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不只亞洲學生愛補習!全球補習率最高的國家其實是這個國家

Jessica Lewis via Unsplash)

課後補習的跨國研究
 

根據教育部每 4 年更新的調查數據顯示,台灣課外補習費持續攀高,從國小國中高中生每人平均年繳補習費都超過5萬元(含才藝、學科、國小安親班)。但補習熱不只在台灣,中研院歐美研究所黃敏雄研究員接受「研之有物」專訪指出,課後補習可說是另類的全球化現象。他蒐集世界各國的數據,進行跨國性比較研究,驗證哪一類型的孩子更可能參加課後的學科補習。
 

子女學習差,高社經家庭更有能力補救

一早出門早自習,放學後繼續在補習班、家教課奮鬥,這是不少台灣學生的青春回憶。儘管經歷多次教育改革,為何在國高中的教育系統,「補習」始終不曾消失?黃敏雄引入社會學的「彌補優勢」理論(compensatory advantage)來解釋。

 

我們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遭遇負面事件而受到負面影響。「彌補優勢」的概念是:這類年少時期的負面影響,在家庭社會經濟條件居弱勢的子女身上,經常持續存在、甚至加劇;但是,對於背景較優勢的子女,這類負面影響卻隨著成長而減弱。

 

例如,課業表現低落的學生,如果成長在家境良好的家庭,往往還是能完成高等教育或進入生涯前景較佳的學程。反之,若是身在文化經濟條件貧乏的家庭,學生通常會進入較差的學程或無法繼續升學。

 

高社經地位家庭可以透過許多方式,實現這種彌補優勢──找家教、付錢讓小孩上補習班,即是其中之一。相對來說,教育程度較低、經濟條件貧乏的父母,往往沒有足夠的資源提供補救,也缺乏充分資訊和人際網絡,幫助減緩負面影響。即便有些許資源,父母可能會選擇將有限的資源,投資在學習表現比較傑出的子女身上,而不是用來挽救成績低落的子女。

 

為了確認補習與社經背景的這種關聯,黃敏雄運用 2012 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數據,進行跨國性的比較研究。

 

PISA 是目前最廣為人知的全球性學習表現評量,每 3 年進行一次。2012 年,PISA 調查項目包含了各國的課後補習狀況,並區分為收費與免費,有效樣本來自全球 36 個國家/地區的 15 歲中學生,台灣也名列其中。2012 年的調查除了補習時數,另外還有「創造性解決問題能力」的評測。

 

據此,黃敏雄採用 PISA 關於學科補習及解決問題能力的跨國數據,建構出運算模型,分析各國學生社經背景、能力和參與補習之間的關係。

 

黃敏雄解釋,解決能力是一項關鍵的指標,代表孩子理解、反思、應用,試圖解決陌生問題的整體能力,與補習可能帶動的學科能力無關;可由此觀察,究竟是哪一種能力類別的孩子更常補習。

 

不只亞洲學生愛補習!跨國研究揭秘補習行為背後的原因01
PISA 課後補習調查以「學科補習」為主,也就是 15 歲中學生針對學校教授的課程,例如科學、數學或國文,在課外時間所進行的課業輔導,其中付費補習則是指到商業補習班或找私人家教加強學習。
圖|iStock

 

全球總補習率最高:俄羅斯!台灣補習率達 7 成

首先,檢視各國課後補習的普及程度,科目包含科學、數學或所屬國家的語文,結果恐怕將打破「只有亞洲學生愛補習」的迷思!

 

數據顯示,包含付費與免費補習,全球 36 個參與調查的國家/地區中,中學生補習比率最高依序為俄羅斯、南韓、上海及新加坡,介於 80%~85%。緊跟在後為日本及波蘭,接近 80%。接著是台灣,有將近 70% 的中學生每週補習,排名第 7。以色列、香港、葡萄牙、保加利亞及義大利有超過 6 成的補習率,英國、塞爾維亞及芬蘭則是接近 60%。

 

若僅看「付費補習」比例,前四名沒有改變,但第一名換上新加坡為 62%,南韓、上海、俄羅斯介於 50%~60%。台灣為 36%,排名第 11。北歐國家則普遍都低於 10%。

