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首部原創機器人科幻動畫電影──《重甲機神 Baryon》的三位編劇,向我們道出大螢幕之外的故事。
走上臺北老城區的狹窄舊長梯,拉開二樓鐵門。十幾坪大的空間,除了基本的辦公桌椅、兩架老舊冷氣外,並沒有特別的裝潢,也沒有出發前我們想像中動畫工作室會有的高級電腦設備。四處是凌散擺放的公仔、海報,更添幾分御宅氣。
但這裡,卻飽滿鼓漲著許多人二十年來的夢想,這個醞釀了二十年的夢想,終於即將在今年實現──這裡是乾坤一擊(One Punch)工作室。
坐在我們眼前的,是綽號「長官」的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系主任施奇廷,和以「ZERO」稱號行走江湖的中原大學物理系教授許經夌,還有乾坤一擊工作室創辦人、棄理從商的 Jo-Jo,黃瀛洲。
二十六年前,這三個人藉著當時剛興起的 BBS 網路論壇當起了網友,在版上交流深度日本動漫畫評論,施奇廷還創造了現在廣泛使用的「ACG」一詞[1]。後來,許經夌到塔夫茲大學(Tufts)攻讀物理博士時,剛好黃瀛洲在卓克索大學(Drexel)念商學院,許經夌竟從波士頓開幾小時的車到費城,就為了和網友黃瀛洲見上一面。
兩位網友彼此久仰大名,終於在陌生的國度相聚。他們做的事情,卻是在黃瀛洲的宿舍裡,用整個週末看完了《美少女戰士》盜版錄影帶全集。
「你知道他多厲害嗎?」黃瀛洲指著許經夌說,「他可以一邊吃泡麵一邊翻譯美少女戰士的日文對白給我聽!」
但正是憑著這股對動漫的熱血衝勁,他們在臺灣低迷的本土動畫產業中,逐夢道路上披荊斬棘,多年來都不曾想過放棄。
七里亭老闆見證下,傻呼嚕同盟誕生
三人畢業後回到臺灣工作,BBS 上的交流依舊沒有斷訊,也漸漸有越來越多人加入 ACG 版,與志同道合的人一同討論熱愛的動漫畫,成為眾人最開心的時光。
1997 年,黃瀛洲提議來一場網友見面會。在臺大對面的老字號七里亭餐廳,幾位阿宅相見歡,除了暢聊最近看的「新番」,也討論起最近版上越來越多使用者,和批評他們的留言。
「我們老是被說文章寫太長,擠壓了別人的發言空間。」自己寫動漫深度分析長文和限縮別人發言的關聯何在,施奇廷至今還是不明白。
看著這十二、三位同好沉思許久,當時黃瀛洲突然大聲提議:「我們寫書吧!現在只有書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了。」眾人還在愣神之際,他接著霸氣地說:「回去後,三天內沒有回信說不參加的人,就全數加入!」
出書企劃就這樣拍板定案,這群人將自己稱為「傻呼嚕同盟」[2],開始固定每周在七里亭一邊吃雞腿飯一邊開會討論,自費出版動漫畫評論作品。第一本書《動漫 2000》[3]共 40 多萬字,重達 0.9 公斤,內容涵蓋歐美、日本、香港的各式 ACG 作品,從各種觀點解析、評論整體動漫畫文化,直到現在,還是許多日本動漫畫研究論文的參考書目。
隨後出版社和他們接洽合作,陸續出版《動漫2001》、《漫畫同盟報》、《因動漫畫而偉大》等書。就算傻呼嚕同盟的成就眾人有目共睹,卻還是有人質疑他們「講著一口好動畫,不然你們來做呀?」
「然後我們就真的做了。」
2004 年一家電影公司找上門,希望他們能協助特攝電影的劇本創作,同盟之於電影完全新手,但還是憑著一股傻勁接下挑戰,這部拿下新聞局一千萬輔導金的《神選者》,成為傻呼嚕同盟邁向動畫製作的第一步。
台上嚴肅物理年會,台下科幻狂想變奏
我和 ZERO 坐在台下,就想著如果這些設備可以組合成一個超大機器人,那一定很強。
