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臺灣通史】臺灣歷時最久的民變,關於戴潮春事件的各種記載

2024-05-14

戴潮春事件自同治元年(1862)爆發,直到同治二年(1864 年)林文察、丁曰健等官員率軍赴臺,憑藉豐富的平亂經驗,先後擒殺戴潮春、林日成等首腦,並陸續消滅餘黨,直到同治四年(1865 年)才正式落幕。

關於這起臺灣歷時最久的民變,有諸多史料與民間文學都有記載,但這些內容中,或有互相矛盾,或有立場不一,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呢?
 

史料中的戴潮春事件

說起戴潮春事件的爆發前夕,《戴案紀略》的筆法則以天地風雲變色預告地方民變將會爆發:「濁水溪之水,忽澄清數日。此即『五行志』之所謂雞妖、鼓妖者歟!有識者早知地方之將有大變者矣。」而《臺灣通史》則寫出一個民變基本線索:「春正月,地大震。」這表示天災也可能是引爆民變的因素。若是參閱《東瀛紀事》,則可看到作者提出官府及豪紳對民眾的傷害──
 

且夫入寶山者誰肯空回,過屠門者咸思大嚼,是以碩鼠既肆其貪婪,奸蠹必因而為利,乃至豪猾武斷以噬民之膚,搢紳舞文以絕民之命。至於民膏既竭,民怨方深,一旦乘勢揭竿,聞風響應,始囂然曰,吾今而後得反之也,而時事可知矣。

這裡以人類入寶山取物的貪婪心態,帶出處於社會上層群體剝削百姓,最終也將遭到反撲,這段敘述亦可以看出作者林豪對當時社會狀況觀察。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梳理出一個比較可能的事件背景──戴潮春起初於政府任職,但可能受到與長官間發生糾紛而掛冠離去。離職返鄉後,因自身家族背景能號召鄉里與群眾組織團體,卻引起官方猜忌。而這當中也有紛雜的家族、地域等利益糾葛,所以衝突就在間隙中突如星火燎原般蔓延開來。在衝突爆發前夕,又發生天災,使社會更加雞犬不寧。
 

歷史的多面性

如果參看《東瀛紀事》、《戴施兩案紀略》、《戴案紀略》等主流史料,來思考戴潮春事件,很容易發現當時文人在描述事件立場上都是偏向反對、批判戴潮春的行徑:例如「戴萬星作亂」、「戴潮春結會作亂」、「戴逆倡亂」等字眼。這些作者立場相對是支持霧峰林家,也就是親政府方,所以整起事件在他們來說就是「動亂」。

可是另一方面,這些文人雖然反對、厭惡民變,卻也不是都全然支持政府。所以我們如果要拚出衝突可能的樣貌,就必須細細爬梳史料,從中發現寫史者、戴潮春與官府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如《戴案紀略》中寫道:「孔道雖仕臺有年,然平日征歌選色,未膺巨艱;其所為形跡,故老類能言之。觀其用人之柄鑿,可見其識之昏庸。」從這段內容中,可以看到作者指責當時主持臺灣行政業務的最高長官孔昭慈,平日聲色犬馬且荒廢職守。

但在《清史稿》中,對孔昭慈卻另有評價:「……所至停採買,革津貼,捐粟平糶,多損己益民。尤愛才,重林文察材略,白其復父仇可宥而薦之,殺賊立功,官至提督。」《清史稿》中,孔昭慈是個勤政愛民且惜才的好官員。

由此可見,連對一個當事官員就有截然不同評價,那麼對戴潮春事件的衝突引爆點各執一詞也就不奇怪了。
 

以不同視角檢視一起歷史事件

如何討論一樁民變、衝突、抗爭、交戰?歷史巧妙之處在於,只要史料流傳與存在,就有機會提供我們以不同視角去檢視一起歷史事件。當然困難也在於辨識及考據史料的真偽,這需要非常多的求證及研究。

