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臺灣通史】熱蘭遮城全方位解析:位於安平海岸的軍事堡壘,如何成為臺灣歷史浪潮的見證者?

2024-02-06

座落於安平海岸的熱蘭遮城,自 1624 年荷蘭人佔領臺灣之初就開始建造,歷經十年的建造才終告完工,至今已將近四百年。一路上歷經政權更迭,從荷治、鄭氏、清代、日治、到中華民國統治時期,安平海邊的金黃色夕陽每日映照著熱蘭遮城的城牆,日復一日、不曾停歇。不過隨著時光流逝,熱蘭遮城也從最初的雄偉健壯變得凋零破敗,在歷史上沉睡了好一段時間,直到近來才重獲新生。那麼,熱蘭遮城作為歷史的見證者,究竟臺灣歷史的浪潮在這座城上留下什麼樣的痕跡呢?

吾家有城初長成

1624 年,在著名的「沈有容諭退韋麻郎」後,荷蘭人與明朝政府達成協議,撤出澎湖來到臺灣。為了經營海上貿易,荷蘭人希望選擇在能控制港灣的沙洲上築城,鹿耳門便成為荷蘭人的首選之地。在城牆建立之初,一開始它只是個小小據點,也還被叫做「奧倫治城」(Orange),直到1627 年因紀念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所控制的熱蘭省,才正式命名為熱蘭遮城(Zeelandia)。

 

Zee 在荷蘭語之中是海的意思,而 land 則是陸地,這讓位於海陸交界的 Zeelandia 恰巧有著海陸之城的寓意。也是在 1627 年開始,荷蘭人才運來赭紅的磚頭作為建築材料,一步一步的砌出現今的城牆樣貌。荷蘭人為了集中兵力防禦,將原本散布在海灣對面的貿易商館移進熱蘭遮城,自此成為兼具行政、商貿、軍事防務的統治中樞。
 

荷蘭時期的熱蘭遮城,座落在安平海岸的一旁(Source:wikipedia/公有領域)

在材質上,熱蘭遮城不但是臺灣第一座磚造建築,磚頭之間的混凝土還是以糯米、糖漿、蚵殼灰混合而成的。這種特殊的建材比使用石灰更有效果,糯米中的澱粉與碳酸鈣結合後不但具備黏合力,也更能夠防止水份侵襲。或許正是因為應用了這樣的特殊工法,當年所建成的磚牆才能夠抵禦歲月的侵蝕,靜靜的屹立到今天。
 

在現今安平古堡園區內,仍可見得當時所留下的牆垣(Source:wikipedia/公有領域)

在統治臺灣的期間,荷蘭東印度公司想要與臺灣的原住民交易鹿皮、與中國籍的海商與海盜購買偷渡的生絲、與日本的海外商船購買白銀,但他們一面依賴與各勢力進行貿易,另一面卻與他們競逐著商業利益,彼此存在著既合作又緊張的關係。直到 1635 年以後,原住民部落降伏、與鄭芝龍達成了穩定的貿易協定、日本也對本國商人下達鎖國令,讓荷蘭獨佔了對日的國際貿易,熱蘭遮城的經營才趨於穩定。荷蘭人同時也招收了漢人移民來臺開墾,甚至在市參議會之中給予漢人兩個席位,讓他們有傳達意見的機會,這也是臺灣前所未見的民意代表組織。可惜東印度公司利益導向的經營方針還是讓漢人無法忍受,因而發生了郭懷一事件,最終郭懷一敵不過裝備火槍的荷蘭人與跟公司合作的原住民,造成約四千名漢人喪生,也是臺灣歷史上一道被銘記的傷痕。
 

熱蘭遮城最重要的功能是軍事防禦,而荷蘭人在建造時也在這方面運用了當時最先進的設計思維。當時歐洲各國為應對戰場上越來越多的火炮,蓋出低矮但厚實的圍牆,並以傾斜的設計減低炮火的作用,這類新型的防禦工事被稱作「文藝復興堡壘」。與中世紀的城堡構造截然不同,除了城牆之外,這種城堡更在角落處蓋出突出的「稜堡」結構,並備有可以放置大炮的垛口,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幾個稜堡與主城牆之間發揮聯合防禦的效果,無論城堡哪邊遭到攻擊,守城的一方只要在稜堡上對攻城士兵投射火力,就可以對攻城方造成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外型像是箭頭一樣的稜堡,讓整座防禦工事看起來像是星星的形狀,這樣的城堡也是大航海時代歐洲對外殖民的一大利器,而熱蘭遮城正是以這種新銳軍事科技的結晶,防禦力遠超乎當時中國人對於城牆的認識。
 

當國姓爺鄭成功決定攻臺時,熱蘭遮城就準備要面對它最嚴峻的考驗,他的部隊在 1661 年四月穿越鹿耳門水道進入臺江內海,這時鄭軍有兩萬五千名左右的士兵,荷蘭方則只有一千一百名。更糟的是,荷蘭方僅有的幾艘戰艦在初次交火中就爆炸沉沒,派出城的幾隻的小部隊也遭到殲滅,僅存的荷方士兵約為 800 到 1000 名之間。鄭軍在 5 月初先攻下了普羅民遮城(今日的赤崁樓),荷方只能用僅存的幾百名兵力死守熱蘭遮城,等待荷蘭東亞總部巴達維亞的救援。
 

1669年出版的書籍中,插圖紀錄著鄭成功攻打荷軍的時刻,圖片中上為熱蘭遮城(Source:wikimedia/公有領域)

當鄭成功覺得情勢大好,認為馬上就能打下熱蘭遮城的時刻,事情卻不如鄭成功的預期。當他動員上萬名士兵的攻勢,卻被荷蘭方輕易的防禦下來,充分展現文藝復興堡壘的防禦力,甚至反讓鄭軍遭到密集的火炮攻擊。鄭軍士兵認為荷蘭炮手的瞄準精準度令人難以置信,「彷彿能夠親手把炮彈投擲在他想要的任何地方」。
 

