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大串流時代,YouTube、Netflix、Spotify……也是你的生活日常嗎?一百年來,隨著技術演進,黑膠、卡帶、CD光碟,一個接一個鞠躬謝幕,成為僅供後人憑弔的時代眼淚,然而,在淘汰演進的過程中,被迫消失的可不只有實體「載體」本身──它們也一起帶走了承載其中的,為了這些載體而生的「音樂」。
「載體即內容」,每一種裝著內容的載體,或多或少都決定了裝在裡頭的東西,該長什麼樣子,而熱門音樂的變化,就是這個過程最明顯的案例之一。人類為了留下稍縱即逝的聲音而發明了留聲機,為何它卻反過來改變了音樂本身?你有想過為什麼一首流行歌大多是三到五分鐘嗎?Spotify等音樂串流平台的興起,又怎樣改變了現在我們聽到的新歌?故事慢新聞從頭告訴你。
上一代的樂迷,可能都聽過這個故事:
市面上的CD鐳射唱片之所以長度為 74 分鐘,是為了裝下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的「第九號交響曲」。當年,Sony和飛利浦一起合作研發CD這個產品的時候,飛利浦原本打算把一張CD的時間長度訂為一個小時整;但是,具有古典聲樂背景的時任 Sony 副社長大賀典雄,堅持不能讓歌劇在幕中就中斷,而且CD時間長度至少要能讓聽眾完整聽完貝多芬最重要的「第九號交響曲」。
於是,他們採用了最具代表性的經典名盤,同時也是當時已知演奏時間最長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錄音──德國指揮家福特萬格勒 (Wilhelm Furtwängler) 於 1951 年在拜魯特音樂節上所的錄製的版本,作為一片CD的長度標準。
為了容納這 74 分 42 秒,CD光碟片的直徑必須增加到 120 公釐。不過,大賀典雄認為,不能為了音樂的載體而犧牲音樂本身,「如果不是聽眾能夠接受的載體,那推出CD就沒有意義了。」
而對於年輕一輩的樂迷來說,一張CD能夠塞進多少東西可能已經不是重點。在串流音樂的時代,每個人只要連上網路,都能夠從串流平台上聽到源源不絕的音樂。而購買實體唱片對於聽眾的意義,或許更多時候代表著對喜愛音樂家的支持,以及背後的蒐藏、紀念性質。
儘管如此,前面提到的故事,還是值得細細回味。不是因為它應證了日本人有多喜愛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也不是它強調了企業高層主管該有怎樣的遠見,而是──仔細想想,這可能是在人類捕捉聲音的歷史上,少數為了音樂而改變載體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