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臺灣通史】「開蘭第一人」吳沙是拓墾蘭陽平原的先驅,或侵占原住民土地的侵略者?

2024-07-18

提到宜蘭拓墾的歷史,許多人馬上就會想起擁有「開蘭第一人」稱號的吳沙。在過往的歷史課本中,吳沙的形象總被刻畫成率領著一批漢人,篳路藍縷地進入蘭陽平原開墾,奠立了漢人在蘭陽平原的發展基礎,受到不少人的推崇。連橫也曾在《臺灣通史》中提到:
 

夫蛤仔難番地爾,勢控東北,負隅固險,得失之機,實係全局。使非沙有以啟之,則長為豺狼之域矣。然則沙之功不更偉歟?

極力推崇吳沙開墾宜蘭的功績。不過,吳沙進入蘭陽平原時的樣貌,是否像連橫所說的是豺狼之域,凶險的蠻荒之地?而吳沙又是在甚麼契機下進入蘭陽平原開墾,成為後世所稱的「開蘭第一人」?


命運的轉折:飄洋來臺的吳沙

吳沙生於雍正 9 年(1731),漳州漳浦人。由於在原鄉漳浦謀生不易,乾隆38年(1773)帶著妻兒渡海來臺,最初擔任僱工的職務,生活並不如意,因而又遷居東北角的三貂社(今新北市貢寮區澳底、福隆一帶)拓墾,這項決定成為影響吳沙運勢的轉捩點。由於吳沙擅長醫藥,又熱愛與人交往,加上他很快地學會一些三貂社的原住民語言,逐漸獲得三貂社原住民的信賴。吳沙利用與三貂社原住民友好的優勢,除了耕種外,也從事起和原住民進行雜貨貿易的「番割」工作。
    
由於三貂社位於東北角的貢寮,往南越過山嶺就能抵達蘭陽平原,兩地相當接近,因此三貂社人和噶瑪蘭人彼此長期具有貿易關係存在。吳沙從事番割工作後,除了漸漸累積起財富外,透過在三貂社從事貿易而和噶瑪蘭人有所互動,也逐漸獲得蘭陽平原資訊,為進入蘭陽平原做好事前準備。
 
貢寮的福隆海水浴場旁的舊社聚落,過去為三貂社的社址所在。(Source:作者 張峻浩拍攝)

入蘭前奏曲──成為東北角的漢人移民領袖

此外,吳沙在三貂社當地的漢人社群中也具有重要地位。為了招募移民來到三貂社,拓展開墾事業,吳沙發給來到三貂社的漢人,每人斧頭一柄、米一斗作為開墾創業的基礎,讓他們在三貂社附近的山林伐木抽藤,開闢田地,自給自足。受到吳沙提供物資的勸誘下,不少無業之民前來投靠。吳沙便因此成為三貂社漢人拓墾者的老大,勢力逐漸壯大。

乾隆 51 年(1786)林爽文事件爆發,雖然事件主要發生於臺灣中部,但位於臺灣偏遠東北角的三貂社也受到波及。三貂社為官方勢力尚未深入的邊區,不少參與事件而遭官方追緝的亡命之徒,便看準此點,逃來此處投靠正在積極招募移民拓墾的吳沙。

乾隆 52 年(1877)清廷獲報林爽文等人可能逃往三貂社,淡水同知徐夢麟因而來到三貂社,他發現到長期住在三貂社的吳沙,在當地獲得原住民以及漢人的信賴,因而拉攏吳沙,讓其在此協助官方防堵林爽文等人逃亡於此。

隔年林爽文事件平定,雖然林爽文並未來到三貂社周邊。但經過這起事件後,吳沙不但獲得了官方的信任,而且也收編不少林爽文事件下的亡命之徒,這群人中最為重要的就要屬何繪,最初何繪活動於八芝蘭(今台北士林),在林爽文事件中被視為林爽文的黨羽,在遭到官方的清剿後,逃到三貂依附吳沙,後來何繪也成為吳沙進入宜蘭開墾的重要資助者之一。

林爽文事件後,吳沙在三貂的勢力可以說更加壯大,也取得了官方的信任,為日後入墾蘭陽平原奠下重要的基礎。


吳沙進入以前的蘭陽平原

吳沙進入蘭陽平原開墾的動機,在《噶瑪蘭廳志》中提到:「吳沙因久住三貂,間蘭出物與番交易,見蘭中一片荒埔,生番皆不諳耕作,亦不甚顧惜,乃稍稍與漳、泉、粵諸無賴者,即其近地而樵採之。」,不過蘭陽平原真的是要等吳沙進入之後才「開墾」的嗎?而當時的噶瑪蘭人也如《噶瑪蘭廳志》所述真的不諳耕作,在平原留下許多荒埔嗎?

