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經濟成長但薪水沒漲?朱敬一:問題出在臺灣「跟隨型」產業結構

2019-08-19

最近一兩年,每次讀到媒體報導或官員評論,說「臺灣經濟今年保三」、「美國經濟復甦,臺灣出口看俏」、「歐洲失業擴大,衝擊臺灣景氣」的新聞,我都感到可悲可笑。讀者可以先看一個圖,這是臺灣過去 40 年的經濟成長率。


讀者可以看出,雖然各年成長有大有小有正有負,但是大概有一個趨勢無可否認:大約在 1995 年或 2000 年之後,臺灣經濟就是處於低成長狀態,始終難以翻身。若是以 2000 年為切換點,比較之前與之後的平均成長率,在 2000 年以前是 13.3%,2000 年以後是 3.4%,有明顯的差距。


這呈現出一個訊息:臺灣現在面對的不是經濟「景氣」問題,而是經濟「轉型」問題。


景氣與轉型問題的差別在哪裡呢?所謂景氣,是指如國內生產毛額、失業率等經濟數據波峰與波谷之間的起伏。但是臺灣 GDP 曲線圖顯示,雖然 2000 年之前之後都有峰谷起伏,但 2000 年之後的峰谷位置明顯降低,顯然最近 15 年經濟情況「不太對勁」了。


所謂轉型,就是指經濟成長引擎的改變。臺灣經濟成長的引擎若是該變未變,或是變換得不順利,那就會產生如圖所示的「整條曲線結構性拉低」。總之,經濟轉型不順往往會呈現出這樣的圖。


那麼臺灣經濟該怎麼轉型呢?馬英九總統在許多場合都說,臺灣經濟已經從效率趨動(efficiency-driven)轉變為創新趨動(innovation-driven)。他強調「已經」,大概是因為世界經濟論壇(WEF)將人均所得 17,000 美元訂為創新趨動的始點,使總統大人誤以為創新經濟對臺灣是過去完成式。蕭萬長前副總統在 2014 年中一次演講中說,創新是要推動經濟部的「三業四化」(即指製造業服務化、服務業科技化與國際化、傳統產業特色化)。


蕭前副總統這樣講,大概是因為看了三業四化主責單位經濟部的資料。但是老實說,馬總統與蕭前副總統都弄不清楚什麼是創新經濟,當然更不知道臺灣經濟該如何轉型。創新經濟絕對不是什麼三業四化;全世界入流經濟學者也從來沒人這樣定義創新經濟。


缺乏完善創新生態系統,難以轉型

不少經濟學家將經濟發展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靠「要素投入帶動」的,是指隨著低廉農村勞工的投入增加、原本未開發資源的投入增加,而提高產量產值;第二個階段是「效率改善帶動」的,這是指隨著勞動素質提升、基礎建設普及、政府效能改善等,使生產效率變好,而提高產量產值;第三個階段是創新經濟,是指在整個經濟的生產過程中,創新研發及其擴散應用的角色越來越重。


1970 年至 1990 年代,臺灣大致是處於「效率改善帶動」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廠商快速吸收美、日等先進國家的現有技術,然後予以邊際地效率改進,應用到生產過程,再出口產品到全世界。這種傳統的效率經濟,是在大致給定的生產架構下拚產出增加、拚成本節約。


但是創新經濟卻是強調生產架構本身的不斷更新;時而新軟體、時而新配方、時而新製程、時而新產品。


讀者不難理解,一個國家要能具備創新經濟的動能,必須要在上游研發、中游育成、下游應用、市場測試、文化包容等各個面向,都能有所配合。這許多面向統稱之為創新的「生態系統」,而創新經濟必然是以社會完善的創新生態為基礎。


臺灣經濟之所以有轉型困難,就是因為我們離理想的創新生態系統還有一大段距離,但原本拚壓低成本的效率經濟產業,卻又明顯不敵越南與中國大陸,如此兩頭落空,就是前文所說的轉型發生困難。臺灣的經濟若是不能創新轉型,即使自由化、國際化,也一樣悶、一樣沒起色、一樣會在保二保三的泥淖中掙扎。


臺灣經濟轉型做不好,使得「舊產業已去、新產業沒來」。這個困境是當前諸多經濟難題、社會糾葛的源頭。在以下的章節中逐一解析這些問題;就從年輕人最感痛苦的問題開始:薪資凍漲。


產業創新不足,薪資只能凍漲

大約在 2013 年中,立法委員蔣乃辛在立法院質詢經建會主委時問到:「為什麼過去 15 年臺灣的平均薪資幾乎是零成長,但是 GDP 卻還是以 3% 到 4% 在成長?