而在五月二十五日,發生了堪稱圍城之戰中最驚心動魄的一場炮戰。荷蘭長官的官邸在戰鬥開始時就被鄭軍火炮擊毀,而荷軍的火炮長官則在夜色之中憑藉鄭軍開炮的微弱火光掌握位置還擊。雙方的砲彈在夜空中交錯,一位火炮長官在戰鬥中失去一隻耳朵仍然繼續奮戰,在漫天炮火之下,最後鄭軍的火炮因為缺乏保護而大多被摧毀,鄭軍死傷慘重,而受到城堡守護的荷軍則幾乎沒有傷亡。
 

這場戰鬥之後,雙方陷入了長期僵持,鄭軍陸續有官兵死於疾病與糧食不足,他們派了許多士兵試圖尋找糧食與耕地,無力再發動進攻,而荷方則坐困城內,努力節省糧食、等待援軍。不過,即使荷軍在八月開始終於得到了巴達維亞的物資支援,依然無力驅趕鄭軍的大批部隊,戰局僵持持續到了新年。
 

當戰事久久無法推進時,在一名荷蘭建築工程師受不了長期的圍困,叛逃到了鄭軍陣營。靠著工程師的策劃,鄭軍也終於能為他們的大炮設立有效的防禦工事,一座半月型堡壘,這破壞了荷軍在炮戰中單方面的優勢。靠著他的策畫,鄭軍先是攻下了熱蘭遮城旁邊山丘上的「烏特勒支堡」,有了這個居高臨下的基地,鄭軍可以絲毫不受阻礙的不斷炮擊城內。在長達九個月的堅守後,荷軍終於派人向鄭成功投降,而熱蘭遮城則在這場轟轟烈烈的戰役中證明了它的價值,它讓城內守軍足以對抗數量在二十倍以上的軍隊,直到鄭軍也運用了西方的建築技術後才敗下陣來。戰後,鄭成功入主了這座城堡,繼續作為鄭氏政權在臺灣的行政中心,即使建築者荷蘭人離開臺灣,這座城堡依然安好地座落在安平海岸,過著屬於它的光輝歲月。

到了清治時期,熱蘭遮城的地位開始逐漸改變,在戰略位置上由於安平港嚴重淤積,船舶越來越難以通行,許多船隻逐漸改從鹿耳門水道入港,這讓熱蘭遮城逐漸被邊緣化,只能作為水師副將的駐紮地。隨著清政府加開鹿港、八里盆兩個港口,也讓臺南府城的重要性更為降低。熱蘭遮城就逐漸失去了臺灣統治中心的地位、不再被人們重視,甚至幾乎遭到遺忘,也因此而年久失修。當颱風或地震侵襲時,常常得不到應有的修繕,城壁傾圯腐朽,只能作為彈藥庫使用。
 

1871 年的熱蘭遮城,幾乎只剩下斷垣殘壁(Source:wikipedia/公有領域)

直到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來臺建設,選定二鯤鯓建築億載金城,作為安平港的防禦中心,為了節約經費而選擇拆除熱蘭遮城的磚塊作為建材,可見這時熱蘭遮城已經完全不堪使用,僅剩下供應建材的價值,他的身影就緩緩退出歷史的舞臺上,過去的榮光彷彿一場幻夢。

從堡壘到古蹟:熱蘭遮城的重生

日治時期之後,日本人所看到的熱蘭遮城遺址只是幾片散亂的牆垣,日本政府先是1908年時在蓋了白色燈塔,後來又將大多數殘磚夷平,蓋起了新的三層磚製高臺,也是現在我們所見的「安平古堡」的主要輪廓。但此時的安平古堡已經與當初的熱蘭遮城完全不同,不再是原先那個軍事工藝的頂尖傑作了。
 

1930 年代,日本政府在安平古堡舉辦了「臺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正是從熱蘭遮城建城的年代作為臺灣文化的起點,呈現出了熱蘭遮城在臺灣歷史上的特殊意義。當時也正是日本政府開始注重文化資產、古蹟相關議題的時期,有了考古經費的投入,讓日本的古蹟學者得以進行研究。當時的學者發現古熱蘭遮城的主體,正好是建設新安平古堡時所拆除的那一部份,但遺憾的是改建已經發生、難以復原,不禁讓人遺憾若是研究與建設的順序能夠顛倒的話,或許現在的我們有機會看到更接近原貌的熱蘭遮城。
 

時序推進至 1980 年前後,臺灣的社會與政府單位也掀起了一股重視文資保存議題的風潮,先是有由當時的臺南市政府、民間團體出資,由楊英風先生規劃的「安平古壁史蹟公園」將安平古堡園區規劃得更加適合遊覽,促進民眾與史蹟的接觸。到了自 1990 年代起,共有三次的挖掘研究計畫,包括古城堡地下城基、混凝土材質、古代陶器出土等等,重新將熱蘭遮城的原始面貌發掘出來。在現今安平古堡園區的規劃中,也展示著考古挖掘的成果,呈現出熱蘭遮城將近四百年來的變遷。

當我們回顧了熱蘭遮城這一路來的改變,我們也會發現每個階段的改變也緊緊繫那個時代本身的樣貌。或許我們失去了它的原有的樣貌,但或許「改變」本身也是歷史留下的痕跡,或換句話說:臺灣近四百年的歷史就濃縮在這座城裡面,熱蘭遮城這座臺灣最早的大型建築物,正是臺灣歷史變遷的見證者。

文章資訊
作者 王學儒
刊登日期 2024-02-06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