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有段時間,臺灣流行把網路用語中表示笑聲的「ㄏㄏ」,打成漢字「廠廠」,乍看之下令人完全摸不著頭緒。原來,這陣風潮出自於中國網友無意間將臺灣的注音符號「ㄏ」認成中國簡體漢字的「厂」(繁體字為「廠」),於是這注音槓上簡體字的笑話,一時傳為臺灣網路圈的熱門話題。
注音符號,ㄅㄆㄇㄈ,37 個字母我們從小琅琅上口、倒背如流,隨國民政府遷臺以來,在臺灣實行與推動,成為全民讀寫華語文的重要輔助工具。到了今天,放諸四海幾乎已無人認得,成為臺灣的專屬符號。
不過,你可曾想過,這個如今十足「臺灣」的代表,卻有著非常不臺灣的起源?注音符號原本其實不叫注音符號,而且曾經比現在多三個?而我們很熟悉的《國語日報》,一開始原來是為了推行注音符號而誕生?
關於注音符號如何成為今天的注音符號,就讓我們回到一百年前的中國一窺究竟⋯⋯。
作為拼寫中文/漢語的新工具,注音符號的由來與 1911 年中華民國政府成立後為了各地溝通的需要、中央政令頒行方便等新時代的作為,所頒布的一系列共通語推行運動、制定標準讀音等行動密不可分。
注音符號原本的大名是「注音字母」,顧名思義,是用來標註漢字的發音,讓漢字這種不完全是表音的「啞巴文字」能有音可讀。1913 年,教育部召集中國 22 個省份與蒙古、西藏、華僑的代表,還有各地音韻專家,高達 79 位社會賢達齊聚於北京,一同組成「讀音統一會」,開始制定注音符號的漫漫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