是故,法國年鑑學派歷史學家馬克.布洛克(Marc Bloch, 1886-1944)曾說:「歷史學家只能依賴二手的證詞。他如同一位預審法官,只能根據各種各樣的人來重構『現實』。」所以當我們書寫時,常常受到主觀印象而影響最後產出;在史料中,當事人對歷史事件看法,也會接續影響我們閱讀時對整起事件理解。而歷史研究出現的「翻案」,常是得因不同史料所闡述觀點。
 
馬克.布洛克(Marc Bloch, 1886-1944)(Source: Wikimedia Commons)
有關戴潮春事件的記載當然存在不同觀點,目前所存一份史書、三份史料中,包括連橫著《臺灣通史》、林豪著《東瀛紀事》、吳德功著《戴施兩案紀略》與蔡青筠著《戴案紀略》等。許多史料選擇用否定與譴責詞彙去討論戴潮春,可是民俗文學如《辛酉年一歌詩》與《相龍年一歌詩》在闡述事件上是將戴潮春辯解為官逼民反。

在戴潮春事件發生的 1860 年代,人們所能留下的紀錄自然不可能如此豐碩。一來年代久遠,許多資料可能散失──這在連橫〈臺灣通史序〉裡有提及;二來當時生活狀況不如今日,識字率遠比今天低,所以留史料的人,往往不一定代表民眾意見。三來識字並書寫作品的人,也可能因為身處時代有所顧忌,而不願留下紀錄。以上總總,可以大略解釋有關戴潮春史料的論述差異。
 

用一顆時刻保持懷疑的心來看待歷史

《臺灣通史》做為較晚成書的歷史書籍,描述戴潮春事件上的行文可以看到有受《東瀛紀事》及《戴施兩案紀略》兩書影響。書中也分別於〈經營紀〉、〈列傳〉中提及戴潮春跟整起事件前後因果,將這起事件完整詳述。

然而,諸多史料中,由於寫史者的個人立場,對戴潮春的指控或描述,也可能有內幕。這些「內幕」,可能存在或子虛烏有,所以就算是面對史料,也要時刻保持懷疑。

年代逐漸遠去,愈來愈多研究繼續問世,試著為我們更完整還原衝突事件樣貌。統治者與反抗者間的交手不會停止,但衝突後餘波盪漾,最終在許多沉澱與研究下,化為了認識臺灣歷史中一大養分。但歷史絕不是童話故事,勝利者的下個篇章,往往也是帶著驚濤駭浪的傳奇。
 
延伸閱讀:
1.《臺灣通史─原文 +白話文注譯》
      
連橫著,蔡振豐 、 張崑將等譯,點此購買
2.《臺灣通史》
      連橫著,點此購買
參考資料
  1. 林豪,《東瀛紀事》,臺灣:1880
  2. 丁紹儀,《東瀛識略》
  3. 蔡青筠,《戴案紀略》,臺北:1924
  4. 吳德功,《戴施兩案紀略》
  5. 夏孫桐、章鈺等編,《清史稿》,北京:中華民國政府清史館,1927
  6.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
  7. 鄧孔昭,《臺灣通史辨誤》,臺北:自立晚報,1991
  8. Carole Fink著、鄭春光等譯,《為歷史而生 馬克布洛赫傳》,北京:北京師範出版社,2019
  9. 羅士傑,〈清代臺灣的地方菁英與地方社會:以同治年間的戴潮春事件為討論中心〉,《臺灣史蹟》,Vol. 38,2001/6
  10. 丁鳳珍,《「歌仔冊」中的臺灣歷史詮釋──以張丙、戴潮春起義事件敘事歌為研究對象》,東海大學,2015
  11. 楊瑞松,《病夫、黃禍與睡獅:「西方」視野的中國形象與近代中國國族論述想像(增訂版)》,臺北:政大出版社,2016
  12.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1729-1864年)》,臺北:南天書局,1988
文章資訊
作者 江張源
刊登日期 2024-05-14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