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中國發明了火藥,為何現代化的火砲反而誕生於西方?

盧正恒 2018-01-04
曾經有人說,城牆決定了火器的發展。這句話是真的嗎?

曾經有人說,城牆決定了火器的發展。這句話是真的嗎?


故事得從中世紀的歐洲開始說起。


中世紀的歐洲仍是封建社會,封建貴族有自己的封地,並在這些地方建築城堡、要塞作為據點。這些歐洲的城牆通常有著高聳的石牆,垂直聳立在平地,但這些牆並不厚,但對中世紀的戰爭型態而言,這樣的城牆夠用了。當時的戰爭嚴格說起來是貴族的事,甚少牽涉到平民百姓;因為當時的戰爭大多數仍是貴族騎士穿著重裝甲的互鬥。


Ávila城牆,位於西班牙中部,建於十一到十三世紀。(圖片來源

為了攻陷城堡,敵軍大多使用雲梯攀爬登上城樓,或是地道挖掘等作戰方式,想辦法讓城牆垮下來,接著進城後的近距離巷戰與貼身格鬥。這樣的攻城方式跟我們以往想像的或是從電視上看到的相去不遠,也一直主導著戰場。一直到大砲的出現改變了歐洲戰場。


歐洲十六世紀攻城圖。(圖片來源

荷蘭國家圖書館藏。(圖片來源

十五世紀時,歐洲城牆的結構設計產生了重大的改變。最值得一提的就是 1453 年的君士坦丁堡攻城戰。這座巨大的城市控制著可能是歐亞大陸最重要的樞紐城市。為了防衛帝國首都,拜占庭帝國屢屢修建高聳厚實的城牆,有些城牆甚至厚達 5 公尺,高達 12 公尺。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堡壘,都無法與君士坦丁堡相提並論。


然而 1453 年,鄂圖曼帝國試圖攻下這座堅固的城市。鄂圖曼帝國用了傳統的挖掘地道、雲梯攻城等各種方法,但都無功而返。他們因此把大砲排列出來,試圖轟炸城牆,但鄂圖曼帝國裝填彈藥的速度過慢,讓拜占庭帝國守軍能盡快修補被炸開的缺口。關於鄂圖曼帝國大軍最後是如何入城這一個問題,目前討論仍有分歧,但無可否認的是,拜占庭的城牆最終仍被鄂圖曼帝國的大砲轟出多個缺口。


連君士坦丁堡這種雄偉的城牆都陷落於火砲的轟擊,更不用說歐洲同時期的其他城堡了,這些歐洲城堡幾乎無法抵擋火砲。當時歐洲的城牆多是垂直於地面的城牆,雖然高卻不夠厚實,對垂直射來的砲彈往往沒有太多的抵抗力,只能應聲倒下。


火砲何時、何地、何人發明的仍是個謎。但是至少在十五世紀,火砲已經廣泛地被歐洲幾個比較有錢的國家所運用。舉例來說,神聖羅馬帝國內較有錢的諸侯可以負擔的起買火砲攻打新教徒的城堡。而為了防禦火砲,新教徒們只好不斷地加厚原先的城牆,但效果也不佳。


防禦火砲效果最好的城牆出現在義大利北部,那是一種較矮、較厚、有斜角的要塞,這就是所謂的「文藝復興要塞」。這類的堡壘有傾斜角度的城牆,能有效減緩砲彈垂直的攻擊,加上精密數學計算的各種角度,讓防守方沒有死角,從城內提供最大化的火力交叉掩護。


Fort Bourtange, Bourtange, Groningen, Netherlands. 歐洲文藝復興城堡。(圖片來源

這種文藝復興要塞式建築迅速地傳遍西歐、地中海以及中歐等各個角落,只有英倫三島和東歐發展稍晚外,這類城堡成了歐洲抵擋火炮最重要的武器。


文藝復興要塞難以攻陷的實例,或許可以從鄂圖曼帝國攻打馬爾他和中歐的失敗得證。1556年,鄂圖曼帝國攻打位在北非跟西西里島之間的馬爾他島,島上由義大利工程師監工督造而城的文藝復興要塞完全擋下了鄂圖曼帝國強大的火砲攻勢,讓蘇丹的大軍無功而返。1683 年,當鄂圖曼帝國發動超過時三萬大軍包圍並攻打維也納時,我們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到維也納城完全被精美的文藝復興要塞所包圍,提供對抗大砲的絕佳的防禦。


Fort Saint Angelo,馬爾他。(圖片來源

因為要用砲火強行攻陷這樣的堡壘並非易事,修築或是維持這種堡壘也不簡單。因此,為了攻陷這樣新式堡壘而發展出來的策略就是以重裝騎兵來包圍堡壘,以長期的包圍來讓城堡投降。因此,原先的貴族兵已不敷使用,得徵召平民擔任步兵,自此之後,訓練平民變成有秩序、組織的軍隊成為主流,常備兵制度也隨之誕生於歐洲。


1683年維也納圍城戰。(圖片來源

總而言之,火砲的使用不只為歐洲帶來建築的革新,更導致了歐洲軍事、社會、政治的明顯改變。從農民徵召來的步兵取代了訓練有素的雇傭兵,步兵漸漸變成常備軍並直轄於君王,為了維持常備軍隊而有的龐大支出,也促使了中央集權的政府出現,以期能統整資源並改革稅制提供財務支持。此時的騎兵雖然仍存在,但已轉變為拿著手槍的輕騎兵,不再是貴族重裝騎兵。


