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Changemakers】高齡駕駛時代來臨!美國的「老人Uber 」讓高齡者行動自如

黃宣仁 2020-12-13

2020 年,全球正式進入高齡時代,而臺灣是其中一個嚴重高齡化的國家。預計在十年內,臺灣的老年人口將超過 20%,進入超高齡社會。為此,大家熱烈討論長照議題,而較不為人所知的「高齡駕駛」問題其實也日漸浮現檯面。


近五年來,臺灣高齡者肇事件數占比逐年增加,2019 年就較 2015 年增加 2.87%,隨著老年人口增加,這件議題只會越發需要重視。年長者雖然駕駛經驗豐富,但身體敏捷與即時反應不如一般人,在瞬息萬變的馬路上已成為自己與他人的潛在危險。


而把視線轉到地球另一邊的美國,面對「戰後嬰兒潮」的老化,近十年美國的 65 歲以上人口激增 34%,來到人口總數的 16%。美國居民高度依賴汽車運輸,讓高齡駕駛的問題更為險峻。


不過,民間也許多力量為此想出了理想的點子。弗朗德(Katherine Freund)20 多年前就覺察了這項問題並創立了「老人專屬 uber」,為的就是讓老人家能歡喜出門,平安歸來。


弗朗德的靈感來自於 1988 年時兒子出的一場車禍。肇事者正是一位 84 歲的高齡老年人,他將弗朗德的孩子誤認成一隻小狗。這場車禍造成三歲的兒子腦部創傷。弗朗德傷痛之餘,為避免同樣悲劇發生,積極投入研究高齡駕駛、思索可能解方,並於 1995 年創辦了 ITN America(Independent Transportation Network),一個專門服務老人和視障者的交通運輸系統 。


ITN America 的創辦人 Katherine Freund(Source: COURTESY ITNAMERICA)

每天有 1 萬美國人變成 70 歲

在幅員廣闊、大眾運輸又不發達的美國,自家用車是很多人唯一的交通方式。要開車數十年的老人家離開方向盤並不容易,那幾乎等於放棄自己現有的生活。


弗朗德表示,「他們不會是一夕之間就不能開車的。會慢慢退化,直到自己妥協的時候,通常是十年的時間。」


視力的退化是第一槍,逐漸模糊的視野讓他們無法看清交通號誌與前後方來車,身體的不靈活、某個關節的卡關或疼痛更讓老人的臨場反應越來越吃力。這十年之間,老人開始不在夜晚開車了,不再去路況不熟的地方了。


預計在今年,美國高齡死亡車禍將超過一萬八千起,比酒駕還嚴重。為此,各國紛紛祭出對策,例如臺灣,原本駕照是終生有效,現在 75 歲以上老人必須經認知功能測驗及體格檢查才能換照,而且每 3 年需換照一次。


在美國,各州的換照準則不同,依據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 (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統計,美國各州規定換照時間最長為 8 年,最短為 2-4 年,其中僅 18 州有特別區別一般駕駛與高齡駕駛的換照時限,而有 12 州的老人家依然可以長達 8 年才換照一次。這雖然是對於老人行動自由的尊重,但也成了安全隱憂。


高齡駕駛在各國越來越普遍,維持交通安全與老人行動自由成為各國課題(Source: ITN America)

回過頭來說,究竟美國現在有多少高齡駕駛呢?根據美國聯邦公路管理局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統計,2018 年美國有約 2900 萬名駕駛超過 70 歲,過去的 20 年間增加了 66%,所謂的「戰後嬰兒潮」成了「千禧老人潮」。預計到了 2030 年,美國將會有 5300 萬的 70 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 1/5。


為了道路安全、也為了老人的移動自由,美國不少在地組織籌組志工駕駛隊,免費運送在地長者,卻常常有供不應求、營運不濟的問題。


弗朗德看見了小型組織的困難處,在成立 ITN America 初期,與大學機構、交通安全組織合作,先做了大規模的普查。他們調查了長者的生活境況、各地人口需求、志工組織營運情況,發展出一套資料庫 ITNRides。依這些數據成果,更知道如何制定適合美國長者的服務政策。


回饋的服務型態:「現在載老人,以後老了有人載你」

ITN America 如同「老人專屬 uber」,採取同時聘用司機與召募志工駕駛的方式,為的是確保 24 小時都有足夠人手能在線回應乘車需求,也以外面行情一半價位,便宜但並非完全免費的服務,去找到營運的平衡。


ITN America 還提供各種多元的彈性付費方式,每個使用者都有自己的線上個人帳戶,可以累積、儲存「乘車點數」,而 ITN America 招募到的志工,他們每開一趟都能累計乘車點數,供未來的自己使用,或贈送給其他需要的家人朋友。老人家若捐出自己不再駕駛的車子給 ITN America 使用,亦可以換得點數,來支付自己的車程。


很多志工駕駛自己也是偏年長者,現在服務長輩,也能為自己未來積福利(Source: MMH)

