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你身邊也有不吃牛肉的朋友吧?
如今說自己「不吃牛」,或許難免會被好奇地追問一句:「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嗎?」然而,在臺灣歷史上有很長一段時間,這樣的問句是不會出現的──不吃牛是常態,吃牛才是特例。
比如 1942 年的夏日,人稱「臺灣第一才子」的呂赫若如此紀錄自己的一天:
那天下午四點,他搭乘巴士到陽明山(當時還叫草山)的白雲莊上住一晚,同行的個個是當時臺灣赫赫有名的文人雅士:張文環、吳新榮、楊逵和楊三郎⋯⋯。到了晚上,他們愜意地聽著風聲享受有著牛肉和雞肉的日式火鍋,「幽默洋溢地吵吵鬧鬧」。最後聚會就以楊逵喝得酩酊大醉、身體蜷曲成一團睡著告終。
這平凡無奇的一天,對呂赫若、對臺灣人、對今天的我們,有什麼特別之處呢?或許,最特別的地方就是──他們一起以吃牛肉火鍋度過了美好的時光,這,可是過去的臺灣人無法想像之事。
是的,就在不久之前,在日本人還沒來到臺灣以前,「不吃牛肉」可是理所當然的禁忌。究竟這樣的禁忌是如何被打破的?臺灣人食用牛肉的習慣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這次的故事,將為各位娓娓道來臺灣人吃牛的秘密。
時間回到清治時期的臺灣,牛,對於當時的農耕社會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獸力。
光是想到要將陪伴自己耕耘多年的夥伴宰殺來吃,對一般農人而言便是件匪夷所思的事,更不可能將之視為珍饌;除非耕牛年事已高,實在無法負荷農務,才會含淚告別老牛,將牠的肉與骨頭取下來販賣。就連清政府都曾頒布禁止民間私宰耕牛的法令,因此在清治時代,作為食物的牛肉幾乎不會在市面上流通──當然,俗話說規則就是用來打破的,私底下想必還是有人會偷偷宰牛來吃。至少在 1907 年《臺灣日日新報》介紹「臺灣料理」的專欄中,就有提到「紅燒牛肉」這道菜。可見在清末到日治初期,紅燒牛肉應是宴席中常見的料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