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Changemakers】手機除了玩遊戲可以做什麼?mPedigree用創意打擊非洲假藥

2020-05-06

52 歲的裁縫師阿亞沃.西維爾(Ayawo Hievi),意外染上瘧疾和傷寒。


他和生在臺灣的我們一樣,當身體不舒服時,就很自然地去醫院看病。對我們來說,就醫後乖乖服用醫師開的藥方,身體自然康復,這是多天經地義的事。然而,對西非多哥共和國(Togo)這位不幸的裁縫師來說,等在他眼前的卻是一場劫難。


西維爾不但沒有被醫生開的藥治好,最終還損失了一顆腎臟。


原來,他吃下的藥物全是假的。


西維爾先是吃了四天的藥,但病情不但沒有任何改善,而且腹部還開始感到疼痛。折磨兩週之後,西維爾終於痛到無法行走,被緊急送往首都洛梅(Lome)的大醫院,可惜一切已經來不及了。「醫生告訴我,我的腎臟已受損⋯⋯那些本該治好我的奎寧和抗生素都是假藥。」


如今,四年過去,西維爾仍深受慢性腎功能衰竭所苦,不得不定期去醫院回診。


在充斥假藥的非洲大陸,西維爾的恐怖經驗並非個案。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發展中國家售出的藥品中約有 30% 是偽造的,包括成分不實、過多或過少,甚至可能是在受汙染環境中製造。


非洲最大宗的假藥是抗生素和抗瘧疾藥,光是在 2015 年,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就有 122,000 名五歲以下兒童因劣質抗瘧疾藥而死亡。再加上法律效力不彰、醫療體系脆弱及普遍的經濟貧困,更助長了這類致命的假藥市場。


許多政府與民間機構絞盡腦汁解決棘手的假藥問題,其中一個廣為人知的名字,當屬布萊特.西蒙斯(Bright Simons)與他創辦的企業 mPedigree。

 
mPedigree的logo(Source:mPedigree Facebook)

mPedigree 誕生:從農作物到醫藥用品檢驗

隨著近年西蒙斯參與了各式論壇、演講,並獲得《衛報》、《彭博商業週刊》等國際媒體報導曝光,大部分迦納人都聽過西蒙斯透過科技打擊非洲假藥市場的故事。然而,這並不是西蒙斯一開始就想出來的點子。


西蒙斯就讀英國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時原本獲得一筆天文學獎學金,但西蒙斯認為天文學離現實生活太遠,婉拒這次難得機會。後來,西蒙斯開始研究難民議題,又獲得一項歐盟獎學金,不過當西蒙斯投入愈深,就愈覺得這項議題,和天文學同樣不切實際。

 

我意識到自己必須成為一位創業家才有辦法真的改變社會。

但我並不像一般的新創企業擁有大量資金,所以我必須想辦法找到『不需要大量資金就能產生影響力的領域。』

Bright Simons (Source: The Facebook page of mPedigree)

2004 年,隨著當時社群平臺 Facebook 誕生與 Google 崛起,西蒙斯認為,如果要「有效且實際地」改變世界,那必須藉由科技力量才有成功的可能。因此,他決定從英國回到家鄉迦納創業,透過科技改善自己家鄉的問題。


西蒙斯在英國倫敦生活期間,曾注意到當地商家以高價出售有機食品,但迦納農民沒有資源也沒錢接受檢驗,來向批發商證明他們生產的作物是「有機的」,因此他們才會在這塊競爭市場上缺席。


我們當時想到的方法是,讓消費者能夠登入網站、輸入代碼,然後連結到來自特定農場的網路攝影機,眼見為憑地看到迦納農民採用有機耕作。


然而,西蒙斯表示,這對迦納人來說是一個難以想像的概念,且農作物是否有機,有時候需要的並不只是原產地證明,更多的是關於信任問題:如何證明?以及誰有資格證明農作物是否有機?此外,迦納農民原本收入就不多,更不可能負擔網路攝影機的費用。種種因素加起來,讓這個點子最後以失敗告終。


在農地裡碰壁的西蒙斯,開始探索其它領域。直到他看了一部探討奈及利亞假藥市場的紀錄片,腦海中迸發出一個更好的點子──用科技解決非洲假藥問題。



手機一掃,假藥無所遁形

站在消費者的立場,西蒙斯認為如果能透過技術系統來驗證藥物,以打擊氾濫的假藥,那麼非洲健康問題便可以獲得大幅改善。


由於近幾年,非洲的移動網路覆蓋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手機上網的風潮席捲非洲國家,西蒙斯便以此為靈感,用 Pedigree(譜系,在此有追溯來源的用意)之名,建立了一套基於行動設備的藥物認證系統。


