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臺灣通史】是船難或交戰導致英國俘虜被殺害?鴉片戰爭中的「吶爾不噠」號與「阿吶」號事件

2024-06-17

臺灣四周環海、氣候多變,發生船難不太算是太稀奇的事情。不過,發生在鴉片戰爭期間的兩起英國人眼中的「船難」事件,卻讓在鴉片戰爭中不斷失利的清軍,留下了臺灣與英軍交戰並取得勝利,甚至擄獲戰俘的紀錄。

在《臺灣通史》作者連橫的眼中,於臺灣打了勝仗的兵備道姚瑩、鎮總兵達洪阿,無疑是英雄一般的存在。他稱讚姚瑩「具幹才,得民心」,並認為姚瑩與達洪阿「增築砲臺,嚴海防」的戰守之策,讓英軍無法攻下臺灣。

不過這樣的說法對英國來說,簡直荒謬,清朝官員口中的「交戰」根本不過是「船難」。在這兩起事件中,無論是「吶爾不噠」號或是「阿吶」號,都是因為遭遇風暴而來到臺灣,並不是基於探查敵情,更遑論是進攻臺灣。
 

鴉片戰爭中的中國船艦遭到擊毀(source:wikipedia
如果英軍從來沒想要真的攻打臺灣,那麼臺灣官府最終的「殺俘」事件,又是怎麼發生的呢?這就要細細談到鴉片戰爭中的英國,還有那兩艘英國船隻:「吶爾不噠」號與「阿吶」號,到底在臺灣海峽發生了什麼事?


鴉片戰爭時,英軍眼中的臺灣

在鴉片戰爭中,英國並不是沒有考慮要佔領臺灣,英國社會各界其實了解臺灣盛產米、糖,且與東南沿岸的航運便利。然而,在實際的戰略考量上,英軍認為臺灣終究是離天子太遠了,因此沒有將臺灣納入攻佔目標。

從鴉片戰爭開打以來,英軍有目的地接近台灣海峽,主要目的僅在於阻隔臺灣與中國沿海主要戰場區域的貿易,斷絕臺灣供應米糧在米糧方面的供應,更令福建的物資無法送達臺灣。

不過,清朝官員們是不知道這些事的。官員們對於英軍會不會攻打臺灣其實有所憂慮,甚至有中央官員擔心英國覬覦臺灣,建議要儘速開墾荒地;臺灣地方官府面對在臺海游弋的英國船隻,亦抱持著緊覺之心。

兵備道姚瑩在英國軍船首次巡航於臺南鹿耳門外海後,就憂心忡忡,時常對戰情進行卜卦,詢問著「夷船再來臺否?」、「問夷船再來如何?」、「問再來勝負如何?」、「問夷不來否?」。他一遍遍的問著英船到底會不會來攻打臺灣,對戰情的焦慮在這一個個問句中表露無遺,也為日後的「殺俘」事件埋下伏筆。


棄船而逃的「吶爾不噠」號(Transport Nerbudda)

「吶爾不噠」號、「阿吶」號與清朝水師的「相遇」,分別又被稱為「基隆之役」與「大安之役」。這兩次「相遇」,對清朝官府來說,是一場又一場的「勝仗」;對英國政府來說,卻是「商船」遭遇到「船難」,人員卻被俘虜甚至遭到殺害的悲劇。

據清朝地方官員的敘述,「吶爾不噠」號事件發生在 1841 年 9 月 30 日。那是一艘「雙桅大號夷船」,三天前就已經出現在基隆港外的海面。這天清晨,該船突然進入基隆港,且對著二沙灣砲台連發兩砲,甚至打壞一間兵房,所幸沒有人員受傷。
 
二沙灣砲台現址,門上有「海門天險」四字(Source:wikipedia
艋舺營參將邱鎮功等人對著英國船隻開砲,最終導致這艘船的船桅、船索斷裂,船隻隨著海潮退出。此時港口外的海潮驟起,船因此觸礁而破損,落水的人不計其數,最終俘虜 133 名「黑夷」,並奪獲「夷砲圖冊」。

就英國參戰人員的說法,「吶爾不噠」號是英國政府向民間租用的三桅運輸艦,作為運輸軍方相關人員用。「吶爾不噠」號於 1841 年 9 月從香港出發,準備前往舟山,卻遭遇風暴,使桅杆斷裂,最終漂流到基隆外海。

