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以為避諱談論死亡的狀況只存在於亞洲社會,事實上,西方國家面對死亡時,也同樣感到恐懼、不適,甚至冷漠抗拒。
在美國,近年來開始出現「死亡杜拉」(Death Doula)的臨終陪伴服務。類似於傳統的杜拉(Doula)陪產員,死亡杜拉的工作是幫助人們面對生命中艱難的時期──以更好、更快樂的方式去擁抱死亡。作為臨終陪伴者,死亡杜拉會在人們臨終到善終後這段期間,持續提供臨終者及家屬情感上的支持。
非營利機構國際臨終陪伴協會(The International End of Life Doula Association,簡稱 INELDA)開辦工作坊及線上課程,提供書面資料辦理以及與患者或臨終者應對等完整訓練。這樣的課程愈來愈受歡迎,至今也已培訓逾二千名學員和醫院員工,顯示社會對死亡杜拉的需求相當熱切。
醫療科技發展,讓人們更害怕死亡
死亡杜拉服務最大的特點,是它盡可能地減少臨終者或患者被安置在醫療機構的機會,並讓死亡在家中進行。
根據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的統計,約有 80% 的美國人認為「在家死亡」會是他們優先選擇的死亡方式,然而數據上顯示,只有 20% 的美國人確實完成了這一點。主要是因為當醫療機構裡的服務愈趨完善,人們對醫療變得愈依賴,就愈有理由說服自己「這麼做是為了他們好」而把家人往醫療機構送進去。
另一方面,人類對於醫療科技的發展愈有信心,尋找出愈多降低痛楚和延長壽命的方法,我們面對死亡時,就變得更容易畏懼。
比如說,近年來有許多醫療學者和科學家,致力於研究透過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來延長人類的生命及思想。最為人知曉的莫過於特斯拉(Tesla)的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他在 2016 年成立醫學研究公司 Neuralink,從事「神經纖網」(neural lace)研究,挖掘出讓人類個性及思想結合到電腦裝置上的技術,來實現人類與機器智慧共生的可能性。而這項研究計畫反映的,便是人類自以為掌控了醫療科技技術就有權決定生死的心態。
接著我們把目光拉回來:那些在醫療機構裡的醫學專家,他們在面對死亡時其實也同樣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