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舉國上下都努力發掘地方特色,臺灣的觀光產業如何向日本學習?

2019-11-24

這幾年我在日本各地考察或採訪的過程,最深刻也最佩服的體會,就是無論多麼小的鄉鎮或行政區,幾乎各級政府都非常努力在發掘地方特色,並且發想各種方式,投入大小不一的預算,吸引國際的注意。

 

源自日本的地方創生

「燕市」是日本產出最多餐具、鍋碗瓢盆的產地,「三条市」則是日本重要的金屬加工、機械製造地。可以想像,其實就是有許多中小企業工廠林立的城市。這樣的城市或工業區,台灣也不少,但燕三条近年來為何會受到注目?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燕市人口約 78,000 人,三条市人口約 97,000 人,合計約 175,000 人,大約和新北市淡水區人口差不多,從東京搭新幹線到此,約需兩小時。


我也因為主持「打造臺灣特色小鎮旅遊品牌暨行銷論壇」,聽了來自日本的講者山田遊先生的演講,才徹底了解,原來它從 2013 年開始,每年十月舉辦「KOUBA燕三条 工場の祭典」,把一個個原本看似灰色的廠區,變成了旅客可以造訪與參觀的展場。


如果你用「燕三条 工場の祭典」關鍵字去搜尋,就可以找到許多過去幾年的報導文章。「製造業的地方創生」、「工場祭典讓產業與地方創生」、「看工廠不再只是看產出,而是從過程中發掘職人精神」……從這些文章中擷取的句子,應該可以想像這個工場祭典的特色。


而如果旅人不是在舉辦祭典的期間前往,正如我去年造訪的時節,則可以去參觀市內的「燕三条地場產 CENTER 物產館」,那裡彷彿是一場金工製品的嘉年華或一座博物館,初見令人眼花撩亂,細看又覺精緻無比。也可以到一些提供 DIY 體驗的小型工作室,例如 Factory Front,去製作、打磨屬於自己的金屬湯匙。


集在地工藝大成的燕三条物產館
職人打造的一系列刀具

可以想像,正是在這樣一個小型金工器具工廠林立的市鎮,由江戶時代延續而來的職人精神,打造出兼具美觀與實用的登山與露營器材,造就了世界級的 Snow Peak。而今反過來,因為要來「雪峰」朝聖,吸引了來自世界的露營愛好者或旅人,從而認識了燕三条這個名字,以及這兩座唇齒相依的小城。


這是一個在地企業、策展人與城市共同創生的美好案例。


從三条市的 Snow Peak 總部出發,車程一小時便能抵達只見線的小出站,從這裡搭乘現在已經非常有名的只見線列車,即可上山野宿;或者可以再延伸前往十日町「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之里,體驗結合工場、企業、鐵道、藝術的旅行。


而體會了三種不同的露營方式,喝著新潟知名的「地酒」,大啖串燒與烤肉,更是我那趟旅程難忘的回憶。


東北山形市,地方城市也需要小旅行

接下來要談的,是有 25 萬 2 千名人口的地方城市──山形市(人口略少於嘉義市)。


以往談到地方創生,談的主要是偏鄉或離島,但其實有不少「地方城市」,也是希望創造更多生機(或生計)的。


真要說起來,若以整個山形縣來看,還是有不少觀光客熟悉的景點或城市。好比說我初次受邀前往考察時,在短短三天兩夜的緊湊拍攝行程中,就去了銀山溫泉、出羽三山(羽黑山)、酒田市的相馬樓、電影《送行者》的場景山居倉庫、最上川「舟下」(遊船)、藏王滑雪場的樹冰,最後結束在令人回味無窮的米澤牛鐵板燒。


其中銀山溫泉,曾被當做日本觀光廳的宣傳海報拍攝地,算得上國家級的特色景區,更是近年熱門的打卡點;而其他幾個景點,也是各家旅行社的「日本東北」團會選擇排入的行程。我算是用最短的時間,遍覽了山形縣的精華,這些景點相信目前在旅人之間的知名度也不低。


但問題在哪呢?以前我對山形縣的地理位置也缺乏概念,去過之後就知道:銀山溫泉在尾花澤市,羽黑山在鶴岡市,遊船在最上郡,影視相關景點都在海邊的港都酒田市,優質和牛在米澤市,都分布在北邊或南邊。


