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還原當時現場!北洋政府是怎麼丟失外蒙古的?

神奇海獅 2017-07-21

1922 年 8 月,剛被任命為蘇聯駐華全權大使的越飛(Adolf Abramovich Joffe)剛剛抵達北京。這個名震國際的蘇聯外交家此次來到中國,其實肩負一個非常重大的任務:要求中國政府承認才成立僅僅五年的蘇維埃聯邦共和國。


但是這個任務非常艱巨。


當時的中國正值北洋軍閥混戰時期,段祺瑞的皖系、馮國璋的直系、張作霖的奉系在中國北邊打得不可開交,與此同時,中間兩湖有個巡閱使吳佩孚,南邊廣州更有個孫文的軍政府。這些佔據各大山頭的實力派人物背後都有各自的列強撐腰,在西方列強還沒承認蘇維埃政府之時,要中國率先承認蘇聯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務。此外,各地的軍閥也害怕蘇聯的共產主義思想滲透中國。


為了應對越飛,中國派出了實力派外交大將—外交總長顧維鈞。


這位號稱「民國第一外交家」的顧維鈞可不是浪得虛名。1888 年出生的他,光是學歷就亮瞎一票人:13 歲進入聖約翰書院、18 歲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文科組、21 歲獲得政治學碩士學位、24歲就拿到了博士!


畢業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的英文秘書…...維鈞在民國外交界直上雲霄。


三年後,也就是當顧維鈞 27 歲時,他擔任中國駐美大使,同年拿到耶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1919 年成為一次大戰後凡爾賽條約中國代表團副團長,1920 年擔任駐英公使、1921 年作為民國全權代表參加華盛頓會議。1922 年,顧維鈞被提名為中華民國外交總長…...而這時候他才 34 歲啊啊啊啊啊!!!!


顧維鈞 (Source: Wikimedia Commons)

總之,整場外交大戲就在「啊,來到中國真的好榮幸啊」、「啊,能夠看到鼎鼎大名的越飛我也好榮幸啊」的寒暄下揭開了序幕。就在這個表面波瀾不驚的和諧時刻,越飛微笑著呈遞了一份來自蘇維埃聯邦的「國書」,轉呈外交總長顧維鈞。


總長的臉色,忽然間凝固了。


蘇聯的國書就在眼前。不接,就得罪了這位大名鼎鼎的越飛不說,也會讓今後的談判更難進行。中國與蘇聯有大片領土接壤,其中的商務問題、邊界劃定、在俄華僑等問題都急如星火,其中更以外蒙古獨立問題和位於東北的中東鐵路最為迫切。


反之,但要是接下「國書」,就代表中國認同蘇聯為一對等的實質國家,更何況中蘇之間尚未建交,並沒有傳遞國書的道理。這種感覺就好像有個才認識不久的人就硬要到你家作客,還要馬上就當你最好的朋友。


顧維鈞不愧是民國外交界第一把交椅,沒有跳進越飛的陷阱裡面。他先不接納蘇聯的國書,反而提出蘇聯撤出中國東北、並且放棄對中東鐵路(中國東方鐵路)的覬覦。


要當我的好朋友,當然就要先看看你有沒有誠意囉~!


越飛沒有同意。


顧維鈞當然也就沒有收下國書了。


越飛並不氣餒,立刻再次發動了進攻,他希望訂下謹見黎元洪總統的請求。在正式國家之間,新任專使赴任前一定會謹見國家元首,被國家元首任命後,才是正式的任命使節。


越飛

但當時的蘇聯並未與中國建交。這就好像有個才認識不久的人就硬要到你家作客,而且還要見你家長一樣。


顧維鈞提出蘇聯軍隊撤出外蒙古的要求。


越飛依舊沒有同意。所以顧維鈞也沒有讓他去見黎元洪。


外蒙的問題錯綜複雜,幾乎是無法解決的。但很遺憾的是,這個問題又不得不解決。


1912 年民國政府成立之後,外蒙實際上已處於實質獨立的地位,只是在名義上還是屬於中國的自治區而已。1919 年,部分蒙古貴族叛亂,北洋政府任命奉系徐樹錚為西北籌邊使,率領新組建的「西北邊防軍」4,000 人(後增兵至 1 萬)進軍外蒙古。同年年底,北洋政府徐世昌正式宣布收復外蒙古,並宣布其為中華民國領土,撤銷其自治,北洋政府直接統治外蒙。


外蒙瞬間炸鍋。本來外蒙就已經夠熱鬧了,蘇聯成立之後,白俄也紛紛進入外蒙準備長期抗戰。如今外蒙早就是赤俄與白俄的兵家必爭之地,現在北洋政府一來,激的白俄宣布一項「泛蒙古計畫」。


這個計畫最狠的地方就在於,它不僅僅只把外蒙、呼倫貝爾和外貝加爾併入,甚至連中國的新疆、西藏和中亞地區全都包括進去了。1921 年,白俄/外蒙聯軍大舉出兵擊潰北洋政府,逼得蒙古首都烏蘭巴托的當地中國軍隊只好請蘇聯紅軍來幫忙。