此外,還有店家或醫院診所與 ITN America 合作,願意為長者負擔部分乘車費用,不僅提供長者方便,也為自身帶來人流。ITN 也考量到經濟狀況較差的長者,邀請志工或店家捐贈點數,專門為低收入戶老人提供服務。


然而,進行大規模的服務時,當然會遇到實際執行層面的問題。例如,開放老人捐車後,ITN 一度搜集過多車子,不得已要販賣籌措經費。身為非營利組織,這樣的行為就可能會有觸犯經銷法規的疑慮。此時就必須與州政府溝通,好在不少美國州政府對 ITN 持正面態度,讓他們能度過難關。


在志工駕駛遇到保險公司要求增加保費時,緬因州甚至禁止保險公司這樣做。可見要大規模解決社會問題,除了民間的力量,也須仰賴政府制度面的跟進。


高齡化社會降臨,日本社會的努力

除了美國的銀髮 Uber,同樣擁有廣大老年人口的日本,早在 1998 年就說服長者自動繳回駕照,並祭出計程車與公車的優惠來吸引他們放開方向盤。然而,當長者們繳回駕照的同時,年長者的心靈健康也成為社會必須共同思索的一項課題。


為此,豐田汽車(Toyota)等大廠積極推出「老人款車車」,如內建「自動煞車系統」,防止長輩在反應不及時,不會把油門當煞車踩。這樣的系統獲得政府支持,假設老人願意在車內架設該系統,東京都將補助九成的費用。希望藉此留下其他轉圜方式,維持老人行動自由。


日本中央政府也表示,未來計劃推出高齡駕駛專用駕照,假如沒有架設一定的安全設備,不能開車上路。目前各大廠也積極延發「自動駕駛汽車」,許多人寄望其成為高齡駕駛解方。只是依目前來看,這樣的系統尚在實驗階段,價格也十分昂貴,像 ITN 這樣的民間組織依然是現在社會不可或缺的力量。


老人試乘「自動駕駛車輛」,顯得新奇有趣(Source: WIRED)

手拉手服務,讓老人維持生活尊嚴

目前,ITN 的載運量已達 120 萬次,他們在全美共有 4000 多位成員、數百位的司機。他們在全美有 12 州的分會,47 州的外部協作夥伴(TTP,Trusted Transportation Partners),不過組織最活躍的地區還是以市區為主。


考量到全美有 3/4 老年人住在郊區,而鄉下地區又是最難募集志工的地方,ITN America 在近十年又發展了 ITN Country,與郊區的在地社群合作,支持在地組織複製 ITN 的模式去營運,實現「自己社區的老人自己疼」。


ITN America 強調手拉手服務,駕駛會協助老人進出下車(Source: COURTESY ITNMONTEREYCOUNTY)

「老人家都被困在家裡,我們幾乎 24 小時都要開車!」一位 ITN 司機這麼說,需求之高可以想像。ITN 使用者、80 歲的退休少校傑利森(Major Hal Jellison)受訪表示,「我最親密的朋友幾乎都已經離世了。我的人生幾乎停滯了。」道出許多老人家的心聲。然而老人家面臨的,不僅只是失去同輩的孤單。


在幾年前,他發生了一場車禍,「我的妻子趕來現場,忙問說怎麼了?我一時不清楚狀況,我只能說,我沒辦法下車...。」車禍後,他幾乎不再開車上路,最令他恐懼的是,他將失去了自我獨立性,從此必須倚賴妻的幫助。像 ITN 這樣組織的出現,對他們而言最珍貴的,是幫助了他們維持自主生活的獨立性。


在 ITN 所強調的「手拉手」服務中,駕駛會走到門邊,迎接不良於行的老人,幫他們拿重物、或是充當一根枴杖。有了移動的能力,老人家依然可以外出上課、去戲院、去酒吧,而不用擔心麻煩身邊的人。當然,也能夠維持基本生活需要,像是上醫院看診、或上超市購物。


一個簡單的服務,卻讓老人保持生活的尊嚴,能夠繼續如常地探索生命、與他人交流。弗朗德從自己遇上問題,並試圖面對解決,到現在讓數以千計的老人家重拾生活的勇氣與樂趣,讓我們看見只要將簡單的想法化為行動,就能轉變成人與人無比珍貴的相互支撐的力量!

 
老人家能夠外出、維持正常生活尊嚴也是社會該共同關注的(Source: MMH)

 

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
一個以商業模式來解決某個社會、環境、公益性問題的企業組織。例如為弱 勢社群創造就業機會、提供具社會責任或促進環境保護的產品或服務。而社 會企業的盈餘主要用來投資社會企業本身,繼續解決該社會或環境問題,而 非為出資人或企業所有者謀取最大的利益。
本文由故事編輯部與台灣百靈佳殷格翰共同製作
文章資訊
作者 黃宣仁
刊登日期 2020-12-13

文章分類 副刊
號外📣故事電子報出爐啦!
從大時代到小人物、熱話題到冷知識,📩有故事來信📩 陪你認識過去、想像未來!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