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僅費時九年,便完成征服六國的大業──少年秦始皇的稱帝之路

2021-08-02
《大秦賦》劇照

邁向「統一」的道路

西元前 364 年,秦大勝魏國,取得了斬首六萬的戰果,這是其各項改革開始獲得成效的證據。秦孝公的繼承人是惠文王(前 337 ~前 311 年在位)。秦惠文王放棄尊奉周王的體制自稱為「王」,其他諸侯國的君主也紛紛稱王,以周王為頂點的政治秩序徹底消失。

 

孟子曾說「不嗜殺人者能一之」(討厭殺人的人能成就統一的事業),大約就是在此時說這句話的。孟子眼中早已看不到軟弱無力的周王,急切地等待新的理想君主現身,終結平庸的霸主們的那一日。


秦惠文王去世後,經過武王的短暫統治,昭襄王即位(西元前 306 ~前 251 年在位)。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在當時幾乎沒有前例的長期政權下,為秦日後的統一事業建立了基礎。


即使到了戰國時代,最初握有主導權的仍然是中原的諸侯國,尤其是以晉國後繼者自居的魏國。但中原地區開發較早,因此也很快就達到界限,到了戰國後期,因土地不足而產生的人口過剩問題嚴重,而中原諸侯國四周皆為其他諸侯國圍繞,要取得新的領土更是不易。


於是,爭奪霸權的主角寶座就只能讓給中原以外的諸侯國,也就是西方的秦、南方的楚、東方的齊,和成功侵入北方,成為中原之外的諸侯國的趙等四國。


這四國之中,直接與秦對峙的是楚、趙兩國。楚與秦同被視為「蠻夷」,基本上維持著友好的關係,但是自西元前四世紀末左右,雙方突然展開激烈的對立。昭襄王即位之初,還展現出親楚的姿態,但不久再度進攻楚國。秦沿著進軍路線占領據點,在前 278 年時攻陷楚國首都郢都,將楚王驅往東方。

 

接下來秦將矛頭轉向趙國。秦趙兩國爭奪的是當時被稱為「上黨」的地方(現在山西省的東南部)。上黨原本是韓國領土,但因為秦國東進而斷絕了與韓的連繫,上黨的領主選擇歸屬於趙而非秦,明確地採取與秦對立的態度。


秦與趙爭奪上黨領地的衝突,最後導致長平之戰(西元前 260 年),秦動員了大量的士兵包圍趙軍,取得大勝,據說殺害了四十餘萬趙軍。從此,秦在軍事上的優勢再也無法撼動。


話雖如此,西元前 221 年,秦國滅六國完成統一大業,前後也花了四十年左右的時間。耗時如此之久的理由,包括長平之戰也讓秦國蒙受重大損失,與秦國內部勢力的鬥爭造成外交政策上的搖擺,但最大的因素還是在於前二五一年昭襄王去世後,接下來幾位都是在位時間短暫的君主。


從共存到征服

秦王政即位時僅十三歲。宮中勢力被太后(秦王政之母)及其寵信把持,而實際執掌政務者為宰相呂不韋。呂不韋執政時代秦出兵韓、魏,當魏趙之間關係緊張,便將人質送還給趙國以此協調兩國關係,與諸侯維持外交的方針尚未有所變化。西元前 238 年,已經二十二歲的秦王政肅清太后的人馬,罷免了呂不韋,開始親政。前 237 年,齊王與趙王仍舊和以前一樣,到秦的首都朝貢。

 
秦始皇(Source: 《大秦賦》劇照)

但自隔年起,秦的風向改變了。秦加強對六國的攻勢,首先就是出兵打趙國。但在長平之戰二十多年後,趙亦恢復部分的國力,不會輕易投降於秦。西元前 232 年,秦大規模動員攻趙,卻沒有什麼戰果。翌年,秦「初令男子書年」,即首次下令讓男子申報年齡。這是為進一步正確掌握能負擔兵役者的數量與位置,以充實動員體制。

 

