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雲湧的幕末,維新志士們推動大政奉還,天皇遷都至舊幕府力量最大的東京,以平息原有勢力。遷都之後,隨天皇移居東京的公家、官吏和商人們,使京都人口銳減,從原本的 35 萬人驟降到 20 萬人左右。然而,京都市民並沒有消極下去,反而投注大量的心血復興家鄉。
新時代的復興不只是傳統文化的再創造,而是得思考現代的技術如何與京都這個城市共存共榮。所謂的「京都策」就是嶄新西洋技術的取得與京都這個城市的特殊性相互平衡。
「京都策」共分三期,第一期的內容是引進西方的科學技術,包含織染等傳統產業的現代化,鼓勵民間參與新的技術,並培養新的技術人員,開設學校訓練下一代。推動京都現代化最重要的兩位功臣,是出身長州藩的槙村正直和會津藩的山本覺馬。會津藩作為佐幕派的支持者,在幕末的大局中幾乎完全被殲滅,但是留下來的遺臣山本覺馬卻成為京都現代化最重要的推手之一。山本覺馬在「蛤御門之變」前線負傷,眼睛受損,診斷後發現罹患白內障,視力逐漸減弱,終至失明。
由於會津支持幕府的立場,覺馬在京都被敵對的薩摩藩抓住,將他軟禁在京都的薩摩藩邸。被幽禁在京都的覺馬,沒有因為失明而喪志,而且薩摩藩仍然敬重他是個具備見識的英雄。因為覺馬曾接觸蘭學,對西方的知識也頗有研究,薩摩藩亦詢問他關於維新的意見。
山本覺馬在囚禁期間,仍然將他對國家大政的想法上書給薩摩藩主島津忠義,完成了一萬字左右的〈管見〉,對包含日本的政體、法律、議事制度、國體等國政綱領提出意見。除此之外,還探討社會整體的改造,像是學校的創立、普及教育和男女兩性共同的受教權。
覺馬在明治維新後重新被重用,成為京都府的顧問,為京都的現代化奠定了基礎。覺馬了解傳統,也明白現代化的強項。為引進產業,同時與京都的文化配合,他向京都府知事槙村正直建議舉辦博覽會,吸引各地的商人前來投資,山本覺馬從傳統產業的技術革新開始,推動織物、染物和陶瓷器等工業化。
此外,山本覺馬發現京都的高級織物,以往僅限皇親、國戚、貴族、武士等上層階級使用,因此在明治政府遷都後,傳統產業大受打擊─此時若只是單純引進國外的物品,恐怕雪上加霜,因此他積極引進紡織機,推動養蠶、製革和製絲等。
第二期京都現代化與琵琶湖疏水事業
前現代的京都為了鋪設電力系統,必須找到合適的發電方式,由於此地是個內陸城市,只能仰賴煤炭,但是運輸成本高,使得電力無法普及一般民眾。為改善運輸問題,當時的官員們嘗試建立水道,引進京都東面琵琶湖的水,相連之後即可更進一步地與大阪的淀川相連接,解決運輸成本的問題。
時代創造青年,青年也同時創造時代,京都府知事北垣國道破格委託一名大學畢業生擔任前述重責大任。田邊朔郎當時就讀工部大學,即東京大學工學院之前身,其畢業論文就是琵琶湖的疏水道計畫,田邊朔郎指出,疏水計畫的優點可以促進工業發展、帶來運輸的便利性、供給稻田灌溉之用,水道之水尚可提供防火、使京都居民的飲用水不虞匱乏並淨化市區的河川。
琵琶湖疏水道的工程對於當時的日本人而言十分困難,不僅要解決水位高低差的問題,還有不同長度的疏水隧道,都在在考驗著年輕的工程師田邊朔郎。本計畫中最長的隧道在琵琶湖側,總長超過 2400 公尺。由於日本人尚不熟悉現代工程,進行時造成不少人的傷亡。
田邊朔郎的計畫後來不僅促成了運輸的便利,還在蹴上開設日本第一座水力發電廠。由於京都工業、商業和一般民間用電於現代化早期毋須使用煤炭,也降低了工業發展帶來的汙染問題。