其實噶瑪蘭人開始種植農作物的歷史相當早,在 17 世紀就有記錄。西班牙傳教士 Jacinto Esquivel 在 1632 年所寫的報告中就寫到,噶瑪蘭地區有大量的食物、稻米、獵物與漁獲。再往後來看,1644 年 9 月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軍官 Pieter Boon 奉命率兵來到蘭陽平原,在他的報告書中有記錄到不少平原有許多稻米的景象。

這些記錄大致歸納有下面四個:一、他要求歸順的加禮宛社繳交鹿皮,但原住民卻要求繳納稻米作為替代;二、他們在平原上的掃笏社穀倉,看到堆滿了小米和稻米。另外在奇立板社的房子也發現堆滿稻米和小米;三、他要求噶瑪蘭人繳納稻米,但噶瑪蘭人說他們大部分的人都在忙著收割,無法立即繳納;四、在 Pieter Boon 離開時,有 6 個社繳納稻米,扣掉已經吃掉的,還帶走了 400 袋米。

從十七世紀的西班牙和荷蘭人記錄中,可以看到噶瑪蘭人除了熟悉耕作外,當時文獻中也提到,在基隆的大雞籠社和貢寮的三貂社的原住民,也會和噶瑪蘭人交換糧食回來。可以說蘭陽平原的噶瑪蘭人不但熟悉耕作,更有多餘的糧食,可以和其他地域的人交換,吳沙所在的三貂社,當地原住民更是經常去平原買米,但怎麼又會有不諳耕作,平原一片荒埔的認知存在?

接著我們回到吳沙所處的 18 世紀。當時噶瑪蘭人又分為哆囉美遠、噶瑪蘭、猴猴三個系統,共約 36 個村社,主要分布在海拔 5 公尺以下的平原東側低濕沼澤帶,過著依水而居,在溼地及河岸捕魚、打獵、耕種的生活。在蘭陽平原的西側山地則有從 18 世紀中葉後從南投北上,移居到蘭陽溪上游以及和平溪上游溪谷的泰雅族人。

夾在山地與低濕沼澤間是多湧泉分布的湧泉帶,在這裡可以說是低濕沼澤區的噶瑪蘭人,以及山地的泰雅人間的緩衝帶,沒有村社分布,頂多只是兩群人間的打獵場所。但這個地域對於漢人來說卻具有開墾價值,有豐沛的湧泉可作為灌溉水源,排水又相較良好,所以吳沙才會有一片良好的土地被浪費的認知。
 
蘭陽平原俯瞰圖(Source:作者 張峻浩拍攝)

前仆後繼的人來到來陽,為何只有吳沙成功?

對蘭陽平原有開墾興趣的漢人,不只吳沙,其實早在乾隆 33 年(1768)就有漢人林漢生率眾進入平原開墾,但最後他們被噶瑪蘭人擊退而宣告失敗。吳沙雖然不是第一個率眾入墾平原的漢人領袖,但他卻是第一個成功在平原建立根據地,影響深遠。

吳沙之所以能夠成功入墾平原,和他有系統的拓墾集團很有關係。首先吳沙背後有趙隆盛、何繪及柯有成三位金主在資助,而使吳沙的開墾集團有充裕的糧食後援,沒有後顧之憂;第二在吳沙的集團裡面除了吳沙外,還有許天送、朱合、洪掌謀三位從事與原住民貿易的番割,另外還有 20 餘名熟悉噶瑪蘭語言的人,已先掌握噶瑪蘭地區的初步資訊。入墾平原的行動,可說有備而來。
 
新莊慈祐宮中的趙隆盛捐獻。趙隆盛為臺北盆地中新莊一帶的重要開墾者,其同時也積極參與吳沙開墾的投資。(Source:作者 張峻浩拍攝)
嘉慶元年(1796)準備多時的吳沙,率領漳、泉、粵三籍移民,約千餘人入墾蘭陽平原,在今天的烏石港南邊建立聚落,並在聚落四周圍起土牆,形成一個武裝據點,稱為頭城。這群隨吳沙來的移民中,主要為漳州籍漢人佔了總人數的九成,其他一成則是泉州和廣東(粵)籍的漢人,其中廣東籍漢人多是擔任鄉勇護衛開墾移民的角色。