三年後,誰也想不到,一場嚴肅的物理年會,竟成為一部科幻動畫電影的靈感。
問起《重甲機神》的創作起源,黃瀛洲率先發聲:「就是兩個瘋狂科學家在物理年會上的狂想曲。」
那年施奇廷獲得國家理論科學中心頒發的「年輕理論學者獎」,為了祝賀好友,許經夌和黃瀛洲也一同出席頒獎典禮,中央大學舉辦的中華民國物理年會。
當台上正嚴肅報告國家今年採買的「中子束」、「同步輻射先進光源」、「高磁場超導磁鐵」……等大型高科技貴重儀器時,兩位本該專注於會議的理論物理學者,卻明顯心不在焉開始竊竊私語──
「我和 ZERO(許經夌)坐在台下,就想著如果這些設備可以組合成一個超大機器人,那一定很強。」最早拿到博士學位而被大家喚作「長官」的施奇廷笑著說。時間彷彿回到了那一年的物理年會,兩個學者興奮地討論由臺灣製造來拯救世界的機器人,不顧台上發表者,兀自沉浸在天馬行空的想像。
兩人在會後興奮地和黃瀛洲分享,三個人你一言我一語,《重甲機神》的故事雛形就這麼亂嘈嘈地誕生了:這部發生在近未來的動畫,故事描述地球突然遭到不明攻擊,世界強國紛紛慘遭殲滅,只有「二線國家」臺灣倖免於難,逃過一劫,也因此全球剩餘勢力向臺灣集結,以深海為基地,用科技發明為底的巨型機器人,試圖保護最後一塊淨土。
夢想的種子一旦被埋下,就一定會生根發芽,這場物理年會結束後,眾人開始企畫《重甲機神》,當時預計製作 26 集的電視動畫劇本,「整個故事的架構都已經想好了,我們要從地球打到月球,再從月球打回地球!」許經夌熱血地說。
企劃案一度因經費、人力等資源不足而停擺,直到黃瀛洲決心自籌經費成立乾坤一擊工作室、投入動畫製作,誓言完成這部從臺灣放眼未來的電影。
然而,臺灣的動漫畫周邊產業雖然興盛,製作人力卻相當短缺,優秀人才都在替日本、美國動畫大廠代工,留在臺灣從零做起的人,寥寥無幾。事實上整個乾坤一擊工作室幾乎都非多媒體設計專業,黃瀛洲本來是念理工科,《重甲機神》的共同導演紀敦智(毛怪)大學則主修陶藝,都是對動畫的熱愛開啟了他們的創作之路。
自公布製作企劃以來,歷經 5 年的劇本構思、動畫設計、配音錄製……過程中多次修改與失敗,眾人也曾感到灰心喪志,不過就像熱血動漫的主角一樣,途中沒有被打敗,最終勝利就顯得索然無味。
最能代表臺灣的是什麼?是海洋
我們想成為臺灣最純粹,也從來沒有過的動畫公司。
「我就是不想放一〇一不行嗎!」黃瀛洲無奈說。申請國產電影長片輔導金時,評審們建議放入臺灣元素,例如加上原住民圖騰或神話、背景置入臺北一〇一,讓整部作品更有「臺灣味」。
但對黃瀛洲來說,所謂臺灣文化並不是雜亂拼湊的元素,零碎置入的特定符碼。
「我認為的臺灣價值是海洋。」全世界被海包圍的國家並不多,黃瀛洲解釋,我們是島國,然而國民政府下的學校教育圍繞著大陸文化,造成多數臺灣人,對環繞我們四周的海洋並不熟悉。
因此《重甲機神》一反過往機器人動畫在宇宙、天空或陸地上作戰的常態,將場景拉至海底,這片長期被臺灣人忽視的所在,尚還有許多不曾探索過的神秘之處,未知的可能性,提供了科幻電影更加遼闊的想像空間。
海納百川的特性也成為臺灣文化兼容並蓄最好的象徵,故事有著中、臺、英、韓、日各國語言交雜,反映臺灣多元文化的現況;表面平靜、底下卻暗藏洶湧浪潮,也暗喻著臺灣在國際不斷動盪的政經局勢。
「就算身處地獄,我們也要勇敢活下去!」這句黃瀛洲最喜歡的角色台詞,反映著臺灣現狀,也是他想傳遞給所有臺灣人的信念。
不僅文化上的隱喻,科學上,海洋也是「重甲機神」得以成形的關鍵──高八十公尺、重達數萬噸的巨大機器人,其實只有在海底才能站起來。施奇廷和許經夌表示,他們在發展劇情時都有所依據,避免「不科學」的設定,這是身為科學家的堅持。
