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關於臺灣地震的成因,清代皇帝與官員誰說的有道理?

於鑫 2019-05-24

位處地震帶上的臺灣島民,長期以來總是需要面對難以預防的地震恐懼,如果不盡力學習地震的相關知識,辛苦建立起的家園便可能在一夕之間消失殆盡。然而,過去生活在地震帶上的人們是怎麼認識地震的呢?


關於地震成因傳說,各文化皆有自己的一套解釋。早期的日本人相信,地震是因為地底下的巨大鯰魚作怪導致,在鹿兒島的神宮內甚至有供奉一塊巨石,據說是用來拴住鯰魚不讓其翻身造成地震而存在的。


而赤道附近的印尼蘇拉威西群島的人則相信,地底下住著一隻豬,豬的扭動會造成地震;而北美印第安人則相信地底有巨大的烏龜;蒙古人認為地底有巨大的青蛙;在臺灣民間則流傳著人們居住在一隻巨牛的背上,只要巨牛一個翻身側動,大地便會為之震動。[1]臺灣的原住民也有自己一套對地震現象的解釋,有的族認為是動物引起地震,有的則認為是神明發怒而引起地震;甚至有地震是因為世界之柱動搖而引起的說法。[2]


漢人視角的地震

若將視角聚焦臺灣社會,自十七世紀漢人逐漸移入臺灣後,也將漢人對地震的詮釋帶入臺灣。


道光年間的姚瑩著有〈台灣地震說〉,認為臺灣在大海中,受到波濤持續的鼓盪,地氣並不平靜,陰陽偶爾會失去平衡,導致地面震盪,目的在宣洩因為陰陽失調而累積的氣,使陰陽重回平衡。[3] 而閩浙總督劉韻珂認為,臺灣四面環海,土性鬆軟,地氣轉換之際容易震動。[4] 德化進士王必昌則認為臺灣地震是因為陽氣不舒、陰氣有餘的緣故。[5]


然而,這種有關陰陽平衡的說法,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其實早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就可以發現到這類陰陽二元說的概念不斷被提起,但卻鮮少被明確定義其內涵究竟是什麼,直到《易傳》才對陰陽有了更詳細的解釋。《易傳》裡認為,天地所生萬物都是兩兩相對的,如乾坤、男女、剛柔、進退、上下、內外等,這也是陰陽的基本思想。[6]


然而,也就因為陰陽觀念本身涵蓋範圍廣博,它有時候被當作討論吉凶之事、人的生理相關;有時又做為萬事萬物的內裡,有時卻又直指大自然界的天象之事,感覺似乎無處不在,卻又不曾停留在某種概念之上。正因萬物皆有陰陽的特質,使陰陽觀念在中國思想史上具有獨特的重要性。


天地萬物之間存在著陰陽兩氣,而世界的平衡是來自於陰陽兩氣的平衡,一旦這種平衡受到干擾,便會產生各種現象,這種現象會造成人類世界的不同反應。西漢的經學家董仲舒曾說:


「大旱者,陽滅陰也,大水者,陰滅陽也。」


陰陽失和將導致人世間旱災或水災。[7] 而地震也是一種陰陽失衡的表現,《國語.周語》[8] 中提到地震的原因是陰陽失調所致,這裡的陰陽實際上並不是指涉具體的天氣現象、風雨晦明,而是指存在於人類想像中的世界觀裡,一種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同樣的在《易占》、《後漢書》、《漢獻帝春秋》[9] 也都可以看到這種陰陽失衡造成地震的記載,其認為若陰陽兩氣無法協調,則地震將隨之而來。


清代時,人們仍舊將陰陽失調視為地震的成因。《清實錄》中有四則史料提到:


本月二十八日巳時、地忽大震。變出非常。皆因朕躬不德、政治未協、大小臣工、弗能恪共職業、以致陰陽不和、災異示警。[10]

 

田禾四月內、又有平陽地震之災。或者陰盛所致。[11]

 

辛卯。以星變地震、下詔曰、朕纘膺鴻緒、撫育群生。夙夜兢兢、勤求治理、期於陰陽順序、海宇乂安。[12]

 

日食雖人可預算。然自古帝王。皆因此而戒懼。蓋所以敬天變、修人事也。若庸主則諉諸氣數矣。去年水潦地震。今又日食。意必陰盛所致。[13]

 

某種程度上,臺灣社會延續了傳統陰陽失調的觀點,認為地震的變動與天地間存在的氣有關,一旦平衡遭到破壞便會引發地震。


清代皇帝眼中的陰陽學說

有趣的是,明明都是引用陰陽兩氣的解釋,為什麼清代雍正皇帝與乾隆皇帝回覆官員的解釋方式不同呢?雍正說:


自有海濱近水,因水氣舒暢,少地動之說,豈有反覺時有地動之事,此等諱災之語,朕不樂聞也。[14]

 

乾隆也有類似看法,認為:


向來近水之地頗少地動之事,以水氣為之舒暢也,豈有因孤懸海外而地土反松浮而常動之理?此等諱災之語,不可出諸汝等之口,加意撫卹,不可少急。[15]

 

從回覆官員的奏摺中可以看到,兩位皇帝皆嚴明訓斥了這種說法,其認為地震起因是因為地氣不通,積鬱在地下導致陰陽失衡,最後才有了地震。而自古以來水能調節地氣維持陰陽平衡,所以近水之地才少有地震,豈會因為臺灣孤懸海外而有所改變,這分明只是官員救災不利的推託之詞,不可危言聳聽。

 
雍正認為地震起因是因為地氣不通,積鬱在地下導致陰陽失衡,最後才有了地震(Source: wikipedia)

皇帝認為是地氣不通,地方官員卻認為是水氣暢通所致,究竟為何會有這種差別呢?


