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臺灣通史】宴客和祭祀不可或缺的角色:小小酒杯,藏著臺灣百年來的常民生活

拜拜要選哪種酒,可是一門大學問。網路流傳,臺灣神明愛好的酒類各不同,有人回答選「米酒」絕對錯不了,畢竟從古至今都是以米酒祭祀神明為主,但也有人認為米酒容易「滯銷」,拜拜結束難分送出去,不如選接受度最高的啤酒。

從拜拜挑哪種酒的討論,可以看出臺灣人的飲酒習慣,從早期米酒為主發展到多種酒類、品牌齊放的幸福光景。

古早臺灣人有哪些酒可以選擇呢?又臺灣神明為什麼也愛喝酒呢?
 

若碰到節日或重要儀式時,信眾多會斟酒來祭拜神明。
(Source:Shenghung Lin/CC BY-SA 2.0)

酒是統治者的工具

連橫在《臺灣通史》飲食篇提到酒時,開頭寫到的「酒以成禮」是引自《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傳》:「君子曰:酒以成禮,不繼以淫,義也。」

奇怪,大家不多說喝酒容易誤事嗎?怎麼會跟講求規矩的禮儀有關?

這個疑問可追溯到中國酒的起源,分別有兩種傳說:一是大禹底下一名擅長釀酒的臣子儀狄。據《戰國策》所說,大禹喝了儀狄釀製的美酒,覺得滋味甘甜,同時憂心後世必因酒亡國,因此疏遠儀狄[1]。另一個說法較常聽到,即被後世尊為酒神的杜康(少康),化身在詩詞作品裡,成為酒的代名詞。

治水的大禹,深怕美酒會種下禍因,所以刻意疏遠儀狄,但大禹恐怕沒料到,周朝以降的人們將酒放入禮儀祭典中,使酒升格為奉獻、祭拜時的重要飲料。《禮記・禮運》記載遠古時期的人們「污尊而抔飲,蕢桴而土鼓,猶若可以致其敬於鬼神。」意即挖地坑作酒樽,或直接徒手捧取飲酒,來敬拜鬼神。無論記載是否屬實,《禮記》確實彰顯酒在儀式扮演的角色,以及儀式對掌權者的重要性。

儀式能協助掌權者維護階級制度。反過來想,將人人都喜愛的酒,作為統治者的工具,似乎是滿聰明的點子。

有項古老的儀式自周朝以來便存在,稱為「鄉飲酒禮」,即是透過飲酒儀式來教導長幼有序的禮節,維繫社會的秩序。這項儀式隨漢人移居流傳到臺灣,每年正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會在儒學明倫堂舉行,由知縣擔任主人,有德行的仕鄉紳擔任賓客,年高德劭的長者擔任僎賓等
 
彰化秀水士人蘇煌灶於1853年(咸豐3年)被推舉為鄉飲賓時,彰化儒學教諭廖化雨即贈送「年高德劭」的牌匾以示紀念(Source:國家文化記憶庫
儀式上,每個不同身分的人,得按特定的次序分坐指定方位。儀式設有執事者、司政、主席、僚屬等角色,負責儀式各項工作的分工,包含「贊禮」來指示儀式的程序,例如:宣告現在該哪個身分的人舉杯飲酒、何時食饌上桌、何時送客等[2]

千萬別小看這簡單的飲酒儀式,當中的開銷需有人負擔。清朝鄉飲酒禮費用是官方財庫的「存留錢糧」支應,更加體現這項儀式與公權力之間的關聯。官府透過鄉飲酒禮維持自己在地方的權勢,但連橫在《臺灣通史》寫道:「然臺灣久已不行,但存其制而已。」顯示到了清末時期,鄉飲酒禮已走入式微,到了日治時期以後幾乎不存在。

即使古老的鄉飲酒禮已不復存,卻無法動搖酒在清代臺灣人生活扮演的重要角色。那麼清代臺灣人,有哪些酒可以喝呢?


