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臺灣通史】食療、驅邪、收驚、禱告:那些古早臺灣人面對疾病的方式

2024-10-20

今日,我們習以為常看待疾病的方式,與百年以前有著很大的差異。當 COVID-19 疫情席捲全球,我們思考的是,到底致病原是什麼?細菌、病毒,還是寄生蟲,接著我們會思考這些疾病有沒有預防或治療藥物?事實上,這樣屬於現代醫學知識的思考方式,一直要到 1890 年代以來才逐步形成,細菌論(germ theory)確立並被接受,隨著國家管制措施而建立公衛的防疫措施,。不過在此之前的人們是怎樣思考「疾病」的呢?
 

屏東東港每三年會舉辦一次「迎王」儀式,請求王爺掃除瘟疫、驅逐惡靈,最後以王船焚化的儀式「送王」(Source:wikipedia

在現代醫學之前

瘴癘論(miasma theory)是晚近人們在理解疾病病因的方式。瘴癘論支持者認為,汙水、廢棄物的氣味導致了疾病。瘴癘論雖然距離現代醫學對於疾病的解釋有些差距,不過在當時已是最「科學」的說法。在《臺灣通史》中也多記載著拓墾時期的先民因瘴癘染疫過世的記述:
 

康、雍之際,尚苦瘴癘。
臺東土地雖肥,瘴癘尚盛,居者多病沒,故農功猶未大啟也。

當從海的彼端橫越黑水溝來臺的先民們,在來到潮濕燥熱的臺灣島以後紛紛染疫、病倒,面對如此棘手的疫病問題,在現代醫學知識尚未被認識的時刻,從生活經驗推論與驗證成為當時人們理解疾病的重要方式之一。不過即便如此,有許多疾病還是難以透過生活常識推論或分析;宗教信仰、神怪傳說便成為填補疾病認識空白之處的另一種重要方式。

事實上,宗教與醫療密切相關。自 17 世紀以來,基督教的福音隨著西方列強的殖民、近代文明及科技、醫療技術進到非西方地區。在傳播福音的過程中,為取得當地人的信任,「醫療」便成了宣教的重要工具。事實上,不僅基督教、天主教,漢人傳統的民間習俗也常見到宗教醫療的身影。例如,連橫在「神教」的條目下寫到,民間信仰的五福大帝,恭奉張、劉、鍾、史、趙等五姓大帝,在每年 6 月時固定出巡,稱「逐疫」。在五福大帝出巡、驅逐瘟疫期間,民眾不僅出錢祈願,還舉行燒紙船,稱為「送王」的儀式。除了五福大帝之外,民間的王爺信仰,也還有開山王廟祭祀神醫吳真人的傳說。不過,宗教與醫療的關係,絕非是前者迷信、守舊,與後者科學、進步的差異。宗教信仰實則影響人們的疾病觀、醫療觀。
 
高雄左營白龍庵祀奉著五福大帝(Source:wikipedia

宗教、疾病觀及治病之道

不過話說回來,宗教信仰百百種,不同的信仰是怎樣理解與解釋疾病的呢?其實不同宗教對於疾病的理解大異其趣。儒家的疾病觀指涉命中注定,而佛教強調因果輪迴,疾病是一種果報;道教及臺灣民間信仰,往往將疾病視為鬼神作祟,因此有「沖」、「煞」、「犯」之說。基督教在清末才進入臺灣,此時的基督教已深受瘴癘論,甚至後來的細菌學說影響,帶有強烈的科學醫學色彩,而基督教傳教士也藉由醫學知識與技術,當作傳教的利器。

這些宗教對於疾病治療的方法與態度,也深受他們對於疾病的認識與理解影響。例如,在臺灣的民間信仰及道教,因將疾病視為厲鬼作祟或犯沖,道士、法師、廟祝等人在廟宇中兼做醫療行為,採行驅邪、收驚、祭解、求/解藥籤等方式,為患者消災解厄。儒家傳統雖將患病視為天命,但仍出現漢醫的養生、進補的觀念,強調以為善、食補等作為疾病的預防方法。佛教重視因果輪迴,在積累善功,勸人向善一事,與儒家相似,但加上了「誦經」作為積德消災的方法。基督教早期雖將疾病視為肉體的試煉,須經由禱告來緩解病痛,但在近代以來,隨著醫療科學的發展,醫師與傳教士相輔相成,共同為患者解決身心靈上的病痛。
 
