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為戰國歷史往事的開篇,為了對當時的時空環境能有初步的了解,有必要先好好了解:「何謂戰國時代?」
何時開端?
首先,不同史家對戰國時代的開端都有各自的看法,老ㄕ則採用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版本,也就是以「三家分晉」作為開始。那何為三家分晉?這又要從「晉國」的歷史背景開始說起。
話說周朝建立時,周將土地分給許多位諸侯,讓諸侯去管理基礎不穩的地區,晉國就是封建的諸侯國之一,他的首任君主是周成王的弟弟,與周王室關係相當親密。到了東周時代的前期,也就是大家較熟悉的「春秋」時代,此時周天子的權威一落千丈,許多強大的諸侯國在實際地位開始凌駕於周王室之上。
不過,此時因為外族入侵嚴重,諸侯們會推舉一個「霸主」,來團結、領導各國諸侯對抗外族的威脅。晉國在春秋時代長期居霸主地位,其中最著名的事蹟,莫過於晉文公擊敗挑戰周王室權威的楚國。
可到了春秋中後期,許多國家的「大夫」開始凌駕「諸侯」。
所謂大夫,本來是諸侯的臣子,但隨著大夫深耕地方並長期執政,他們的影響力開始超越上司,甚至是上司的上司,也就是周天子。
例如:孔子有一次看到魯國的大夫季孫氏,在自家庭院擺出「八佾舞」,讓重視禮制的孔子憤怒大罵:「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原來按《周禮》規定,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也就是 8X8,共 64 人舞蹈)、諸侯為六佾、卿大夫四佾、士用二佾。結果身為大夫的季孫氏用周天子禮儀(這概念可以想像成市議員擺出總統級國宴),可見他超級藐視禮制。
昔日強大的晉國也沒躲過大勢所趨,最終被原本侍奉的韓、趙、魏三家大夫瓜分了土地及人民。隨後,周天子追認三家分晉的合理性。
為何老ㄕ以三家分晉作為戰國開端?因為此事代表周朝禮樂制度的進一步崩壞。
春秋時代,雖然諸侯國已經藐視周天子,但仍會把作為立國基礎的禮儀拿出來做樣子。比如做為春秋首霸的齊桓公,當年他率領各國聯軍對抗楚國,楚國派人去問:「老兄,你幹嘛派大軍逼近我國?」齊桓公回答:「我要打你,原因之一是你竟然沒給周天子貢品!」這話其實非常搞笑,因為齊桓公跟周天子並不親密,這很像一個學校孩子王,領著一大群同伴去堵其他學校的熊孩子,然後說原因是:「因為你沒還我隔壁班小明的橡皮擦!」
但從齊桓公凡事都要使用周天子的名義,就知道這人多少是講規矩的。所以有次,齊桓公跟魯國談判,結果一個叫曹沫的魯國將領突然就在會議上脅持齊桓公:「把你侵占魯國還來,不然我要你命。」齊桓公無奈之下,只能接受。
結果等到曹沫放走了齊桓公,齊桓公立刻跟他手下表示:「把曹沫給我抓過來剁了!」此時,輔佐齊桓公的超級政治家─管仲,立刻說:「算了吧,與其出爾反爾,不如就守信用的歸還魯國土地,各國看您這麼守規矩,一定聽您的號令,這樣能獲得的好處一定更多。」之後形勢的發展果然如管仲所料。
春秋時代,大家還講究表面規矩,但到了三家分晉,卻是直接把上下尊卑的規矩打破,身為規矩的名義老大─周天子,對此卻是一點異議都沒有。可見此時是真正的禮崩樂壞,凡事只講拳頭而不講道理。如果說戰國時代是以背叛、霸凌、壞規矩做為開端,那用一個字就可以定調這個時代的氛圍,就是──「亂」。
戰國認知的誤區
再來,戰國時代何時結束?我採用司馬遷的說法,也就是西元前 221 年,秦滅六國。這時我們就要提到一個名詞:戰國七雄。
拜舊課綱的教科書內容所賜,不少人對秦、楚、韓、趙、魏、齊、燕,這七個戰國強權有些記憶,而教科書通常還附贈一張戰國七雄的形勢圖去強化莘莘學子們的印象。但其實教科書提供的是戰國晚期的形勢圖,雖然也沒錯,卻容易造成兩個錯覺。
實際上,戰國初期仍有不少中小型國家,像是老牌諸侯國:魯、衛、宋,或是邊疆民族建立的國家:越、中山、巴、蜀,甚至是一些有功之臣的私有土地也可成為一個國家。
其中代表有:戰國四公子的孟嘗君領地薛國、商鞅因改革有功而獲得的封地商。這些名不經傳的國家,有些實力不容小覷。像是越國曾屢敗楚國及齊國,所以戰國初期當時的天下大勢其實尚未明朗化,聞名後世的戰國七雄更是尚未成形。
乍看戰國七雄地圖,楚最大、秦次之,接下來是燕、趙兩國,而韓國土地小的可憐。這一方面容易讓人覺得,土地越大的國家實力就越強,另一方面也會讓人疑惑:就韓國這個份量,怎麼也能被稱為七雄之一?