然而,我們或許該問的是:文藝復興要塞為什麼沒有出現在歐洲以外的其他國家?是因為其他國家沒有類似的數學或工程學嗎?也許不然。舉例來說,中國的城牆自古以來的發展就已經具備文藝復興要塞的二個重要因素:夠厚、傾斜的牆面,因而足以抵擋大砲的攻擊設計。因此,某種程度而言,中國城牆的傳統設計,其實改變了中國的大砲發展方向,並且注定跟西方有所差異。


例如,順治二年,江陰百姓固守城池,也把大砲搬出來,抵擋清軍長達八十一天,最後清軍調集超過二百門大砲終於在東北角轟出一個開口,終於攻陷,並屠殺了這座城市。許多人都把江陰之役歸功於百姓的視死如歸、江陰城內大砲發揮功效等。但是,也許最該歸功的是江陰城的城牆。


縱使開始使用大砲,但在中國歷史上使用大砲摧毀城牆仍非首選。畢竟,運送上百大砲攻打一座城池的效益有多大?而成本又有多高?清軍南下進攻時,若每一座城市都能如江陰一樣撐到八十一天,大清的軍隊還能這麼順利南下嗎?甚至直到鴉片戰爭,大英帝國砲轟中國城池時也發現、並承認了,當時的新式火炮幾乎無法摧毀厚實的中國城牆。


中國的攻城戰術中也有用雲梯、挖掘地道的戰術,但中國與西方中世紀城牆最大的差別在於,中國城牆往往以磚或石頭所砌成,城牆通常具有一定的斜角度,而非垂直於地面。中國城牆內部以夯土建成,也比中世紀歐洲城牆更具吸震力。


此外,一般的中國城牆比西方中世紀的城牆厚上許多。也因為中國城牆一直都具有厚實、傾斜的特性,因此火炮的出現對摧毀城牆並沒有什麼幫助,中國火器比較走向殺敵作用。


北京城牆剖面圖。(圖片來源

明末一本關於軍事知識大百科《武備志》中談到在平地築城時,標準是城底必須比城頂寬,高度要比城底高。例如城若高五丈,城底就要寬二丈五尺,城頂就要一丈二尺五吋。外甕城則是視地形建城方形或是圓形。換句話說,中式城牆早就有傾斜角度的概念。若以明代的一丈約三公尺來算,一般的城牆也許都比君士坦丁堡厚達五公尺的城牆來的厚。


台南大南門甕城。(圖片來源

隨著城牆發展的差異,歐洲專注於發展更大、更精準的大砲,以期摧毀越來越厚的城牆跟新出現的文藝復興要塞;而中國的大砲或是火器則是朝著殺敵的方向發展。雙方火器的發展一直到十七世紀才再次匯流,歐洲用來摧毀城牆的「現代化」大砲才又被中國大量運用。


然而,中國城堡有一個致命性的缺點。中國城牆同樣有箭樓或是類似稜堡的設計。然而,缺乏歐洲數學與工程學的精密計算,中國城牆的防守總會產生一定的死角。像是1652年的雅克薩戰役,雙方都派出大量裝備火器的部隊,然而中國的城堡是向外突出的甕城或是箭塔,主要呈現方形,但俄羅斯的要塞則是具文藝復興要塞式的建築,具有突出星型的稜堡,雙方產生明顯差異。


雅克薩戰役。(圖片來源

然而,文藝復興城堡真的攻不下嗎?


倒也不是。


如同雅克薩戰役的結果,最終獲勝的是清軍,而非俄羅斯。實際上,歷史已經證明了,只要有心,亞洲諸國都能花費點時間攻佔西方的文藝復興城堡。鄭成功攻陷過熱蘭遮城、清軍攻陷過雅克薩城、鄂圖曼帝國攻陷過數座文藝復興要塞、波斯也曾經攻占過葡萄牙的文藝復興要塞。


歐洲因為文藝復興要塞建築而發展出現代化的大砲,但是為何有類似結構的中國城牆,卻無法促使中國發展出攻城的大砲呢?


換言之,城牆無法解釋中國跟歐洲所有的火器發展差異,以及為何有效的火器是在歐洲被發明、創造並運用,而不是發明火器的中國。那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素,促使歐洲跟中國在火砲的運用上產生差距呢?


歐陽泰的《火藥時代》一書便是想找到此問題的答案。歐陽泰認為,關鍵的原因之一便是「中國太和平,歐洲太戰亂」1760 年的乾隆朝開始,中國開啟了將近一世紀的承平盛世,「天朝無戰事」造成了火藥科技發展的停滯落後。

 

《火藥時代:為何中國衰弱而西方崛起?決定中西歷史的一千年》
中國和歐洲強權勢均力敵的狀態為何被打破,就此進入武力上的「大分流時代」?
——軍事科技史上最令人費解的歷史謎團——中國人發明了火藥,卻是由西方人主宰近代世界版圖?漢學家歐陽泰以火器發展切入,重新剖析東西方軍事科技史的變革,破解近代西方崛起、東方衰落的真正關鍵。
文章資訊
作者 盧正恒
刊登日期 2018-01-04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