於是,以海洋為背景,貫串真實與科幻的電影就此誕生。
用最浪漫的方式談科學
科幻作品就是我們科學家和大眾的對話,傳達科學浪漫的一面。
臺灣的教育現場中,科學往往距離學生很遠,即使實驗課程普及,卻也很難與日常生活產生共鳴。雖為虛構的科幻電影,《重甲機神》秉持著科普精神,在娛樂的同時也能富含教育意義。
「有人看完預告片後說紅色的機器人在海底根本不合理,一下就會被敵人發現。」
黃瀛洲坦言,紅色機器人的設定,最初純粹是因為顯眼美觀,但身為應物系系主任的施奇廷,馬上跳出來以科學事實向我們解釋:長期浸泡在海中的鋼鐵受海水侵蝕,容易遭甲殼類附著,而含有氧化金屬的紅色油漆可以避免機體損傷,一般漁船船底都採用類似的防鏽方式,所以紅色的海底機器人,才是「最科學」的顏色。
許經夌大呼「這是一種知性的快感!同時滿足我們的御宅魂和物理魂!」
編劇中有兩名物理學家坐鎮,讓《重甲機神》的科幻想像與真實高度結合。 「科學梗」在劇中不斷出現,特別是臺灣近年重點技術議題──比如可燃冰、核融合等能源開發──知性與趣味結合,透過劇情推展,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科學的浪漫。
「現在國外許多科幻電影都開始和科學家合作。」[4] 施奇廷以熱門電影《復仇者聯盟》為例,好萊塢劇組和南加州大學 Clifford V. Johnson 教授合作,考證電影中的科學原理,某種程度上,《重甲機神》和乾坤一擊工作室,正在嘗試類似的跨界。
三人表示在電影上映後他們會以專文或短講,和大家揭秘這部電影的科學與不科學,屆時說不定會掀起二刷找彩蛋的熱潮。
重甲機神還在等……
我們不曾有過放棄的念頭,因為一放棄夢想就消失了。
美國有《星際大戰》,日本有《鋼彈》,臺灣也即將有《重甲機神》讓青少年燃起對科學的夢想與憧憬。這些科幻作品創造了連接科學和文化的界面,想像與真實在此匯合交織,在體會娛樂聲光效果之外,也能享受知性快感。
三個年過半百的動漫宅,憑著一股熱血的傻勁,延續年少時期看似不可能實現的夢想,踏出屬於自己的足跡。
這部從構想到完成歷時 12 年的電影即將上映,乾坤一擊工作室的眾人神情疲憊,眼中卻仍透著細碎的星芒,他們從零走到一,帶領臺灣動畫界跨出非凡的一步。這仍只是起點,未來他們還有無數接續的製作計畫──
「做一部屬於臺灣的動畫。」他們的初衷從未改變,夢想還待實現,重甲機神仍在臺灣東北海底等著,總有一天打上月球。
[1] AIplus 在國立中山大學山抹微雲 BBS 站開設新版面時,使用了「ACG_Review板」,ACG 為日本動畫(Anime)、漫畫(Comics)與遊戲(Games)的簡稱,成為華人地區廣泛使用 ACG 的源起。
[2]名稱源自《機動武鬥傳G GUNDAM》中的「撒夫爾同盟」(シャッフル同盟)的日語音譯。
[3] 原本要取名為帶有末世感的《動漫 1999》,但因為拖稿、七二九全國大停電和九二一大地震等種種緣故,才遲至 2000 年出版。本書製作過程完全電子化,作者分散在臺灣各地創作,再利用網路交稿、編輯、排版,在當時相當前衛。
[4] 2008 年,美國國家科學院(NAS)提出「Science & Entertainment Exchange」計畫,與好萊塢合作,銜接科學界與影視圈,使科學家和電影製作人以正確、積極的方式向觀眾傳達科學知識。此計畫包括《雷神》、《復仇者聯盟》、《奇異博士》等知名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