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對高雄來說,當年發展重工業究竟是一個成功的選擇?或是一個值得檢討的教訓?

高雄好過日 2019-04-09

 

今夜我們開始進入「十項建設」真正完全在高雄的部分,也就是中船、中鋼、中油三大重工業代表建設。持正面看法的人認為,這三項重工業的建設,讓高雄飛速成長,奠定今日基礎。


而持懷疑看法的人則認為,這三項工業在日本殖民時代已有基礎,且 1970 年時高雄已經是臺灣第二大城、第一大港,這幾項建設並非高雄飛速成長的動力,反而造成的環境問題、區位排擠效應等,讓高雄後續付出慘重代價,產業轉型更加困難。


我個人雖然是非分明,但不喜歡馬上評斷一件事,所以還是會從頭講起,讓各位觀眾從中自己體會,高雄發展重工業之路,到底是一個成功的故事,或是一個值得檢討的教訓?


剛完成時的中船。(Source: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臺灣第一大港高雄走向工業之路

由於區位、淤積和潮汐等問題,臺灣在上世紀初,只有基隆和高雄兩個「半天然良港」可供大規模發展,其中,基隆周邊雖然有較發達的外銷產業資源,且作為臺北外港貼近市場,但腹地狹小,擴充不易。


反觀高雄在日本殖民政府進行三期現代化築港後,規模不斷擴大,在 1936 年的都市計劃中,已經規劃為計畫人口 40 萬人(臺北當時計畫人口也僅有 60 萬人)的港都,並在市街中預留了大型現代化工業區的區位,也就是現在的戲獅甲工業區。


然而,日本發展重工業並非以臺灣的獨立自主為考量,因此還是針對日本軍需體制中,缺乏的原物料進行佈局。而在 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政府更進一步加速統制經濟,並於 1938 年開始立法計畫動員國家產能,將物資、資金、人力納入政府管制範圍,提供戰時軍需。


因此,機械、車輛、造船…這類較精密的工業,都不是臺灣發展的主力。例如,早在 1919 年,「臺灣鐵工所株式會社」就在打狗入船町設立,但是主要承接糖廠等工廠的機械維修業務。


而 1937 年,日本三菱便在基隆成立「臺灣船渠株式會社」,為臺灣第一家造船廠,也是以小型船為主。而後,在太平洋戰事開始不利時,因為日本本土無法支援,因此才把造船也列入臺灣發展的工業項目中。


日治早期的打狗港明信片(Source:Wikipedia)

本來就叫「臺灣造船公司」的臺灣第一家造船廠

中國佔領臺灣後,將兩家公司合併成立「臺灣機械造船公司」,高雄廠成為臺機前身,而基隆廠成為臺船前身。位在高雄的臺機,雖然以機械生產為主,但也設有船舶廠生產小型鋼船,就位在現在軟體園區旁邊。


後來臺機經營不善,1996 年不得不分廠標售,船舶廠賣給東南水泥並強制裁員,但因曾任中國國民黨中常委的臺機董事長林炳坤,本身身兼東南水泥大股東,卻主導賤賣土地,因而員工群起憤慨,爆發關廠抗爭。


1973 年,「中國造船廠」在高雄港第二港口旁成立,五年後合併基隆的臺船,設立臺北總公司、高雄、基隆兩廠,高雄廠的規模遠超過基隆廠數倍,也是唯一有大型水面艦建造能力的船廠,但直到 1996 年臺北總公司才南遷辦公。2007 年改名臺船,許多人認為是民進黨政府強行推動的改名,其實只是改回 70 年前就有的舊名而已。


風光兩年就開始陷入危機的中國造船

中船高雄總廠 1974 年 1 月動工後,提前半年在 1976 年 6 月 1 日完工,成為「十大建設」中最早完工的工程。而且中船成立時,就簽訂 4 艘 44.5 萬噸超級大油輪訂單,雖讓中船一開始就有訂單,但也讓船塢必須在還沒完全建好下就開始一邊造船一邊趕工。最後完成的世界第二大船型油輪「柏瑪奮進號」,在當時成為政府大肆宣傳的焦點。


柏瑪奮進號 (Source

然而和中鋼與中油相比,中船的規模較小,獲利能力有限,且造船業受景氣影響不小,中船的獲利一直不穩定。中船營運不久就因為需要償還建廠高額貸款利息,加上 1980 年代初遭遇一波造船業不景氣,從 1981 年開始,到 1985 年,中船員工從 9500 人降為 8300 人,但還是無法支持。於是 1986 年一口氣再裁員 1491 人。


1990 年代,靠著二代艦的陸續建造,中船可說獲得一定挹注。但在國際海運景氣不佳,在加上中國憑藉低廉勞力,大幅擴充產能,中船本身組織缺乏彈性,營運成本過高下,2000 年代初,公司面臨巨額虧損,甚至面臨倒閉危機。


民進黨政府上臺後,終於痛定思痛,在 2002 年推動了最後裁員 45%(5000多 名員工中裁掉 2500 人),留任員工減薪 35%的「再生計畫」,奮力一搏進行組織再造及重新塑造經營模式,逐漸轉虧為盈,到了 2008 年完成民營化,也擺脫長期虧損的嬴弱之名。


臺灣大型造船業的戰略意義大於產業意義

從臺機關閉,臺船民營化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在 1990 年代後,國營工業缺乏競爭力和管理能力,以至於在國際競爭下節節敗退。要說這是成功的建設,實在缺乏說服力。


整體來說,從日本殖民時期在太平洋戰爭中推動造船工業,到中船時代獲得超大型油輪與大型水面軍艦建造能力,其「戰略意義」均大於實質「產業意義」。


近年來,世界船舶建造工業集中於中、日、韓三國,幾年前,韓國依靠大型財閥的大量資本投入,取得領先地位。日本則嘗試在技術突破、降低人力需求下,維持合理的經濟規模。然而,面臨中國的競爭,近年南韓造船業也陷入危機。


對於市場規模更小的臺灣來說,雖然遊艇產業發展蓬勃,但大型船舶市場一直無法突破。不過因應國艦國造需求,「戰略產業」還是不能拋棄,且也可以作為特殊海洋工業如風機、探勘平臺等的延伸基礎。


然而,在國土不均發展下,船舶工業的上游如船舶設計中心設址在北部,且人才培育也有產學脫節、人才不足的情況。如果臺灣還想維繫造船產業的競爭力,並強化技術創新,落實國艦國造,就得在海洋政策上有新思維才行!


今天的故事較短,就先到這裏,明天我們再繼續更深入的了解從日本殖民時代的產業佈局,到中鋼與中油的前身今世,明天見!

文章資訊
作者 陳柏惟
刊登專欄 高雄好過日
刊登日期 2019-04-09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