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近年來因為近視盛行,而素有「眼鏡王國」的稱號。舉目所及,幾乎一定會看到戴眼鏡的人,眼鏡彷彿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必備品。不過,你知道臺灣人是什麼時候開始戴的嗎?而且⋯⋯眼鏡還一直都跟時尚、美麗有關?
最早,在清光緒年間的《安平縣雜記》中,就出現了眼鏡交易的紀錄「修理眼鏡司阜:販賣各樣眼鏡及修理舊眼鏡。」也就是說,在劉銘傳的年代,臺灣人不僅第一次接觸到電燈、火車,眼鏡也開始出現在部分臺灣人的生活中!像是 20 世紀下半葉來到臺灣,參與編撰《淡水廳志》的士人吳子光就曾寫下一篇〈眼鏡考〉,讚頌眼鏡的功效:「為老人觀物所必需者,惟眼鏡之功獨奇。」不過,在清領時期的臺灣,還沒有太多關於眼鏡的文獻記載,要一直到日本殖民臺灣後才逐漸普及於臺灣社會。
戴眼鏡是最潮的事
眼鏡一開始會被發明,當然是為了解決眼疾的問題。就像物理課學到的:透過玻璃折射的光學原理,改變物體在眼睛內部成像位置,以改善視線不清的情況。不過在日治初期,眼鏡不只具備醫療上的意義,同時也是新潮的舶來品,如同皮鞋、西裝等新式服裝一樣,皆被投射著對於近代與文明的想像。這時候,眼鏡幾乎成為象徵「文明」的裝飾品。
在 1900 年的《臺灣商報》中,有幾篇報導特別介紹配掛眼鏡的名人,並稱他們為「眼鏡黨」,像是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實業家近藤喜惠門等名流仕紳。對於時人來說,眼鏡成為這些紳士的裝飾品,甚至有些人會因為想要擁有紳士的氣質而佩戴無度數的眼鏡。其中《臺灣日日新報》的主筆木下新三郎,他戴著眼鏡的樣子,便被形容近似「英國學者」;時任總督府參事官的石塚英藏,也因為戴眼鏡而讓人油然而生「西洋風格」的英倫紳士氣質。原本僅具醫療用途的眼鏡,披上了一層新潮的時代風貌,彷彿佩掛著眼鏡便能展現出博學、現代的氣息。
這種「現代的視線」,並非只是日本人單方面的想像。《臺灣日日新報》在 1905 年的一則報導中也曾提到:割讓給日本後,臺灣社會對於金龜婿的標準有了改變──除需通日文與漢文外,還要配戴金戒指、金框眼鏡等飾品來證明自己的社會地位。對於這段時間的人們來說,爭相購置眼鏡的原因,或許並不是因為眼疾,而是想藉著佩掛眼鏡來裝潮,彰顯自己比較「文明」、有教養。也因此,對於部分臺灣人來說,這樣的風潮反而是一種崇洋、媚俗的表現,是患了「維新疾」:
眼鏡的製造與流通
那麼,如果你在當時的臺灣,要去哪裡買眼鏡呢?答案是:鐘錶行。當時,眼鏡大多與金工商品一同販售,尤其是鐘、錶類的精密器械。例如在《臺灣商工人名錄》中便可看見,和泉時計舖、真木時計店等鐘錶行皆有兼賣眼鏡、寶石甚至是製圖儀,堪稱「斜槓店家」。
不過這其實是因為「精確的時間」觀念在日治初期才剛進入臺灣社會,眼鏡的醫療意義也尚未受到重視,相關市場都還不夠成熟,所以才常見這種有別於今日的經營模式。直到 1920 年代後,專門的鐘錶店、眼鏡店才逐漸出現,數量也隨之提升。像是 1910 年代的臺北僅有 4 間商店兼販售眼鏡,但到了 1940 年時,便成長到 15 間,其中更有 6 間是專業化的眼鏡行。
在傳統鐘錶眼鏡行尚未有驗光設備以前,要測量視力度數必須仰賴眼科醫生診療,如《臺灣民報》記者黃旺成便曾尋求眼科醫生替其鑑定眼鏡度數。直至 1923 年,和田眼鏡製作所、上海眼鏡製造公司等專門的眼鏡行接續開幕,人們終於可以在一間店裡同時滿足製造鏡片、修理與販售眼鏡、甚至是驗光的需求。醫生吳新榮便曾於 1940 年的日記中寫下「到明明眼鏡行量視力,近視加重了不少,就選購了一付眼鏡。」現代眼鏡行的形象在這時愈發清晰。
政府也會管你怎麼戴眼鏡
1920 年代,日本本土的近視問題加劇,連帶地影響到殖民地臺灣的健康政策。除了文部省曾大篇幅宣傳如何預防近視,以及避免錯誤使用眼鏡而造成視力惡化,總督府也在學校健康檢查中增加視力檢查、瘧疾、白癬等項目,加強對學童身體健康狀況的掌握,並透過報紙大篇幅宣達「如何正確使用眼鏡」及「預防近視」。
總督府交通局也展開對於職員視力、配戴眼鏡比例的健康調查,並對大家表示眼鏡具有矯正視力的效果,只要配戴度數正確,便不會造成視力惡化。眼鏡逐步普及後,它作為象徵特定階級地位與財力的形象,也沒過去那麼鮮明了,反而視力保健的問題重新受到重視。
