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臺灣可以稱得上是一個醫學進步、國民身體健康的現代社會,許多過去駭人聽聞的疾病,如麻疹、日本腦炎、小兒麻痺症等,均已不再流行。這些曾肆虐過臺灣、折磨成千上萬的兒童與成人,直到研發出對應的疫苗,並普及注射嬰幼兒,才慢慢變成歷史。而我們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這一步,並不是偶然的好運,而是許多人辛苦努力的結果。
關於臺灣疫苗研發的背後,有一位你不可不知的功臣,他的名字是李慶雲,人稱「臺灣疫苗之父」。他不只是臺灣疫苗研究的先驅,更是推廣嬰幼兒疫苗注射的重要人物。
對機械沒興趣的高雄囝仔,北上學醫去
1928 年(昭和 3 年)1 月 24 日,李慶雲醫師出生於高雄州岡山郡湖內庄圍子內,是李家的長男,家中還有 8 個弟妹。他的父親在「文賢信用組合」[1]擔任會計,家境算是普通,儘管食指浩繁、生活壓力緊迫,李家的孩子們還是受到良好的教育。李慶雲求學時,臺灣正是煙硝瀰漫的戰亂年代。當時就讀臺南長榮中學校的他,周圍有不少同學都因戰爭而被徵召入伍從軍,就連畢業典禮都因盟軍對臺灣進行密集轟炸,而被迫取消。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戰爭結束了,臺灣政權再度替換,迎來了不安的局面。1946 年 4 月 15 日,李慶雲先是到省立臺南工業專科學校就讀機械科,讀了一學期之後,發現自己沒有興趣,就對父親說了小謊,聲稱要去「實習」,實際上卻帶了一筆錢偷跑到臺北考臺大先修班,後來順利進入臺大醫學院就讀。
在臺大醫學院求學沒多久,李慶雲隨即遇上了 1947 年爆發的二二八事件,這對在臺北念書的他是一大衝擊。李慶雲親眼目睹了動亂與先修班主任林茂生博士的失蹤。林茂生是臺灣第一位留美博士,也是受人尊敬的學者,他在二二八事件期間曾經集合臺大學生說話,表示當前局勢混亂,要大家避免外出,結果自己隔天就失蹤了。這件事讓李慶雲等人留下陰影,並害怕得跑回高雄躲藏了一個多月後,才重返臺大。
當時的教師有留用的日籍教授,也有來自外省的教授,學生有李慶雲這類本省人,也有外省籍學生,使用語言相當混亂,學生無法聽懂教授授課內容可說是家常便飯。儘管在混亂中求學,李慶雲還是展現出優秀的學業能力,成為臺大醫學院改制六年制之後的第一屆畢業生。在醫學院四、五年級的暑假,李慶雲就已經到省立高雄醫院實習,接觸不少肝病患者,這段經歷對他日後鑽研 B 型肝炎疫苗的動力,或許也有不少啟發。
開啟疫苗研究之路
1954 年,李慶雲醫師完成了實習和服役的義務,準備正式成為醫師,他被代理小兒科主任的陳烱霖副教授提拔,進入了臺大醫院的小兒科團隊。同時,李慶雲也在住院醫師訓練時期,結識了未來的妻子張明貞,兩人成家立業。也正在這段期間,美國在臺灣設立了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簡稱 NAMRU-2),這是第一座與臺灣從事醫學合作的研究機構。NAMRU-2 專門研究熱帶風土病與濾過性病毒,更延伸研究相關疾病的疫苗、新療法與預防醫學,對臺灣日後的流行病防治大有貢獻。1958 年,NAMRU-2 招聘一位小兒科醫師協助流行病研究,這個機會正好就給了李慶雲醫師,讓他在 NAMRU-2 做了兩年研究,接觸到霍亂、日本腦炎、砂眼、德國麻疹等的知識。兩年後,李慶雲離開了 NAMRU-2,重回臺大小兒科擔任主治醫師,並開始研發麻疹疫苗。
當時,麻疹是臺灣非常常見的流行病,普遍到了臺灣家長認為「小孩要出過麻疹才會長大」的程度。雖然多數人可以捱過麻疹,卻也有許多嬰幼兒因此死亡,或留下嚴重後遺症。李慶雲認為,要保護嬰幼兒,唯有注射疫苗一途,便著手開發麻疹疫苗。
李慶雲所研發的麻疹疫苗被稱為「李氏麻疹疫苗」,免疫效果達到百分之百,副作用與美國的麻疹疫苗差不多,卻比它更有效。李氏麻疹疫苗的第一號與第二號接種者,正是李慶雲的大女兒跟二女兒,「如果自己做的疫苗,連自己孩子都不敢打,怎麼可能說服別人的孩子接種?」李慶雲如是說。幸而試驗效果也非常良好,他將疫苗提供給同學辦的育幼院,所有院童那年都沒有感染麻疹。
儘管李氏麻疹疫苗相當有效,但中華民國政府並沒有馬上推廣疫苗施打,只在 1968 年先開放自費接種,直到 1978 年才規定要 9 個月大與 15 個月大嬰幼兒各打一劑,此時肆虐臺灣已久的麻疹疫情漸漸被壓制下來。
