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為何臺北會有「新」北投?──溫泉之鄉誕生祕話

吳亮衡 2016-07-18

2016 年 1 月 24 日前後,有在使用 FB 的朋友應該都不會忘記,那一天的版面,幾乎都是被「冷好冷滿的霸王冷氣拳~」「媽!我在這!下雪了!」「let it go ~(旋轉灑雪花)」等動態消息所占據。


雖然說在台灣的歷史上,這並不是首次有下雪的紀錄,但在台灣可以看到雪景,對許多年輕一輩的台灣人來說,可不見得是一件合乎邏輯的事情,至少,以前課本上都沒有提過。


雪景漂亮歸漂亮,但在這麼冷的天,一般人會做什麼來排除寒冷呢?有人會吃麻辣鍋、有人會把自己包得緊緊的,How about「泡溫泉」?


說到泡溫泉,如果是台北附近的人,最容易抵達的泡湯勝地,恐怕就是有著「溫泉鄉」之稱的北投溫泉了吧!在交通如此方便的今天,只要搭乘運捷運淡水線到北投站,再轉乘平均 10 分鐘一班的新北投線,就可以抵達有著數十年歷史的溫泉區。


可是,為什麼北投捷運站和新北投捷運站之間的距離明明就只有 700 公尺,卻要特別拉出一條「新北投線」?


這一條「新北投線」是什麼時候、為了什麼出現的呢?


再來,平平是北投,為什麼會有「新北投」、「北投」的分別呢?


根據google地圖大神的估算,從北投捷運站行走到新北投捷運站,最短的路程大約850公尺,10分鐘左右即可抵達
根據google地圖大神的估算,從北投捷運站行走到新北投捷運站,最短的路程大約850公尺,10分鐘左右即可抵達。

「北投」(Ki-patau) 這個名稱的出現,是日治時期人類學家伊能嘉矩在進行全台調查時,發現當地曾經有「巫女」的傳說,再加上調查中「patau」就是平埔族語「巫女」的意思而成。


相傳在清代以前,北投多為平埔族人凱達格蘭族居住的地方,西班牙人在 1647 年到 1655 年的調查,也間接地證實了這個說法。當時勢力最大的就是「北投社」(Ki-patau),其次是「唭哩岸社」(Kirragenan),再來就是「嗄嘮別社」(Halapei)以及其餘的番社。


年代 北投 唭哩岸 嗄嘮別
1647 39戶、139人    
1648 39戶、134人 9戶、30人  
1650 38戶、150人 12戶、40人  
1654 33戶、125人 14戶、35人  
1655 22戶、83人 13戶、50人  

統計圖表出自〈荷蘭時代的臺灣番社戶口表〉,先不論當時統計的方式或是數字的精確度,至少可以證實,北投地區過去的確是以北投社的勢力最為龐大。


同時,在西班牙統治北台灣的時候,發現北投社的平埔族擁有大量的硫磺資源,像西班牙傳教士 Jacinto Esquivel 就曾經這樣記載:


Kimazon (基隆河)流域的 Kipatao(北投)是個大社,約有八、九村落,富產硫磺,冒險的中國人來到這裡,用毛氈及裝飾用的瑪瑙珠、手釧玲等,向土人交換硫磺,百斤價凡五兩,甚者可在中國出賣十七兩,至於土人所得,570 斤的硫磺僅換毛氈一枚而已。


也就是說,根據西班牙人的觀察,北投社就已經和漢人進行「以物易物」的行為,運用的就是當地盛產的硫磺資源。


大約清康熙中期(1684年後)繪製的〈臺灣地里圖〉,目前典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根據學者研究,「北投」應該是包括幾個小社的大社名,清代文獻中常常以「外北投」記載。因此圖中左下角的「外北投社」才是本篇文章談論的北投溫泉地。
大約清康熙中期(1684年後)繪製的〈臺灣地里圖〉,目前典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根據學者研究,「北投」應該是包括幾個小社的大社名,清代文獻中常常以「外北投」記載。因此圖中左下角的「外北投社」才是本篇文章談論的北投溫泉地。

若從地理景觀來看,北投區主要可以分成火山地形(大屯火山群)、臺地地形、以及關渡平原區等三大地形區,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北投區內同時擁有溫泉、蔬果種植、稻作等多元化的產業型態。


另一方面,除了熟悉的到不行的「北投」,現在捷運淡水線上的「唭哩岸站」、關渡一帶的「嗄嘮別」稱呼,這些生活周遭常使用的古地名,可都是見證北投地區發展的歷史證據,也不難推論早期平埔族各社的分布位置了。


早期北投地區平埔族各社想像圖
早期北投地區平埔族各社想像圖,翁佳音、王興安、李純菁等繪圖。

那到底為什麼會有「新」北投呢?


首先要看從「溫泉」開始說起。


傳統漢人用「毒氣蒸鬱,觸鼻昏悶」來形容這種「溫熱的湧泉」,甚至說「諸番常以糖水洗眼」。由於滾燙的硫磺水會造成土質改變,將不利於稻作的發展,同時因為無知造成的恐懼,漢人因而將溫泉稱為「女巫湯」。上述的種種因素,說明了早期沿山溫泉區鮮少開發,漢人為主的墾拓聚落,主要是分布在平原、臺地。


相傳在 1893 年,在大稻埕經商的德國樟腦商歐利(Ohly),在北投地區發現了豐富的溫泉資源,決定在此興建一間私人溫泉俱樂部,這可以說是台灣歷史上第一個私人溫泉會館!