實際上,對於古代國家,國土面積並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因素有二──地力及人口。
試想你擁有一望無際的土地,可卻是一片荒漠,那有價值嗎?就算土地資源很多,但沒半個人居住,那這塊土地能夠有效開發嗎?所以燕、趙、秦三國看起來土地雖大,但很多地區土地貧脊又靠近邊疆民族,對國家的 GDP 貢獻也就難以期待,而生活條件這麼惡劣的地方,自然無法期待有大量人口定居。
韓國雖小,但它的國土全是高度開發地區,人口密集且經濟上量小質精的搭配,甚至讓韓國在科技表現上居於各國的前段班。像是遠程武器的弩,當時人有「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的評價,近戰武器的劍也是「陸斷牛馬,水截鵠鴈」、「當敵則斬堅甲鐵幕」,所以韓國在初期還是擁有一定競爭力。
而燕國雖大,但位置偏僻,又大多土地貧瘠,導致這個國家的國力長時間處於弱勢。史記紀錄燕國,提到該國的第一代君主是燕召公,然後是「自召公以下九世至惠侯」。啥意思?就是開國第一代君主掛掉後,接下來有好幾代君主連名字都不知道,簡直邊緣到了極點,若是強國,又豈會淪落到如此地步?
一個強權的崛起
那有沒有土地大、資源好、人口多的國家呢?其實是有的,那就是魏國與齊國。
先說齊國,背靠大海擁有漁鹽之力,尤其是鹽,這是人生活的必需品,甚至在漢朝還被列為國家專賣以斂財,可見齊國佔有不小的天然優勢。另外齊國的開發歷史很早,是西周最初建立幾個諸侯國之一,歷經數百年的經營,此地的人口發展極具規模,當時人形容齊國首都臨淄「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白話翻譯就是,人多到展開衣袖可以遮住太陽,每人揮一把汗就像下雨,走路時彼此會肩碰肩、腳挨腳。
相比之下,魏國就是個年輕的國家。魏國本屬於春秋大國─晉國的一部分,後來三家分晉,魏國就以今日的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陝西、河北的部分地區立足,而這些地區很多是周朝時代高度開發的蛋黃區,用的電玩術語來說,魏國就是開局即土豪的優勢狀態。
不過凡事有一好無兩好,齊、魏兩國也有各自的毛病。
先說齊國。齊國最大的問題就是……軍事能力很菜。生活在戰國時代的荀子曾這麼評價:「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就是齊軍比魏軍爛,魏軍又打不贏秦軍。就連在齊國訓練部隊的軍事家─孫臏,都曾說:「齊軍以怯戰聞名。」
再說魏國,翻看地圖,不難發現魏國位處中央地帶。好處是這國家的交通四通八達,壞處卻也因此而生:四面都是敵人,而且有方便的通交隨時來揍你!