本圖為安定長興宮瘟王祭時舉辦的祭解儀式,法師會透過紙紮替身,將信徒的厄運轉移到替身身上。(Source:國家文化記憶庫
在這些常見的宗教派別之外,清朝時期有諸多民間秘密教派的師父,透過患者之間的口耳相傳結識,採用針灸、按摩、念經、符咒等多樣的治病方式替患者治病,而在治療過程中,師父往往勸說患者加入教派,使二人形成醫患、師徒的關係。這反映了傳統中國醫療體系的多元性,以及治療手段的多管齊下,也說明了醫療行為被當作傳道的工具,並非在基督教進入中國、臺灣之後才開始。


作為傳教工具的醫療

隨著時間的推進,19 世紀以後科學觀念逐步建立,西方傳教士的醫療傳教行為,擴大西方醫學在非西方社會的傳播,同時,西方醫學是一股強大的西方文化勢力,改變非西方社會對疾病、醫療的認知。臺灣因著清朝政府與西方國家簽訂的條約,開放港口,使得西方醫療滲透到臺灣社會。1860 年,依據《北京條約》內容,臺灣開放安平、滬尾兩個港口,1863年,接著開放打狗、雞籠二港,不僅商業貿易,傳教士也被允許進到臺灣島內進行傳教。

誠如連橫所述,「大甲以南為倫敦教會,以北為坎拿太(加拿大)也。」清末在臺灣活動的傳教士,以英國基督教長老會(Presbyterian Church),及加拿大基督教長老會最積極。而這二教會組織,又分別在南部、北部設置基督教醫院,至今,仍有多處是臺灣重要的醫療機構。

在《臺灣通史》出現的三個人物:馬雅各、甘為霖、盧加閔,都是英國基督教長老教會系統。1865 年 5 月至 1871 年 10 月期間,馬雅各(James Laidlaw Maxwell, 1836-1921)在臺灣進行傳教事業。這短短 6 年內,他建立了臺灣第一棟西醫醫院,以及英國基督教長老教會的臺灣傳教中心,及傳教站等。1869 年,他創辦名為「看西街醫館」的西醫醫館,即今日的臺南新樓醫院。有論者將馬雅各醫師來臺的時間點,視為臺灣教會醫學時代(1865-1895)的開端,有別於前期的瘴氣醫學(1544-1865)。馬雅各行醫期間,因坊間流傳傳教士殺人的謠言,致使民眾恐慌,甚至引發仇教情緒,因而,馬雅各配合英國領事館的建議,改至打狗開設醫館,直到 1868 年重回臺南行醫。1869 年,臺灣傳教中心已有 18 位,且有四分之一為門診、住院患者,顯見馬雅各以醫療為方法,進行傳教,已得到些許成效。
 
馬雅各肖像照(Source:wikipedia
甘為霖(Dr. William Campbell, 1841-1921)在 1871 年來到臺灣,直到 1921 年離臺,前後長達 45 年的時間。1891 年 10 月,他在臺南設置臺灣首間盲人教育機構「訓瞽堂」,並以台語白話字的凸字版為視障者印製教材、《聖經》,向視障者傳教。設置訓瞽堂之初,甘為霖借用臺南市洪公祠,至 1897 年因歸還土地而停辦學校。此後,甘為霖積極向日本殖民者勸諫,在今日的臺南啟聰學校現址,設置官辦的盲校。
 
甘為霖所創設的訓瞽堂在日治時期改制為臺南盲啞學校,本圖為學生上課時的樣子。(Source:開放博物館)
盧加閔(Dr. Gavin Russsell, 1866-1892)是英國長老教會成員,在 1888 年就讀醫學院期間,聽到返回英國的馬雅各醫師、巴克禮牧師的演講,深受啟發,隨後接受英國長老教會派遣,在 1888 年底來到臺灣。1890 年,盧加閔醫師及甘為霖牧師二人,到彰化教會視察,同時尋找適合設置彰化醫館的場地。最後,他們擇定岸裡大社教會禮拜堂當作醫館,並定期到彰化巡迴看診。令人惋惜的是,盧加閔醫師在 1892 年,因罹患傷寒病逝,年僅 25 歲。盧加閔醫師逝世後不久,同屬英國長老教會的蘭大衛醫師來臺,於 1896 年成立診所,1907 年擴建,命名為彰化基督教醫院。
 
