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香蕉如何進軍世界?從美國一個踩香蕉皮跌倒的女人說起

陳韋聿 Emery 2020-04-16

一個總是踩到香蕉皮跌倒的女人

1910 年 11 月 27 日,《紐約時報》的週日雜誌版上頭刊登了一個頗為離奇的故事


數年來,一個名叫安娜.史圖拉的成年女性,不停地在各種公共場合踩到香蕉皮跌倒──嗯,根本就是《老夫子》漫畫裡的喜劇橋段。舉凡渡船甲板、火車車廂、車站臺階甚至百貨公司,安娜彷彿跟香蕉皮有仇一樣,走到哪都可以踩到香蕉皮然後摔個四腳朝天,隨後就被送進醫院,真是慘到不行。


不過後來,終於有人發現事情不太對勁──因為安娜不管在什麼地方跌倒,總會向那個場所的負責單位求取賠償,據說四年下來,她已經從這類事故裡面,獲得了將近三千元的撫慰金(放在今天來看,這筆錢的購買力,相當於兩萬七千美元左右)。換句話說,安娜很可能是個故意製造「香蕉皮事故」來賺錢的騙子。


The Woman, The Banana Peel And The Damage Suits
From November 27, 1910

好笑的是,她並不是一個唯一靠「香蕉皮事故」詐財的美國人。


十年後,紐約南邊的費城,又冒出了一個叫法蘭克.史密斯的男子。他也用了同樣的招數,故意在路面電車上踩到香蕉皮滑倒,並因此成功地向好幾家鐵路公司求得賠償金。


不過,法蘭克的詐欺手法比安娜有誠意多了。為了讓整件事看起來自然一點,法蘭克找了一個同夥,事先到車上扔好香蕉皮,他再若無其事地踩上去,狠狠跌一個花開富貴。


據說被逮捕之前,法蘭克已經在其他許多城市耍了好幾次同樣的把戲。在這個「巡迴演出」的過程裡,他老兄的假摔技巧,想必已經練習得非常純熟了吧。


滿是香蕉皮的美國城市

在現代人的眼裡,這兩個故事實在是有點搞笑──故意踩香蕉皮跌倒,到底是哪門子的敲詐手段啊?


妙就妙在這裡。在安娜與法蘭克的時代,「香蕉皮事故」在美國東岸的大城市,實在是大家習以為常的一件事。因為那時,生活在城裡的人們,確實隨處都能踩到香蕉皮。


而這事情不是在開玩笑,真是會鬧出人命的。如果你有空打開《紐約時報》網站,在搜尋欄位裡鍵入 banana peel,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前期,你可以找到一大堆的新聞報導,都是因為踩了香蕉皮而發生的人身事故或訴訟案件。舉凡落馬車禍、甚至是摔下樓梯一命嗚呼……種種慘劇,族繁不及備載。


堆積在街道上的香蕉皮,竟然已經到了害人性命的地步。想當然,那時的社會輿論一定會大肆批評政府,要官員們出面解決香蕉皮的環境公害。於是在 1896 年,紐約市的警察局長召集了手下諸多人馬,要求他們嚴格執法,積極取締那些亂丟果皮的死老百姓。按照《紐約時報》的新聞標題,局長的做法,幾可說是發起了一場「針對香蕉皮的戰爭」(War on the banana skin)


有趣的是,這位公開向香蕉皮宣戰的局長大人,在兩年後當選了紐約州長。再過五年,他的仕宦之路更是突破天際,直接入主白宮──他是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就是你的高中世界史課本上頭,那位堅持門羅主義、大搞巨棒外交的美國總統。

 

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香蕉如何改變世界?

總而言之,香蕉皮真的曾經在美國社會裡構成了嚴重問題。這樣看來,安娜跟法蘭克會選擇用這種手段來詐取賠償金,也是挺合理的事情。


話雖如此,這些「香蕉皮事故」的後果,也並不總是那麼嚴重。多數情況下,踩到香蕉皮的人應該也就是笨拙地跌坐在地,並且被身旁的朋友奚落一番而已吧。


不過,在那時的美國,「香蕉皮事故」的發生頻率實在太高了。大概因為這樣的緣故,「踩香蕉皮跌倒」的情節,也因此進到了卓別林等人的電影當中,成為他們表演笨拙喜感的一種橋段。之後,這種萬年老哏又一再地被各種形式的喜劇表演所複製,並且逐漸地深植人心。


現在你知道《馬力歐賽車》或《跑跑卡丁車》裡面,那些丟出去害人打滑的道具,為什麼都會是香蕉皮了。這一切的一切,都應該追溯到一百年前的美國,那個不斷有人在街上跌倒的時代