或許,也因為是位處四戰之地的危機,魏國在所有國家當中最先做出革新的行動。
魏國的開國君主─魏文侯聘起李悝為相,按《法經》的內容治國。法經的具體內容可以先不用理會,因為真正重要的是它的核心意義─使用成文法。
前面提到,周朝的統治基礎是禮樂制度,也就是規矩。但很弔詭的的是,《禮記》卻又提到:「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也就是平民老百姓是不知道規矩怎麼玩的。
之所以如此,其實是周初的統治者很刻意的要做初社會階級的差別,這本來沒什麼問題,因為平民跟貴族的資源不一樣,自然無法讓兩者享受相同待遇。可隨著時間發展,上層人士已經不遵守禮樂制度,這時如果還不置定新規矩將平民階級動員起來,那整個國家將毫無動力,更無法在亂世中競爭。
所以李悝用《法經》,就是告訴極具潛力的平民老百姓,以後怎麼跟著國家玩。同時,也制定出明確的升遷制度,讓有心發展的人才看到具體的發展方向。所以在魏文侯時代,武有吳起、樂羊等強將,文有擅長文學的孔子弟子─子夏、技術官員有治水達人─西門豹,堪稱是面面俱到的豪華人才團隊。
另外,魏文侯本人也十分聰明的運用外交手段,減少自己四面受敵的處境。像韓、趙兩國曾經發生戰爭,然後兩國都派使者拉攏魏國,結果魏文侯沒有趁人之危或坐地起價,反而調解兩國紛爭。此舉讓韓、趙兩國感恩於文侯的德行,而與魏國組成同盟,魏文侯得以解除南北兩面的軍事壓力。
隨後,魏文侯憑藉著改革後的強大國力,加上韓趙聯軍的支持,向東大破齊國,甚至當場俘虜領軍出戰的齊國君主;向西猛攻秦國,取得河西之地後,秦國只能龜縮一隅;向南擊敗楚國,攻掠下不少土地;另外由異族建立的中山國,也被魏文侯消滅,這幾場戰爭的勝利,代表著魏國自此成為率先崛起的戰國首強。
但這美好光景卻在魏惠王的時代,完全變調了。
亂世無信義
魏惠王的名字叫魏罃,是魏文侯的接班人,魏武侯的兒子。由於武侯在死前並未確立繼承人,結果造成魏罃與同族的魏緩互相爭奪領導權。
起初,魏罃佔優勢,將魏緩打得逃往趙國,此時韓國君主卻慫恿趙國:「魏罃現在只掌握一半的國土,根基尚未穩固,不如我們扶持魏緩趁隙進攻魏國,如此必能撈到好處。」於是韓趙聯軍介入政爭,不僅迅速擊敗魏罃還將他團團包圍。
眼看魏罃已處必死的絕境,沒想到韓趙兩國卻起了內鬨。趙國主張:「把魏罃殺死後,咱們就擁立魏緩並要求魏國割地,接下來就可以退兵享受成果了。」韓國卻認為:「何不分裂魏國,讓魏罃、魏緩各治理一半,這樣魏國必然陷入長期內鬥而衰弱,我們也徹底剪除一個威脅了。」
綜觀兩國想法,趙國想要立即兌現的收穫、韓國則是放眼長期的收益。由於各持己見,最後韓趙兩國做出一個令魏緩傻眼的決定:乾脆各自退兵,然後把魏緩當場拋棄。於是,絕境逢生的魏罃反殺了魏緩,終於成為魏國新任君主。
回想文侯時代,魏國對韓趙的矛盾盡心調解,但韓趙兩國卻在多年後趁魏國內亂興風作浪,還讓魏國差點滅亡。如此恩將仇報的舉動完全證明:「戰國是亂世,沒有什麼仁義道德,更沒有永遠的盟友。」這也徹底點燃魏惠王向韓、趙兩國報復的念頭。
