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唯一在工作的動物,世間的萬物都在悠閒中過日子,只有人類為生活而工作著。—林語堂
籌備專題前,我們訪問身邊許多人類,每天都要工作,那「工作的意義」是什麼。
得到的答案千千百百種。對那些出社會工作多年的,以及應屆畢業進入職場的,文青社青,善男信女,一種人一種思量;工作的意義,像信仰或愛情一樣神祕、充滿延展性。但是,假如把工作描述成一個場景,出乎意料的,大家腦海裡的畫面聽來竟像同一模子刻的──辦公桌,老闆,通勤,面試,存摺數字。相似到像是命中註定,相似到我們懷疑,現代人類大部分生命就註定生在這個場景裡,為了這個場景而生。
然而,如果漫長的人類歷史是一個舞台,工作場景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工作,一如人類社會中所有的制度、觀念和生活方式,不停隨著時間演化。遠古的初民社會中,人類工作是很簡單的事情,我們在大自然裡透過漁獵採集等勞動,去和腳下的土地或周遭的社會成員交換食物,好滿足生理需求、哺育後代。但經過數百年、千年的演化,二十一世紀的「工作」被賦予了更多身分認同的意涵──工作履歷取代家世血統,職位階梯象徵個人才幹高低,「薪水」收入從生活物資,變成我輩上班族在開放自由的全球勞動市場中,被理性計算出的「個人價值」。
誠如歷史人類學者薩林斯( Marshall Sahlins )所言,工作,是一種集體文化認知的形塑和實踐。企業,工時,勞資關係──我們現在不假思索便照單全收的工作型態,其實都是在西方工業革命發生、資本主義風行、舊階級社會崩潰以後,才誕生的新制度和社會運作模式。
兩百多年來,越來越多人,離開農田鄉村、家庭小工廠、貴族城堡,進到工廠/公司裡,出賣時間、體力和智力,向單一雇主換取薪水收入,像你我一樣。十九世紀的美國工作人口中,只有不到1%是受僱於500人以上的組織,這個數字到了二十一世紀,已高達55%。台灣過去30年,自營工作者佔人口比例降低10%,但是到私人公司幫老闆工作的上班族,卻增加20%。
從時光之流的尺度來看,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和理所當然的,包括我們視為再自然不過的「工作」。正因為「工作」的型態內涵,離不開每一個時期的社會制度、技術和輿論氣候,因此,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眼下後資本主義時代,伴隨 A.I.、雲端、大數據等新生產/管理技術和資訊科技快速更新,加上近年針對新自由主義經濟掛帥的反對思潮推波助瀾,我們所熟知「工作」型態和內涵,將會進一步發生變化。而且,變化正在進行中。
於是我們有了這個專題。
本月「關鍵字:工作」專題,我們和長期研究社會結構經濟的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林宗弘,以及馬克思思想研究者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萬毓澤,一起梳理資本主義、新自由主義和階級之間的千絲萬縷,理解年輕世代工作的被剝削感的來由,以及克服困境的實驗性出口。
我們也穿越時空,和專欄作者神奇海獅與金老ㄕ一起透過一個世紀前的工作,認識世界上人們曾經的生活。我們邀請美國媒體工作者張毓思,和深入伊斯坦堡難民營的自由工作者 Summer سمر,藉由當代芝加哥職場頻繁的轉職流動,和敘利亞女性難民工作不停編織的雙手,探詢現代個體在宏觀的社會巨輪中,所創造的微觀深刻意義。
最後,苦勞網記者張宗坤和台東長期耕作者林柏宏,以無條件基本收入(UBI)的發展現況,和鹿野移住半農半X的現場,向我們展示:如果人類將要從資本主義受僱勞動、拼經濟發展路線中逃脫,我們該走向何方?
「世間的萬物都在悠閒中過日子,只有人類為生活而工作著。」林語堂說:「他工作著,因為他必須工作,因為在文化日益進步的時候,生活也變得更加複雜,到處是義務、責任、恐懼、阻礙和野心,這些東西不是由大自然產生出來的,而是由人類社會產生出來的。」
無論我們所身處的後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加諸了什麼給我們,這個專題希望能透過對工作議題的思考洗淘,還給我們最初的自由。
|人類是唯一在工作的動物,然後呢?──文字工作者談工作的意義|
林語堂曾說,世間萬物都在悠閒中過日子,只有人類為了生活而工作;人類必須工作,是因為伴隨文化進步,生活變得更加複雜,到處都是義務、責任、恐懼、阻礙和野心。
若真是如此,人類可能已經無可避免必須工作,但反過來說,是不是也存在只有人類才能在工作中獲得的東西?如果有,那會是什麼?
這場講座我們邀請到作家阿潑,她將從記者、NGO工作者、文字勞工、公務員等豐富經驗,談自身的工作選擇與挫折,進一步從這些故事,分享她眼中的人類、工作與社會的關係。
活動資訊和報名連結:https://lihi1.cc/Y8Wum
年輕人薪資低,是因為個人不努力,還是社會結構有問題?
臺灣研究者在《崩世代》一書,描寫1975 年前後出生的年輕世代,在2000 年到2016 年間進入職場,面臨到的是就業環境最惡劣的情景:低薪、超時工作、非典型就業.......
然而,這樣的景況現在是否好轉了,崩世代後面的世代所具備的勞動條件會比較好嗎?未來我們又能如何從政策層面,改善新世代工作者所面臨的挑戰?
這次講座將由「白經濟」的年輕學者,與《過勞之島》作者黃怡翎,分別從經濟學、勞動現場角度,從宏觀到微觀,共同探討新世代工作者的過去與未來。
活動資訊和報名連結:https://lihi1.cc/Pri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