不管政府與外界的態度如何,李慶雲仍持續在疫苗之路上突破前進。 1961 年,李慶雲帶著妻子與三女兒前往華盛頓大學進修,接觸到許多對日本腦炎病毒的新研究成果。三年後回臺時,李慶雲同時回歸臺大與 NAMRU-2,繼續研究日本腦炎疫苗。1968 年,李慶雲的日本腦炎疫苗通過臨床試驗,他的第一號施打對象與麻疹疫苗一樣,也是自己的孩子,疫苗成效良好後才讓其他兒童接種。此後,李慶雲仍持續研究開發新的日本腦炎疫苗,最終研發出效果相當好的減毒性日本腦炎疫苗 TWN-21,比原使用的鼠腦疫苗[2]更有效,還少了許多副作用。
他為推廣疫苗接種,被媒體諷為「嬰兒殺手」
儘管李慶雲研發出效果卓越的疫苗,當時的政府卻反應冷淡,仍把眼光放在鼠腦疫苗。李慶雲也未能找到財源來大量生產他所研發的疫苗,再加上 1979 年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NAMRU-2 撤離臺灣,讓李慶雲失去了可以做研究的環境跟金援。根據李慶雲的回憶,那時的他彷彿進入疫苗研究的冬眠期。幸好這段冬眠期並不長。
這段期間,李慶雲遇見從美國來臺灣做研究的畢思理(Palmer Beasley, 1936-2012),在李慶雲的勸說之下,畢思理從原本的肺炎鏈球菌研究,轉而投入臺灣特別流行的肝炎與肝癌,致力於B型肝炎疫苗的研究。 1981 年,畢思理發表了預防新生兒自母體垂直感染B型肝炎的研究,李慶雲也在此時加入他的團隊,進行B肝疫苗的研究。
當時,畢思理的研究團隊認提出,嬰兒出生後一週內就應接種B肝疫苗的建議,卻遭到社會大眾的反對,媒體、學者抨擊他們把嬰兒當成小白鼠,罵他們是「嬰兒殺手」。
然而,這個建議最後還是得到行政院跟國科會的支持,在臺灣繼續推廣 B 肝疫苗接種與研究。 1984 年起,臺灣開始替新生兒施打 B 肝疫苗,並在 1986 年完成全面接種,讓 B 型肝炎病毒帶原率大幅下降到 1% 以下,臺灣終於不再是肝炎之島。
臺灣的疫苗之父,也是瘟疫來臨前的吹哨人
李慶雲不只全力研發疫苗,也費了不少工夫在推廣疫苗接種,他深知縱使研發出再有效的疫苗,若沒有得到國家支持進行整體施打,疫苗就幾乎等於沒有作用。1982 年發生的小兒麻痺症大流行,就是一個李慶雲苦口婆心預警,政府卻反應不及的例子。政府早已在 1958 年就引進注射式的沙克疫苗來預防小兒麻痺症, 1966 年也再引進口服的沙賓疫苗。隨著疫苗接種政策實施,臺灣的小兒麻痺症流行率也跟著逐年下降,到了 1981 年的案例幾乎歸零。但沒想到,就是因為 1981 年的這個「零」,讓政府大意了。
1982 年 6 月,李慶雲注意到一週內出現了兩個小兒麻痺症病例,他不敢輕忽這個現象,立刻警告衛生署防疫處人員做好小兒麻痺症流行的準備。然而,政府人員卻未能及時反應,倚勢前一年的零病例報告,導致 1982 年 6 月到 10 月小兒麻痺在全臺灣大流行,爆出上千名病例,政府一時之間還訂購不到足夠的疫苗,一時之間人人自危。在 1982 年大流行後,政府終於痛定思痛,對國中以下學童實施全面接種,才讓小兒麻痺症在 1984 年後消失。
1984 年以後,我們的生活中越來越少聽到麻疹、日本腦炎與小兒麻痺等疾病,但回首過去,臺灣曾經有過一段辛苦的時間,當時每五到六人就有一人患有 B 型肝炎,2009 年臺灣的 B 型肝炎陽性抗體帶原人口數有 2,420,497 人,帶原比例已經下降到十分之一。今日的成果並非理所當然,而是在艱苦的環境之中,由一群能人志士一點一滴、長期奮鬥累積下來的成果,李慶雲醫師就是其中一位幫助臺灣擺脫致命疾病的重要貢獻者,如果沒有他研發疫苗、推廣接種,我們今日可能還為疾病所苦,他也因此被稱為「臺灣的疫苗之父」。
今年(2021 年)六月,李慶雲醫師享壽 94 歲辭世。他的一生不只為臺灣、為世界研發了許多疫苗,更培育了許多後進,為臺灣醫療技術發展打下更扎實的基礎,臺灣也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全面接種 B 肝疫苗的國家。如今,我們正在對抗全球都棘手的 Covid-19 疫情,值此之際,更適合感念李慶雲醫師的貢獻,相信全民攜手互助一定能再次渡過難關。
- 李慶雲口述,孫梅芳口述記錄,張秀蓉、劉清泉、呂俊毅著,《兒科大師李慶雲:他的時代他的故事》,財團法人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出版,臺北市,2020年1月。
- 洪淑菁,〈國內疫苗先驅 李慶雲月底榮退〉,《中央日報》,1998年1月20日,第10版。
- 周昭翡,〈與疫苗賽跑 兒科與感染醫學大師李慶雲 上〉,《中央日報》,1988年5月11日,第22版。
-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林思鳳、楊志元、陳祈玲,〈台灣地區B型肝炎病毒之血清流行病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