彰化基督教醫院現在的樣子(Source:wikipedia
上述三人都是英國基督教長老教會傳教士、醫師,而在淡水一帶行醫的馬偕(Dr. George Leslie Mackey, 1844-1901),則是加拿大基督教長老教會傳教士。1872-1880 年期間,馬偕得到英國商行侍醫協助,為當地民眾進行診療,而在 1880 年,獲得美國基督教信徒的捐款,得以建設偕醫館。與馬雅各相同的是,馬偕深信西方醫療有助於提升民眾對西方文化,以及基督宗教的好感度,甚至改信基督教,協助傳播福音。馬偕、蘭大衛、馬雅各分別在北、中、南三地設置馬偕、彰基、新樓三間基督教醫館,為臺灣帶來西式的醫療知識及技術,直至今日都還在營運。
 
馬偕至宜蘭武暖原住民部落行醫拔牙(Source:開放博物館
新樓醫院在日治時期的樣子,其至今仍在營運(Source:開放博物館

現代醫學的確立

近代西方的公共衛生與醫療,以及細菌學說的疾病觀念,直到日本殖民統治才在臺灣逐漸確立。在 1896 年,日本殖民者苦於臺灣的風土病瘧疾,以及從香港傳播到臺灣的鼠疫疫情,總督府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公共衛生治理方針,尤其在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任內,以生物學說為基礎,採行科學的衛生治理方法,如〈臺灣家屋建築規則〉,以及改善下水道系統等。即使如此,在清代末期,隨著開港而來臺的西方傳教士,已在臺灣設立新式的醫館,以醫療技術為工具,將基督教的福音傳至臺灣民間。這套傳教醫療,並非由上至下的國家衛生治理,而是積極在民間推廣,促使臺灣人改變固有觀念與習慣。

在我們能夠使用健保、方便快速地看醫生取得藥物的時刻,有些面對疫病的方式確實「不夠科學」,不過也不妨回頭思考這些經驗是如何被建立的?或許會對這些先民的經驗傳承有著另一層面的認識。
 
參考資料
  1. 連橫,〈宗教志〉,《臺灣通史》,頁414-431。
  2. 董芳苑,〈臺灣社會諸宗教的醫療倫理〉,《臺灣醫學人文學刊》6: 1&2(2005),頁157-165。
  3. 王昭文,〈甘為霖牧師1─晴暝人,看見光〉,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 教會人物誌,檢索日期:2022.6.29,網址:http://www.pct.org.tw/article_peop.aspx?strBlockID=B00007&strContentID=C2013073100001&strDesc=Y。
  4. 彰基文史博物館文史資料庫,檢索日期:2022.6.29,網址:http://cchhmuseum.org/archive/index.php。
  5. 陳永興,《臺灣醫療發展史》,台北:月旦出版社,1997。
  6. 張大偉,〈馬雅各醫生在臺的傳教工作(1865-1871)〉,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7. 許妝莊,〈從偕醫館到馬偕紀念醫院─殖民地近代化中的醫療傳教(1880-1919)〉,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8. 鄭雅文,〈公共衛生的興起〉,「醫學史課程基本課程綱領」,網址:https://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medical/index/program11.htm。
  9. 范燕秋,〈新醫學在臺灣的實踐(1898-1906─從後藤新平《國家衛生原理》談起)〉,收於李尚仁主編,《帝國與現代醫學》(臺北:聯經,2008),頁19-53。
  10. 呂佩穎、賴淑芳,〈19世紀福爾摩沙醫學教育溯源:打狗慕德醫院及其附設醫學校〉,收於范燕秋,《現代醫學在臺灣》(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20),頁25-69。
  11. 邱麗娟,〈清代民間秘密宗教的醫療活動:以病患求醫、入教為中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8(2007.12),頁153-188。
延伸閱讀:
1.《臺灣通史─原文 +白話文注譯》
      
連橫著,蔡振豐 、 張崑將等譯,點此購買
2.《臺灣通史》
      連橫著,點此購買
文章資訊
作者 姚惠耀
刊登日期 2024-10-20

文章分類 故事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