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 年 9 月,德國空軍粉碎法國看似堅不可摧的要塞防線,隨即將矛頭指向海峽彼岸的英國,派出規模龐大的機隊,從空中投下一波波炸彈與毒氣,倫敦金融城毀於一旦。倫敦遭劫,世界上主要城市遭到德軍無情轟炸。城市象徵的文明轟然傾塌,居住其中的人民則遭受前所未見的殘酷命運……。
儘管有許多相像之處,以上這段情節和空襲末世景象,並不是真實歷史,而是英國作家史蒂芬.索思沃爾德(Stephen Southwold)的小說情節。1931 年,希特勒與納粹黨都還沒上台,他就寫了這本科幻小說,《1940 年的毒氣戰爭》(The Gas War of 1940),當年熱賣超過十萬冊,多次再版。
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說,科幻小說就和所有嚴肅小說一樣,試圖描述實際發生之事,以及人們的作為與感受。今天,「環境末日」與「殭屍末日」是兩大時下流行的科幻想像主題,或許反映出我們對自然反撲與疾病傳播的焦慮與恐懼。
上個世紀的英國人也是如此──索思沃爾德對於空襲和末日的恐懼情景,並不是憑空想像,他們也不是當時抱持這種想像的少數幾個人。
19 世紀至二戰前夕,「空襲」主題不斷重複出現在英國人的想像裡;文學家、軍事思想家、政治家、宗教家甚或科學家的作品裡,都見空襲的蹤影。人稱科幻之父的 H.G.威爾斯(H.G. Wells),1933 年出版膾炙人口的預言科幻小說《將來的模樣》(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開篇就描述納粹德國派轟炸機大隊空投炸彈摧毀倫敦的情節。在小說家顫抖的筆下,這些從天而降的「空襲」,不只將左右下一場戰爭的成敗,還將終結文明。
為什麼?為什麼當時的英國人如此執著於此種末日小說般的空襲想像?他們看到了怎麼樣的世界,擔心著什麼樣的未來?而最終,他們對未來戰爭的恐懼與想像,會不會真的影響、乃至決定下一場戰爭的實際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