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Twin Oaks Estate:雙橡園的名人故事與外交風雲(1/2)

洪德青 2015-05-10
雙橡園,主屋建於1888年,前有國徽花圃。

小學時,大概宋能爾、陳香梅畫著誇張的眼妝在電視出現時,我開始知道雙橡園這個地方,當時媽媽和姑姑都愛看鍾梅音《海天遊蹤》、陳香梅《往事知多少》、徐鍾佩《多少英倫舊事》及三毛《撒哈拉的故事》,那年頭出國不易,大家只能看書神遊,有機會去香港琉球菲律賓,帶點白鳳丸吹風機或串珠皮包回來就很神氣了,更別說美國了,夢一樣的地方。


高中時,適逢錢復在華府大力整修雙橡園的年代,有天姑姑帶回一本魏惟儀寫的《歸去來》,我記得封面就是雙橡園素描,書中描寫她與夫婿前駐美大使沈劍虹在雙橡園的生活,情景令人嚮往,魏女士的三哥魏景蒙是前新聞局長,張艾嘉是她的姪孫女。


中年後,當我初次來到雙橡園,只知它曾是中華民國駐美大使官邸,全然不曉其實更早的時候,歷任園主均是華府菁英,非富即貴:雙橡園歷史可追溯到美國獨立戰爭中與華盛頓相熟的單腳將軍,《大亨小傳》作者費滋傑羅先祖曾擁有這片土地,國家地理學會創辦人是首任屋主,發明電話的貝爾住過這裡,還有替華府引進日本櫻花的植物學家,更在雙橡園與貝爾的女兒舉行婚禮......。


雙橡園、雙嚮緣

雙橡園占地18.1英畝,2萬多坪,面積和白宮不相上下,是華府地區最大的單一宅邸,緊鄰國家大教堂。雙橡的名稱來自屋後的兩棵橡樹,這裡從1937年來是9位前駐美大使官邸,1979年台美斷交後歷任駐美代表均在此舉辦民間文化交流活動,70多年的悲歡憂喜、酸甜苦辣,見證了無數外交場合和社交聚會。


我們初抵美國時,先暫住華府國家動物園附近的民宿,之後才正式搬入馬里蘭的家,當時之所以沒住旅館而選民宿,一是考量每天必須開火才能料理小孩三餐,二是民宿地點絕佳,交通方便,而且走路就能到雙橡園,這多重要哇,感覺小時候童話般的晚宴場景就在眼前。


我第一次推著嬰兒車來到雙橡園門口,張望著柵欄與牌子,隱約從蓊鬱的森林中瞧見一棟白色建築輪廓,內心有點,該怎麼說,興奮?悵然?嗯,還要更多沉澱再來形容。



入口。地址:3225 Woodley Road, N.W., Washington D.C。



鑄鐵欄杆上低調的牌子。


2(_resize

車道曾被顧維鈞大使夫人稱為滇緬公路(Burma Road),因國共內戰時沒錢整修,顛簸不平。



從車道走上得爬個小坡,雙橡園給我的第一印象,森林裡的白屋。



屋後兩棵橡樹,右棵瘦高,左棵豐腴。



主屋正門。



多少台美大咖在這進出,轎車門開關聲音此起彼落。



後門。


我小學時的連續劇,宋岡陵飾演陳香梅,全劇跑到華府取景,其中3:54還出現雙橡園。陳香梅定居華府,是早期打進美國政界的華裔代表,當年斷交時為保全雙橡園她曾出力不少。


雙橡園與美國獨立、美國文學的關係

雙橡園這片土地不僅廣闊,也有非常深遠的歷史價值。最早可追溯到美國獨立戰爭中的單腳將軍Uriah Forrest,他是美國第一屆國會議員,與華盛頓相熟,還曾參與首都的選址興建,1783年獨立戰爭結束後,他經營起菸草生意,購買大片土地中就包含了今天雙橡園所在地。


後來Uriah Forrest把土地賣給連襟Philip Barton Key,Philip Barton Key是美國國歌作詞者Francis Scott Key的叔叔,也是《大亨小傳》作者費滋傑羅相隔四代的遠親,所以雙橡園與美國獨立和文學還有這層關係,不可小覷哩!