蘇聯紅軍當然很樂於幫忙。只是,等到白俄被全部剿滅完後,蘇俄卻不肯走了。


不但如此,蒙古境內開始紛紛出現「蒙古人民革命黨大會」、「蒙古人民革命政府」、「蒙古人民革命軍」。1921 年 11 月 25 日,共產主義的蒙古人民黨取得政權,大蒙古國成立。氣炸了的北洋才發現自己根本引狼入室,連番抗議後,蘇聯也只是聳聳肩:「蒙古人民的自由意志,蘇聯是絕對尊重的。」


外蒙古問題和東北問題,是中蘇兩國必須調解的兩個重要門檻。但是現在越飛和顧維鈞的會議上,場面卻越來越難看。


等到東北問題談到最後,蘇聯代表實在受不了,乾脆直接撂狠話說,在這邊如果沒辦法談成,那他馬上就去東北,直接跟日本解決東北問題算了。


本來這就是個下馬威。


擔任過駐美駐英公使的顧維鈞根本不吃這一套,兩手一攤,「才第一天就要離開跑去日本,那你來我們這邊是來吃飯的嗎~~?(貴代表奉派來華,本國政府頗為歡迎,以為中俄間一切懸案得有解決希望。今蒞任伊始,即將離京,貴代表方面亦為免虛此一行。)[1]


越飛這才終於說不出話來,談判因此繼續了下去。


但是蘇俄此時已經認定北洋政府是鐵打不穿的,一邊談判的同時,越飛也在尋找其他可能的突破口。


有一天,北洋政府突然接到了一個令他們大為驚慌的消息:原來除了北京政府以外,蘇聯也在尋求中國其他政治強人的接觸。在與北京談判失敗之後,越飛就轉向尋求當時正在洛陽的吳佩孚的支持,希望建立合作關係。


事實上,蘇聯早在一開始就在尋求這個中部軍事實力第一強人的支持。和其他軍閥不同,秀才出身的吳佩孚對共產主義基本上的確是抱有同情的態度,蘇聯的外交評論家也對吳佩孚抱有好感,他們稱吳為一個真正的「愛國者」,並稱讚他「極力反對受帝國主義指使之軍閥」(指張作霖)[2]


先前,北洋政府大多聽令於東北的張作霖。然而 1922 年 4 月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擔任直軍總司令的吳佩孚在山海關把張作霖 12 萬官兵打得嫑嫑的。戰爭結束後,吳佩孚擁兵數十萬虎踞洛陽,其勢力影響着大半個中國,當時甚至有人宣稱他是「最有可能是統一中國的人」。


蘇聯與吳佩孚接上線的消息,使得北洋政府大為驚慌。然而吳佩孚雖然對共產主義抱持同情,最終卻拒絕了與蘇聯的合作關係。越飛渴望打開的突破口終究沒能成真。


然而蘇聯卻並未因此善罷甘休,轉而向日本尋求相互承認的關係,希望能給北洋政府施加一點壓力。因為在東北問題上,蘇聯傾向哪一邊,很有可能就足以改變中日目前的局勢。北京得知蘇聯代表已經抵達日本的消息大為震驚,對於他們會談什麼也一無所知,最擔心的是日俄最終達成了某種協議,而出賣滿蒙的權益。


越飛知道中日兩國的心結,也希望從中獲取最大的利益,讓死不鬆口的北京政府轉而承認蘇聯政府。但日俄兩國最後仍因庫頁島問題談判破裂,才讓北洋政府鬆了一口氣後沒多久,就讓越飛找到了中國最重要的突破口。

是的,這個突破點就是我們偉大的國父  孫中山先生~~~


1923 年 1 月 6 日,孫中山與越飛兩人發表著名的合作公報《孫越宣言》,正式開始了第一次的國共合作。但說起來,兩人的合作其實就是一場各取所需的政治聯姻。


 

越飛希望透過孫中山來給北洋政府施加壓力、也替初生的中國共產黨找到容身之處;而當時的孫中山受困於陳炯明事件,在《孫越宣言》之後,蘇聯政府答應援助 200 萬金盧布給孫中山,也提供武器 8000 支步槍、15 挺機槍、4 門奧里薩卡炮和兩輛裝甲車,還派遣蘇俄顧問協助創建中國軍校。


《中蘇外交的序幕:從優林到越飛》

這本《中蘇外交的序幕:從優林到越飛》就在越飛離華、加拉罕(Leo Karakhan)接任這裏劃下句號。此書將民國時期一連串外交政治事件完美地串連起來,引述了許多當時的對話紀錄,外交的爾虞我詐和利弊權衡都躍然紙上。


當然,寫於 1963 年的此書亦不免有些自我的政治立場。但是參照史料詳實、立論精確、架構完整,最重要的是此書是依照時序寫成,讀起來並無吃力之感。在民國外交史研究領域上,這本《中蘇外交的序幕》的確佔有一席之地。
 

(本文作者為德國漢堡大學歷史碩士)

[1] 王聿均,《中蘇外交的序幕》(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3),328。


[2] 王聿均,《中蘇外交的序幕》,136。

文章資訊
作者 神奇海獅
作者 李博研
刊登專欄 有問題要跟海獅說
刊登日期 2017-07-21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