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臺灣是由大量漢人移民組成的社會,時常發生族群械鬥以及地方衝突。遠渡黑水溝而來、無法攜家帶眷的漢人,經常在衝突中意外身亡或是曝屍荒野,成為無人祭祀的孤魂。面對移民社會的悲歌,民眾因為對於亡魂作祟的恐懼或是出於憐憫,因而蓋起廟宇供奉這些無主孤魂。而這些廟宇常見的名字包含「萬善祠」、「有應公廟」或是「大眾爺廟」等。
其中為人所熟知的莫過於「有應公」的名字。「有應公」一詞最早則出現在1901年由日本人為進行臺灣舊慣調查時所出版的《臺灣慣習記事》之中,後來日本民俗學者片岡嚴跟伊能嘉矩也記載著此類廟宇主要以「有應公」來命名。
那麼,為什麼要叫做「有應公」呢?
祂的名字:有應公
有應公一詞源自於民間相信這些祭祀「好兄弟」的陰廟特別靈驗,可以滿足祭祀者的需求,因此以「有求必應」為名。有應公廟普遍存在於臺灣的各個鄉鎮之中,一方面反應了臺灣作為移民拓墾社會的歷史發展,也反應著社會對追求功利的信仰需求普遍存在。這種孤魂崇拜的信仰並不是臺灣所獨有,在新加坡或是中國的粵東地區也可以看到。
不過,「有應公」一詞其實是較晚才出現的稱呼。經民俗學者戴文鋒指出,有應公的稱呼和祭祀的型態,在日本統治臺灣前後發生了變化。「有應公」一詞未曾出現在清代臺灣的文獻之中,多數是以大眾廟、萬善祠、千家祠、南山寺稱呼,到了日本時代才開始以「有應公」稱呼;廟的特徵、大小也有所不同。至日本統治以後,有應公廟逐漸出現寫有「有求必應」的紅布條和匾額,反映著兩個時代的臺灣社會對無祀廟有著不同的看法。
清代移民社會下無祀廟宇
清代臺灣出現這類無祀廟宇在的主要理由,來自於官方的「祭厲制度」以及民間收埋枯骨與寄櫬(寄放棺柩)的需求。
自明朝以來動亂頻仍,官方為了安撫民心,多會在縣城設置「厲壇」祭祀四方無主孤魂。蔣元樞在《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中的〈建設南壇義塚並殯舍圖說〉就曾說明臺灣習俗重視風水,常有停棺不葬的情況,或遇上不能運柩還鄉、沒人祭拜等狀況時,就需要找地方存放棺材。
起初厲壇為祭壇的形式,不過在清代臺灣則常以廟宇形式存在,厲壇就成為棺材可遮風避雨的所在。換句話說,這段時間的無祀廟宇除了撫慰孤魂以外,主要功能是存放棺材和收拾屍骨,部分廟宇也有政府的介入,尤其清代臺灣官方還有另立「運柩制度」,提供將骸骨運離臺灣返回原鄉埋葬的服務。
除了官方以外,民間也會私設厲壇或是義塚供無主屍骨存放,例如,新埔枋寮褒忠亭的前身即是林爽文事件後,居民撿拾地方無主骸骨並埋葬祭祀的義塚。種種對於無主屍骨和棺材的對應方法,成了「有應公」廟的基礎。
有求必應的「有應公」
到了日本時代,官方對於無祀廟宇態度和管理方式與清代大有不同。祭厲制度也因與神道教有所抵觸,因此日本官方將無祀廟宇皆視為淫祠,是臺灣人迷信的表現。
最初的無祀廟宇反映著民眾對於移民亡魂的撫慰同情,且具有官方支持,因此這些廟宇的面積不僅普遍、也相對較大。相比之下,由於統治政權的轉換,人們的祭祀態度和論述也隨之變化,漸漸地無祀廟宇不再認知到孤魂返鄉的意涵,取而代之的是在當地發現的無主骸骨或當地先人;對於魂斷異鄉的同情,也轉而成為本地孤魂的靈驗事蹟,「有應公」、「萬應公」的稱呼也油然而生。此時的無祀廟宇也不像清代厲壇具有一定規模,廟宇形式轉變為較為簡陋,有時僅有三面牆就成一座小廟,也被稱為「三片壁仔」。
是信仰?還是迷信?
人們若是為求保境安民,會找王爺祈福;若是祈求姻緣順利,會找月老祝禱;若要求家庭平安,則可能會祭拜媽祖、玉皇大帝或是住家附近的土地公。那麼,究竟有應公之所以擁有「有求必應」的傳說,大家都會向有應公呢求些什麼呢?
