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沒有戰爭、就沒有生意」──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海外殖民歷史特展

荷事生非 2018-03-06
收藏
於海牙荷蘭國家檔案館展出的「The World of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Pao-Yi Yang攝影)

成立於十九世紀初、坐落於海牙的荷蘭國家檔案館,可謂國家歷史記憶的寶庫,裡面保存的歷史文獻、地圖與照片數量之豐,可相接綿延百餘公里。


其中,有關荷蘭黃金時代的重要推手–荷蘭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VOC, 1602-1799)的史料是其重點收藏。除了荷蘭國家檔案館,有關 VOC 的歷史文獻與該公司曾經星羅棋布於亞非海域間的船隻一樣,如今也四散在位於印尼、斯里蘭卡、印度以及南非等地。


海洋,作為一個跨國空間,其波濤洶湧的程度在大航海時代迎來巔峰。海面汪洋成為各個歐洲強權相互角力、自我彰顯的舞台。八十年戰爭的爆發,使當時西班牙與葡萄牙聯合王國的國王腓力二世(Philip II, 1556-1598)視荷蘭人為一群「叛徒」,為了打擊其經濟發展,腓力二世於 1594 年關閉了里斯本的港口。殊不知,這項決策將帶來日後影響整個世界、且對西班牙與葡萄牙的海上勢力而言是個徹底的反效果:利益之所趨使荷蘭人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跨國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VOC。該公司的興起與茁壯帶領著低地國航向亞非殖民以及跨國貿易所能帶來的豐厚利潤,飄揚風中的公司旗幟為整個民族迎來了屬於他們的輝煌年代。


如何「喚醒」這段歷史,使它不僅是沉睡於史料字面上或是物質圖繪間的「過往」,更具有連結古往今來、構成整個民族集體記憶的重要性,是荷蘭國家檔案館此次籌畫特展「The World of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的重點目標,該展覽也部分體現了該機構研究以及數位化 VOC 史料的成果。


「The World of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並不是規模宏大的特展,但是展場佈置卻別具巧思。在有限的空間裡建構出一艘船首形狀的展廳,圍繞在最前端的深色布簾投影出藍海濤濤的視覺效果。國家檔案館邀請觀眾踏上這艘象徵著 VOC 商船的木質船廳,一同從這間位於海牙的國家機構航向那對於荷蘭人而言,曾是充滿未知的亞非世界 。

 
以船首形狀為設計的「The World of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展覽動線。該展廳設計也為「The World of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贏得2017年IDCA (International Design Communication Awards)特展類最佳展場設計銀獎。(©Pao-Yi Yang攝影)
船首前端的藍海濤濤。(©Pao-Yi Yang攝影)

「The World of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由九個相連的展區所構成:蓬勃發展的貿易帝國、非洲好望角、中東、印度、錫蘭(今斯里蘭卡)、巴達維亞(今印尼雅加達)與東印度、日本、福爾摩沙(今台灣)與中國、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世界。


該展覽的解說標籤全為荷蘭文,但觀眾可於櫃檯借荷英雙語的解說平板,裡面對各項展品有更為詳細的解釋。除了國家檔案館所藏的歷史文獻與手稿書信等資料,該展覽也從荷蘭各處博物館以及私人收藏借來繪畫、織品與工藝品以提供觀眾一個更多彩豐富的視覺饗宴。


展覽一角。(©Pao-Yi Yang攝影)

有趣的是,若觀眾按照展覽所規劃的數字編號行走,他將發現自己所行動的路徑與當年 VOC 船隻東向的航道大致符合:因應季風時節,VOC 的船隻從荷蘭的港口出發、沿著西非海岸一路向南、繞過好望角之後轉而向東、經過印度以及斯里蘭卡、抵達該公司當時設置在印尼巴達維亞的亞洲總部,該處指揮調度著 VOC 建立在中國、日本、台灣、東南亞以及荷蘭之間的貿易網。


循此,十七至十八世紀的亞洲在 VOC 的運籌帷幄之下,正如加拿大漢學家卜正民(Timothy Brook)在其廣受歡迎的著作《維梅爾的帽子:從一幅畫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中所形容的,是一張「因陀羅網」。《華嚴經》中曾提到,因陀羅神將世界編織成了一張大網,網上每個繩結的交集之處都繫上了一顆寶珠,彼此相互輝映、互有牽連。


「The World of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某種程度而言,即是從荷蘭人的視角再現了這張由 VOC 所編織起的因陀羅網:許多展品的創作背景或是形式特徵反映了跨文化風格與品味,例如:荷蘭畫家 Johannes Vingboons (1616/1617-1670)筆下的《印度坎努爾(Cananor)港口圖》與《台灣熱蘭遮城堡壘圖》、位於烏特勒支省的 Spakenburg 所生產名為 kraplap 的荷蘭傳統服飾上印著受到亞洲織品所啟發的花卉圖紋、日本外銷荷蘭的伊萬里(Imari)瓷器、日本幕府送給 VOC 將軍的一件融合中國絲綢所製成的日式禮袍、歐洲訂製的中國青花瓷咖啡壺、荷蘭畫家 Nicolaas Muys (1740-1808)所描繪裝飾著亞洲瓷組(garniture)的《荷蘭室內》等等,不一而足。

