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川普當選,為何許多美國人想移民加拿大?

胡川安 2016-11-29

本文轉載自端傳媒,由故事編輯部重新排版,原文請點我

「川普當選,我就要移民加拿大!」不知道有多少美國朋友私底下說這句話,連新聞媒體上都出現過這樣的聲音。選舉開票當夜,川普陣營勝券在握,讓不支持川普的選民們感到沮喪、恐懼,甚至盤算離開美國。


唐納.川普。(圖片來源)
唐納.川普。(圖片來源

當晚,Google 上搜索 “move to Canada” (搬去加拿大)的人次出現高峰,多數來自美加地區,有趣的是紀錄上的相關搜索前三名,分別為「如何彈劾總統」、「股市」、「川普如何贏」字串。加拿大移民局的網頁也因為流量太大而當機,之後斷斷續續開放,加拿大媒體推測是很多美國人蜂擁造訪,背後反映了他們考慮離開「美國夢應許之地、民族的大熔爐」的傷心失望。


美國人移民加拿大

美國人移民加拿大不是最近的事,只要美國政局出現動盪,就會有美國人往北尋求新的家園。1960 至 70 年代越戰期間,是美國人移民加拿大的高潮;1974 年,甚至出現兩萬五千人移民加拿大的紀錄


美國人移民加拿大在越戰後稍微下降,但本世紀讓美國人又重新看到北邊這個國家。世紀初的 911 攻擊事件之後,小布希攻打伊拉克、阿富汗,都造成新一波美國人遷往加拿大的移民潮;在小布希 2004 年連任美國總統那年,又破了萬人。這個數字在歐巴馬當總統時下來一點,但在川普當總統的未來這四年,可能又會往上爬升。


1024px-george-w-bush
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圖片來源

對於美國人而言,加拿大象徵了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同樣在新大陸,卻和美國追求不同價值。當美國人對現狀不滿,想尋求另外一種生活時,就可能選擇加拿大。這次美國選舉的重點就是「邊境」、「移民」和「魯蛇」(loser),而在這三項,加拿大都展現了和美國不同的態度。


加拿大的「邊境」和「移民」

現在美國與加拿大的關係,或許是美國外交關係中最好的,不僅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使加拿大人可以便利地到美國工作;近九千公里的邊境檢查也相當寬鬆,與美國─墨西哥邊境的氣氛完全不同。


然而,美國立國之初,美、加之間也曾發生戰爭。美國獨立時,北鄰的加拿大仍在英國控制之下。英國在承認美國獨立前,也曾嘗試奪回獨立的這十三州;而新成立的美利堅合眾國則以掌握新大陸、向西擴張、徹底將英國勢力逐出美洲為目標。兩方於 1812 年燃起戰火,當時已經卸任的美國第三任總統湯瑪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曾揚言:「今年將加拿大地區兼併,包括魁北克。最終將英國勢力徹底逐出美洲大陸。」


美國立國之初(1785-1837)與加拿大的關係相當緊張,曾數度嘗試入侵加拿大。我在《絕對驚艷魁北克》書中指出:加拿大本來英裔族群和法裔族群之間相互衝突;然而美國人的入侵,團結了這塊土地上的兩個族群,共同抵抗南方的敵人,產生了「加拿大人」的認同。加拿大的認同,一開始就是在不同族裔之間取得妥協,並且面對共同的敵人所產生。


隨著時代轉變,現在加拿大湧進世界上各地的移民,多倫多可以說是世界上族群最複雜的城市。大量移民的文化交流難免有衝突,但加拿大的制度,使得不同文化得以在協調中獲得一定程度的平衡與穩定,使得不同文化不是採取同化或是美國的「大熔爐」的方式,而是同時並陳,仍然具備各自的獨特性。


多倫多。(圖片來源)
多倫多。(圖片來源

加拿大政府並不改變移民原來的文化認同,容許不同族群過著他們原來的生活──有些人甚至只會一些生活上的英語或是法語。加拿大五分之一以上的居民,不是在加拿大出生,在多倫敦的比例甚至超過一半;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應該就是加拿大當下的立國精神。


和對移民開放,本來是美國得以自豪的國家精神,但這次美國的總統選舉,川普卻將這項精神視為是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讓美國再度偉大)的絆腳石,所以要「築起美墨邊境城牆」、「圍堵墨西哥移民」。


美國與加拿大的「魯蛇」

另一方面,不少分析家指出:川普這次能贏的原因除了傳統共和黨的支持者外,還有「魯蛇」的支持──大學教育程度以下的鄉村白人,今年的投票率也比以往高,撼動了以往東、西兩岸菁英所操控的政治和媒體。