由於小船與救生艇在風暴中被沖走,僅存一艘大救生艇。船長、大副、二副以及英國陸軍成員共 34 人,決定丟下兩百多名印度水手,搭著這艘小船逃生,這些人害怕被拋棄在船上的人員會挾怨攻擊,在離開之前,還將船上的彈藥損毀丟棄。

這對英國軍方來說,是場丟臉的棄船醜聞。逃生小船抵達香港後,船長立即遭到逮捕,英軍並派遣「獵人」號(Nimrod)前去救援。然而,「獵人」號最終不但沒將人贖回,反而被岸上的清軍連番的砲火攻擊到忍無可忍,派人摧毀二沙灣、三沙灣的兵勇住房與砲火。

然而,對清朝官員來說,從「俘虜」「吶爾不噠」號到「擊退」「獵人」號,這一連串的「勝利」十分令人振奮,畢竟當時清軍在中國的鎮海、寧波連連敗退。這兩「戰」,也讓臺灣官員以及提供協助的地方人士獲得不少獎賞。

英國與清軍兩方不但在細節上有些差異,最根本還是對於「戰役」與「船難」的認知差異,而這個問題一直延續到「阿吶」號事件。


滿載戰利品而來的「阿吶」號(Brig Ann)

「阿吶」號是怡和洋行所屬的「商船」,主要從事鴉片貿易,亦運載棉布、茶葉等貨品。因此,英方在陳述中不時提及「阿吶」號是遭遇船難的「一般民間商船」。但根據「阿吶」號上船員自身的說詞,這艘船在舟山的戰役告一段落後,載滿了從舟山獲得的戰利品,以及英國海軍的郵件、財物。

也就是說,遭遇船難時的「阿吶」號,已經不屬於「一般民間商船」的範圍,而是支援軍事活動、載運軍方物品的軍需船。

根據船上人員的記錄,載滿各種值錢貨物的「阿吶」號,於舟山啟航欲前往澳門,然而卻在途中遭遇強風驟雨,導致他們逐漸偏離航線,在 1842 年 3 月 11 日清晨擱淺於臺海。此時,船身已嚴重損毀,連火炮彈藥都不堪使用,最後,船長顛林決定棄船登岸,尋找其他船隻。

一行人沿著海灘行走,來到一個有著幾隻船的小港灣,原先透過船上中國籍人員與船夫溝通,願意出重金雇用兩艘船,船夫表示若風向配合的話,願意考慮,甚至招待他們食物。但很快的,清朝軍隊來到了此處,早已狼狽不堪的英國人不得已選擇投降,成為臺灣官方的俘虜。

這一次,臺灣官方與英國相關人員的說法有著更大的出入。據姚瑩敘述,1842 年 3 月 11  日「阿吶」號出現的六天,就有三隻英船出現在臺海,為了遵從當時「不與海上爭鋒」的作戰指導原則,決議要引誘敵船觸暗礁擱淺。

「阿吶」號出現在大安港外海時,臺灣官員早有準備,一面在大安港防禦,一面在較北邊的土地公港埋伏,甚至招募漁船船夫招呼英國人,誘使他們駛進土地公港,最終擱淺。此時,埋伏在附近的軍隊展開攻擊,經過一番攻擊,「阿吶」號殘破不堪,英人紛紛落水,死者不計其數,俘虜「白夷」18 人、「紅夷」1 人、「黑夷」30 人、「廣東漢奸」5 人,共 54 人被俘。

無論是船觸礁的時機、英人遇到漁船的時機、衝突的過程,都有些許的不同,到底細節如何,也已無法一一考證。但無論是「吶爾不噠」號事件抑或是「阿吶」號事件,臺灣官員的描述,皆強調了「戰勝」的合理性,例如英方前幾日的探查、清軍的準備以及策略等;英國船員的描述,則強調風暴或其他原因導致船員喪失戰鬥力,在「無武裝可自保」的狀態遭到俘虜。
 
臺南的閱兵場––英船俘虜被殺之處(Source:wikipedia

可是,俘虜都殺了,該怎麼辦?

