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9 月,是中美洲獨立 200 週年紀念。在 1821 年一波從西班牙殖民統治中獨立的中美洲國家裡,瓜地馬拉也位列其中,然而,獨立真的是萬靈丹嗎?當國內上下階層衝突頻仍,佃農雇工沒有自由,原住民長期遭到剝削,期盼已久的和平好像沒有隨著獨立而來到⋯⋯140 年後,硝煙再起,瓜地馬拉重燃戰火,這次他們要面對的是自己國家內部的戰爭。
這次的文章,帶你一起看看「獨立了,然後呢?」的故事,以及在血跡斑斑的瓜地馬拉歷史裡,竟有臺灣涉入的痕跡?臺灣在此過程中,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呢?
位於拉丁美洲的瓜地馬拉,是臺灣如今碩果僅存的十五個邦交國之一。
對於這個一般大眾可能認識不深的國家,要講述臺灣跟它的淵源,或許可從一個在新聞媒體上引發極大爭議的展覽開始談起──那便是去年(2020 年)由高森信男(Takamori Nobuo)在北美館策劃的「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及全球南方」。
究竟這個展覽引發了什麼爭議,讓我們賣個關子,稍後再談。先把視角轉到此展覽其中一件引人注目的創作──瓜地馬拉藝術家路易斯・貢薩雷斯・帕爾馬(Luis González Palma)的影像合成作品。他使用大塊的黑色與紅色色塊襯托正面的肖像照;而在作品正中央,他所拍攝的人物正以雙眼直視著觀眾,其眼神彷彿可以穿透相紙、直達人心深處。
路易斯・貢薩雷斯・帕爾馬以拍攝瓜地馬拉的原住民肖像而聞名,藝評普遍認為他的作品呈現出「悲傷」的主調。他亦不諱言,自己的創作某種程度上是在處理成長過程中的痛苦與創傷,特別是瓜地馬拉長達三十六年(1960~1996 年)的內戰歷史。
出生於 1957 年的他,從三歲到三十九歲都生活在政府軍與左派游擊隊日日夜夜的戰爭中。在這三十多年間,他見證了許許多多主動或被動捲入戰爭的馬雅原住民,在這些馬雅原住民中,據估計至少有超過二十萬人喪生。
在瓜地馬拉發生內戰的這些年間,臺灣是一個怎麼樣的友邦呢?
同一個展覽,展場正中央的〈1930-2020年臺灣──全球南方政經、藝文事件年表〉,提供了我們一些線索。年表上在 1971 那年畫出一條重要的分隔線:「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於聯合國的『中國』席位,臺灣被迫退出聯合國」。
同年,「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的欄位則寫著:「臺灣於冷戰背景下設立『遠朋國建班』(創設時稱為政治作戰國際軍官班),簡稱『遠朋班』,藉此培訓亞、非、拉之初級軍事人才」。
「遠朋班」這個關鍵字,足以勾起觀者的好奇心。它和瓜地馬拉的內戰,有關聯嗎?
第一張底片:來吧,讓我為你訓練軍事人才
關於遠朋班,其實並不容易找到相關研究,這和它成立的時間點及目的有關。
1971 年臺灣退出聯合國後經歷了一波斷交潮,遠朋班便是此時由蔣經國指示時任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中將執行官的王昇成立的,正如展覽所言,目的是協助培訓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初級軍事人才,以不公開的方式進行軍事外交。其招訓對象並不限於與臺灣有正式邦交關係的國家,至今仍屬於機敏單位──意思是,為求招訓過程不受中國干涉,公文皆為機密等級,保密期限到後多逕予銷毀,也因此取得資料的難度頗高。
遠朋班是有前身的,它的前身是中華民國於越戰期間赴越提供對共軍作戰經驗的軍事顧問團,以及在臺開設的越南政戰教官訓練班,早期多關注中南半島情勢,特別是越南與柬埔寨。自遠朋幹訓班於 1971 年正式成立,至 1975 年越、柬兩國戰爭結束,期間共辦理十六期,學員多來自中南半島。直到 1973 年時任副總統的嚴家淦出訪拉丁美洲,紀錄上才漸漸看到有拉丁美洲派員參與。
到底都是誰會來上遠朋班,這麼特殊的課程又是在上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