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電子音樂的關鍵少數:天才少女與跨性別,四個奇女子如何改變人類音樂?

2021-11-19
首圖來源:Tullio Saba/ public domain

你平常都聽什麼音樂呢?假如你仔細聽,無論是流行樂、搖滾樂甚或古典樂,背後其實都有某種21世紀新樂器的「聲」影。這個21世紀新樂器能夠模仿各種音色剛出現之初,遭到音樂家強烈質疑抗拒,而後卻在四名不凡女性的接力努力下,成為如今每首樂曲背後的靈魂角色。這個樂器的故事,不只是古今中外音樂產業性別歧視的縮影,更奏出了在這樣的環境背後,堅強的女性生命之歌。這個樂器是什麼?這四名女性是誰?她們如何改寫了人類音樂歷史?故事慢新聞從頭告訴你。
 



在音樂產業裡,性別比例失衡的問題早就不是新聞。無論是音樂創作者、演奏家、製作人或者其他相關從業人員,男性所擁有的機會與資源,往往比女性來得多。

 

根據一項調查指出,2012 年至 2020 年美國告示牌百大排行榜上的九百首流行歌曲中,只有大約五分之一出自女性歌手。而這些歌曲背後的音樂工作者,性別比例更是驚人地懸殊──作詞人的男女比例是 6.9 : 1,音樂製作人的男女比例是 38 : 1。這樣的狀況,其實不只發生在美國,歐洲各國為此還在 2018 年成立了非營利組織「Keychange」,目標是在 2022 年,讓國際各大音樂節的演出者男女比例達到 1 : 1,以落實性別平權。

 

這種狀況不只發生在流行樂壇。有另一項調查發現,在 2018 年全球前二十大古典樂團的 2,438 位全職樂手當中,男性團員的比例高達 69%。而樂器演奏者的性別比例更是耐人尋味──豎琴演奏者有高達九成是女性,至於銅管樂器、打擊樂器,則以男性演奏者佔絕對多數。這樣的狀況或許可以歸因於樂器發展的歷史因素,畢竟銅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早年經常使用於狩獵活動和軍樂隊,用來通信或鼓舞士氣,而這些場合多由男性參與,於是學習此類樂器的女性自然佔少數。

 

然而時至今日,人們依然對這些樂器有著「雄壯威武」的刻板印象。專門研究樂團內性別歧視問題的大提琴家艾美.菲爾普斯 (Amy Phelps) 表示:「音量與體積較大的樂器,向來被視為應該由男性演奏。我們的社會並不希望女性大聲。」

 

傳統的樂器或許多少存在性別偏見,不過近代卻誕生了一種新樂器,在它被研發、改良到推廣的歷史中,都能發現女性孜孜不倦的身影。它是當今最被廣泛使用的樂器之一,它可以發出其他各種樂器的音色、自由地控制大小聲,甚至能創造屬於自己的聲響,這個樂器的能耐,彷彿象徵在樂壇默默耕耘的性別少數──無所不能。

 

它的名字,叫做……

我們相信「人文知識」是重要的
我們相信「認識歷史」該是全民運動
我們相信「脈絡與思辨」才能好好理解世界


——每日 5 元,今天就成為「人文知識」的守護者!——

支持故事

單篇購買文章請點此

文章資訊
作者 Joey Lu
刊登日期 2021-11-19

文章分類 副刊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