前把累積一輩子的人生智慧傳承給後代。


另外,過去和現在的死亡還有另一個差異:預感。過去人們會先感覺身體開始老化,步入衰老過程,然後在某個瞬間進入彌留狀態。這時,身邊親友會意識到:「啊,到了該走的時候。」能預感到父母、爺爺和奶奶等老人的死亡,做好某種程度的心理準備,確認死亡,籌備葬禮,緬懷紀念先人。


今時不同於往日,今日的死亡沒有預感能擠進去的空隙,所以,人們對死也存在了不同面向的疑問:「什麼是死?」過去,大限何時到來,人們自己心裡有數,還能說出「死亡是涼爽的夏夜。」「世子身體孱弱,服喪期間也一定要吃肉。」的臨終囑咐。然而,大部分的人根本無暇顧及內心話,在醫院沒有心理準備的狀況下,或是失去意識地結束人生最後一程。猝不及防的死亡,以致各種煩惱湧現。

 
本文選自臺灣商務出版社出版之《每週都去看屍體:首爾大學最熱門的死亡學
《每週都去看屍體:首爾大學最熱門的死亡學》
首爾大學最著名的講座結集成書,
二十年來負責超過一千五百起屍檢案件的韓國法醫柳成昊,
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述說死亡經常被忽略的最真實樣貌,
讓讀者可從學習思索死亡,學習人生。
本書以首爾大學醫學院法醫系教授兼人氣電視節目《想知道那個》中的諮詢專家柳成昊教授的課堂講義為基礎,重新集結成書。
身為每週要面對死亡的法醫學者,作者總是為死者的死因跟死亡方式而苦思,在過程中,也不得不思考死亡的社會脈絡。書中他不只敘述身為法醫的實際工作、社會看待死亡的觀點,也舉例說明法醫如何判斷死因及後續對判決的影響。他介紹多起真實事例,把學生的提問做成Q&A專欄,希望大眾重新思索對死亡的認知,降低無謂的恐懼,更珍惜生命的可貴。
文章資訊
作者 柳成昊(유성호)
刊登專欄 臺灣商務印書館
刊登日期 2020-11-03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