到了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日本征討反抗勢力的過程中,發現北投沿山地區湧出的溫泉,日北人調查後發現,此溫泉的泉質正好具有療養的功效,軍方因而開始大量使用,此後更出現日治時期第一間溫泉旅館「天狗庵」,而「天狗庵」的出現,其實也與平田源吾來此「療養」有很大的關聯!


暨「天狗庵」之後,星乃湯(相傳孫文曾來此泡過)、松島屋、桔梗屋、松濤園、養氣閣等溫泉旅館相繼開業。史料顯示,全盛時期的溫泉旅館高達 25 家,又依據不同的服務項目,細分成「休憩所」、「旅館」、「料理店」三種服務模式,當然,也會因為服務項目越多,費用越貴囉!


1936年〈臺北の名勝溫泉地北投行き道路〉
1936年〈臺北の名勝溫泉地北投行き道路〉

說到現在,還是沒有解釋為什麼北投會有「新」、「舊」的差別。


隨著溫泉產業的蓬勃發展,有越來越多的日本人從台灣各地前往北投一睹溫泉旅館的風采,但當時的交通條件還不像現在這般方便,旅客必須搭乘有著「遊覽線」之稱的淡水線鐵路,一路從台北車站、圓山站、士林站到北投站,出了火車站後,還必須要選擇人力車或是徒步走去溫泉地。


由於北投車站與溫泉地的聯繫道路尚未開發完善,造成許多日本旅客的抱怨,有鑑於此,在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運輸課長,村上彰一的主導下,專闢一條由「北投─新北投」的鐵路支線,其目的就是來分擔參訪溫泉觀光的日籍遊客人次。


台灣總督府鐵道部,〈淡水線略圖〉,《台灣鐵道旅行案內》,1935,頁133
台灣總督府鐵道部,〈淡水線略圖〉,
《台灣鐵道旅行案內》,1935,頁133

1916 年 4 月 1 日「新北投車站」開始接送來往的旅客,也因為這一條鐵路是專門提供泡溫泉旅客所開設的,所以當時多稱這條鐵路為「浴場線」。從此以後,「新北投」這個名稱就在日治時期溫泉產業的發展下出現了。


新北投地區的溫泉業的經營者與消費者,主要是以日本人為主,但也因為在臺灣總督府極力推廣下,有越來越多台灣人漸漸接受這樣的泡湯文化。


可以推測的是,當時有能力負擔泡溫泉的台灣人,仍屬中上階層的仕紳、資產人士,這些人不只參訪日本人經營的溫泉旅館,也常在台灣人所開設的溫泉旅館消費,例如 1921 年新竹仕紳黃旺成日記「浴後出,再入沂水園註〔注〕文支那料理」、1942 年台南醫生吳新榮的日記「一道去新北投,到沂水園休息,舒舒服服地洗溫泉,閒談世事」,都可以看出台灣人不再懼怕這種「溫熱的湧泉」了。


1921年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出版的《台灣鐵道線路一覽圖》,就有〈新北投浴場線〉的文件,可以推測當時新北投線的主要功能就是「泡湯專線」。
1921年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出版的《台灣鐵道線路一覽圖》,就有〈新北投浴場線〉的文件,可以推測當時新北投線的主要功能就是「泡湯專線」。

總而言之,「新北投線」的出現,可以說是北投地區開發史的重要轉捩點,除了突顯新北投地區大量旅客的需求,以及溫泉產業的興隆狀況外,台灣人願意踏入溫泉浴場的那一剎那,就說明了總督府推廣「休閒政策」的成功,利用這樣的休閒空間,使台灣人不再「懼怕」溫泉,溫泉也不只是單純的「療養」功能,而成為一種現代的、舒服的「享受」。


最後來看一篇有趣的報導


日治時期「北投」與「草山」所帶來的意象。出自《臺灣日日新報》
日治時期「北投」與「草山」所帶來的意象。出自《臺灣日日新報》

從對比性強烈的文字行間中,不難看出作者相當推崇草山所帶有的神聖、高雅性格,相對的,北投似乎在大量溫泉產業進駐之後,僅能呈現出充斥著物質生活的空間氛圍。


然而,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就是因為日本商人(甚至是台灣商人)看到了北投溫泉產業的發展性,才會使北投成為全台著名溫泉鄉,也才會有日後「新北投線」的出現。


正是因為過去北投溫泉產業的興隆,直到現在,當我們徐步在新北投地區的街道巷弄時,還可以發現這些時代下的產物,以及永流於當地居民的回憶。

 

註:本文同步於「台灣時光機06_從溫泉鄉到溫柔鄉」廣播節目。
參考資料
  1. 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釋》,台北:稻香出版社,2006。
  2.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許賢瑶譯,〈荷蘭時代的台灣番社戶口表〉,《臺灣風物》,第44卷1期。
  3.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新北投浴場線〉,《台灣鐵道線路一覽圖》。
  4.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淡水線略圖〉,《台灣鐵道旅行案內》。
  5. 林進發,〈臺北の名勝溫泉地北投行き道路〉,《臺灣發達史》。
  6. 數位方輿」網路圖籍資料庫。
  7. 吳亮衡,〈國家權力與空間建構─以陽明山地區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文章資訊
作者 吳亮衡
刊登專欄 尋「臺」啟事
刊登日期 2016-07-18

文章分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