吳沙為首的漢人建立頭城後,噶瑪蘭人面對這群人,就像過去對付入墾者一樣,各社聯合以武力抵禦入墾者。吳沙在面對激烈的反抗後,了解無法以武力取勝,因而決定保存實力,退回三貂,再另外等待機會。

嘉慶2年(1797)擊退外來者後的噶瑪蘭村社,發生了一場嚴重的傳染病,不少人染上痘瘡。這時吳沙運用他懂醫藥的才能,為噶瑪蘭人治病,取得他們的信任。另外吳沙又和噶瑪蘭人說,他來到這裡不是要來搶土地,而是要來一起幫他們抵禦海盜。吳沙藉此軟化了噶瑪蘭人立場,加上噶瑪蘭人在這場疫情後,對戰事也產生厭倦,因此噶瑪蘭人與吳沙雙方休戰,並讓吳沙回到頭城重建據點。
 
頭城開成寺中的開墾先賢,右邊祿位中的吳沙成即為吳沙。(Source:作者 張峻浩拍攝)
由於一直以來蘭陽平原屬於界外之地,是原住民的地域,漢人不能進入開墾,吳沙的入墾是不合法的事。因此在成功於頭城建立據點後,吳沙第一件事就是到官府申請墾單,取得合法權利。由於官方在林爽文事件後就對吳沙頗有好感,因此也順利拿到墾單,持續招募漢人佃戶來到平原開墾。吳沙來到蘭陽平原時,年紀已 66 歲,他在進入平原沒多久就於嘉慶三年(1798)病逝,結束傳奇的一生。
 
貢寮澳底吳沙墓。(Source:作者 張峻浩拍攝)

「開蘭第一人」?吳沙複雜的歷史形象

吳沙建立的蘭陽平原開墾事業,在吳沙過世後仍持續蓬勃發展,漢人的拓墾據點從頭城一路向南拓展,經過十多年的時間,蘭陽溪以北的平原已多被漢人所開墾。作為率領漢人入蘭的拓墾領袖,吳沙也被許多漢人移民奉為重要的先賢,被不少庄頭所供奉,不少人也十分推崇吳沙的開墾之功。這也成為日後吳沙「開蘭第一人」形象塑造的開端,但這樣的敘事卻忽略了長期生活在這塊土地的噶瑪蘭人。

 
壯三福德廟的吳沙與庄頭開墾先賢牌位。(Source:作者 張峻浩拍攝)
吳沙開啟的漢人開墾事業也為噶瑪蘭人帶來重大衝擊,越來越多的漢人進入平原,生活空間受到壓縮,過去捕魚打獵的獵場變成了田園,有些土地更被漢人侵占。到了 19 世紀中葉後,不少噶瑪蘭人因為這些衝擊,面臨貧困化困境,因而離開長年生活的家園搬遷到花蓮,或是平原邊緣地帶。從這角度來看吳沙,開墾領袖的另一面,似乎就是率眾侵占噶瑪蘭人土地的侵墾者,讓噶瑪蘭人離鄉背井的關鍵人物。

從吳沙的故事,可以讓我們反思評斷一個人,需要客觀從不同面向來檢視。不能否認吳沙是重要的漢人開墾領袖,但當我們在推崇吳沙的開墾之功時,也不能單純站在漢人本位主義的視角忽視衝擊這面。這些開墾神話,許多都是各方為增強自己拓墾或統治的正當性而敘說,但卻也忘記這些神話背後,所造成的無數傷亡,以及另一個族群的顛沛流離。那麼吳沙真的是「開蘭第一人」嗎?或許這個問題能有更深刻的解答來回應著這塊土地的故事。
 
參考資料
  1. 姚瑩,1957,《東槎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 連橫,1962,《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 陳淑均,1963,《噶瑪蘭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陳宗仁,2012,〈十七世紀上半葉蘭陽平原交易型態初探〉,收於李素月編輯,《「宜蘭研究」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宜蘭縣史館。
  5. 陳南旭,2016,〈19世紀初年臺灣北部的拓墾集團與噶瑪蘭的移民與開發〉,《臺灣文獻》67卷2期:頁133-156。
  6. 唐羽,2016,〈清乾嘉間吳沙在三貂之墾務〉,《宜蘭文獻》67-68期:頁3-54。
延伸閱讀:
1.《臺灣通史─原文 +白話文注譯》
      
連橫著,蔡振豐 、 張崑將等譯,點此購買
2.《臺灣通史》
      連橫著,點此購買
文章資訊
作者 張峻浩
刊登日期 2024-07-18

文章分類 故事
有故事來信📧
大歷史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 讓故事電子報,陪你一起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