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臺灣通史】保家衛土的無名英靈是凝聚客家認同的重要信仰:林爽文事件與竹塹地區的義民

2024-12-09

提到客家信仰,或許許多人很快就能聯想到義民信仰。在義民信仰之中,最為著名的義民廟就是新竹新埔的褒忠亭義民廟,發展至今祭祀圈涵蓋 15 聯庄,北到桃園的觀音,南至新竹的北埔,跨越了新竹與桃園兩個縣市。

那麼,究竟義民信仰是如何出現的呢?倘若從新竹褒忠亭義民廟的發展來看,連橫在《臺灣通史》曾提到寫到:「褒忠廟:在竹北二堡枋寮莊,稱義民亭。……林爽文之役,莊人赴義而沒者頗多,詔賜褒忠之額,乃建此亭。五十三年,林先押等建廟,以祀粵籍義民,並祀三山國王。 」此處所提到的褒忠廟即為義民廟,不過文中所提的林先押應為林先坤。此文中雖有筆誤,但創建歷史與其描述的大致相符:義民廟為林爽文事件後所形成的信仰。不過,究竟在林爽文事件時新竹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而讓義民信仰成為客家人主要的信仰之一?
 

新竹褒忠亭義民廟建於乾隆53年(1788)林爽文事件平定之後,為北部最重要的義民信仰中心(Source:wikipedia

保衛家園:林爽文事件中的竹塹地區

乾隆 51 年(1786)林爽文於彰化縣大里杙(今臺中市大里區)起兵抗清,當時林爽文派部將王作率眾北上攻擊淡水廳,攻陷當時作為廳城的竹塹城(今新竹市),淡水廳同知程峻遇害身亡,幕僚壽同春則到鄰近庄頭招募協助官府的義民,計畫反攻廳城。同年年底,竹塹城即被壽同春等官兵義民收復。

在當時的臺灣民間多為漢人移民,移民間按照原鄉分佈而存有漳、泉、粵等族群的分類。林爽文與起事的主要部將王作等人,多為出身漳州籍的漢人,因此竹塹城的泉州籍商人,還有鄰近竹塹城的粵籍客家人並未響應林爽文的起事。在竹塹城失陷之際,鄰近的客家人就成為官方主要拉攏的目標,客家聚落頭的人們皆響應作為義首,動員眾人組成義民軍,協助官方攻打林爽文勢力。
 
本圖為林爽文事件後所繪製的《平定臺灣得勝圖》之清軍攻克斗六門。林爽文事件影響甚鉅,從臺灣北部的竹塹至南部的枋寮等地皆受事件所影響。部分民眾雖響應林爽文的起義,但亦有部分人因在事件中受到侵擾,而選擇與官府合作,共同對抗林爽文。(Source:wikipedia
這群義首遍佈桃竹苗地區,包含竹塹六張犁庄的林先坤、石壁潭庄的陳資雲及劉朝珍(嘉慶年間才遷入)、咸菜甕的王廷昌等人,對於屢被林爽文軍擊退的清朝官軍來說,無疑是非常大的助力。於是這群粵籍人組成的義民軍與前來支援的官兵,還有竹塹城內由民眾組成的義軍,三方一同合作收復竹塹城。當時新竹一帶的義民軍,和林爽文的戰場除了竹塹城外,在竹塹城北邊的六張犁周邊也發生激烈衝突。可以說這群義民軍不僅是協助政府平亂,另一個層面來說也是保衛家園,使家園不被漳州籍外敵所佔領。

乾隆 53 年(1788)林爽文事件平定後,乾隆皇帝為嘉獎響應平亂的義民,御賜粵庄義民「褒忠」的匾額。除粵籍外,各籍別協助平亂的義民也都有不同名稱的匾額,泉籍義民為「旌義」(今北港義民廟中即有此匾額)、平埔族為「效順」、漳州籍為「思義」。
 
褒忠義民廟的「褒忠」匾額,為乾隆皇帝於林爽文事件後為嘉獎參與平亂的義民所贈(Source:wikipedia

新竹褒忠亭義民廟的建立

在林爽文事件中,因為戰事而喪生的竹塹粵籍義民軍有約 200 多人,為使這群犧牲奉獻的義民有能夠安葬的地方,在乾隆 53 年(1788)林爽文事件平定後,義首王廷昌自備銀款,集結其他三名義首,林先坤、黃宗旺、吳立貴等,與其他庄頭粵籍仕紳一同集資立塚建廟,祭祀這群義民。
 
褒忠亭義民節祭典時所懸掛的旗幟,上頭繡有創建施主林先坤的名字,以此感念林先坤對於褒忠亭義民廟的奉獻(Source:開放博物館/典藏者:許評註
地方相傳在林爽文事件時,粵籍義民軍為分辨敵我,會在手綁黑布圈作為辨識。戰爭結束後,粵籍人就到處尋找綁黑布圈的屍骸,準備運回安葬,最初打算安葬在大窩口(今新竹湖口),不過運送的牛車到枋寮庄的義民廟現址時就停止不動了,最後眾人就決議在此立塚建廟。在立塚安葬義民的同時,眾人也推林先坤為首,與眾仕紳一同籌畫建廟,廟宇最後於乾隆 55 年(1790)竣工完成,稱為褒忠亭。