 

若只看「免費補習」比率,則以日本 61% 最高;其次是北歐國家。台灣則約為 34%,比率和付費補習相差無幾。

 

整體來看,除了俄羅斯之外,南韓、新加坡、上海等升學考試高競爭的東亞地區,補習比例都名列前茅;最不愛補的國家,則是挪威、奧地利和愛爾蘭。北歐國家對於付費補習幾乎都興趣缺缺,偏向免費課輔。

 

黃敏雄分析,北歐與東亞國家明顯落在光譜兩端,推測與各自的升學制度、文化及社會福利息息相關。好比芬蘭補習率雖然接近 6 成,但付費僅不到 1 成,極可能是因為提供多元的免費課程,讓有興趣的學生能在課後自行選擇參加。

 

而台灣補習比例不低,跨國排行大約位居前五分之一,沒有補習、付費補習及免費補習各占三分之一。不過,付費補習似乎比一般印象來得低?黃敏雄認為,可能原因是台灣的國、高中普遍實施課後輔導(第八節),儘管也依規定收費,但比起一般家教、補習班便宜許多。這種只付少許費用的校內課後輔導,無法在 PISA 的資料中呈現為付費補習;PISA 資料中的付費補習,包含校外營利性機構的補習與個人家教。
 

不只亞洲學生愛補習!跨國研究揭秘補習行為背後的原因02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黃敏雄)

 

高社經家庭、解決能力偏低的學生,在多數國家最常付費補習

從數據來看,補習顯然是全球趨勢, 超過半數的國家/地區中學生補習比例在 50% 以上。那麼,回到研究的核心問題,影響學生參與補習的原因為何?哪一類學生更常補習?以上兩個問題,是否都與補習的付費型態有關?

 

以家庭社經背景來看,就付費型補習而言,在多數國家中,家庭社經背景越好的學生,越可能去補習(部分國家顯示兩者無關,見下圖)。若是免費型補習,良好的背景並沒有提高補習的機率;在十多個國家中,甚至是降低。

 

針對問題解決能力,就付費型補習而言,問題解決能力越低的學生,越可能去補習;南韓則是與眾不同,問題解決能力越高的學生,越有可能付費去補習。若是免費型補習,在許多國家中,問題解決能力越低的學生,越可能參加;只有日本、澳門及波蘭相反,問題解決能力越高,越可能參加免費型態的補習。

 

不只亞洲學生愛補習!跨國研究揭秘補習行為背後的原因03
圖|研之有物

 

多數國家裡,優勢家庭用付費補習來搶救孩子課業

那麼,「彌補優勢」是否可以解釋學生的補習行為呢?黃敏雄將補習區分付費與免費補習,依序探究三個問題,以驗證彌補優勢是否真的存在。

 

第一個問題:在低解決問題能力的學生中,哪種社經背景較可能去補習?

 

對多數的國家而言,在問題解決能力較低的學生之中,高家庭社經背景者更常參加付費補習。在 36 個納入分析的國家和地區中,有 27 個呈現此現象,包含台灣。上海、南韓、保加利亞、新加坡、俄羅斯及香港,尤其明顯

 

但如果是免費補習課程呢?則沒有出現相同情形。除了日本、荷蘭,其餘國家的低問題解決能力學生,並沒有因為家庭社經背景比較好,因而提高免費補習的可能。

 

第二個問題:同樣是高社經家庭的孩子,解決問題能力偏低者比較可能去補習嗎?

 

就付費補習而言,許多國家如此顯示。36 個國家地區中,有 19 個呈現這個現象:擁有高家庭社經背景的孩子裡,低問題解決能力者較常參加付費的課輔。

 

其他 17 個國家地區,包含台灣、南韓、香港、新加坡等,高家庭社經背景的學生並沒有因為問題解決能力較低,而提高付費補習的可能。此外,在南韓及台灣還呈現相反的結果,家境良好的學生中,能力越好越可能參加付費補習,顯示菁英主義的現象。黃敏雄推測,當學業成績與未來的教育、職業機會高度相關,高社經父母為了確保子女能保持領先,不論孩子能力高低,都會積極提供付費補習機會。

 

就免費補習而言,則只有 9 個國家顯示,高家庭社經背景的學生之中,問題解決能力較低者比較會去參加補習,包括荷蘭、加拿大、瑞典、澳洲、英國、丹麥、斯洛伐克、芬蘭及比利時。

 

第三個問題:在低社經家庭的學生中,高解決問題能力者是否比較會去補習?