首先,西蒙斯協助藥廠在藥品上貼上一組如刮刮樂般「具一次性」的 12 位元編碼,並且貼上一層銀漆作為保護;消費者只要購買藥品後刮去包裝上的銀漆,再將此編碼以簡訊(SMS)傳送至西蒙斯團隊的免付費服務電話,或直接使用西蒙斯團隊開發的專屬應用程式 Goldkeys Hub,輸入或掃描這串編碼──7 秒不到,便能收到一封簡訊告知藥物真偽及製造資訊,以達到將藥物生產來源與歷程透明化。如果該藥品為假藥,那麼簡訊不但會警告消費者,也會提供電話鼓勵消費者通報偽藥。


不過,儘管技術已經到位,mPedigree 的創立過程仍遇上諸多挑戰。
 

(Source: The Facebook page of mPedigree)

危機就是轉機:打通知識產權之路

2008 年 11 月,奈及利亞兒童因不明原因發燒、嘔吐,短短 3 個月就累計了 84 名死亡案例。經過調查,發現有製造商將止痛藥的內容物替換成工業溶劑,使原本該減緩痛苦的藥品反過來傷害人體中樞神經系統,並導致肝臟與腎臟衰竭。


事情一發生後,西蒙斯便向政府機構與製藥公司推薦 mPedigree 的檢驗系統,但卻很少有人願意認真對待一家小型非營利組織。於是到了 2009 年,西蒙斯將 mPedigree 轉型成為「社會企業」,同時仍保留非營利部門,以作為與政府合作的窗口。


再來則是資金問題。非洲風險投資公司(Venture Capital for Africa)的資料顯示,2014 年非洲新創公司僅募集到 2,700 萬美元,且大多數流向肯亞、奈及利亞與南非市場,而迦納幾乎沒有任何成功創業的例子。


「我開始意識到,我們無法依循一般新創公司的做法,必須找出其它的成長方式。」西蒙斯首先透過社會企業組織阿育王(Ashoka)獲得捐款,藉此支付團隊成員的薪資。由於 mPedigree 最重要的應用系統為雲端服務器和手機網路,因此後來與科技公司惠普(HP)、電信公司沃達豐(Vodafone)等許多大型企業集團談成合作夥伴關係,以提供技術資源上的支持。


隨著資金增加與技術提升,mPedigree 逐步擴展到奈及利亞、肯亞和印度,並開始在烏干達、南非和孟加拉等國展開試點計畫,先做出好成績,才吸引到愈來愈多企業重視 mPedigree。


儘管 mPedigree 現今以「藥品認證」聞名,但西蒙斯並不打算將此技術侷限在醫療領域,還嘗試擴及到化妝品、電器設備、農業種子和化學藥品等各種同樣充斥假冒產品的項目。隨著生意愈做愈大,mPedigree 的成功,也讓西蒙斯意識到知識產權(IP)的重要性。


「我們的使命,就是保護品牌的知識產權。」西蒙斯認為,透過 mPedigree 的技術服務,不僅為消費者、製造商和監管機構創造價值,也幫助更多人意識到:如果能夠維護好企業的知識產權,原來還可以挽救無數條寶貴生命!
 

(Source: The Facebook page of mPedigree)

 

改變世界,從改變家鄉開始

兜兜轉轉,從有機農產品時期的受挫,再到非洲藥品市場闖出一片天,西蒙斯從未忘記自己的初衷,也就是mPedigree的那句座右銘──「為生活帶來更好的品質(Bringing Quality to Life)」。


在二十一世紀的商品供應鏈中,生產者難以將資訊有效傳遞給消費者,而消費者則成為被動的商品接收者,資訊不透明使消費者在市場中處於弱勢的一方。mPedigree 便捷又容易上手的技術,強化消費者的識別能力,讓他們在消費市場中自主選擇、透過技術得到自由。


西蒙斯希望這僅僅只是個開始。這套驗證系統現今已一步步走出非洲,擴展到整個南亞。「這是非洲的創新第一次打入世界,而這正在改變有關非洲大陸的傳統故事,我們正在向世人證明:非洲可以成為具突破性的創新源頭。」

 
截至 2020 年,mPedigree拓展的足跡(Source:mPedigree官網

mPedigree 只透過少許資源便取得驚人的成功,西蒙斯則藉由這樣的故事告訴世界,「在非洲的創新」其實是真的可以做到的。而這也讓西蒙斯相信,社會企業不僅可以改變自己家鄉,也確實能為社會帶來更多的創造力。

 

創立 mPedigree 使我明顯感覺到,非洲身處全球經濟的外圍地位,但也正是這一點,給了我回到非洲──我的家鄉──努力並扭轉弱勢處境的動力。

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一個以商業模式來解決某個社會、環境、公益性問題的企業組織。例如為弱勢社群創造就業機會、提供具社會責任或促進環境保護的產品或服務。而社會企業的盈餘主要用來投資社會企業本身,繼續解決該社會或環境問題,而非為出資人或企業所有者謀取最大的利益。
本文由故事編輯部與百靈佳殷格翰共同製作
文章資訊
作者 吳柏樺、廖貽柔
刊登日期 2020-05-06

文章分類 副刊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