由於神明經常具有賞善罰惡、秉持正義的形象,倘若願望牽涉及個人私慾或違背道德,向神明祈求大多容易落空,例如:不勞而獲、賭博發財或是詛咒仇家等。當人們有了這類違背道德的祈願,又無法從神明身上得到心靈上的安慰,就可能會選擇拜有應公。因為有應公的祭祀往往帶有為了滿足私慾的性質,這樣的信仰在統治臺灣的日本人眼中成為需要矯正的陋習。
臺灣總督撫文教局社會課囑託曾景來在 1938 年紀錄的《臺灣宗教與陋習》就認為,有應公的信仰不符倫理和因果,連惡人都能庇護、壞事也可以做,這種信仰將會破壞社會善良風俗,並且否定人類的努力。曾景來甚至提出了如何打破有應公迷信的做法,他認為要去除根本的原因,即是去除臺灣人土葬的習慣。他認為土葬對從各種方面來說都無益有害,是一種舊慣陋習,應儘速廢止,並以火葬取而代之;既存的有應公廟也應儘速廢除,而無主枯骨則火化納入納骨塔,定期舉行弔祭。曾景來的建言,也成為日後寺廟整理運動的基礎。
賭海明燈:燈火閃熾的有應公廟
戰後,有應公信仰延續著日治時期確立的形象,尤其在 1980 年代「大家樂」蔚為風行時,有應公更一度受到媒體廣為關注。為求一夜致富,許多民眾投入簽賭的地下經濟,甚至遍及社會各個階層。如何尋求「明牌」成為賭客們最為關注的事情。不少賭客前往寺廟、私壇等地求神問卜,或是請乩童作法等方式祈求換取增加中獎的可能性。一向被認為靈力不問是非觀念、凡是有求必應的有應公,則成為賭客們爭相覓尋明牌的去處。
當時許多有應公廟時不時就有賭客為了酬神還願而邀請布袋戲班,特別靈驗的有應公廟要請布袋戲班還需先行登記,甚至得等上十幾、二十天,可見求願者眾多。賭迷為了求籤,還會挑選在 11 點到凌晨 1 點間祭拜,認為在陰陽交接的時刻最靈驗,這也形成了當時半夜墓地與有應公廟仍然燈火通明的特殊景象。
有應公信仰與臺灣社會
從有應公信仰的發展歷程來看,或許難以與迷信完全做出切割,但從清代臺灣移墾社會的悲歌,到日治時期政權轉換所帶動的觀念變化,再到戰後數度成為民眾爭相祭祀的對象,也反映著臺灣數百年以來的社會變遷。俗諺稱:「少年若無一次憨,路邊哪有有應公」,也說明著人們大多認為有應公是因移墾社會械鬥頻繁而普遍存在於臺灣各地。
而清代以來由官方與民間共同在無祀信仰中發展出的寄放棺木、運柩與收埋枯骨等制度與習慣,也確切解決人們的現實問題。原先人們畏懼無主枯骨在未有祭祀的情況下,孤魂會對村莊或居民侵擾和造孽,但透過厲壇、廟宇或義塚等設施,枯骨得以清理和收存,不但解決了住民的心理擔憂外,也有助於環境衛生和健康。
統治者能不能妥善解決社會的埋葬問題,也成了住民衡量統治正當性的基礎,骸骨滿野的問題被視為官方應有效解決的責任,尤其在分類械鬥和民變頻頻的清代臺灣。在清代官方的支持和民間習俗基礎下,孤魂祭祀普遍存在於臺灣各地,雖歷經日治時期鼓勵火葬和寺廟整理,但出於民眾對於有應公信仰的依存,「大眾廟」、「萬善祠」的小廟至今仍然多處可見。在路上經過小廟時,不妨留心注意一下,或許這些廟宇正是同時承載著賭徒願望以及臺灣歷史悲歌的有應公廟。
參考資料
- 連橫,〈宗教志〉,《臺灣通史》
- 曾景來,〈臺灣宗教與迷信陋習〉,臺北:臺灣宗教研究會,1939。
- 陳緯華,〈孤魂的在地化:有應公廟與臺灣社會地緣意識之轉變〉,《民俗曲藝》,183 (2014年3月),頁253-338。
- 戴文鋒,〈臺灣民間有應公信仰考實〉,《臺灣風物》,46:4(1996年),頁53-102
- 胡台麗,〈神、鬼與賭徒:「大家樂」賭戲反映之民俗信仰〉,《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民俗與文化組》,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
延伸閱讀:
1.《臺灣通史─原文 +白話文注譯》
連橫著,蔡振豐 、 張崑將等譯,點此購買
2.《臺灣通史》
連橫著,點此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