前 230 年,秦國終於滅了韓國。前 229 年,秦為了隔年征服趙國的行動,進行第二次大規模動員。進駐趙地的秦軍繼續揮軍攻打燕國,此外也派遠征軍前往楚、魏。前 225 年,遠征魏國的秦軍順利地消滅魏國,大軍接著繼續往東壓制齊國,但由於為派往攻打南方大國楚的軍隊受阻,一度被迫撤退。


於是前 224 年秦第三次大規模動員,據說這次組成遠征楚國的兵力總計六十萬人。面對這樣的大軍,楚國終於也在翌年被滅。西前 222 年,經過最後一次的大規模動員,秦大軍終結燕國後,於翌年南下攻人齊國,六國的最後一國也被秦消滅了。此時已是前 221 年。


從改變風向的西元前 236 年算起是十六年間,若從「初令男子書年」實施,正式宣告開啟征戰的第二次大規模動員開始計算,秦僅以九年的時間便完成征服六國的大業。難免會讓人想問,為什麼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如此大業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秦的綜合性軍事力早已完全凌駕於六國之上。面對秦就這樣輕易消滅六國的事實,或許更應該要問的問題是:秦為何這麼晚才發動征服攻勢?


考慮到從共存到征服這個重大轉變的背景中存在的種種因素,這並非容易回答的問題。在此不去探究那些因素,直接來看秦王政本人的主張吧。

 

異日韓王納地效璽,請為藩臣,已而倍約,與趙、魏合從畔秦,故興兵誅之,虜其王。……趙王使其相李牧來約盟,故歸其質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興兵誅之,得其王。……魏王始約服入秦,已而與韓、趙謀襲秦,秦兵吏誅,遂破之。荊王獻青陽以西,已而畔約,擊我南郡,故發兵誅,得其王,遂定其荊地。燕王昏亂,其太子丹乃陰令荊軻為賊,兵吏誅,滅其國。齊王用后勝計,絕秦使,欲為亂,兵吏誅,虜其王,平齊地。《史記.始皇本紀》

計劃建立友誼,謀求共存,卻因遭到背叛而消滅對方,這不過是勝者的說詞,而失敗方一定也有自己的理由。但如同引用文所述,事實上各國的「背叛行為」,確實發生在秦王政即位後,出兵征討各國之前與征戰進行的期間。


放棄共存,轉而以武力統一建立新秩序的背景,與其說是經過冷靜計算,不如說是秦王政憤怒的結果。而有時候扣下改變歷史板機的,或許就是在難以控制的憤怒與怨恨累積下的衝動。


以上所介紹的,是以複數存在的文化圈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走向均質化的過程,和「中華」這個自我意識的萌芽,以及諸侯國從共存走向統一的過程大要。必須注意的是,直到帝國誕生之前,「統一」並非是一開始就設定好的目標。
 

【歷史的轉換期1】前220年 帝國與世界史的誕生
歷史教科書權威 日本山川出版社70周年紀念鉅獻
這套書,讓你完全扭轉世界史的理解方式
創新橫切式敘事 多空間的比較視野 著眼關鍵年分的全球史通述
打破單一國族語言,展現跨地域的相遇和連結
西元前220年,人類歷史的轉捩點────────
西方:羅馬帝國正式成形,與迦太基的戰爭深化了羅馬做為「帝國」的樣貌
東方:秦始皇大一統中國,採行中央集權開啟日後秦漢帝國近五百年的盛世
希臘政治家波利比烏斯的《歷史》一書從西元前220年開始寫起,記錄了當時他眼中所見的「世界」,也就是羅馬帝國及其周邊地域(人域)的歷史發展。在同時代的他眼中,引領歷史前進的是羅馬人,世界史的軸線即為羅馬霸權的擴張過程,而第二次布匿戰爭對於帝國的成形更是至關重要,他著重描寫此役,書寫羅馬帝國的建立。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東方,秦始皇立下了帝國的基礎,其後也出現司馬遷及《史記》這本鉅著,開啟中國的正史寫作。前220年,不但是世界史的開端,更是帝國的開端。
本文選自臺灣商務出版社出版之《【歷史的轉換期1】前220年 帝國與世界史的誕生
文章資訊
作者 南川高志(編)、宮崎麻子、藤井崇、宮宅潔
刊登專欄 臺灣商務印書館
刊登日期 2021-08-02

文章分類 故事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