西元前 354 年,趙國攻打魏國的附庸衛國,魏國因此攻趙,並在隔年攻破趙國首都邯鄲。魏惠王飽經患難卻復仇成功的人生經歷,完全可以做為勵志故事的典範,問題是……有那麼一句話:「出來混,遲早要還。」韓趙兩國攻魏因此種下深仇大恨,但魏國以前就沒有攻打過其他國家而結下樑子嗎?就在魏國大肆擴張時,曾為手下敗將的齊、秦兩國也展開他們的反擊時刻。
霸業崩壞
當魏國主力破趙之際,國內多個地區卻防務空虛。齊國趁機以救趙的名義,在田忌、孫臏的領導下速攻魏國首都─大梁,造成魏軍回救本國時,在半路上的桂陵被埋伏已久的齊軍打個措手不及。
同時間的秦國,趁魏國注意力被東方齊國吸引時,先攻取河西地區的數座城市,之後更進一步打下魏國核心重鎮─安邑。就連楚國都發兵攻打魏國南部,造成魏國被三面圍毆的窘境。
雖然初期連吃敗仗,但魏惠王很快重整態勢,先在東線戰場反擊重挫齊軍,逼使齊國聯合楚國向魏請求休兵,之後再聯合 12 個小諸侯國率領龐大的聯軍兵臨西方的秦國,嚇得秦孝公認聳求和。
從桂陵之戰後的一系列操作,可以看出魏惠王頗有手腕,而魏國戰國首強的實力依舊生猛。但這次危機卻暴露了魏國身處四戰之地的戰略劣勢,因此齊、秦、楚在戰後有一致性的共識:「一次玩不死你,那還可以來第二次呀。」
公元前 343 年,魏國攻打韓國,如同十多年前的的發展,齊國以救韓的名義攻打魏國,且這次在馬陵一舉殲滅 10 萬魏國精兵。同一時間,秦國又搞背刺,並一口氣打下大部份河西地區。
馬陵之戰的失敗,使魏國損失相當大比例的青壯年人口,這個無法挽救的失敗讓魏國走向難以挽救的衰弱,而這當中最悲情的人物,莫過於魏惠王了。他不只葬送了父輩所建立的優勢,他還擁有遠超同時代平均的長壽,惠王一直活到 81 歲,統治魏國 50 年,是戰國史上統治期第二長的君主(第一名是統治 56 年的秦昭王)。
但在魏惠王統治中後期,眼睜睜看著各國相繼崛起,自己還必須一再承認他國的權威,比如:統治的第 36 年時,尊稱齊國君主為王,統治第 47 年一口氣承認韓、趙、燕、中山為王。是的,連曾經被打到滅國的中山,魏國都必須和它平起平坐,可見當時的魏國已經是多麼無力。這日薄西山的趨勢,對一生都在奮戰的人來說,那是何等的悲涼及折磨。
雖然魏國霸業的衰落,魏惠王要負最大的責任,而我本來是想從他的事蹟中總結出一些道理,可寫到最後卻發現:我實在找不到指責魏惠王的立場。
若說魏惠王的失敗在於窮兵黷武的擴張,可在亂世中又怎能不大動干戈?
若說他放棄先祖安穩韓趙兩國的戰略,可這並非他所願,因為是韓趙兩國先行背叛?
其實在桂陵之戰被圍毆時,魏惠王已展現出迅速的反制行動,甚至在之後的馬陵之戰,魏國將領已經對相同處境做出預備,但無奈敵方仍是技高一籌。
而我自認如果坐在一個身處隨時變動、充滿背叛、人才流動極大的領導位置,想必是無能以對,那我有什麼資格評論魏惠王?真要我說,那就是:不是惠王不努力,也不是惠王沒實力,只是他沒能比他的競爭者做的更好。
經由魏國早期的興衰,我們大致了解戰國的形勢轉變以及時代氛圍。在斗轉星移的天下大勢中,不同時期、地區、出身的名將又會有何種際遇?接下來,歡迎踏進入金老ㄕ建構的戰國歷史領域,也請大家踏出生活在戰國時代的思考模式第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