客家信仰的確立

乾隆 55 年(1790)完成的褒忠亭,僅有後落正廳部分,前堂和橫屋尚未建成,規模與格局仍相對有限。於是乾隆 56 年(1791)擔任廟祝的王尚武找來了廟的管理階層,林先坤、黃宗旺、吳立貴、王廷昌等 4 位首事會商,由於王尚武獨身且無親屬,身上卻留有老本銀 780 大元,因此決定捐出 380 大元作為廟的興建費用;另外又把剩下的老本 400 大元捐出,交給林先坤負責經營生息,每年王尚武領回利穀 10 石作為伙食,其餘為購置廟產之用。另外由於王尚武無子嗣,所以他過世以後,也由四位首事來協助其安葬祭祀事宜。由於王尚武的捐獻以及林先坤的妥善經營,這也才使得褒忠亭義民廟有擴建的餘裕。
 
新竹褒忠亭義民廟的正殿,上頭懸有「旌忠彰義」及「褒忠」等牌匾(Source:wikipedia
在清代褒忠亭義民廟的廟產捐獻者主要為六張犁林先坤家族,此外還有於芎林、橫山一帶開墾的劉朝珍,因此這兩個家族在褒忠亭義民廟中具有重要地位,被視為廟的兩大施主。另外較為特別的是在嘉慶 19 年(1814)時,來自屬於平埔族的竹塹社原住民錢子白、錢茂安、錢茂聯等人也有捐錢的紀錄,由此可以看出竹塹社人與粵籍客家人間的關係相當友好,除了有開墾上的合作外,客家人相關的祭祀也可看見他們出力身影。

乾隆年間的林爽文事件,為竹塹地區的粵籍客家人帶來不少死傷,而有褒忠亭義民廟的出現。不過,褒忠亭義民廟所埋葬的,並不僅只有因林爽文事件而犧牲的義民軍。在同治元年(1862)臺灣又發生另一起名為戴潮春事件的抗清事件。事件中淡水同知秋曰覲遇害,竹塹城的林占梅等仕紳號召各方義民南下協助平亂。這時竹塹的粵籍仕紳也響應平亂,有金廣福的墾戶首姜殿邦、大肚墾戶劉維翰(劉朝珍家族後人)等組織義軍南下,協助克復大甲、彰化等地。事件最後至同治 3 年(1864)才告平定,事件中死難的粵籍義民多達百餘人,於是地方仕紳撿拾他們遺骸,葬於原先的義民塚左側。為區別兩個墓塚,一般稱林爽文事件後的義民塚為大塚,戴潮春事件後的則為附塚。
 
褒忠亭義民廟的義民塚,主要埋葬林爽文事件中犧牲的義民軍(Source:wikipedia

聯庄祭典:褒忠亭義民廟的祭祀圈

褒忠亭義民廟建廟後,初期僅是建廟施主、首事,以及枋寮、六張犁等庄的祭祀信仰,與今日橫跨桃園、新竹的規模相差甚遠。那麼,為什麼褒忠亭義民廟的祭祀圈會拓展成今日的規模呢?這要從道光 15 年(1835)開始算起。

當時義民廟的施主、首事等為拓展祭祀規模,廣邀桃園、新竹一帶的家族加入,除了彼此之間的共同信仰以外,也能藉以一同舉辦慶典來維繫感情或培育地方子弟,而達到 13 聯庄規模。光緒 3 年(1878)金廣福墾號開墾的大隘地區(今北埔、峨眉、寶山)加入聯庄祭典區,成為第 14 大庄。褒忠亭義民廟在大隘聯庄加入後,奠定了義民廟的祭祀圈基礎架構,並且強化以廟宇為中心地方互動關係。

第 15 庄的出現為 1976 年時,因桃園的新屋、觀音地區有感於其所屬的溪北聯庄過大,聯繫祭祀事宜相當不便,因而決議拆分為觀音及新屋兩大聯庄,成為今天義民廟的「15 聯庄」。為維持褒忠亭義民廟的運作,義民廟會透過選出經理人、管理人或藉由管委會等制度,以確保廟宇與祭典的運作無虞;每年所舉辦的祭典行事,也由每個庄輪流成立祭典委員會進行主持。這樣的聯庄祭典制度至今已維持百年之久。
 
褒忠亭義民廟每年農曆七月都會舉辦義民節,其中重頭戲之一為中元普渡前的放水燈儀式(Source:開放博物館/典藏者:許評註
總體而言,褒忠亭義民廟的祭典區在清代後期大致成型,而在日治時期及戰後時,又隨著褒忠亭義民廟的聲名遠播,以及祭典區內的鄉親外出工作,而有到褒忠亭義民廟迎令旗、香火到其他地方建立義民廟。如南投、花蓮、高雄等地都有桃竹苗一帶客家人離鄉工作後,將義民爺的令旗、香火迎至新居地建廟祭祀。
 
北港義民爺廟中的「旌義」牌匾,是乾隆皇帝於林爽文事件後御賜給協助平亂的泉州籍義民(Source:wikipedia
當然,祭祀義民並非僅有客家人,如北港義民廟的主要祀奉者為泉州人;在屏東六堆等地義民信仰,也與北部地區有著不同的發展脈絡。不過隨著客家文化的發展,義民的信仰到今天已然成為桃園、新竹一帶客家人重要的凝聚象徵。
參考資料
  1. 連橫,1962,《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 林光華等撰文,鍾仁嫻主編,2001,《義民心鄉土情:褒忠義民廟文史專輯》,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3. 林桂玲,2005,《家族與寺廟:以竹北林家與枋寮義民廟為例(1749-1895)》,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4. 黃卓權,2008,〈義民廟早期歷史的原貌、傳說與記載-歷史文本與歷史敘事的探討〉,《臺灣文獻》59卷3期:頁89-128。
延伸閱讀:
1.《臺灣通史─原文 +白話文注譯》
      
連橫著,蔡振豐 、 張崑將等譯,點此購買
2.《臺灣通史》
      連橫著,點此購買
文章資訊
作者 張峻浩
刊登日期 2024-12-09

文章分類 故事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