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登月五十周年】女人比較適合上太空?(下):太空科技中的性別角力

胡芷嫣 2019-09-13
「妳覺得〔美國〕有什麼必要送女人上太空?」
「……同樣的問題:有什麼必要送男人上太空呢?」
──潔莉考柏面對媒體訪問

1963 年 6 月,蘇聯的特列詩可娃( Valentina Tereshkova) ,在赫魯雪夫的欽點下,乘坐「東方六號( Vostok 6 )」飛行船繞行地球 48 周,成為人類有史以來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女人。


這位前紡織工廠女工和跳傘運動員,一夕之間頓成國際注目焦點。蘇聯在太空競賽再下一城,舉國歡騰,特列詩可娃那張戴著頭盔,表情拘謹的臉,也出現在全世界的電視畫面和各大報紙頭版。


說巧不巧,正好一年前,太空競賽的對手美國,正針對「女性是否可以當太空人」,舉行一場國會聽證會。


「我感覺不到任何東西…… 」黑暗中的感官剝奪室

在進行下去之前,我們先回頭繼續洛夫雷斯醫生的人體極限實驗


洛夫雷思的 25 個女飛行員受試者中,一共 13 人通過第一階段測試,也就是水星 13 人。她們大部分是經驗豐富的民間職業飛行員或教官,但也有作家和學校老師。抱著離「女太空人」更進一步的渴望,她們再度來到新墨西哥州,接受第二階段測試。[1]


這次在漆黑房間裡等著她們的,不是冰水、針筒、電子儀器,而是一座大水缸。

我們相信「人文知識」是重要的
我們相信「認識歷史」該是全民運動
我們相信「脈絡與思辨」才能好好理解世界


——每日 5 元,今天就成為「人文知識」的守護者!——

49TWD/一篇
我只想讀這篇,支持好內容
訂閱故事,可以得到什麼?
文章資訊
作者 胡芷嫣
刊登日期 2019-09-13

文章分類 副刊
收錄專題
2019|九月關鍵字:「科技,明日的想像競技」
再遙不可及的想像,都起於自身腳下。科技是人類發明的,而人類是矛盾可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