Uriah Forrest(上),Philip Barton Key(下),是雙橡園土地最早擁有者。


首任屋主國家地理學會創辦人,建築採喬治亞復興風格

1886年,來自波士頓望族的國家地理學會創辦人赫伯德(Gardiner Hubbard)買下這塊地,委託建築師Francis Richmond Allen為其家族設計夏季避暑別墅,也就是今日雙橡園主屋。


1888年這棟三層樓別墅正式完工,占地400坪共26個房間,另有地下室與閣樓,建材使用橡木或櫻桃木。它是現今華府唯一保留新英格蘭木造架構及喬治亞復興風格(Georgian Revival)的古蹟建築,這種風格大約流行於1876年到20世紀初,當時美國建國剛滿百年,逐漸脫離英國殖民風,因此符合工業時代來臨的建築風格應運而生。喬治亞復興風格最明顯的就是窗框的木作已採用機器裁切而非人工,風格上尋求莊重穩定,平衡對稱,裝飾元素簡潔許多,室內普遍設有陽光屋。



赫伯德夫婦在雙橡園。



赫伯德夫婦與屋後的橡樹。



百餘年前雙橡園招待過許多國家地理學會成員,
(photo: Library of Congress)



與上圖類似角度。



雙橡園主屋採喬治亞復興風格:屋頂有欄杆圍繞的陽台、大煙囪左右對稱、正門上方有半圓形帕拉迪奧窗(Palladian Style Window)、上下開合矩形窗且三窗一體、主建物均分為左中右三部分、磚木建材、樓高二或三層等。



建築師Francis Richmond Allen手繪的主屋圖稿,



與上一張對比,改變不多耶。


貝爾故居及女婿的華府櫻花

赫伯德有一個女兒叫Mabel,5歲因一場猩紅熱導致全聾說話有問題,當時貝爾(Alexander Bell)是教聾人說話的專家,受聘成為Mabel私人老師,後來娶了Mabel。貝爾發明電話的背後有著深情意義,他自己的媽媽是聾人,據說他因想聽到母親與Mabel說話的聲音,才在1876年發明了電話,隔年完婚。1897年赫伯德在雙橡園內過世,之後雙橡園就由貝爾夫婦繼承。


貝爾擔任《國家地理雜誌》主席時,有次看到一張照片發掘了闖蕩世界的植物探險家David Fairchild,貝爾常邀此人到雙橡園吃飯、聚會甚至過夜,因而牽成了么女Marian的姻緣。1905年春,這位多次進出亞洲叢林、自修馬來文的36歲的植物學家與25歲的千金小姐結婚了,兩人婚禮就在雙橡園舉辦。


婚後,David Fairchild引進日本櫻花試種在馬里蘭自家與華府公立學校,實驗非常成功,讓他興起在潮汐湖廣植櫻樹的想法。我這麼說吧,如果沒有貝爾慧眼識英雄,如果沒有雙橡園,說不定今天就沒有舉世聞名的華府櫻花季了。



貝爾與妻Mabel、長女Elsie May、么女Marian。Marian後來嫁給David Fairchild,在雙橡園內完婚。
(photo: 維基百科)



1940年,這對在雙橡園結婚的資深伉儷,71歲的David帶著60歲的Marian到亞洲探險,暱稱「鄭和遠征」。(photo: fairchildgarden.org)


歷任駐美大使官邸時期,1937-1978

1923年貝爾夫婦相繼過世後,雙橡園改由貝爾的姪女Grace繼承。1937年,貝爾姪女將雙橡園租給我第二任駐美大使王正廷作為官邸。之後對日抗戰,胡適擔任大使,他一度覺得雙橡園太奢華有違國家處境想要退租,後來他還寫了兩首小詩懷念這段雙橡歲月。


二戰期間,蔣夫人應小羅斯福總統邀請到國會大廈演講,住過雙橡園幾回。


1947年雙橡園準備出售,要價45萬美金,當時行政院長宋子文忍痛同意這項投資,由顧維鈞大使出面購置。顧夫人黃蕙蘭是印尼華僑女兒,家境富裕,當時看到雙橡園車道因國共內戰沒錢維修,顛簸不平,她還親自掏腰包出錢整修。