後來隨著戰爭腳步的逼近,日本政府更迫切需要且重視健康的人力資源,而發展出「健康教育」的概念。過往的教科書中,大多僅教導眼鏡的科學原理,但此時教科書則特別強調眼鏡的使用及其意義,藉此讓學童知道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臺灣日日新報》在 1930 年代後期的一則報導中,刊載了近視預防協會葉山英二的投書:日本已成為世界第一的眼鏡大國,這是國民健康的警訊,希望學童能從小重視自己的視力問題。他在另一份雜誌的投書上,更進一步挑明:
不過,這並不代表眼鏡在時人眼中的形象完全被扭轉,如曾留學於日本明治大學的王育德,其配戴眼鏡的樣子仍會讓人感受到書生氣息。眼鏡與知識間的關係,從日治時期以來便經常被相提並論。
「沉重的心情,是鏡架眼鏡造成的」
為了解決傳統眼鏡配掛的不便,隱形眼鏡於是在戰後出現、進入消費市場中。起初臺灣的隱形眼鏡大多自美、日兩國進口,直至 1962 年,標準隱形眼鏡公司在臺設廠後,才開始有了臺灣第一間隱形眼鏡製造公司。除便利性提升外,隱形眼鏡的出現更意味著美感的轉換。
此時的報紙多半形容,隱形眼鏡能幫助人們擺脫傳統眼鏡的束縛,臉的輪廓不再被眼鏡遮蓋,有助於提升個人的美貌,對於女性來說尤然。眼鏡公司經常以美觀性作為廣告標語,如標準隱形眼鏡的廣告即寫道:
日治時期被認為富有知識氣質的眼鏡,至戰後卻成了老氣、笨重的象徵。時至今日,對於眼鏡的認知相對豐富,人們會隨著不同的情境、狀況選擇不同款式的眼鏡,對於美感的認知也有著更多元的發展。看到戴著眼鏡的人從你面前走過,你首先會想到的是四眼田雞,還是正妹型男呢?
更多相關藏品
(本文作者為師大台史所碩士生)
- 〈臺南男女裝飾費〉,《臺灣日日新報》 1905.11.02,第 2252 號,版次 05。
- 〈萬紫千紅〉《臺灣日日新報》,1908.02.26,第 2944 號,版次 05。
- 〈學校敎育と視力(一) 日本は世界一の眼鏡國〉,《臺灣日日新報》,1936.05.07,第 12970 號,版次 06。
- 〈全島にタツタ一軒 和田眼鏡店〉,《臺灣日日新報》,1938.03.30,第 13658 號,版次 05。
- 〈仕入帳〉,《臺灣商報》第 83 期(1900.08),頁 4。
- 松尾秀雄,〈視力保健の話〉,《臺灣技術協會誌》第 2 卷第 6 期(1938.12),頁 79-80。
- 富士貞吉、西利男編,《健康調查報告書 第一輯(保健衛生資料ノ一)》,臺北: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1932。
- 清‧吳子光,卷一三,〈眼鏡考〉,《一肚皮集》,板橋:龍文出版社,2001,頁 766- 770。
- 《安平縣雜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 杉浦和作,《臺灣商工人名錄》,臺北:臺灣商工人名錄,1912。
- 臺北市勸業課編,《北市商工人名錄 昭和十四年版》,臺北:臺北市勸業課,1940。
- 臺灣總督府編纂,《[明治三十七年]臺灣外國貿易年表》,臺北:臺灣總督府,1905。
- 吳新榮著、張良澤編,《吳新榮日記全集(四)》,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8。
- 黃旺成著、許雪姬等註解,《黃旺成先生日記(九)1922 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2。
- 呂紹理,〈日治時期臺灣機械鐘錶市場的發展(1895-194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 13 期(1996),頁85 -105。
- 邱仲麟,〈從明目到商戰—— 明代以降眼鏡的物質文化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 90 卷第 3 期(2019),頁 449–583。
- 陳宜君,《製作健康兒童- 日治時期臺灣學校衛生事業之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