而做為縣廳所在的山形市,則是被「夾」在一條狹長的山谷(山形盆地)中,除了藏王溫泉和滑雪場之外,幾乎談不上有什麼知名景點。雖然擁有名列東北三大祭之一的「花笠祭」,但只在盛夏八月時舉辦三天,而溫泉和滑雪場又必須等到冬天才是旺季,相形之下,難免顯得有點寂寥。


這樣的例子,就好比去南投,多半會去埔里、日月潭或清境農場;去到屏東,會直接去墾丁、東港、小琉球,而南投市和屏東市,往往是被忽略或僅是路過的地方。


這就是為什麼地方城市也需要被創生。


舊山形縣廳舍「文翔館」
從文翔館望向主要街道

首先,他們想到的是,把「地方祭典」和「體育賽事」結合,從 2013 年開始,舉辦「山形 Marugoto 馬拉松」。這項賽事,我連續兩年都有揪團參加,簡而言之,山形市選擇在每年初秋的十月,夏日祭典與冬天旺季的空檔,舉辦一場半馬賽事。同時在比賽的前一天舉行「前日祭」,將包括花笠祭在內的各種地方祭典,以較小規模的精華版展現,歡迎來到山形的跑步愛好者。


小型花笠祭現場洋溢著在地生氣

日本的祭典,本身就是非常有魅力的觀光資源,但除非是祭典熱愛者會安排密集的「追祭」行程,否則也只能隨緣。去年我得以在山形半馬的前日,欣賞到花笠祭的演出,誠心地說,真是非常有魅力的祭典遊行,無論音頭(樂曲)或舞蹈動作,都相當迷人。


透過半馬賽事,把選手和親友吸引到山形市來了,也看過前日祭了,然後呢?


「TSUNAGARI合同會社」顧名思義,「TSUNAGARI」是「繫」的日語讀音,正如他們的英文名稱「Link」,也就是希望能夠創造出與海外的「連結」,特別是針對香港、臺灣、中國等華語地區。


透過這家公司的企劃,去發掘山形市內與周邊地區的各種戶外與文化活動,例如單車、採果、健行、酒造參訪等,設計出一套有別於傳統旅行團的行程,除了提供每年來參加半馬的選手與親友,也希望把這些行程系列化與日常化,提供旅客認識山形市的管道。


或許有人會問,他們在做的事,和旅行社有什麼不一樣呢?


如果要我回答,我會說,傳統旅行社多半只想做「已經知名」的景點或行程,因為那樣比較好推、比較好找客人。要讓傳統旅行社去開發這類「小旅行」,對他們來說,是不符合投資報酬率的行為。從商業角度看,這種做法固然無可厚非,但可惜的是,就讓想要有不同旅行體驗的人,少了一些選擇性。


這個情況,不只在山形(或日本其他城市),在臺灣也是同樣的。


TSUNAGARI 合同會社在山形試圖做的努力,就像台灣各地許多社區小旅行的提供者一般,他們當然渴望以合法或規模化的方式來營運,可惜傳統旅行社看不上眼,又或者獲利方式與數目不符其預期。


做為旅人,是否能夠由不同的角度來看待,甚至協助推動這個趨勢呢?雖然那並不是旅客的責任(他們畢竟只是想去旅行或體驗而已),但我還是思考並期望著。

 

讓世界旅人看見台灣:地方創生╳觀光創新的12堂課
為了地方創生!為了讓世界看見台灣!
台灣第一個致力於觀光旅遊產業的民間智庫,集結12位第一線產學界領袖的實戰經驗與思考,
從台北到屏東,從日本到夏威夷,分享台灣地方創生經驗,考察海外觀光發展策略,
立足國內外產業最前線,最有說服力、最具參考價值,
活化寶島的12堂課,再造地方創生力&觀光創新力!
 
 
吳建誼(工頭堅)
DTTA 秘書長,網路媒體《旅飯》暨米飯旅行社共同創辦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理事。父母分別來自宜蘭與臺南這兩個充滿特色的臺灣縣市,而在臺北的旅遊產業中結緣。早年曾擔任影片美術設計、導演,其後跨入網路領域,成為臺灣最早一批網路趨勢觀察者。

2002 年起進入旅遊產業,歷任國民旅遊客服、領團、產品企劃、行銷,以及國際領隊等職務,創辦「部落客旅行團」,是將社群媒體概念帶入旅行業的先驅。曾任觀光領隊協會理事、旅遊集團社群發展資深總監,個人著作有《時代的風:四段人生與半個世界》。
文章資訊
作者 工頭堅
刊登專欄 臺灣商務印書館
刊登日期 2019-11-24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