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臺灣通史】300年前臺灣人的穿搭,不只長袍馬褂,還有西洋潮流服飾與在地品牌!

2024-10-12

以前的臺灣人穿什麼呢?這種事情會被記載在歷史書籍裡嗎?事實上,以臺灣為主角的第一部通史著作《臺灣通史》,裡面的〈風俗志〉與〈工藝志〉,就有設立章節來特別描述當時臺灣人的服裝與織品。雖然書裡所提到的服裝資訊有限,並大多著重在清代,但身為時代的見證者,仍可以提供不同於現代所認知的各種細節。

一起來看看一百年前的人眼中的臺灣服裝吧。


臺灣好熱啊,要穿什麼呢?

如果能夠穿越回清朝,問那些來臺灣的中國官員,對臺灣的第一印象是什麼?他們可能會回答你:「臺灣好熱。」

亞熱帶的臺灣,雖然不是各地都四季如春,但如果你在過年後仍然披著京城裡慣穿的狐毛大衣,那可能會汗流浹背。也因此臺灣人衣物的布料主要是兩種,夏天穿葛布製的衣物,冬天穿有夾層的棉襖。

「臺灣多燠,南北稍殊。夏葛冬裘,儘堪度歲,故無狐貉之需。」連橫在臺灣通史中如此敘述著臺灣人的服裝習慣。

葛布,原來指的是由植物「葛藤」所製成的布料,但後來也泛指用芭蕉的纖維、鳳梨纖維製成的鳳梨布、芭蕉布等,或是苧麻等有橫楞紋的織品。因為清涼透風的特性,在早期臺灣很常見。
 
日治時期的農人大部分仍穿著的鳳梨布、芭蕉布或是苧麻等織品
(Source:開放博物館
到了冬天時,臺灣人則穿著「裘仔」,也就是「棉襖」。「襖」指的就是內部有襯裡的衣物,在早期的臺灣,單層的衣物大多被稱為「衫」,而可以禦寒的「襖」,在臺語的讀音裡則變成「裘」。然而在普遍溫暖的臺灣,保暖的「裘仔」,在過了農曆過年後就會逐漸換下,穿回葛布、或單層棉布製的衣物。
 
黑棉質大襟男長袍,為傳統漢人男性的冬季衣物(Source:開放博物館
不僅是天氣的影響,連橫也觀察到臺灣人的服裝,會隨著職業與階層有所差異。

「沿海多風,近山多瘴,商工農漁皆裹黑布;而士子則戴小帽,衣長衣,有事必加短褂,彬彬乎儒雅之林也。」(連橫,臺灣通史)

勞動階層穿的衣服常被統稱為「短衣」(短衫),泛指大部分沒有過膝的衣衫,或是背心式的衣物(「甲仔」),有時會為了勞作方便敞開領口;而士人豪紳因為沒有勞動的需求,則是穿著長袍(也被稱為「長衣」、「長衫」),外面套上馬褂或馬甲,是比較正式的禮服。
 
挑著扁擔的農夫,穿著漢人傳統的無袖背心「甲仔」
(Source:開放博物館
 
日治時期的豐原仕紳張麗俊也經常穿著馬褂(Source:wikipedia)
對當時的臺灣人而言,衣物除了穿在身上以外,還有同樣重要的「首服」,也就是「帽子」了。穿著體面的仕人紳豪,頭上會戴一頂「小帽」,因為從上往下看為六辦,像是瓜皮,也被稱為「瓜皮帽」;而常在外奔波走動的人,為了避免海風或是山區炎熱的濕氣,則是會在頭上裹上黑布,也稱為「纏首」。
 
藍黑相間的瓜皮帽,是仕人紳豪裝扮的必備品
(Source: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在顏色選擇上,臺人喜歡素色的衣衫。然而顏色也會有所差異,連橫觀察到,以勞動者為例,最常見的是藍黑色的衣物,以植物「大菁」反覆染色而成,即便洗過多次也不容易褪掉;但在海邊的人家,更常使用的是紅褐色、由薯榔的地下莖染製而成的布料,因為薯榔的汁液可以讓纖維更加牢固,泡在海水裡較不容易弄髒,或受到鹽份侵蝕。
 
戴著瓜帽的士人洪棄生(Source:國家文化記憶庫

古早人也要時尚,開港迎接西洋潮流

除了勞動者們,如果說清代的臺灣有什麼穿衣特色的話,那就是臺人喜好奢侈、華麗的審美了。

「臺人習尚奢華,綢緞紗羅之屬,多來自江浙;棉布之類消用尤廣,歲值百數十萬金。其布為寧波、福州、泉州所出。」

連橫在《臺灣通史》中稱臺灣的紳人富豪喜愛用江浙產的絲綢羅紗,裡面穿藍色的長袍,外搭黑色的馬褂,而年輕人之間種類和流行都替換的非常迅速;而就算是普通人家,衣著的布料則常用福州、泉州產出的棉布,進口的數量非常可觀。

那麼女性又穿什麼呢?有節慶時,女性常撐著一把傘遮陽,出門時穿著大紅色的裙子,即便老人家也是如此。而年輕的女性,身上常常戴著各式各樣由珠寶玉石、金銀、或鍍金製成的髮簪、耳環,看起來富貴華美。纏足的少女腳上則戴著金環,旁邊繫上小鈴鐺,走路時發出叮叮咚咚的聲音,非常悅耳。
 
臺灣漢族女性常用的鍍金髮簪,用來固定頭髮之用(Source:國家文化記憶庫
穿著黑色或藍色棉製長衫、腳踩三寸金蓮的纏足少女,拍攝於1891年(Source:國家文化記憶庫
連橫發現這樣崇尚奢靡的穿著,在天津條約後臺灣開港通商,人們的選擇則更多了。