這是個非常好、非常簡單的問題,恐怕也是許多臺灣人民心理的共同疑惑。可惜到現在為止,財經官員沒有給社會一個好的答案。


上圖畫出過去 30 餘年臺灣平均薪資與加班費的走勢圖。讀者當能看出,大概在 2000 年之後,臺灣不論製造業、服務業薪資都沒有上漲。有位報社主任告訴我,她 19 年前進報社時的起薪,還比現在的新進記者起薪還多 500 元。全臺灣各個行業,大概多有同感。


我們可以粗略地將產業劃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創新性很高、以全球規格看都算是領先的企業,例如臺積電的晶圓代工、聯發科的晶片設計、大立光的光學科技、某藥廠甫獲美國 FDA 通過的重要新藥等。這些產業都在世界競爭的前緣拚戰,他們也必須要靠高薪吸引頂級人才,才能維繫其領先局面。


另一類產業則是創新性不高的、全球各國頗多追兵與模仿者的,例如電腦代工、各地速食早餐、沒有特色的簡單服務業等。這一類產業的勞工比較沒有特殊性與獨特技術性,他們的薪水在市場競爭之下往往會「向後看齊」。以電腦代工為例,這種工作技術要求不多,工廠設在臺灣或設在中國大陸某地差別不大。萬一臺灣真有調漲薪資的重大壓力,老闆大不了把工廠遷移到中國大陸或其他低成本處。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員工薪水漲不成。


簡單的經濟推理告訴我們,均衡的時候,臺灣薪資與中國大陸、越南的薪資大概差不了多少,是之謂薪資「向後(低薪之中國大陸)看齊」。在經濟學裡,這是另一種形式的「生產要素報酬相等定理」。


無法反應勞動市場的 GDP 成長數字

臺灣過去 15 年為什麼薪資難漲呢?那是因為臺灣創新性、在全球技術前緣(frontier)具有競爭力的產業比重越來越低,講來講去就只有臺積電、聯發科等寥寥數家。由於薪資看漲的創新性企業不多,薪資向後看齊的普通企業比重極大,加權平均之下,平均薪資當然就難以上漲。


那麼為什麼臺灣 GDP 會成長呢?再以電腦代工為例,只要全球電腦購買量在成長,代工業者接單就成長,其所代表的國內生產加值就成長,GDP 當然就會漲。這裡特別要強調的是:當某個產業已經將大部分代工廠移往國外時,國內就剩下白領管理階層為主。當接單代工額度增加時,受惠的當然也是白領為主。因此,GDP 的成長沒有投射到勞動市場的需求面,成為加薪或就業的勞動需求面壓力,既沒有創造國內就業,薪資當然也不會上漲。


那麼前述「臺灣接單、海外生產」的情形有多嚴重呢?


上表是經濟部對若干行業臺灣接單海外生產的統計;讀者當能看出,資通訊產品的比率最高,而且上升速度極快,由 2001 年的 25.9%,攀升到 2013 年的 87.3%。次高是電機產品,在 2013 年比率也有 69.0%。再其次是精密儀器與電子產品,2013 年分別是 52.9% 與 50.7%。至於機械則比較穩定。


我們很難統計這些已外移廠商出口訂單金額占全臺灣總訂單金額的確切百分比,但是用資訊科技協定(ITA)涵蓋範圍百分比粗估,恐怕有 4 成至 5 成之譜。這樣高比例的出口擴充完全不反映到臺灣勞動市場,勞工的薪資怎麼會上漲?


企業不思轉型,行政手段再強硬也沒用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在薪資凍漲、年輕人就業不順背後,其實隱藏著臺灣創新性產業過少的癥結問題。這個產業結構問題若是不解決,政府官員拚命「鼓勵」老闆為員工加薪,或是拚命以法制或行政手段調高最低工資,或是限制派遣人力雇用,都是效果有限的。鼓勵小幅加薪,業主還可能勉強配合;若是漲幅太大,那麼資方絕對會慎重考慮「把工廠遷往中南半島或中國大陸」。一旦逼出這樣的結果,那就雙輸了。


臺灣社會年輕人的普遍不滿,追根究底,絕對與下層建築經濟體質的不健康有關。這個問題的解方不能只靠政治,關鍵在於經濟轉型,要將台灣目前大多數的跟隨型企業逐漸轉變為創新型企業。這件事說比做容易,因為「轉型」這個動詞的主體在企業本身。他們若是想要轉型早就轉了;他們若是不想轉型一定是有些什麼制度性的阻礙。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找回台灣經濟正義與活力》
工作機會消失、薪資成長停滯、貧富差距加大……大家都在問,景氣到底什麼時候會好轉?「台灣經濟的問題不在景氣,而是沒有產業轉型!」朱敬一急切呼籲大家正視台灣經濟發展問題的關鍵。
朱敬一是享譽國際的經濟學家,43 歲獲選台灣中央研院院士,是最年輕的院士,後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與國科會主委,從學術進入中央政府,讓他以更根本、更「個體」、更深入產業的研究方式,提出不同於一般經濟學家的台灣經濟解方。台灣沒有空轉的本錢,唯有制定前瞻性的產業政策,才能讓台灣經濟脫離泥淖,再創台灣經濟奇蹟。
文章資訊
作者 朱敬一
刊登日期 2019-08-19

文章分類 副刊
大會報告📣限時好禮等你拿🎁
2024/10/29-11/29加入支持方案,即可獲得故事最新力作《表裏京阪》一本!
訂閱支持