「魯蛇」為什麼會支持川普這個富商巨賈?因為他的語言明瞭、簡單,甚至粗魯,直接讓他們得到情緒的宣洩口。美國這些在全球化的處境下,經濟被剝奪的白人勞動階層,他們往往將責任歸咎於移民,將這些少數族群視為「替罪羊」。這樣的看法,受過教養的政治人物顧及「政治正確」說不出來;但川普不同,他將以往在政治正確的語言中,各種無法言說的社會情緒(例如對同志、女性、移民等的歧視言論),大膽突兀地說出來,並透過刻板印象凝聚自己的支持者。


然而,加拿大的「魯蛇」呢?他們有比美國好嗎?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UBC)去年四月份做了一項調查,指出加拿大 25 歲到 45 歲的世代為「被擠壓的世代」(Generation Squeezed) ──他們面對高漲房價,加上居高不下的年輕人失業率,所以無法負擔住宅,處境宛若美國的「魯蛇」。但從紐約時報的報導中,也指出金融海嘯過後,全球的貧富差距過大、財富向兩極化靠攏。在所有先進國家之中,加拿大的中產階級仍是全球最富裕的一群。


因此,所有事情都是比較出來的。加拿大「被擠壓的一代」雖然無法像上一代負擔房價,但是加拿大政策傾向福利國家,其在其他補助也比美國充裕,從全民健保、牛奶金、低廉的學費、托兒補助……等社會安全網,使得加拿大的「魯蛇」較美國輕鬆。

除了上述原因,對於美國人而言,還有一個讓加拿大的未來值得期待的理由,就是現任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P.J. Trudeau)。


杜魯道政府

在歐洲右翼和種族主義日漸興起的今日,加拿大之前執政的保守黨也修改了移民政策,以「打擊恐怖主義」為由,限縮移民權力和永久居民成為公民的條件。保守黨的政策造成新移民不滿,顛覆加拿大長期以來「尊重移民」的形象,遭致批評。


在保守黨修改移民政策後不久,杜魯道在去年國會大選中領導自由黨獲勝,擊敗了執政近十年的保守黨,成為國會第一大黨。賈斯汀當選的意義,更顯出加拿大的特殊性和開放性──超過 80% 的加拿大人相信移民有助於加拿大的經濟,所以每年有超過三十萬的移民成為加拿大人,將近所有加拿大人口的百分之一。


賈斯汀.杜魯道。(圖片來源)
賈斯汀.杜魯道。(圖片來源

杜魯道有俊秀的臉蛋,講話得宜,讓他在年輕人和婦女中大為吃香。而且,自由黨對於社會議題一向開放,杜魯道上任之後,推動國內性別和族群平等。例如他的閣員男女各半、向原住民和華人道歉、推動廢除保守黨的移民政策(目前眾議院通過,參議院二讀)、改國歌歌詞(本來只有男性,加入女性)、要求皇家騎警要符合族群的比例,並親自上街頭聲援同志平權──即便加拿大的同性戀早就享有與異性戀同等的結婚權利。


在移民議題上,杜魯道政府上台後,開放更多移民,並且吸收部份敘利亞難民,讓他們成為新加拿大人。在面對國內原住民時(加拿大稱為「第一民族」),杜魯道為以往加拿大政府的行為公開道歉。加拿大自由黨所推動的,都是川普的反面,也是不支持川普的人所想要追求的。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時,加拿大保守黨也正在選舉黨魁。候選人之一的 Kellie Leitch 發表聲明,讚美美國的人民拋棄菁英政治而選擇川普,立即遭來同黨華裔參選人 Michael Chong 嚴詞批評。他認為保守黨必須提出更具前瞻性和包容性的政策,而不是跟隨川普分裂美國的道路── Kellie Leitch 其後的發言趨於低調,深怕選民將她與川普畫上等號,對黨魁選舉產生不良後果。


「自由移往北方」

為什麼美國人會想要移民加拿大?因為他們看到了一個不同的自己。然而,加拿大生活費比美國更高,移民加拿大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未來幾年,移民加拿大的美國人應該會增加,但對大部分不滿的美國人而言,也只能逛逛加拿大移民局的網頁,看看自己是否符合條件。


加拿大模式已讓西方媒體感到驚艷。美國大選前一周,《經濟學人》特別做了「自由移往北方」(Liberty Moves North)專題,封面是自由女神像,但頭上的光環卻是加拿大的楓葉。《經濟學人》分析了不少加拿大的亮眼之處,但最後我摘要它的結論,作為我的總結:沒有國家是完美的,加拿大也是,雖然它的經濟和生產力比不上美國,但對於西方世界而言,加拿大的寬容和開放性對於美國人或是世界其他地區而言,仍然是西方世界的價值所追求的。


文章資訊
作者 胡川安
刊登專欄 胡川安的 Life Circus
刊登日期 2016-11-29

文章分類 故事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