「海通以後,洋布大消。呢羽之類,其來無窮;而花布尤盛,色樣翻新,婦女多喜用之。若泉州之白布、福州之綠布、寧波之紫花布,尚消行於鄉村也。」

雖然鄉村地區大多使用中國的棉布,但西洋進口的布料,已經逐漸進入臺灣的布料市場中。西洋布料在價格上,雖然相較於中國的布料稍貴,不過進口數量卻仍逐年上升,不只中上階層,某些販夫走卒也負擔的起。其中有圖樣的西洋花布,更因為樣式變化多、時常推層出新,非常受婦女們歡迎;另外以羊毛或羽絨製成的縐紗、薄紗,也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淺紫色提花緞大襟女衫,在東方的精細中融合了西式的簡潔
(Source:國家文化記憶庫/國立歷史博物館
臺灣人在服裝的選擇,除了因為經濟能力與生活地區有所差異,還會隨著年代不同而演變,也就是「時尚」。

「衣服之式,以時而易。從前男子之衣,皆長過膝,袖寬四、五寸。自同治季年以來,衣則漸短而袖漸寬,有至一尺二寸者。今則漸復其初矣。」

像是連橫觀察到,在 1860 年之前的男性服裝,衣襬通常超過膝蓋,而袖口的寬度大約在如今的十三到十六公分之間。然而隨著流行演變,上衣越來越短,袖子卻越來越寬,一度到快四十公分。而到了他寫作《臺灣通史》的期間,衣服又漸漸變長,而袖口則越來越窄,可見臺人的穿著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比日本製造壓縮機還稀少的MIT布料

清代臺灣的服裝,還有一個特色就是:「不愛織布」。

這件事曾讓許多來臺的中國官員傷透腦筋:「如果臺灣婦女開始養蠶、織布的話,大家就會節儉,就會更富裕、治安更好了!」(婦女有蠶桑紡績之務,則勤儉成風,民可富而俗可美也)。然而,雖然陸陸續續有仕紳、官員嘗試推動養蠶、紡織,但大多效益不彰或無法持久,再加上臺灣種植甘蔗與稻米的獲利比較高,因此不管官方再怎麼推動,臺灣人寧可種了苧麻再外包給汕頭、寧波的廠商,就是不肯自己織造布料。

不過偶爾也會有那麼一兩則例外,而它們所生產的布料,常常因為品質好,被來臺的官員當作伴手禮。

「咸豐初,江南大亂,有蔡某者為南京織造局工,始來郡治之上橫街,織造綢緞紗羅,號曰「雲錦」。」(連橫,臺灣通史)
 
花紋細緻的藍緞地布料,為南京雲錦(Source:文化部典藏網
其中最有名的是「雲錦號」。「雲錦」,指的是南京特產的絲織錦緞,雲錦號的創辦人「蔡某」,據說原來是南京織造局的員工,因為太平天國之亂,逃難到了臺灣,最後在臺灣開設了「雲錦號」。

而雲錦號出產的布料,顏色不容易褪掉,非常柔軟卻不易破損,不只在臺灣賣得很好,也常常外銷到中國各省分。甚至光緒皇帝結婚時,清廷向雲錦號採購了各式各樣的帷幔、寢具,而他們都能按照要求,做出一模一樣的圖樣,清廷一度認為比官方的織造局品質更好。

雖然雲錦號一度聲名大噪,創辦人也想要將這份產業一代代傳下去,但根據連橫後來在撰寫的文章〈雅言〉裡的紀錄,日治初期還找到「雲錦號」的蹤跡,一九三一年時卻已經不存在了。

除此之外,大甲的草蓆也是遠近馳名,連橫也有將其紀錄在《臺灣通史》之中,他說「大甲番婦始採藺草織席,質紉耐久,可以卷舒,漢人多從之織。」

大甲的草蓆,一開始是由原住民婦女開始織造,後來漢人看到藺草蓆柔韌的特性,也跟著開始以藺草織蓆;就算到了日治時期,大甲的藺草編織也沒有消失,並發展了各式各樣的物品。其中又以帽子最為遠近馳名,在日本的帽子店也可看到臺灣大甲藺草編造的巴拿馬帽。
 
日治時期女性以大甲藺草編織草帽的樣子(Source:開放博物館

衣服、風俗以及那些日常生活

除了上述內容外,《臺灣通史》裡還描述了漳泉、粵籍的女子穿著髮型、鞋襪樣式,婚葬禮服等;在連橫眼中,來臺開墾的先輩,就如同最初來到美洲的清教徒移民一般,雖然最初逞兇鬥狠、不在乎自己的性命,但隨著時間過去,留下來的就是屬於臺灣這個民族的個性。

而這些都反映在人們的「風俗」之中,也因此在這部龐大的「通史」裡,記錄下這些枝微末節非常重要。就如同服裝只是人們生活的一小部分,仍是後世在探究自己是誰時,可以回頭追尋的足跡。
參考資料
  1. 連橫《臺灣通史》
  2. 吳奇浩〈清代臺灣漢人服飾消費與生產〉
  3. 吳奇浩〈清代臺灣之奢靡風氣〉
  4. 蘇旭珺《臺灣早期漢人傳統服飾》
  5. THDL度量衡換算系統。
 
延伸閱讀:
1.《臺灣通史─原文 +白話文注譯》
      
連橫著,蔡振豐 、 張崑將等譯,點此購買
2.《臺灣通史》
      連橫著,點此購買
文章資訊
作者 黃紫寧
刊登日期 2024-10-12

文章分類 故事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