田邊朔郎所推動的京都現代化,雖然目前已經不再使用,但是京都人都仍難以忘懷這位帶動京都現代化的年輕人,並妥善保存他所創造的南禪寺水路閣、蹴上發電廠、發電用的傾斜鐵道和岡崎疏水道。
從南禪寺、永觀堂、若王子神社、銀閣寺旁的水道,一直到岡崎疏水道和蹴上的傾斜鐵道,沿途栽種了許多櫻花樹,在春暖花開的時候,粉色的緋紅點綴著東山。現代化的設施不僅提升民眾的生活品質,並且融入周圍景觀,兼容並蓄,使得兩者間不見衝突,卻能相互契合。
第三期的京都發展
第一期的京都發展策略從產業的現代化開始,隨著產業的引進,了解到電力的重要性,因此打造琵琶湖的疏水事業,解決電力問題,完成了第二期的京都發展計畫。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整體的城市規劃,從明治中期一直到大正時代,道路、水路、鐵路等城市最根本的相關設施,都在這個階段完成,構築了現代京都的重要景觀。
此一時期京都的城市發展方向以 50 萬人的規模為目標,在古都、自然與現代化間,周全地考量各項發展策略:自然保留區位於京都東方,北方的西陣則是傳統產業的振興地,學校、教育機構和商業區主要在城市的西邊,南方為工業區。除此之外,京都在明治時代晚期確認其作為一個文化古都的發展策略──即平安神宮的建立。
磅礡壯觀的平安神宮
京都平安神宮正面的紅色大鳥居雄偉壯麗,高度超過 24 公尺,攝人心魄。穿過巨大的鳥居後,從「應天門」進入,裡面採前後左右對稱的格局,八座建築物分別是東門旁的神樂殿、西門邊的額殿,再往前是白虎樓、蒼龍樓各據左右,最後才是太極殿及後方的本殿。
京都現存的古蹟多為寺廟,包含各個宗派的寺廟,建築風格低調素雅,而平安神宮則截然不同,為重現 1100 年前的風貌,展露皇城的威嚴,在朱紅色的宮殿前鋪上滿滿白砂,創造強烈的對比。
「太極殿」是平安京「大內裏朝堂院」的重現,朱紅色的樑柱搭配蒼瓦,色彩豔麗飽和,加上壯觀的陣仗,呈現恢弘氣勢。由於京都並無平安時代的建築,此處係按照公元八世紀的建築藍圖而建,不僅重現了平安京的威儀,還在建築史上留下重要的紀錄。
平安神宮是京都走向近代化的重要地標,讓京都成為了一個文化的古都,一個大型、動態的博物館,是整體京都發展的一部分。明治二十八(1895)年,日本人在戰場上擊敗清國之後的一年,京都的復興計畫成為「傳統的再創造」最為成功的例子,當年正月,日本第一條路面電車通車;3 月平安神宮竣工;4 月到 7 月在岡崎公園附近舉辦第 4 屆國內勸業博覽會;10 月則舉辦遷都平安京 1100 年的祭典──後來這項祭典甚至成為京都重要的年度文化活動,時代祭。
為什麼是 1895 年呢?
1892 年 10 月,京都商工會同盟會和市民代表所起草的〈平安京建都千百年紀念祭趣意書〉指出,京都作為日本的古都,從公元 795 年桓武天皇自奈良遷都京都(平安京)算起,到 1895 年共 1100 年。在 1895 這一年中,計畫透過各項活動凸顯京都作為日本傳統及文化首都的地位。在意趣書中還提到,希望國民了解京都深刻的內涵、美麗的景觀和文化的資源。
本書提供的, 是一群年輕學人之於現代日本的本土詮釋。
連結紐約與江戶、從岩倉使節團到東京奧運,為現代日本史拉出宏觀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