對於英國俘虜,臺灣官方一直希望俘虜能在臺灣正法「以彰國威,而壯士氣。」道光皇帝對於臺灣官府殺俘的建議表示支持,並針對俘虜的處置、審訊下了明確指示,要求在取供之後,將所有俘虜「即行正法,以抒積忿而快人心」,道光皇帝後續又再度提醒臺灣官府,應即遵旨處決英俘,殺俘之心可見一斑。
 
道光皇帝(Source:wikipedia
但另一方面,閩浙總督怡良對於殺俘之事有不同的考量。無論是對戰局的顧慮,或是擔心遭到英國人的報復,他都一再勸說姚瑩不要殺俘,先將俘虜押解至福建省再說。最後證實這些擔心不無道理,不過,當時的臺灣官員們對戰爭局勢有所誤解的,根本不知道清朝已經處於不利的狀態。

最終,1842 年 8 月「吶爾不噠」號「阿吶」號的俘虜,除了 2 名漢人與 9 名英國幹部,其他共 173 人皆遭到「正法」。然而,才過不到一個月,《南京條約》即進行簽訂,條約內容不但包含了影響清朝甚深的割地與賠款,其中一條即為釋放俘虜。

在條約之後,11 名俘虜經過重重風暴,才與英國大使璞鼎查碰面,真正獲得自由。璞鼎查對於清朝處理俘虜的方式非常不滿,指責官員們虐待、妄殺俘虜,即便這些俘虜真的是戰俘,也不應該妄殺,且他們根本是遭遇船難的一般平民,臺灣官府卻把這一切捏造為作戰。

原先清朝認為《南京合約》簽訂之前,俘虜已經正法,因此歸還尚未正法的俘虜即可。可是,英國人卻不接受這個結果,但人已經殺了,該怎麼辦呢?

於是,在璞鼎查多次的威脅下,最後由在臺灣戰場主事的姚瑩與達洪阿承擔後果,懲處革職,英方才終於對殺俘之事不再追究。但清朝真的認為姚瑩與達洪阿有錯嗎?二人皆在兩個月後重獲官職,達洪阿甚至升官了,姚瑩則是名滿京師,十多年後,兩人的「罪名」也都受到平反。

在《臺灣通史》中亦有臺灣人為姚瑩、達洪阿喊冤的敘述,可見在當時清朝官員、人民的眼中,根本不覺得「臺灣之役」與「殺俘事件」有什麼問題,而是將姚瑩與達洪阿視作英雄。


近代化戰爭的初次經驗

無論是「船難」還是「交戰」,這些名詞的定義都是外交策略,無疑是為了己方的利益。但史料也顯示,這對兩造來說亦是事實,「吶爾不噠」號與「阿吶」號確實是遭遇風暴;臺灣軍方也確實在擔憂英軍打來的情況下,與這兩艘船有所衝突。

然而,事件的癥結點最終其實導向了「殺俘」一事。如果不要把俘虜殺掉的話,其實好像也沒這麼多事,但為什麼清朝官員會把英國俘虜殺掉呢?根據學者研究,發現對於統治者來說,逮獲英國俘虜是具有象徵意義的重要勝利。但對於英國人來說,從對待俘虜的方式到最後的殺害,這無疑是屈辱又殘忍的行為。

此次的「殺俘」事件,明顯反映出清朝在初次與西方現代國家的戰爭中,所面臨的各種觀念差異,貿然的殺俘行動,或許一時之間提振了清朝的士氣,但以長遠的戰局規劃來看,卻不那麼明智。而在官員往來的奏文、皇帝的諭旨,或是史書中,都能看見當時人們的想法,也能藉此理解當時中國與西方國家在看待這些作法背後的觀念、思考模式的差異。
參考資料
  1. 連橫,《臺灣通史》。
  2. 姚瑩,《中復堂選集》、《東溟奏稿》。
  3. 章瑄文,〈紀實與虛構:鴉片戰爭期間臺灣殺俘事件研究〉,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4. 李其霖,〈鴉片戰爭前後臺灣水師布署之轉變〉,《臺灣文獻》61:3(2010年9月),頁75-106。
  5. 許毓良,《清代臺灣的海防》(北京市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3)。
延伸閱讀:
1.《臺灣通史─原文 +白話文注譯》
      
連橫著,蔡振豐 、 張崑將等譯,點此購買
2.《臺灣通史》
      連橫著,點此購買
文章資訊
作者 張蕙羽
刊登日期 2024-06-17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