 
《印度坎努爾(Cananor)港口圖》(View of Cananor on the Malabar coast of India (1665), by Johannes Vingboons. Copyright: National Archive, number: 619.41)。
《台灣熱蘭遮城堡壘圖》(Fort Zeelandia (1620-1630), by Johannes Vingboons. Copyright: National Archive, number: 619.118)。
Spakenburg所生產名為kraplap的荷蘭傳統服飾。Collected in the Museum Spakenburg.
(©Pao-Yi Yang攝影)
日本的伊萬里(Imari)瓷器。Collected in the Keramiekmuseum Princessehof.(©Pao-Yi Yang攝影)
中國青花瓷咖啡壺。Collected in the Groninger Musuem.(©Pao-Yi Yang攝影)
日本幕府送給VOC將軍的日式禮袍。Collected in the Gemeentemuseum in The Hague.(©Pao-Yi Yang攝影)
荷蘭畫家Nicolaas Muys 所描繪的《荷蘭室內》,顯現當時在荷蘭家庭中裝飾地亞洲瓷組(De Belachelijke Jonker (1777), by Nicolaas Muys. Copyright: Bruikleen Museum Boijmans van Beuningen in Rotterdam.)。

又或者,某些商品曾被 VOC 船隻運送於海上絲綢之路間卻不幸沉沒,直至近代才由水下考古挖掘出土,而成為過去這場跨國貿易的歷史見證,例如四件從 VOC 商船南京號(Geldermalsen,約沉沒於 1752 年)所打撈起的中國青花瓷器,一旁相連展出的是一封 VOC 手稿紀錄該船之沉沒,以及二十世紀晚期挖掘該船遺跡的紀錄影片片段(圖十二)。這個展示不僅體現了作為全球貿易商品的瓷器曾用以載茶、成為 VOC 商船壓箱貨的史實,也指涉其所帶動十七至十八世紀歐洲人用於居家裝飾與自我身分展現的「中國熱」(China Mania)。


左櫃為由VOC商船南京號所打撈起的中國青花瓷器 。右後邊則為商船南京號. Collected in the Archive VOC, number 2770. (©Pao-Yi Yang攝影)

近幾年荷蘭與 VOC 亞洲貿易相關的展覽並不少,例如 2015 年底至 2016 年初,在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與美國皮博迪博物館(Peabody Museum)聯合舉辦的特展「Asia > Amsterdam」 (該展在皮博迪博物館稱為 Asia in Amsterdam)。如果說荷蘭國家博物館的「Asia > Amsterdam」聚焦的是由 VOC 所推動的歐亞藝術文化融合、藝術之美在跨文化語境中的體現、荷蘭的畫家與工匠們如何將來自亞洲的奇珍異寶融合在他們自身的繪畫、工藝創作以及室內裝飾等議題,那麼「The World of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顯然企圖呈現一些比較不「美」的事實,亦即荷蘭海外殖民歷史的黑暗面。


這首先透露在該展覽的宣傳海報中,VOC 駐印尼總督 Jan Pieterszoon Coen (1587-1629) 肖像的一半由電腦合成西裝革履的模樣,配合標語「No Business Without Battle」。Coen 可謂 VOC 史上最具爭議性、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亞洲總督,這可從他為了獲取香料貿易的利潤而不惜屠殺印尼班達群島將近一萬五千個住民中印證。


這場血腥而殘酷的歷史時至今日以舞蹈儀式烙印並傳承在印尼民眾的記憶中,皮博迪博物館的「Asia in Amsterdam」即在 Coen 的肖像附近撥放相關的紀念影片,試圖對比出荷蘭人與印尼人看待同一件史實的不同視角。


「The Poster of The World of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展覽海報。
(Copyright: National Archive)

「The World of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也嘗試提醒觀眾在「世界上第一家跨國貿易股份有限公司」這塊金字招牌的背後,其實隱藏了被殖民者的斑斑血淚,這表現在該展覽於解說平板的首頁中所提及 VOC 帶來的殖民暴力(儘管只有一句話帶過)、在非洲展區裡也擺放了兩幅攝於 2016 年的非洲人照片,傳達 VOC 當年在非洲的殖民導致今日當地民眾身分認同的問題 (儘管,矛盾的是該展覽是從荷蘭人的角度來描述該問題,卻沒有展示從非洲人視角看待身分認同議題的訪問或是紀錄)。


此外,在巴達維亞展區中介紹 Coen 的玻璃櫃裡,也部分地呈現荷蘭人如何從紀念這位總督的成就,到對其血腥作為的反省。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有關印尼人對這起事件的紀念影片以及該人物在荷蘭所引起的爭議與批判的影片並不是被展示在「檯面上」,而是收在展櫃的抽屜裡。這種以「檯面上」的成就對比「檯面下」的黑暗的設計或許可視為一種無心安排,但也或許可以理解為該展覽所著墨的仍是一個以荷蘭殖民者為中心的視角。


整體而言,「The World of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的重點並不在於提供觀者一個較平衡的對話,亦即,不在於呈現處在地球不同兩端、擁有不同歷史記憶與視角的民眾如何緬懷與看待這段互有交集的過往。這場展覽所編織出的因陀羅網對 VOC 如何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結點並來往於其間多有描繪,相較之下,結上的寶珠們彼此是如何不僅相互輝映,也因著某方的權力與利益而致使另一方蒙受牽累的面向則顯得黯淡許多。

 

文章資訊
作者 荷事生非
刊登日期 2018-03-06

文章分類 故事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