清代臺灣買得到「進口洋酒」

《臺灣通史》描述清代臺灣人祭祀神明跟宴請多用「老酒」,指陳放多年的米酒(主原料使用稻米製成的酒),嫁娶則用「老酒之紅者」,即有加入紅麴釀製的米酒,即今日稱的「紅露酒」。老酒是慶祝日子才會搬出來的珍品,平常日子還是喝普通米酒較多,或是喝地瓜釀的地瓜酒,聽說滋味比米酒還淡。
 
宜蘭酒廠自明治42年建廠以後即以米及紅麴發酵釀製紅露酒,大多以酒甕裝盛,其中老紅酒的釀製時間達六年以上,至今仍為宜蘭酒廠的主力產品。(Source:國家文化記憶庫
嗜酒的臺灣人,要從哪裡取得酒呢?市面上有「酒店」可為客人量身製酒,另外有「酒沽仔」賣甘藷酒,還有「酒廍」利用糖廍製糖的副產品,製成蒸餾酒。可是連橫形容,論滋味還是自家釀酒最棒,可見有著嗜酒基因的臺灣人,學幾招釀酒技術是必備的。
 
自釀酒除了自己飲用,或宴請朋友能搬出來招待之外,有時能在發生紛爭時拿出來,平息對方怒氣,避開殺身之禍。《臺灣通史》記錄到,若有漢人誘拐原住民女性,會奉酒來表達和解意圖[3]

酒對原住民來說,究竟能消解多少怒氣?實際狀況不得而知,但清代文獻紀錄也有提到,酒在原住民部落同樣與祭典儀式有關,可見酒不是隨隨便便的禮物,是有一定份量的賠罪禮。
 
拍瀑拉祖靈祭的祭品中,除常見的魚肉以外,米酒、檳榔、香菸也是不可或缺的祭品。(Source:國家文化記憶庫
日治時期日本人對原住民釀酒有更深入的調查,記載他們多使用糯米、黍類、小米、地瓜等澱粉作物,放入嘴中咀嚼,再置入甕中發酵成酒類,類似動畫《你的名字》出現的「口嚼酒」[4]

有的部落則是澱粉原料加入香料藥草滾煮,再加入清水釀製成酒,如《臺海使槎錄》描述:「酒以黍米合青草花同舂,草葉包煮,四、五日外,清水漉之,貯甕一、二日即有酒味。」可見清代臺灣不同族群間的酒類,滋味、釀造法大不同,卻都同樣有重要地位。
 
在排灣族的傳統婚禮中,小米酒為不可或缺的聘禮(Source:國家文化記憶庫
另外,清代臺灣除了上述提到的當地酒,還有「進口酒」存在,一種是自中國其他地區運來的紹興酒、鎮江酒、高粱酒等,另一種是開港通商後傳入的「洋酒」,通常是官紳等人士,才能取得的高貴酒類。


不只是料理用!那些臺灣米酒的多功用

儘管清代臺灣的酒類繁多,但要論哪種酒類最常見,排行第一名仍是米酒。

廣義來說,以稻米作為原料製成的酒,像是甜酒釀、燒酒、紹興酒、紅露酒等,都算是米酒的一種,而米酒之所以如此普遍,是因為臺灣盛產稻米。

《臺灣通史》記載:「臺灣產稻,故人皆食稻。[⋯⋯]稻之糯者為朮,味甘性潤,可以磨粉,可以釀酒,可以蒸糕。」表示清代臺灣人飲食幾乎離不開稻米,自然出現米類糕點以及自釀米酒。
 
在碾米機出現以前,早期漢人大多使用圖片上這種被稱為土礱(thôo-lâng)的工具以人力去除穀粒的外殼,使其變成糙米,以利後續的加工使用。(Source:國家文化記憶庫
稻米不止深入臺灣人的飲食習慣,也擴展到其他的習俗文化,舉凡神明祭祀、元旦歲時、元宵、端午、中秋⋯⋯等該拿出酒來慶祝的場合,臺灣人的首選當然是米酒。

《臺灣通史》冠婚篇透露清代臺灣人的婚俗,充滿與酒有關的儀式步驟。結婚對古人來說不僅是兩家人的結合,還意味新人步入人生的新階段,正式脫離孩童身分轉大人,因此多半將成年禮與婚禮合辦,稱為「冠婚」。

冠婚出現的酒,有以贈禮的方式出現,如「納采之日」男方家準備聘禮,諸如:金簪或銀簪,視男方家財力而定,另外還有糕餅、糖品、大燭、鮮花、檳榔⋯⋯,還有少不了美味的老酒或老紅酒。要注意的是,老紅酒不是指陳放多年的葡萄酒,而是紅露酒。

有的家族會在親迎前幾日舉行成年禮,有的則跟親迎合辦。無論是成年禮、親迎,都有父母或主婚者為晚輩斟酒的程序,象徵長輩對晚輩的教導與祝福。在親迎之日尾聲,新人乘著花轎入洞房,同飲「合巹酒」。「巹」是匏瓜剖兩半的意思,因此合巹有結合的意思,演變到今日變成新人喝交杯酒的習俗。

