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讓雕塑「活」起來?十八世紀晚期歐洲的「火炬夜遊」

漫遊藝術史 2017-10-03

電影《博物館驚魂夜》裡最引人入勝的視覺效果,就在於美國自然史博物館中原本了無生趣的恐龍化石、動物標本、歷史人物塑像,全都「活」了過來。反觀現實生活中的博物館,在百科全書式的分類系統下,所發展出的靜態展示方式,以及展品與觀眾保持冷漠的距離,有時候不免令人感到沉悶。

 

可是,歷史上參觀博物館的方法向來是如此嗎?

 

假如我們回到十八世紀的歐洲,會發現當時的博物館,其實採用了很靈活的呈現方式來活化館藏,試圖讓觀眾有更生動的參訪經驗。

 

十八世紀下半葉的歐洲,開始風行透過手持火把來照亮古代雕塑的「火炬夜遊」(torchlight visit),創造了動態觀賞展示的方法。

 

燭火本來是藝術家在工作室創作的輔助工具,在煤油燈、電燈泡等照明設備發明以前,會用燭火來延長工作時間,也幫助畫家掌握物體的光影呈現,而這種效果比起白天的自然光更好。此種作法在十六世紀即有記載,隨後在畫院中更發展出一種「畫院燈」,能夠集結燭火,在畫室中持續供應穩定的光源,好讓學徒可以有充分時間來仔細臨摹石膏像或模特兒的造型肌理〔圖1〕。

 

【圖 1】Reinier Vinkeles,《阿姆斯特丹繪畫學院》,1768年,蝕刻版畫

到了十八世紀中葉的羅馬,燈火的使用不再限於畫家,而是成為訪客觀賞上古雕塑的新潮作法。

 

庇奧克里門提諾博物館(Pio-Clementino Museum)自文藝復興時期開始就收藏有著名的古希臘羅馬雕塑,隸屬於羅馬梵諦岡教廷,在 1771 年擴張、成立與開放參觀。它既是當時貴族和文人雅士們在大旅行中的朝聖景點,也是引領這股觀賞風潮的文化機構。

究竟,火炬夜遊是如何舉辦的?

 

根據學者 Claudia Mattos 在梵諦岡翻查到的檔案,當遊客們先抵達博物館入口時,事先點好的火炬,會充分照亮全場的展出作品,然後依次熄滅。接著,遊客會在黑暗中手持火把,光影搖曳間,逐一細細品味上古雕塑人物的神態與肌理。

 

文豪歌德也在他的《義大利遊記》(Italienische Reise)中,分析這種觀賞方式的優點:每件藝術品都自成一體,使訪客得以全神貫注,審視每件雕塑在燈火中所顯現的清晰紋路。

 

火炬夜遊中,火炬的光線的引領了觀眾運用雙眼去感受藝術作品,而不只是在黑暗中照亮館藏品,甚至激發觀眾的美感想像,創造生動的視覺經驗。不少遊記都提到,上古雕塑在燈火闌珊時,石材表面看似幻化而成了人體肌膚,彷彿有了生命。

 

十八世紀末,拿破崙崛起,出兵義大利,教宗國被迫簽下《托倫蒂諾條約》(Treaty of Tolentino),梵諦岡收藏的大量精美藝術品被法國強制徵收。其中包含許多知名的上古雕塑,如《拉奧孔群雕》(Laocoön Group),都在當時的拿破崙博物館(今日羅浮宮)中,借以火炬在夜間展示〔圖2〕。法國文人儒貝爾(Joseph Joubert)觀察到,雕塑大理石的冰冷表面,在燈火映照下,彷彿成為溫暖的肌膚;不僅如此,隨著火把的閃爍,黑暗中的雕塑,也似乎向觀眾們舞動著。

 

【圖 2】Benjamin Zix,《法王拿破崙舉辦火炬夜遊》,1810年,水彩畫

上述的例子,當然不是鼓勵大家紛紛來點火夜訪博物館(那大概會是館員們的「驚魂夜」)。而是希望指出,十八世紀的歐洲美術館,不只是封存藝術品的貯藏室,而是透過「火炬夜遊」的參觀體驗,擴展博物館偏向靜態的展示手法,一方面幫助觀眾專注欣賞作品。一方面也透過火炬的光影效果讓作品「活」過來,以拉近觀眾與作品之間的距離。

參考資料
  1. Claudia Mattos. “The Torchlight Visit: Guiding the Eye through Late Eighteenth-and Early Nineteenth-Century Antique Sculpture Galleries.” RES: Anthropology and Aesthetics49.1 (2006): 139-150.
  2. Jon J. L. Whiteley. “Light and shade in French neo-classicism.” The Burlington Magazine117.873 (1975): 768-773.
本文轉載自:Art History Strolls

更多好故事請加入故事訂閱☞☞https://pressplay.cc/storystudio.tw

文章資訊
作者 游量凱
刊登日期 2017-10-03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