1962年蔣廷黼接任大使,有天他在雙橡園內練習高爾夫球,因球打歪了進入林中找球,無意間發現兩個遊民家庭竟然在雙橡園隱蔽處生火煮飯,可見雙橡園之大,管理維護不易。這段期間,雙橡園成為大使宴請美國國會議員和其他駐美使節團之首席場所,包括艾森豪總統、福特總統、尼克森總統、馬歇爾將軍等多位美國政要人士,都曾是雙橡園座上賓,許多重要條約與協定也在園內簽訂。



雙橡園內陳列了1937年迄今的歷任大使代表照片。



1945年的雙橡園,當時魏道明大使住在這,可看到有人在屋頂搖旗。
(photo: Cleveland Park)



與上一張今昔對比。


斷交前10元賣出,三年後200萬買回

1978年12月,美國卡特總統宣佈,隔年開始與中共建交同時與我方斷交。當時沈劍虹大使只有15天處理斷交事宜,由於擔心中共會強佔雙橡園,因此討論了三個方案:一是把雙橡園賣給當時邦交最好的沙烏地阿拉伯日後再買回。二是直接賣掉。三是賣給美國民間組織由他們保管,日後再買回。最後蔣經國總統拍板,裁定第三方案。


沈大使將當年總值一千萬美元的雙橡園官邸、麻省大道大使館及武官辦公室等三處官舍,象徵性地以10美元價格售予自由中國之友協會(Friends of Free China Association),短短7天內辦妥法律過戶手續。但是卡特總統認為雙橡園應交給中共,我方判斷唯有透過立法才可保全,經過參議員博倫(David Boren)和眾議員拉哥馬西諾(Robert Lagomarsino)的仗義相助,終於立法通過,得以保有雙橡園產權。


1978年12月31日下午四點,有「非洲先生」美稱的外交部次長楊西昆,在寒風細雨中為雙橡園舉行最後一次的降旗典禮。他引用麥克阿瑟將軍在菲律賓的名言,WE SHALL RETURN,在場人士無不悲憤動容,雙橡園的美好時代終告一段落。


原以為倉卒中雙橡園這樣的安排應是妥當,沒想到一年後,自由中國之友協會藉口沒錢繳稅,打算出售雙橡園。好在後來政府以200萬美元重新購回雙橡園,展開雙橡園另一個階段。

《華盛頓郵報》把當年斷交時最後一場降旗典禮放在頭版,大幅報導。

 

 

錢復娓娓道來當年如何保住雙橡園,整修雙橡園的過程。


全面整修時代,1983-84

斷交後雙橡園荒廢了四年,幾乎變成鬼屋。1983年錢復擔任駐美代表,上任後第一要務就是將雙橡園裡裡外外重新整修,美方要求我們不得把雙橡園當成官邸,不得作為官方外交活動使用。錢復與曾參與白宮整修的建築師徐叔沅討論重建方向,並拓寬車道,由單行道改為雙向道,同時將許多貼近房屋的樹木鋸了怕根部傷及主屋,徐叔沅當時建議最少鋸掉200棵!


1984年整修完工,許多美方人士聽說雙橡園老店新開,都想攜家帶眷來瞧瞧,畢竟在華府高級區有著這樣一整片的莊園名宅真的太吸引人,甚至有人乾脆問起售價。1986年美國內政部正式將雙橡園列為古蹟,這樣一來免去它淪為房地產業者的炒作物件。



整修後的外牆,精緻細膩,風韻更勝。



綠色窗櫺配上蕨類造型的山牆裝飾。



目前雙橡園已列為古蹟用地。


台美關係新頁

2011年10月,適逢建國百年,我方首次於雙橡園舉辦國慶酒會,這是台美斷交32年來的重大突破;2015年元旦再創下新頁,斷交36年後我們首次在雙橡園舉行元旦升旗典禮,深具指標意義。


雙橡園車道旁的白旗桿,孤零零地站了36年,如今終於等到國旗作伴了。


雙橡園,請你繼續發功,再創新頁。

 

文章資訊
作者 洪德青
刊登專欄 移動的頑固賦格
刊登日期 2015-05-10

文章分類 故事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