等重要的親迎日結束後,按照今日的習慣,新人終於能放鬆度蜜月去,但是清代的新人可沒那麼好命,後面幾天還有新娘的「成婦禮」得進行。成婦禮由公婆在自家堂中設宴飲酒,慶祝新娘嫁進來,從今以後始為人婦。

米酒除了在喜慶場合中出現,也會現身在陰間有關的習俗,例如:家有喪事者禁止飲酒娛樂,但是生者會對亡者斟酒祭拜,稱為「奠酒」;以及每到農曆七月,家家戶戶擺出米酒、三牲、米飯、水果供奉孤魂野鬼,尤其是七月十五日的盂蘭會最為熱鬧,豐盛供品外還有唱戲表演、僧道誦經念咒,以及令官員感到頭疼的搶孤,不時發生「搶孤變鬥毆」的事件[5]
 
中元普渡時經常可以看到供桌上擺著紅標米酒,圖為嘉義縣東石鄉港口宮
(Source:wikipedia
另外古人也曉得,米酒不止能飲用、下廚,還有更多的妙用。

臺灣殯葬忌諱「蔭屍」,認為死者肉體若無法順利腐化,亡魂會繼續徘徊降禍給後代。如果有蔭屍狀況發生,會擇定良辰吉日開棺處理。這時米酒便派上用場,與硫磺一起潑灑屍體上,加速屍體的腐化。在道教的煮油除穢儀式裡,會對火盆噴灑米酒,使火燒得更旺,作為驅邪淨化的儀式。

與其說清代臺灣人天生有嗜酒基因,不如說臺灣人的生活文化,處處有酒的身影。

現今釀酒技術發達,能大量製造酒,種類也相當繁多,使得現代臺灣人對酒的看法產生轉變。飲用米酒的人越來越少,甚至在祭拜時,出現用清水加米粒的方式取代米酒,或是改用其他酒類,衍伸出各神明有各自喜愛的酒類。

這些形式上的改變,透露臺灣人飲酒文化的歷史軌跡。下次拜拜不知道該選哪款酒時,請記得,我們每一次的選酒煩惱,都是在續寫臺灣人飲酒歷史的篇章唷。


[1]《戰國策・魏策二》:「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絶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
[2]余文儀(1962)。續修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頁321-323。
[3]原文:「番俗凡有罪者,課其牛酒。一飲之後,嫌疑盡釋,故無用刑之罰。而漢人之與媾和者亦以牛酒。」《臺灣通史》卷十 典禮志,頁180。
[4]臺灣總督府專賣局(1941年)。《臺灣酒專賣史》第二章。
[5]原文:「七月中元,絫臺延僧道施食其上,至於更闌,擁觀者爭所施食,名曰「搶孤」,有亂毆至死者。又開場演劇,小伶流睞所及,名曰「目箭」,人必爭之,揮拳斃命,亦所時有。此皆習之最惡者,當厲禁之。」朱景英(1958)。《海東札記》。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頁25-31。
 
參考資料
  1. 黃叔璥(1957),《臺海使槎錄》。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 朱景英(1958)。《海東札記》。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連橫(1962年)。《臺灣通史》。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余文儀(1962)。《續修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臺灣總督府專賣局(1941)。《臺灣酒專賣史》。
  6. 凌純聲(1958),〈中國酒之起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9本下冊。臺北:中央研究院。
  7. 曾佩芬(2000),〈鄉飲酒禮的源流及其社會功能〉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 岩村益典(2010),〈日治時期臺灣啤酒專賣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9. 蘇恒安(2015),〈品味地景味:米酒文化的美味論述〉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博士論文。
  10. 王慧玉(2016),〈當代臺灣南部地區婚俗采錄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文教學暑期碩士班。
  11. 林美慧(2017),〈臺灣族群祭儀展演的「酒禮」:以排灣族土坂部落maljeveq及松山慈惠堂祝嘏大典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碩士論文。
  12. 林鍵璋(2022),〈臺灣法教儀式文化之研究——以過關、訓乩、煮油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臺灣與文學系博士論文。
 
延伸閱讀:
1.《臺灣通史─原文 +白話文注譯》
      
連橫著,蔡振豐 、 張崑將等譯,點此購買
2.《臺灣通史》
      連橫著,點此購買
文章資訊
刊登日期 2024-10-30

文章分類 故事
標籤 飲食 臺灣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