 

南韓與澳洲的低家庭社經背景學生,高能力者更常付費補習。波蘭、日本和澳門的低社經背景學生,高能力者更常參與免費型的補習。除了這幾個案例之外,對低家庭社經背景學生而言,不論是付費或是免費的補習,能力與補習沒有顯著關係。

 

不只亞洲學生愛補習!跨國研究揭秘補習行為背後的原因04
在多數國家中,問題解決能力比較低的學生裡,高社經背景者更可能去補習;高社經家庭的孩子中,問題解決能力較低的比較可能去補習;低社經家庭的孩子裡,不論能力高低,補習機率都沒有顯著差別。
圖|研之有物

 

全球化競爭下,中產階級更陷入教育焦慮

綜上數據,可得出幾項重要發現:

 

首先,這項跨國研究證實,補習確實被用來發揮「彌補優勢」,但僅出現在付費型態。高社經家庭的父母會花錢送孩子上補習班,搶救能力較差的孩子,因此高社經、低能力學生更常參加付費的課外補習。相較之下,免費課輔則被視為補充性工具,在絕大多數社會都未被高社經地位的父母當作彌補機制。

 

在多數國家裡,功課不好的學生更常補習,特別是出身高社經家庭。因此,對許多國家而言,補習主要是「補救」的功能,「不是希望兒女搶第一,而是不要太落後」。 不過,在台灣及南韓,補習同時也扮演「使強者更強」的功能,「不但要不落人後,還要遙遙領先」。

 

黃敏雄分析:「當教育機會均等越來越被強調,同時,在全球化之下社會競爭、貧富差距也更劇烈,這讓中上階級父母產生焦慮,擔心孩子不如人,導致下一代的階級地位下滑。」

 

一旦其他學生都順利升學,自己的兒女卻可能沒有機會,負面影響太強大,資源較充裕的中產以上家長於是積極介入,透過補習或家教加強孩子的學業表現,進而延續他們的階級優勢。

 

實證研究也顯示,階級差距仍然顯著存在,高社經家庭擁有更多資源拉孩子一把,而補習可能在其中發揮作用,重製了這種階級不平等。

 

面對高度競爭下的社會階層差距,黃敏雄建議:「國外實驗性質的研究指出,一開始就預防落差是比較有效的策略,而不是等落差形成之後再去補救。」他認為,若政府能提供偏鄉或弱勢家庭高品質的 0-5 歲學前幼兒教育,並於孩童入學之後,輔以免費課輔資源,充分利用優質的線上課程,也許能減緩這種資源不對稱。

 

然而,另一個讓人好奇的關鍵問題是:當補習成為教育競賽浪潮下的趨勢,家長憂心忡忡安排各式國英數的家教補習,是否真能為孩子成功打造未來?

 

黃敏雄強調,影響個人未來經濟、生活層面,不單單是靠學科表現。過往的教育體制偏重課業成就,父母也多半在這種環境下養成;但在當前多元、高速變化的時代,「非認知能力」將有更關鍵的影響。例如,情緒管理、自律、勤勉盡責、積極主動、熱情、謙遜、好奇心、想像力、同理他人、關懷生命、有團隊精神、合作協商及自主學習等,即一般通稱的「軟實力」。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許多父母心底放不下的期盼,但當社會需要的關鍵能力已逐漸改變,黃敏雄提醒:

 

補習強化的只是學科考試的表現,不是全面性的認知能力。此外,要有健康而成功的人生,不能單靠認知能力,非認知能力會對孩子未來有更重要的影響力!

文章資訊
採訪撰文 周玉文
美術設計 林洵安
刊登專欄 研之有物
刊登日期 2021-12-06

文章分類 故事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