之所有會有這些香蕉皮,自然是因為老美對於這種水果的大量消費。從十九世紀後期開始,從拉丁美洲輸入的香蕉迅速攻占市場,成為了最受歡迎的果物。


不幸的是,那時的城市公共衛生系統,從來沒有設想過要迎接排山倒海而來的香蕉皮,於是,這種濕濕滑滑的黃色果皮,直接影響了美國許多大城市的街道景觀。


街景的改變還只是小事,如果我們看向二十世紀初期美洲的歷史結構,香蕉所帶來的龐大利潤,促使老美的巨型水果企業不斷在拉丁美洲開闢香蕉園,繼而掌控了諸多國家的經濟命脈。美國人對於這些國家的政治涉入越來越深,甚至不惜發動戰爭,藉以保護商人們的貿易利潤──還記得前文說到那個堅持門羅主義的羅斯福總統嗎?這段「香蕉共和國」的創造史,也得把他給算進帳上。


香蕉,臺灣史,吳振瑞

綜觀人類歷史,恐怕還沒有一種水果能夠像香蕉這樣,擁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吧。


而如果我們把目光焦點從美國的歷史移回到臺灣的歷史,你會發現,這座氣候溼熱的海島,其實也曾經深深受到香蕉的影響。差別在於:臺灣並不是剝除香蕉皮的消費國,而是這種水果的生產地。另一方面,香蕉也沒有造成太多惱人的滑倒事故。相反的,它曾經給這座島嶼上的許多農家,帶來無限的希望。


一種商品,無論是消費或者生產,只要規模足夠龐大,總會給一個地方的人群生活帶來改變。而在臺灣,大量盛產的香蕉所造成的影響,直接體現於它的農村景觀。


日治初期開始,臺灣輸往日本的香蕉數量逐年成長,香蕉園的面積自然也變得日益龐大。從島嶼的中部到南部,土地上冒出了一欉又一欉的香蕉樹,依賴這種作物為生的農民越來越多。與此同時,也開始出現一些農家子弟「在蕉園裡,一面讀書、一面照顧香蕉」,例如吳振瑞。


回顧臺灣的香蕉產業發展史,吳振瑞是一個絕不會被錯過的名字。他標誌了那個名為「香蕉王國」的美好年代,但 1969 年的「剝蕉案」,除了毀壞吳振瑞的聲譽,也同時被許多人視作這個王國崩毀的歷史起點。


1970 年代臺灣的「香蕉王國」走向毀滅的原因,研究者各有不同見解。不過有一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來自拉美國家的香蕉在日本市場上逐漸佔得優勢,臺蕉的出口空間隨之被壓縮,賣不完的香蕉也就漸漸壓垮了整個產業。


故事說到這裡,我們不禁要回想到一百年前,佈滿紐約街道的香蕉皮──如果不是當年那些瘋狂跌倒的美國人,跑去南美洲搞出了高度集約的香蕉產業,臺灣的輸日香蕉,恐怕也不會在 1960 年代末的日本市場遇到這麼一個強勁對手,眾多蕉農也不致因此而迅速失業(雖然在 1972 年還是免不了要被菲律賓的輸日香蕉超車),發生在吳振瑞身上的故事,或許也會因此有些改變。


身為 1960 年代高雄「青果合作社」的理事主席,吳振瑞是南臺灣香蕉產業的關鍵人物。許多人將他視為盛世的創造者,據說,是他成功地壓低了出口商的獲利,為蕉農爭取到更好的收購價格。但在「剝蕉案」裡,吳振瑞橫遭整肅,聲譽卓著的「蕉王」,一夕被打成了剝削農民的「蕉蟲」,再也難以翻身。


李旺臺出身種蕉家庭,他的蕉農父親對「吳主席」充滿感念。多年後,李旺臺竟有機會在東京採訪到遲暮之年的吳振瑞,從而有了這部小說的誕生。本書重現了吳振瑞生命歷程裡的盛衰起伏,同時也藉此書寫臺灣香蕉產業史當中的重要篇章。


這是蕉王的故事,沒有皆大歡喜的結局。但沿著他的生命軌跡走去,你將會看見一個曾以香蕉為傲的年代,以及一座王國的往日榮光。

 

《蕉王吳振瑞》
榮獲 2018 年第四屆台灣歷史小說獎
那幾年,錢是香蕉的形狀 
染滿樹汁的襯衫是好額人的衣裝
那是他締造的黃金時代,也是黃金囚禁了他的時代──
台灣首位農村之神
以水牛的堅毅打造盛世的傳奇故事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1. Dan Koeppel著,謝佩妏譯,《香蕉密碼:改變世界的水果》,臺北:馥林文化,2009。
  2. “A Slippery History of the Banana Peel Gag” from Early Sports and Pop Culture History Blog
  3. Laura Turner Garrison, “How Did Slipping on a Banana Peel Become a Comedy Staple?”
  4. 葉郎,電影戀物癖:萬年老哏香蕉皮
文章資訊
刊登專欄 Emery 的歷史角落
刊登日期 2020-04-16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