或許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清朝長久以中原大陸為核心,東、南以海為邊界的想像有關。[16] 在雍正乾隆的時代,交通可不像現在這麼發達,不是想去哪裡就去哪裡,許多帝國領土都是靠官員敘述與史書紀載才能有個大概輪廓,畢竟一趟微服出巡動輒半年幾個月,要想走遍大江南北實在是遙不可及,更別說是剛入版圖位處帝國邊界的海上小島了,要想把地震與臺灣聯想在一起,很自然地會把過去中原土地的地震成因套用在海上一隅的臺灣,這點從康熙皇帝在奏摺中所提的概念可窺知:


大凡地震皆由積氣上衝,必有起處,亦必有去處;近者其震大,遠者其震微。…… 又地震常於北方。蓋以北方土重氣厚,無長川大江以洩之,顧自將以南震動絕少,湖廣等省瀕水之地,朕可決其必無也。……[17]

 

康熙皇帝認為地震成因是因為積累在地下的氣,因為某些原因上衝造成,地震必有起處也必有去處,靠近起處震度大,遠則反之,而地震常在北方發生是因為北方多沙漠與山地等地形,與南方相較沒有長江大川等寬廣河流可以宣洩積釀在地下的氣,為此才會造成北方多地震南方則無的解釋。


康熙皇帝認為地震成因是因為積累在地下的氣,因為某些原因上衝造成(Source: wikipedia)

然而,或許就是因為這樣的解釋被雍正、乾隆沿用,才會發生上述臺灣官員向皇帝解釋地震成因反而遭到斥責的情況;同樣的,踏上臺灣勘查或是治理瀕海地區的官員對於地震的想像也會有不一樣的感受,那種「被汪洋包圍」孤懸海外的觀感才會真正被凸顯出來,[18] 從而影響對該地發生的災害理解上。


總和來說,理解一個現象往往牽涉到背景知識與所處環境的影響,清政權對本身疆界的地理想像自然具有各自的特殊意義,這不只是人單方向的認識環境而已,同時也可看到地理環境對人們的認知產生的影響,是一種雙向的關係。當人們面對大自然的諸多現象時,人們往往透過身體去感受這些事物,或是將現象寄託於過去的經驗解釋,嘗試去理解、歸納這些自然現象。


或許在現代的我們看來,這些現象的解釋不過只是茶餘飯後的笑談,但笑談無非都是人們以當時的理解方式去詮釋所見的自然,體現了科學來臨前人們理解未知事物的觀點。

 



[1] 楊蓮福,〈臺灣地震與民間文學之探討—以神話、傳說、故事為分析對象〉,《台灣文獻》,2009,頁475。


[2] 動物說有泰雅族認為熊、鹿、魚引起地震的說法,鄒族則認為有牛引起地震,阿美則與平埔族則有地底下豬搔擦身體的地震說法。神與巨人說則有卑南族認為的「Meraol」這個人動一動就會發生地震,另外排灣族則認為有「salijimji」的暴神一旦發怒,便會引起地震。世界柱說則有海岸阿美群說法,認為地下人因為受到地上的人欺騙而感到憤怒,因此將搖動支柱,使地上的房屋,人畜受到傷害,這就是所謂的地震。陳怡宏,《地震帶上的共同體:歷史中的臺日震災》,台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2017,頁11。


[3] 姚瑩,〈台灣地震說〉,《中復堂選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頁31。


[4] 台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地震局編,《明清宮藏地震檔案》(下卷貳),北京:地震出版社,2005,頁676。


[5] 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卷二十三,〈藝文(四)‧賦‧台灣賦‧王必昌〉,頁 840。


[6] 赫治清2007《中國古代災害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 90。


[7] 蘇輿撰1992《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頁 86。


[8]「周幽王二年,三川震。太史伯陽甫曰:『周將亡矣。天地之氣不過其序,若過其序,亂人之兆。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升,於是也震。陽失而在陰,陰原必塞,原塞必國亡。』」李昉,徐元誥撰2002《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頁26-27。


[9] 京房《易占》曰:「地動,陰有餘。」、《後漢書》曰:「光武時,地震裂。至後年,南郡蠻、武陵蠻叛。後詔捕王侯,賓客坐死者數千人。陰氣盛之應也。」、《漢獻帝春秋》曰:「初平二年,地震。董卓問蔡邕,邕曰:『天為陽,故運轉於上;地為陰,故安靜於下。而震,是失其性,以陰而陽也。』」。李昉,《太平御覽》,第十一冊,八百八十卷,台北:新興出版社,1959,頁3824-3825。


[10] 《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卷八十二,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頁1049-2。


[11]《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卷一百六十七,康熙三十四年六月十日,頁814-2。


[12]《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卷十四,康熙四年三月五日,頁215-1。


[13]《清實錄.世宗憲皇帝實錄》,卷九十五,雍正八年六月三十日,頁280-1。


[1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地震局編,《明清宮藏地震檔案》(上卷壹),北京:地震出版社,2005,頁101。


[15]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地震局編,《明清宮藏地震檔案》(上卷壹),北京:地震出版社,2005,頁105。


[16] 鄧津華2018《臺灣的想像地理 : 中國殖民旅遊書寫與圖像 1683-1895》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頁46-48。


[1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地震局編,《明清宮藏地震檔案》(上卷壹),北京:地震出版社,2005,頁45。


[18] 高供乾1993《台灣府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頁11。

 

文章資訊
作者 於鑫
刊登日期 2019-05-24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